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骗安全小知识
骗子,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它由流氓无产者组成,专门以行骗为职业,以骗术为谋生手段,以贪利取财为目的,从事被主流社会所指责和鄙视的社会活动。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骗安全小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防骗安全小知识
1、针对犯罪分子谎称帮忙直接转接到相关单位电话的伎俩,警方提醒:公安、银行和通信运营商系统的电话并非一个总机,相互间电话不能直接转接。
2、“眼见非为实”,不要轻易相信来电显示的号码。骗子往往通过“任意显号”软件,掩盖其真实号码,并虚假显示国家机关电话号码,骗取市民信任。警方提醒:市民接到类似电话,不要轻信,有疑问可挂断电话再回拨确认(网关电话“任意显号”功能是单通电话,客户回拨所显号码将拨通所冒充的真实电话,当场询问即可发现问题),或挂96110一8咨询。
3、警方在办理案件过程中,绝对不会以任何形式收取费用,更不会会要求市民转账或开设网上银行进行资金操作,如在网络中遇到此种情况,千万不要去操作,可直接报警。
4、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警方提醒:公安、检察、法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中,需要向公民询问情况时,会当面询问当事人,并制作相关笔录,绝对不会通过电话了解公民账户存款等隐私情况,如果涉及办案,必须当面出具工作证件及相关法律文书,当面进行询问,警方更不会通过电话方式做笔录,也不会在未出示相关身份证明的情况下,要求公民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余额等隐私资料。
5、目前任何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都未设立“国家安全账号”等名目的银行账号,所以凡是要求将你的存款转存至指定“安全账号”、“国家安全监理账户”以便“保全资金”的,都是诈骗行为。
6、警方提醒储户、银行卡客户注意以下几点:
(1)千万不要泄漏自已的身份证信息、银行卡号、信用卡验证码(cvv)、密码:
(2)千万不要轻信不明来电,受其诱导去银行为自己账户开通手机银行功能(与对方提供的手机号码捆绑);
(3)千万不要轻信不明来电,受其诱导去银行将自已账户存款转存自己新开户,再持新开户银行卡到ATM柜员机进行所谓“修改密码”(实质是操作转账);
(4)任何人包括银行工作人员都无权询问客户的银行卡、账户密码;
(5)银行卡客户接收现汇或转账汇款,均不需要持卡到ATM柜员机进行所谓的“接收”操作,ATM柜员机不存在此功能;
(6)注意个人账户与单位账户的区别。个人账户名称为人名,单位账户名为单位全称;
(7)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固定客服电话号码长度均只有5位数,9字当头,如遇相关问题拨打对应银行固定客服电话查询。
微信防骗小常识
1.微信投票诈骗:
日常生活中,微信朋友圈投票很常见,尤其是“帮宝宝投票”、“XX评选投票”,很多情况下大家都是碍于朋友的面子帮忙投票,殊不知骗子们也正在利用这些渠道进行诈骗。有用户看到熟悉的朋友在其朋友圈上发此类信息,点击了网址链接,下载了里面的“微投票”软件,该病毒就在下载时传播了出去,自动把投票信息发送到通讯录的联系人上,并窃取用户信息。群发短信被扣费不说,还要小心手机绑定的支付宝、网银等。
2.微信点赞诈骗:
最近,微信“集赞礼品”的消息被疯狂分享。点赞送旅游、送机票、送消费卡……琳琅满目的“惊喜”时刻活跃着朋友圈。面对分享者的“求赞若渴”,很多人几乎不看内容就直接点赞,实际等你集满了那么多赞,去兑换礼品或领取免费消费卡时,才发现拿到手的奖励“缩水”了。还有商家发布“点赞”信息时并不透露商家具体位置,而是写着电话通知,但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电话和姓名发到微信平台,一旦所征集的信息数量够多了,这种“皮包”网站就会自动消失,目的是套取更多的真实个人信息。
3.冒充微信好友诈骗:
在微信里,人们以名称和头像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凭借此标识,人们在朋友圈内观察朋友发布的内容,在群里聊得热火朝天。你可曾想过,不法分子可以下载用户的头像更换在自己的账号上,并修改了和用户一样的名称,摇身一变成为微信里的另一个你,进而向你的微信好友进行诈骗。
4.微信公众号诈骗:
如今一些冒充商家的公众号制作得很“真”,用具有官方口吻的宣传语,显眼的企业LOGO来迷惑网民,让人们误以为这是官方账号。骗子打着“赠送礼品”的幌子,首先是让你提交微信号、手机号、家庭住址等完整个人信息,并且需要告知其收到的“手机验证码”才能最终获得礼品。很多人抱着“试一试,反正不花钱”、“万一能得到礼品”的想法,将虚假诈骗信息进行转发,甚至将验证码发过去,导致微信钱包的钱被转走。
看过“防骗安全小知识”的人还看了:
2.安全防骗小知识
5.防盗防骗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