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阅读错好多怎么办
做阅读应该从文章开始,如果你觉得时间来不及,可以提升阅读速度的方法今天小编主要给大家分享gre阅读错好多怎么办,欢迎参考和借鉴!
gre阅读错好多怎么办
不看文章先看问题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所谓的最有效的阅读方式是先看题目再看文章的说法,已经成为很多GRE考生在阅读时遵循的方法。而这种方法,看似追求快速解题,事实上,它往往会耽误考生更多的时间,对于解题的正确率也毫无帮助。
而无论如何快速回到文章中去做好定位,很多问题往往会问到文章的总体思路,甚至文章的结构,只是通过几个词来判断出正确的答案是很难做到的。
这种误人子弟的所谓技巧方法,希望考生能慎重对待,做阅读应该从文章开始,如果你觉得时间来不及,可以提升阅读速度的方法,而不是使用所谓的"技巧"。
陷入生词的困扰
GRE的词汇量很大,也经常体现在阅读中。事实上,由于GRE文章的特点,往往会出现一些比较专业的科学人文和其他文章,这些文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生词,很多多把GRE词汇背的烂熟的考生也不一定认识。
很多考生因为不知道生词而影响到做题,甚至整个考试的状态。事实上,考生不知道这些生词是很正常的,要做的不是绞尽脑汁去想它的意思,而是绕过这些词来解决问题,避免影响阅读理解。
即使需要理解,生词的语境也常常伴随着带有辅助解释的说明性词语。因此,考生在考试时大可不必因遭遇生词而惊慌失措,冷静对待和找到解决办法是关键。
回读的不良习惯
回读就是一段话,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直到你认为你理解了它。这就是典型的以“句子”为单位阅读的特征,虽然读者最终可以读懂每一句,但并不能有效地区分主题句和支持句,使读者无法掌握段落的主要目的。
体现在考场的表现就是,一篇文章被读了好几遍,但仍然不明白它在说什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不自信和不安的表现,担心自己有内容缺失,反复阅读,实际上,掌握GRE文章的主题思维,熟悉西方人表达的思维方式,例如开门见山式,重要信息前置等原则,就可以大胆的在阅读时有“舍”有“得”。
GRE阅读需要你去突破的五大境界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对文章的套路把握不好,作者的重心把偏,观点看反,直觉就一篇文章自以为看懂,其实没懂,而把题目作错。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bottleneck)
11题作对6、7题,原因主要有4:速度不够快,时间压力下能看懂的东西看不懂;抽象词不理解,造成大量的似是而非的理解;答题技巧不够;看不出行文的逻辑关系及行文呼应。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11题解对9题以上,但是时间还是紧张,但是感觉与前面大相径庭,主要有三个变化:再读以前的文章,发现内容大变;一开始作对的主题题型现在反而解错,当再解对时正式进入第四阶段;选项的正误敏感性已经有了直觉上的认识。
我终于失去了你
到达最高境界,但前提条件是你已经走出了GRE考场的大门,当你沮丧的要丢掉所有资料的一刹那,若你重新翻开最难的一篇阅读,再静心一做的话,你会发觉你突然终于全部作对。在这里,我不得不对这个最高境界作出纠正,事实已经让我可以负责地说在考前将题全作对是完全可能的,只要你有决心,突破孤独,失败,屈辱的门槛就一定可以实现,笔者今天正是站在这个高度说出来,心里负荷着相当重量的压力及为此付出的沉重代价,如果你们中有人有这个决心,那么这个“无底洞”也会被你看穿。
集中突破过程:
(1)从NO4开始,掐时间读一篇文章,长文章1.5——2分钟,短文章1——1.5分钟,然后以平均每题1分钟的速度解完后面的题。注意是“平均”,即你只要控制在比如7题在7分钟内作完即可!
(2)然后看哪些题作错,为什么会作错。主要有以下两类供参考:①看错,主要分为:定位错误;题干词NOT,EXCEPT,LEAST,ERR等看错;选项没看懂,诸如untreated理解成“无可救药”的,其实是“未经治疗的”,无可救药的应该是untreatable!②想错:中国式思维≠美国式思维≠ETS的思维,我们所要作的就是中国式思维与ETS的思维间建立直觉联系。
(3)把文章不计时间地仔细研究一遍,主要研究层次结构,起承转合,语言套路及选项特征,“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
(4)此时对后面的所有问题作如下三个工作:①不论作对或作错,想一下此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是否具有多种解题方案,自己距离某种解题方案还有什么缺陷或不足,什么样的方法最适合我。②最短的一条路是什么③把每道题的五个选项都找出对或错的理由来,一定要是让自己信服的理由。可能有人达到一定高度觉得没必要,太费时,但是有些看来现在很友好的错误项只要改动一点就能要你的命,你信不信?所以你不要这么做,一定要仔细看过,找到它的弱点,其中有什么困难,笔者就自己的经历推荐大家参考两本书:吴中东的《GRE阅读高分快速突破》或思马得的《GRE阅读》,这里都有译文和注解,可以减少大家的盲点和理解误区,当然若有更好的书,你完全可以自己决定,也希望你能告诉我,一起交流。
(5)找出文中自己不熟悉的抽象词与难句,反复操练。所谓“抽象词”,《难句》一书有介绍,这里从略。永远记住:阅读是读“意思”,不要用“中文翻译思维”(看到一组词就用中文词义理解)去读,更别去用语法,“意思”是种比爱情更朦胧的东西,你说不准,但你作题时你就是知道答案是什么,答案长啥样,记住啊!
GRE阅读中的需要你多多注意的字词句
新GRE文章是论证性文字,不是说明性文字,也不是叙述性文字。而是论证性的文字,篇章由多个论点组成,抓住重点意义的GRE阅读字词句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为大家进行GRE阅读重点如何寻找讲解,帮助大家顺利理解新GRE阅读。
这种以论证为特点的文字,及于GRE阅读文章的各个层面:“篇章—段落—句子—单词”。篇章由多个论点组成,论点由作为论据的句子构成,句子本身的典型构成是前后句由表示论证关系的词汇连接,而体现论证的意义的单词最重要。因此,要真懂得文章,就必须把所有那些表现论证的字、词、句抓出。但是面对浩如烟海的GRE词汇,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准确的去把握词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首先要说的是,在阅读教学的研究当中,语言学家们发现,一篇文章中不认识的单词占全文词汇总量的比例只要控制在8%以内,是绝对不会影响到我们对全文任何观点的理解的。基于这一点,我们大家大可不必因为遇到了几个我们完全没见过的奇形怪状的单词而感到头痛和挣扎。因为它们不足以对我们理解文章产生影响。
但同时,我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也常常会碰到这样的一种单词,那就是专有名词,尤其是涉及全文主题的专有名词,难道我们就必须一一认识它?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什么叫做认识专有名词?从英到汉的翻译叫做认识?还是知道专有名词的特征叫做认识?读者请想想看,我们在阅读理解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提法:What is sedge root? 我想没有,因为这种问法是在问专有名词的翻译。我们遇到的更多是这样的一些问法: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sedge root is true?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about sedge root? 这些问题的提法却是在问专有名词的文中阐述特征。我们再从文章本身对这个问题做出进一步的分析。
假设原文有这样一句话:Sedge root, a woody fiber that can be easily separated into strands, is essential to basketry production. 请问sedge root的中文翻译“莎草的根” 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阅读理解题目吗?我想很难!真正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阅读理解题目的应该是这样的文字a woody fiber (木制纤维)和定语从句中的文字部分can be easily separated into strands (能够轻易地被分割成线)。通过以上的分析,想必大家已经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过去我们拼命去死记硬背专有名词的中文释义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因为真正的认识应该是对特征的认识,所以一个专有名词和他的中文释义对我们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毕竟我们对它们都没有任何的概念。
最后很多人都说我们可以从上下文中猜出单词的释义,难道真的是这样么? 笔者认为从上下文中猜出单词的释义是不现实的。例如有这样一句话“Supernova is a massive star which undergoes gravitational collapse。” 我们是不可能从上下文中猜出supernova的释义“超新星”的。而我们真正能够做到的只是从上下文中猜出单词的特征:supernova是巨大的恒星(massive star),它在进行引力收缩(undergoes gravitational collapse)。于是以后当我们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我们可以再也不用停下来思考单词的释义,也不用费尽思量地去猜所谓的单词的释义,我们需要做的只是静下心来在后面找到单词在文章当中传达的特征就可以。
ETS如何考查GRE阅读文章内部的复杂逻辑
新GRE阅读文章内容复杂程度降低了,但是新GRE阅读变化在于逻辑复杂程度升高。考生们想要获得新GRE阅读理解的高分,则更加注重文章的内在联系。这反映了ETS对于影响研究生阶段学术成功的基本能力的更为深入的把握。
新GRE阅读的文字内容复杂程度有所降低,逻辑复杂程度持续增加。而ETS在多年的跟踪研究后也意识到,恰当准确把握文章内部的复杂逻辑的能力,同研究生阶段的成绩关系更大些。下面,我们以一篇样题为例看一下ETS是如何考查新GRE阅读文章内部的复杂逻辑:
Policymakers must confront the dilemma that fossil fuels continue to be an indispensable source of energy even though burning them produces atmospheric accumulations of carbon dioxide that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potentially disastrous global climate change. Currently, technology that would capture carbon dioxide emitted by power plants and sequester it harmlessly underground or undersea instead of releasing it into the atmosphere might double the cost of generating electricity. But because sequestration does not affect the cost of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delivered prices will rise less, by no more than 50 percent. Research into better technologies for capturing carbon dioxide will undoubtedly lead to lowered costs.
1. The passage implie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bout the current cost of generating electricity?
It is higher than it would be if better technologies for capturing carbon dioxide were available.
It is somewhat less than the cost of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It constitutes at most half of the delivered price of electricity.
It is dwelt on by policymakers to the exclusion of other costs associated with electricity delivery.
It is not fully recovered by the prices charged directly to electricity consumers.
对上文的逻辑进行提炼我们发现,得出这样一个逻辑推理链条:
环保技术(technology that would capture carbon dioxide emitted by power plants and sequester it harmlessly underground or undersea instead of releasing it into the atmosphere)增加一倍发电成本(double the cost of generating electricity)。环保技术不改变传输成本(the cost of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最终价格(delivered prices)增加不超过50%。
最终价格=发电成本+传输成本使用环保技术后,发电成本增加了原来的一倍,但是最终价格增长不超过50%,可以得出结论,发电成本,最多占最终价格的50%。
gre阅读错好多怎么办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