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网络谣言的安全知识
谣言也属于诈骗的一种,在生活中,网络谣言随着在网络进行扩散,容易引起阅读者的心理恐慌,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那么,要识别网络谣言,需要具备哪些安全知识呢?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提供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识别网络谣言的安全知识
1、看传言先看出处。我们平时接触的消息,在文章结尾总要署名或者标明出处,一是为了避免侵权,二是使信息具有可考性。
2、看传言再看中立性。作者非圣贤,有自己的观点是正常的。但是负责任的作者一般会约束自己文章的指向性,不会刻意用极端的言辞来对某种现象做彻底的指责和打击,而是拿出反面的观点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佐证。一些以偏概全,通过断章取义和暗示来博取眼球的就要警惕了。
3、看传言有无迷信或利用宗教的内容。很多谣言通过迷信夸大某年的年景、诅咒个人或家属的未来命运,以达到的传播目的和增加粉丝量。这种谣言结尾基本都是指令受众,并有一套模式:先描绘一个灿烂的愿景,再通过威胁恐吓的语气告知群众转发或者不转发本产品的后果,利用恐慌来进行传播。这种目的性极强的文章易于分辨,却难以制止。这类传言不是“箴言”而是“谣言”。想清楚这点,才能从根本上消灭谣言传播者的倚仗。
4、看传言有无夸张成分。谣言和真相的区别在于,真相经得起推敲,不需要任何鼓吹就可以证实自己,谣言却因为内容空洞虚无,经常要用华丽的辞藻和激昂的情绪来调动受众。这类谣言目前已经从微博转移到QQ和微信上。耸人听闻是这类谣言的鲜明特征。
网络谣言的主观原因
1、导火索:社会矛盾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人们很难为自己的未来制定准确的预期,在心理上和思想上难免会出现迷惘和浮躁,进而衍生出怀疑、不满和攻击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往往是谣言产生的心理动因。
2、基本成因:网民群体的参差性
《2013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中显示,在我国3亿多的微博用户中,无收入群体人数最多,达到9183.5万人。学历低、年龄低、收入低,这些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络用户们所拥有的价值观的不稳定性。
网络谣言的应对措施
1、 加强主流文化建设。
网络谣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质是腐朽的、低级的、破坏性的文化,而不是健康的、大众的、良性的文化。
2、 提高政府公信力。
及时发布政府及公共事务、突发事件信息,用正确的信息抵制谣言。
3、 完善公民网络行为法律制度。
网络的虚拟性及相关法律创立的滞后性,刺激了一些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的侥幸心理。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穿上马甲,就如入无人之境,肆意制造谎言,混淆视听,误导网民,祸害网络。
4、 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管理创新。
网络的虚拟性增加了网络谣言防控的难度,也是防控、治理网络谣言的瓶颈所在。
5、 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
在社会转轨时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升公民素养,强化公民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自律意识,尤为重要。
识别网络谣言的安全知识相关文章:
5.传播谣言的原因
识别网络谣言的安全知识
上一篇:网络谣言的形成
下一篇:生活中微信常见的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