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的区别
律师民事责任是律师执业责任的一种,律师在从事法律服务过程中,律师的不当执业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的区别,希望大家喜欢。
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的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请代理人时,不论是否取得律师资格证书的人,都称为律师。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的司法行政机关有一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们往往把之也称为“律师”,有的称之为“土律师”。其实,司法行政部门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与我国《律师法》上的律师是有区别的。搞清二者的关系,有利于在生活中正确聘请律师维护自己的权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与律师有本质的区别。社会上不少法律工作者对外常常打着律师的旗号,这是一种欺诈行为,而老百姓不知情,常常也以为他们是律师,其实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为了防止上当受骗,建议公民在聘请律师时应当查验其执业资格证,没有律师资格证的,很可能是法律工作者或者其他非律师的人员。
(1)名称上的区别:律师的执业机构叫“某某律师事务所”,对外执业统称律师,执业持《律师执业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机构叫“某某法律服务所”,对外执业统称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持《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
(2)业务上的区别:律师可以从事刑事诉讼业务,法律服务工作者不得从事此项业务。
(3)法律工作者不是律师,不能跨省办案。
(4)现在广东、上海、北京等发达地方已经不允许法律工作者出庭参加诉讼活动。
(5)律师要求是法律本科,和法官。检察官的要求是一样,必须通过全国司法考试,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为7%,且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基层法律工作者与律师相比,素质偏低,不能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高素质要求,很难胜任专业性要求极强、技术性要求极复杂,政策性要求极高的法律职业。根据我国司法部的部门规章,成为法律工作者的条件是:1、具有高中文化程度;2、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而法律工作者仅是由地方司法机关组织考试或考核即可取得证书,通过率为99%以上,与《律师法》规定的成为律师的条件有很大差距。这样的条件已经很难胜任日益复杂、技术性极强的法律工作。法律工作者进入法律服务市场,降低了法律服务质量。
最新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第三条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第四条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 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六条 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第七条 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第八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法关于公民的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看过“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的区别”的人还看了:
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的区别
上一篇:广东律师排名
下一篇:2017北京律师执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