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广告中哪些知识产权法律问题
公司在起草招聘广告时,应该要注意知识产权法律问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介绍招聘广告中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招聘广告中知识产权法律问题
一、肖像权与表演者权问题
1、 使用漫画形象。有的广告既想利用影视演员等知名人士的影响力,又不能付出成本得到相关人士的授权,就采取一种类似打草边球的方式:在广告中使用知名人士的 漫画形象。前一段时间,赵本山把谷歌、天涯在线告上法庭,理由是这两个公司在广告中使用了自己的动漫形象。因为涉诉广告使用的是动漫,主要使用的是小品 《不差钱》中的形象,所以到底是侵犯了赵本山的肖像权还是表演者权引起了相关法律人士的讨论,但是构成侵权是大家一致的认识。本案一审判决认定侵权,并判 决被告向原告赔偿12万。 其实这种广告在各地的电视台很多,有的用赵本山的漫画形象,有的用葛优的漫画形象,有的用舒淇的漫画形象,有的单用明星的漫画形象,有的结合相关的影视剧 作品使用明星的漫画形象,无论哪种使用没有经过权利人本人的允许,都是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只不过侵犯的权益不同而已。
2、 变相广告中使用他人形象。有的企业不是使用传统的广告方式,而是用一种变相的方式为自己做宣传,在这种宣传中使用他人的形象。比如人人网未经允许擅自为李 宇春开设个人主页,而这些广告并没有经过李宇春的同意。最终人人网不得不关闭李宇春的主页并公开赔礼道歉。这种方式值得讨论的地方是人人网是否在利用李宇 春做广告,本文认为是肯定的,这种行为实质上应该属于个人体验式广告,无论企业用什么外衣包裹,广告的实质没有发生变化。
3、 赤裸裸的使用他人形象的行为,即未经许可直接使用他人的肖像为自己做广告。比如某药品广告直接使用罗纳尔多作为自己的形象代言人,而罗纳尔多对此却根本不 知情。对于此类广告的违法性已经无容置疑。这类广告一般喜欢使用国外名人的形象,因为国外人士即使想维权也会因为维权成本过高而作罢。但是这种行为其实从 另一个角度说明这种企业不诚信,不值得信赖。
著作权问题
1、广告中图片侵权频发。许多企业委托广告公司为自己的产品专门设计包装,而广告公司又经常在网上下载一些图片——或者经过处理或者没有处理——直接用在了产品的宣传材料或者包装上。这种情况一旦被相关图片的权利人发现极易引起纠纷,发生诉讼。比如2008年北京京嘉华苑公司起诉了11起涉及无锡14家单位侵犯其著作权的案件,标的达35万 余元;而起诉的原因均为被告在相关广告中使用了原告拥有著作权的图片。虽然,广告主在委托广告公司制作广告的过程中常常会与广告公司约定发生此类侵权纠纷 由广告公司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但是这种内部的约定不能阻止侵权人对广告主提起侵权诉讼。因此,企业在委托广告公司进行广告设计的过程中仅仅约定责任承担是 不够的,应该进行更多的审查。
2、 广告中直接使用他人的作品而没有得到授权。最近典型的案例是:宝洁公司在自己的产品中使用倩体字“飘柔”被告上法庭,本案虽然仍处于争议之中,但是如果宝 洁公司在使用这两个字之前进行了相关知识产权方面的审查,也许可以避免此次纠纷。还有一种广告形式喜欢使用流行的电影作为广告设计的模板或者背景,比如使 用《变形金刚》的片段或者人物形象作为广告的模板,这种方式也属于使用他人作品的行为,应该事先得到权利人的许可,否则可能构成侵权。
合同约定不明导致的纠纷
有的企业在进行广告制作时考虑到了知识产权问题,事先取得了相关的授权,并且签订了合同。但是如果对于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不是很熟悉,对于各种知识产权包含的内容不是很了解,依然可能会存在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对由于对其中一些子权利约定不明或者没有约定造成的。
广告创意分享
线上线下联动营销,
“有趣”是这个夏天的主旋律
娱乐化营销当道的时代,有趣的事物往往能博得更多眼球,作为营销传播的重要一部分,如何通过线下活动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饿了门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明明是实地的线下活动,但却能通过屏幕与心仪的网红主播视频聊天、抢红包,神秘的小礼物通过饿了门不断递送到人们的手中,现场参与观众们玩得不亦乐乎。通过更真实的“视听触”感以及创新互动形式,迎合其主流消费年轻群体对于“独特、趣味性”的喜好,准确地传达出全新的品牌概念:你想要的饿了么都有——饿了就要。
较于线上活动,更真实的“视听触”感以及创新互动形式迎合其主流消费年轻群体对于“独特、趣味性”的喜好,由此也更易形成用户的自主传播,从而填补线下活动的局限。在给用户带来娱乐的同时,饿了么也通过饿了门准确地传达出全新品牌概念。
线下直播派礼尚未结束,
线上的“最长礼物清单”登场
一组夏天场景的H5,配合一副最长的礼物清单,一起参与夏日盛宴,玩H5保存图片发微博参与话题#饿了就要#,还能参与礼物清单中的礼品抽奖。
从线下别出心裁的创新互动方式,到线上的无缝联动,贯穿始终的是#饿了就要#的品牌新主张。以具备传播价值的线下活动、契合夏日场景的线上有奖活动,饿了么通过线上线下联合的传播矩阵,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
用户消费场景洞察+品质促销=更高的消费转化
如果说饿了门和最长礼物清单是为了拉近用户距离、提高美誉度和打出声量,那么结合不同消费场景的促销活动则是给用户带来实质优惠。
众所周知网络订餐平台的主流用户群体是上班族,工作日的午餐或晚餐已经成为常规需求。
然而除此之外,还存在着许多可能会叫外卖的消费场景。工作日夜晚的加班加点,周末宅家的轰趴聚会,深夜狂欢的宵夜时光……
这些代入式的消费场景,挖掘用户需求的同时也在引导着用户的需求,出发点不是为了让已有常规需求的用户增加单次消费金额,而是引导他们在不同时间与环境下的消费可能。结合饿了么一贯深谙的高质低价促销手段,将更多用户的更多需求激发出来。
创意热店,联合强势IP助力
与此同时,结合三大夏日场景,饿了么联合强势IP《银魂》,打造“阿银的甜品店”,饿了就要宅一夏,在攀升到41度的高热天里,饿了么在“阿银的甜品店”里打造出一个年轻人喜欢的舒适宅空间。人们可以在里面重温自己喜爱的人物和作品,轻松的享受午后难得的安静,就像宅在家一样的夏日体验。
作为创意热店的第四波活动,阿银的甜品店不仅展现出了饿了就要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巧妙借势的同时,也在吸收着不同文化,向用户提供更精准、更合口味的传播内容,实现和用户之间的近距离沟通,同时与夏季战役整体思路相得益彰。
差异化营销战略,推动实现品牌升级
记得7月初,饿了么新版的品牌TVC上线时,惹来争议不断。态度和个性的宣言——饿了就要让所有人都觉得饿了么开始有那么些不一样。现在回看整个七月:实现夏日心意的周末梦想店、标新立异的饿了门、创意热店第四波阿银的甜品店等等,结合品质生活节,饿了么用这一连串紧锣密鼓的夏日活动,在今年夏天玩出了花。
其实无论是彰显态度也好,标新立异的线上线下联动也好,在竞争激烈的当下,饿了么所采取的差异化战略,都是为了重新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实现自身的品牌升级。
经过这一场盛夏的热烈之战,饿了么已经收获了足够的关注度,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品牌全新升级后的饿了么,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招聘广告中哪些知识产权法律问题
上一篇:招聘广告会引起法律风险吗
下一篇:专业技术岗位分级聘用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