初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2)
初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第二部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6~7题。(4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中的“涨”字用得好不好?说说你的理解。(2分)
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与《沁园春 雪》中“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2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两段文字,完成8~11题。(8分)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A.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B.假诸人而后见也 才美不外见(《马说》)
C.生以乡人子谒余 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D.是可谓善学者矣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技》)
9.下面哪一个句子中括号内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2分)
A.撰长书以(之)为贽 B.火烧(之)令(之)坚(《活板》)
C.以(之)为妙绝 (《口技》) D.使(之)与台齐(《幼时记趣》)
10.第一段中,作者意在向马生阐明什么道理?简要分析作者采用什么手法使阐述更有说服力。(2分)
11.作者认为马生“是可谓善学者矣”的理由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分条归纳。(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2题。(4分)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①。觉行炙②人有欲炙之色,因辍③己施焉④。同坐嗤之。曰:“其仆也,焉施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顾荣异之,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注】
①应人请:赴宴。
②炙:烤肉。
③辍:中止,这里有“让出”的意思。
④施焉:施,给;焉,兼词“于之”。
1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②顾荣异之,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阅读《孔乙己》中的两段文字,完成第13~14题。(6分)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13.“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句中的“才”如果删去,是否影响表达效果?说说你的理解。(3分)
14.第二段中丁举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个人物对表现小说主题有何作用?(3分)
阅读彭树军《跳蚤的高度》,完成15-16题。(6分)
在一个没有盖的器皿内,几只跳蚤一起蹦跳着,每一只每一次都跳同样的高度。你绝不用担心它们会跳出器皿,跳到你身上。你可能会惊奇:为什么这些跳蚤会把蹦跳的高度控制得如此一致呢?
这是训练的结果。跳蚤的训练场是一个比表演场地稍低一点的器皿,上面却盖了一块玻璃。开始,这些跳蚤都拼命地想跳出器皿,奋力去跳,结果总是撞到玻璃上。这样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它们就保持了同样的跳的高度。即便拿走玻璃盖板,它们也不会跳出去,因为过去的经验已经使跳蚤形成了条件反射。
人也能变成这样。如果过去的几次不成功使你认定了自己不能成功,那么你可能永远会是一个如跳蚤般的失败者。
但假如你并不放弃远大理想,每一次都全力以赴去做呢?你一定会越来越接近成功,要知道,人生其实是没有玻璃盖子的。
(选自《演讲与口才》)
1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从“跳蚤蹦跳”现象谈起,有何作用?(3分)
16.请联系全文,说说你对“人生其实是没有玻璃盖子的”这句话的理解。(3分)
初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第三部分
作文
一个窗台上有一朵小花,这个屋里就有了生气;一条路上绽放一朵花,这条路就有情趣了。一句关心的问候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后的搀扶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生活中,你每天都有收到这样的“花”,也可能送给别人这样的“花”。
请以“生活中的一朵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把题目抄在答题卡上,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
②不要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初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相关文章:
初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2)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上一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