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事务专业论文
这个传统法律观念与新的法律观念进行重新整合的过程,即为法律意识的现代化。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律事务专业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法律事务专业论文
一、法律素质的内涵
法律素质是个体对法及法律的认识深度和实践能力。它主要表现在个体对法律本身的认识,对现行法律的态度与要求,对法律运转的评价,对人的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以及守法、用法能力等几个方面。一般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能力三个基本要素。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法律素质是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对全社会、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依法治国的需要。
二、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理由
法律知识匮乏
虽然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已经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设置了基础法律知识内容,大学第一学年也普遍开设了法律基础知识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但这些对于建构学生成长的法律知识体系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处理自身与社会理由的需要。大多数学生(法学专业除外)对于我国整个法律体系的了解微乎其微,法律常识缺乏,对法律的认知还处在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原始阶段,自身享有哪些最基本的权利不甚了解,当权利受到侵害之时,亦不知道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董舆教授在他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中指出:“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虽然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学过一些法律基础知识,但整体法律知识认知水平却较低。
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较低,法律知识薄弱,导致大学生权利和义务观念淡薄,法制观念淡薄,经常分不清守法与违法的界限,易产生错误的观点,如复旦大学投毒案中,被告林森浩自称其投毒系出于作弄室友黄洋,没有杀害黄洋的主观故意,但作为药学的研究生,他应当知道他的行为可能导致的最严重的后果——致人死亡,而不能仅以主观上没有杀人的故意来逃避法律的惩罚。法律意识淡薄是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遍现象。
法律能力欠缺
法律能力是大学生法律素质高低的重要体现,主要包括守法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高等院校在重视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亦应加强大学生相关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在掌握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守法和用法的能力。近几年,大学生犯罪率有所上升,从年龄结构来看,大学生基本上都超过了16周岁,但他们中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承担刑事责任意味着什么?仅仅是被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还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有的大学生不知道,也不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受到侵害的时候,往往采取了过激的方式进行报复,如马加爵案。
三、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理由理由分析
造成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理由的理由是多方面的,其中外因包括社会理由、学校教育理由和家庭理由,内因是大学生自身的理由。
1.社会理由
传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重人治、轻法治,权大于法的意识还普遍存在;依法治国的观念、理念没有深入人心,没有成为人们的信仰;社会对法制教育重视程度依旧不够;法治建设中的某些不和谐因素,使法律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进而影响了大学生对法的感知、信任和敬畏,从而降低了对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效果。就目前来看,不仅大学生,整个社会公民的的法律素质都另人堪忧,知识水平越低的人群,其法律素质相对更低。
2.学校教育理由
法律素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早在十多年前,邓小平就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理由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江泽民亦强调:“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要切实加强思想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我国颁布的《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赋予了学校进行法制教育的职责。但中国教育体制的目前状况导致了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分数,素质教育,包括法律素质教育成为一句空话。即使学校开设了相关的法律知识的课程,但由于课时少,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也往往流于形式。
3.家庭教育理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法律素质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孩子法律素质的高低。但现实是,在我国,整体公民的法律素质都普遍偏低,不知法,知法不多,知法不懂,知法不会用是普遍现象,家庭法律教育严重缺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孩子从小就很难有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更不要说增强法律意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养成良好法律习惯了。
4.大学生自身理由
大学生的普遍年龄在18到23周岁之间,这个时期,看似已经成年,但由于一直处于不断求学期间,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机会与能力,致使大学生在认知能力、判断能力、自我制约能力等方面都还不成熟,再加上个人喜好以及社会实用主义观念的影响,更加偏重实用的外语、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对提高法律素质的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意识的树立、法律能力的培养则用时甚少。
四、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
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义务。
(一)高校
1.改革课程设置
针对大学生法律知识匮乏的现象,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有所改革,除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要增加课时(现在很多高校只有32课时,明显不够)外,还应根据专业设置的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和支持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法律课程,适当开设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得相对比较多的法律知识的学科,如民法、劳动法、合同法、婚姻家庭继承法、经济法等课程,当然这些课程也可以以选修课程的形式出现。2.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扩大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
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知人群之一,对网络的利用率非常之高。各高校应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建造法律教育新平台,利用网络为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提供服务。同时媒体、报刊、杂志、校园板报等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整个大学校园中营造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3.积极提供法律实践平台
高校在帮助大学生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大学生守法和用法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尽可能要利用各种资源提供各种实训平台,如模拟法庭、庭审观摩,法律服务、普法宣传、知识竞赛、辩论赛等,使遵法、用法的法律意识深入人心。
4.培养大学生良好法律习惯
借助各种媒体、资源的宣传、传播能力,警示教育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培养他们良好的法律习惯,自觉宣传法律知识,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及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社会
1.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在整个教育环节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前所述,在我国,整体公民的法律素质都普遍偏低,这当然也包括很多家庭中成员,因此,首先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法律素质教育,提高每个家庭成员的法律素质,将法律素质潜移默化为生活习惯,进而影响作为家庭成员之一的大学生们。
在整个社会树立法治观念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并且突出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专题讨论依法治国理由,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也显示出我们党有信心在全体公民中树立依法治国的观念。只有在全民中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使法律意识深入人心,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乃至全民的法律素质才会提高。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大学生是重要力量,因此要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参与法律实践、培养良好法律习惯、学会法律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要在大学生中树立法律信仰,使他们能知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权威。总之,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
法律事务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近年来,法学专业一直是文科生报考的热门,一份调查显示,文科生的五大热门备选专业为金融学、法学、会计学、汉语言文学、财务管理。但结合麦可思公司《2011年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的调查结果来看,高考(微博)热选专业的实际就业情况并非与填报时一样“火爆”。2010届本科毕业人数最多的100个专业中失业率最高的10个专业,法学专业以13.2%排名第六。
从2011年教育部公布的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来看,211工程院校就业率区间为
B-;普通院校本科法学专业的就业率区间仅为C+。
法学专业虽然是文科中的热门专业,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并非近年的事,上个世纪末就有显现。曾一度被人们公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好专业,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因素,造成整体就业状况不理想。
传统观念认为,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会从事法官、检察官等社会地位高、收入高的职业,因此,很多家长(微博)同学比较偏爱法学专业。很多报考法学专业的同学也希望毕业后做法官、检察官、高校教师等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其实,这种工作对同学们的院校背景或学历水平都有相当高的要求。
法学专业投入少成本小,有了师资就可以从事教学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基本都开设法学专业。1997年恢复法学教育时,全国只有3所大学设有法律系,每年招收200多人。2001年,全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为292所,2005年增长到559所,如今全国已有610所高校开设法学专业,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每年法学毕业生达到10万多人。从2002年开始,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法学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主要就业领域与薪酬
一、公务员(微博)
主要包括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对于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来说,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对口”应该是进入公、检、法机关。但由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设立,使得本科生要想成为法官、检察官,必须在毕业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同学们会发现“毕业证”绝对不是“职业准入证”,司法考试可以说是法学专业毕业生最重要的考试,这个考试过关率在30%左右。当然,想进入公、检、法这样的单位,除了需要通过司法考试以外还要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
二、律师
律师既不像公务员队伍那样难进,又是法律专业的对口领域,是很多年轻毕业生的主要选择。黎律师表示,律师是个经验型行业,收入参差不齐。律师的收入构成可分两种计算,一种是拿工资式的,事务所付工资,律师负责打官司;另一种是律师不拿工资,但挂靠律师事务所,靠律师找客户,根据业务提成。律师的收入根据工作经验、能力大小和所涉法律领域的不同,是有很大差别。按北京的情况来看,顶尖的律师每年的收入是很可观的,一年收入1000万不成问题。但大部分小律师和见习律师每年可能只有1万2万元左右的收入。目前我国对律师的从业资格采取的是严格准入制度,必须通过全国司法考试。
三、公司法务人员
公司法务人员也是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集中的一部分,主要服务于企业的法律事务部、法律咨询部以及知识产权部等。例如,各大国企、银行、外企、一些大型的私企,公司内部都会设有法务部门,专门处理企业所涉及的法律事物。还有一部分供职于政府的法律事物部门,但一般政府部门对学历和工作能力的要求较高,不是普通本科生能够达到的。
薪水,外企中的法务人员一般年薪10万左右,要求精通英语或某国语言;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年薪在5万7万左右,但是对于不同的大学和专业有不同的要求。
四、其他相关领域
除了以上的主要就业方向,社会其他领域对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法律人才也是需要的。如企业中的文秘、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岗位对既有经济管理基本知识,又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才有一定的需求。很多法学专业毕业生会做会计师、审计师、证券业人员、环境评估、司法鉴定、职业中介、房地产咨询、法制宣传等工作。
看过“法律事务专业论文”的人还看了:
法律事务专业论文
上一篇:法律事务专业教学方法
下一篇:法律事务专业学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