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嫉妒心理的方法
嫉妒心理是青少年很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当他们产生了这种嫉妒的心理之后,会有很多不良的影响。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走出嫉妒心理的方法。
走出嫉妒心理的技巧
1、不要和别人比较,和自己比较
其实更正确的激励我们前进的方式不是和别人比较,而是和自己比较。如果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了,明天的我又比今天的我好了,我们就应该感到快乐,因为我们正在向着自我实现的路上不断前进。
2、让自己拥有恰当的自信
自信是一种宝贵的品质,是拥有健全完善的人格心理的表现。如果自我感觉过分地好,是自负;当对自己严重缺乏信心,则是自卑。只有当我们拥有恰当的自信时,才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对人也才能不卑不亢。如果太自负,会爱炫耀,总是看不惯别人。如果太自卑,会懦弱胆小,并且容易嫉妒。要想消除嫉妒,就要学会自信。
3、我们要学会感恩
人有时候就是很奇怪。当我们嫉妒时,我们不在自己的所有中寻求快乐,却在别人的所有中寻求痛苦。而且,当你嫉妒的对象还是一个喜欢炫耀的人时,你因嫉妒而产生的痛苦感可能更强烈。那么,我们又何必庸人自扰呢?想想我们自己拥有的吧。
嫉妒心理的特征
(1)明显的对抗性
古希腊斯葛多派的哲学家认为:“嫉妒是对别人幸运的一种烦恼。”嫉妒心理的对抗特征具有明显的攻击性,其攻击目的在于颠倒被攻击者的形象。甚至本关关系密切,由于嫉妒使道德天平倾倒。往往不看别人的优点、长处,而总是挑剔别人的毛病,甚至不惜颠倒黑白,弄虚作假。
(2)明确的指向性
嫉妒心理的指向性往往产生于同一时代、同一部门的同一水平的人中间,主要是因为嫉妒心理是一种以极端自私为核心的绝对平均主义者。因为曾经“平起平坐”过,或是曾经“不如自己”过,如今成了“能干”者,使嫉妒者抵触和对抗。
(3)不断发展的发泄性
一般说来,除了轻微的嫉妒仅表现为内心的怨恨而不付诸行为外,极大多数的嫉妒 心理 都伴随着发泄性行为。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言语上的冷嘲热讽,一种是行为上的冷淡,疏远被嫉妒者,一是具体行为,或是攻击性强的行为。
(4)不易察觉的伪装性
由于社会道德的威力,嫉妒心理被大多数人所不齿,使嫉妒心理一般都不愿直接地表露出来,千方百计的伪装,企图使人不易察觉。如本来是嫉妒某人的某一方面,却不敢直言,故意拐弯抹角地从另一方面进行指责或攻击。
嫉妒心理是怎么产生的
1、个人强烈的欲望产生嫉妒心理
人都有一种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的强烈欲望。当这种欲望得到满足和实现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占有欲和排他性;当这种欲望未能实现而别人比自己先实现这种欲望时,便产生一种为自己达不到而憎恨别人的激烈情感。
2、因攀比心产生嫉妒心理
因为是同学、同事、同行、同龄、同性、同时参加工作且在同一环境中,你上我也得上。而先上的人往往被嫉妒,未上或后上者不服气,这种攀比心理化为嫉妒。
3、品德低下的人会强化嫉妒心理
社会生活中,也确有少数道德品质恶劣的人,他们采取我不行,你也休想的处世态度,抢打出头鸟,自己无所为,也不让别人有所为,或看到别人的进步总有点不舒服,甚至制造谣言,有意中伤,极力破坏他人的名声。
4、外界不当的评论使人产生嫉妒心理
产生嫉妒的心理,还源于外界不当的点评。比如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表扬其他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老师以成绩高低作为评判一个孩子优秀与否的标准;同学之间进行不正确的比较;等等。这些都会使孩子因自己的地位、荣誉等受到威胁从而产生嫉妒的心理。
5、扭曲的自尊心产生嫉妒心理
有的孩子有很强的自尊心,“面子”观念严重,当别人的表现比自己更优秀的时候,孩子就会感觉是别人抢了自己的“风头”,于是就产生了对比自己强的人的嫉妒心理。因此,总是想办法贬低他人以抬高自己。
6、自身个性缺陷产生嫉妒心理
现在的独生子女,不少自幼就得到父母家人过分的溺爱和娇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因而形成要强、好胜的性格,凡事总是从自己出发,眼光短浅,虚荣心强。一旦发现身边的人或原先处于同等位置的人超过自己、优于自己,马上就会觉得遭到威胁,于是就想找个机会发泄一番,造成同学间“你瞧不起我,我看不惯你”的狭隘心理。
猜您感兴趣:
5.怎样克服胆怯心理
走出嫉妒心理的方法
上一篇:克服妒忌心理的方法
下一篇: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