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有什么法律依据
在网络交易中遇到诈骗要及时报警,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诈骗举报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解答举报有什么法律规定吗的疑问,希望对你有用。
举报的法律依据
举报有法律依据,我国《宪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都为了举报提供了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2)人民检察院依法保障公民对于违法的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控告的权利,追究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人的法律责任。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4)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
(5)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6)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微信诈骗方式
1、代购诈骗
诈骗者一般会声称自己是做“海外代购”的,以低价来诱惑消费者。等到付完钱后,他们要么翻脸不认账,马上把对方拉黑,要么就是给出“货物被海关扣留,需要缴纳关税”等理由,让消费者再加一笔钱,但最后商品依旧是迟迟未到手。
2、投票暗藏“毒链接”
现在朋友圈中的各种“萌娃比赛”、“宠物比赛”的投票是屡见不鲜。但已有媒体报道,此类投票中也暗藏“毒链接”。比如重庆的张先生在给朋友的孩子投票时,点击了下载某软件,结果银行卡被盗刷2万多元。
3、谎称“投资理财师”
就在前不久,南京一女大学生谎称自己是“投资理财师”,还在朋友圈发所谓的“理财产品”投资金额为1000~5000元间,月收益率可高达80%。如此不真实的宣传语,结果还有人上当。
4、微信红包也有“毒”
微信红包近两年是火得不要不要的,逢年过节大家多少都会在微信群里发一两个红包娱乐一下。不过,居然有妹子为了满足微信丐帮的追讨及完成微信红包接龙任务,在一年的时间里发了206万余元红包,抢了196万余元红包,净亏10万余元。期间,妹子还问借贷公司借钱,结果钱也是越借越多。
5、盗号诈骗
盗号诈骗早在几年前就已出现,比如盗QQ号、盗微博号等,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诈骗分子也是与时俱进,开始通过盗微信号进行诈骗。
欺诈防范
1、不要轻信诈骗分子的言语,不贪图小利。网上购物,请尽量选择正规第三方交易平台完成交易。一经发现对方有售假或诈骗时,请立即报警或在微信客户端点击“投诉”选项进行举报。
2、当微信中有人向你发起汇款要求时,请注意核实对方真实身份,所有涉及汇款、转账等务必电话确认,谨防诈骗。
3、无论通过什么途径认识的朋友,都要牢记“交友需谨慎”,不轻信陌生人。
举报有什么法律依据
上一篇:举报虚假宣传投诉的途径
下一篇:家人被传销了怎么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