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读书笔记3篇(2)
《出埃及记》读书笔记篇6
《出埃及记》,里昂.尤里斯著于1958年,他以一名美国战地记者的视角,向全世界解析了犹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苦难根源,以亲历后的的宝贵素材纪实描述了“以色列”这个犹太国家的艰难诞生。
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史事,即每当社会动荡时,世界各国的当权者都以种种原因将犹太人视为替罪羔羊,由于信仰的差异、对犹太民族卓越智慧的嫉妒、对他们巨大财富地窥视,致使犹太民族屡屡成为各国社会动荡中的清洗对象,而犹太民族却在这种与强权迫害争斗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组织结构和政治理念。
犹太人民即使散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但他们对本族信仰固若磐石般的信奉、在纷争与迫害中将磨难转为对信仰最真诚的膜拜、以犹太人特有的坚毅对抗着灾难与蹂躏,却从未因地域分离和历史的磨砺而改变,反而凭着愈演愈烈的民族情结,最终回归了那灵魂中的圣地“耶路撒冷”,神迹般地实现了复国主义梦想,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犹太国家“以色列”。这种民族的团结与智慧、惊为天人的意志与坚持,如海啸般震撼了整个世界,也许只有犹太民族才能创造出如此的奇迹,也许只有他们,才能最好地解释“信仰”的神圣。
阿里-本-迦南,书中男主人公,一位俄国犹太人,“二战”中多次立功的青年军官,却是犹太复国主义战争中的领导之一。在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个人太强而民族弱小,是每个历史豪杰的宿命,他同样地将民族的灾难和使命背负于个人身上,挤压自己所有经历和生命,让人无法不去心疼。即使他在德国盖世太保的爪牙下抢救出大批犹太幸存者,即使他协同复国志士们建造了“出埃及号”将英国难民营中的犹太人成功偷渡到巴勒斯坦,即使他不畏阿拉伯的屡屡屠杀掠夺和青年们在圣地上开垦出一片片属于犹太人自己的伊甸园,但苏珊娜和小凯伦的死、强大的精神压力和无法却的可怕梦魇却是他心中无力挽回的伤害。还有杜夫-兰道,那个在集中营闻着死人气味长大的孩子,在尸体中寻找生机的生命,从记忆开始后就只有残杀、暴虐和死亡,那种精神上的残害比肉体的虐待更让人无法想象,读到此处时的惊愕让胃部严重不适地翻滚搅动,真想把这些经历非人残害的孩子们从书中拖出来,一度无法接受这是曾经发生过的历史。好在提心吊胆地读到最后结局还算圆满,这可能是全书可以给人唯一的安慰。可能是因为从未认真的想过,历史的真实与残忍,想不到一个民族被残害的事实,那些毫无人性的事情,真的曾经发生过。这些血的记忆和教训,是否能被后人真正的理解和记住?还是人性有太多无法抑制和掌控的欲望,以至于邪恶在历史中重复出现。
也许因为是从美国人的立场和视角上创作了这本书,让我对美国稍稍有了那么些好感,至少在那个时候这个国家是新鲜且热情的,是相对正义和绝对自由的,对于“以色列”的建国,是功不可没的,那时的美国真像迷人的女主人公基蒂那样,让人觉得可爱而亲切,特别的喜欢。她和阿里的爱最终艰难地有了结果,就像这两个国家一样美好甜蜜吧,在此,姑且不去想“石油”在整个事件中散发魅力。
没有国家的民族是无法被尊重的,漂泊流浪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却从未真正溶入在任何一个民族。犹太人民最终实现了圣经旧约中主的预言,人可以没有偶像,但绝不可没有信仰,那就像无脑的躯体,犹太人民为世人证明了这一道理。曾经一瞬,已经爱上了这个伟大的民族,对于世界三大宗教之首的基督教生出犹然地崇敬,“耶路撒冷”做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发源的共同圣地,应该是怎样地面貌,这问题诱惑着我的心,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战争和争夺在这座圣城中从未停止过,像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那般让人心疼和痛心,如果可以,真想踏着犹太人的足迹,缓缓走进那神圣之地,那将是怎样的一种圣洁,那是灵魂的洗礼。
出埃及记读书笔记篇7
只是因为看到杨千嬅的一首歌叫“出埃及记”,林夕作词,后来又知道它是一本畅销书。在图书馆搜书的时候,刚好看到,便一起拿上。偶然的机会,让我了解了很多历史,很庆幸我有这样的习惯。
书的前半部分讲的都是犹太人在各个国家遭受的歧视、驱逐、迫害,看的我眼泪一次次地涌出,怎么会这么可怜?虽然我能够理解,每个民族对外来的人都不会那么友好,特别是当那些人很聪明很能干的时候。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会不断地往上,占据越来越多的资源。可是当我看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毒气室外,每一个犹太人被骗去“洗澡”,每个人还发给一块石头做的肥皂的时候,我愤怒了;当看到英国不允许太多的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导致船只在海中沉没,所有人遇难,我发出感慨:同情心只属于个人,国家永远只考虑利益。英国人管理着巴勒斯坦,为了不让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不满,英国人只能抑制着犹太人的步伐。
在一个两千年前离开的地方,想要重建家园是艰难的。阿拉伯人感到自己的土地在一块块被吞食,他们当然不同意。于是巴勒斯坦陷入了混乱。英国人无法解决他们的矛盾,将责任交给了才成立两年的联合国。联合国将巴勒斯坦划分成三块,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各一块,圣城耶路撒冷国际化。犹太人同意了,但阿拉伯人不同意。我开始还很纳闷,阿拉伯人给犹太人一块地呗,咋那么小气呢?后来在网上查了一下才知道,联合国181号决议给犹太人分配了巴勒斯坦57%的地盘,而给阿拉伯人分配了43%,可是当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占2/3。这个决议确实很奇怪,后来的分的地还多一些,要我也不愿意呢。更奇怪的是,两块地盘都很分散,交错在一块,就算成了两个国家,那肯定也经常闹矛盾呀。有人说,这是西方国家想让中东的局势更混乱,有意为之,如果是那样就太罪恶了。
犹太人所受的苦难如此之深,他们想有一个自己的国家是理所当然的。看到他们建国之初巨大的付出,我很感动。可是当他们不断胜利,建立自己的居民点,并吓走或赶走一些阿拉伯人的时候,我疑惑了。他们在巩固自己的过程中,地盘越来越大。根据我查的数据,现在巴勒斯坦地区基本都是犹太人的地盘了,百万的阿拉伯难民无家可归。不管犹太人当初的意愿是怎样,他们的回归是巴勒斯坦混乱的主要原因。弱肉强食中,阿拉伯人一败涂地。
犹太人的犹太教,据说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起源吧。耶路撒冷被这三教都称为圣城,这也是巴勒斯坦混乱的一个原因吧。犹太人的教育让我印象深刻,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识字,然后就学习那些经文,宗教深深地印在了他们身上。想想我们小时候,父母教我们背“鹅鹅鹅。”,于是我们想起小时候,就想起“鹅鹅鹅。”。
有人讨厌犹太人,说他们没有人情味只知道钱。不太了解的我不发表意见,但即使讨厌他们的人也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智慧。我更佩服的是,他们在世界上流浪了那么多年,肤色变成各种各样,但一直没有抛弃自己的宗教,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这不是很神奇吗?
出埃及记读书笔记篇8
耗时一个礼拜看完了这本60万字的著作,还是颇有感触的,作者是一名犹太人,立场很分明,看完让我对阿拉伯人没有任何好感。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做了很多课外补充,特意阅读了《圣经旧约》的《出埃及记》那个章节,我没有宗教信仰所以觉得旧约除了写的很拖沓冗长以外,没有其他感觉,尤其耶和华一遍又一遍的说,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again and again……看完后,对摩西出走埃及也有了了解。
另外,我还一边阅读一边翻阅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区的地图,对地理位置也有所了解,其实我本人很喜欢翻阅地图,之前考研复习中世纪古代史,对名词解释没印象,对世界地图倒是掌握了不少。
早期对巴以冲突并不是很了解,但是读完此书,我对巴勒斯坦人很同情,确实,1947年分治前,以色列土地简直就是零星几点,突然一场会议后,就允许他们建国这实在不能容忍,虽然以色列人的确发展经济,成为中东最发达的国家,但我还是比较同情阿拉伯人,或许违背历史发展趋势。
另外一点感触就是西方人都宗教信仰的追求,这是我远远所不能理解的,国人没有宗教信仰,并总以“我们是唯物主义无神论者”自居,我觉得很可怕,小时候,我家邻居信仰基督教,每周都去做礼拜,我妈妈那时候就不让我跟他们家小孩子玩,总觉得那是一种迷信,信仰上帝,但是因为那时候那家人总是说谁谁谁本来有绝症,治不好,信基督后就痊愈了,所以在她嘴里,仿佛信基督就能得永生。似乎他们没有把信仰昨晚精神支柱,而是作为治疗百病的万能药方,我觉得这似乎也是有些国人信仰宗教的主要目的。
西方人讲究原罪,生来就是赎罪的,对于一件坏事,他们说我们不能做,上帝会惩罚我。对于中国人说不能做,被人发现很丢脸。在鲁斯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里面提到日本人的“耻感”,我觉得国人也是有这样的心理状态,外部力量的推动大于自省的力量,所以现在看“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多么大的决心和勇气!
整本书对以色列人的勤劳,勇敢,尚武都做了比较细致的描绘,作者将这个民族的多灾多难和奋斗不息做了对比,更加突出这个民族在世人抛弃的时候依然不懈拼搏,终于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不再寄人篱下,这是多么强烈的归属感。笔者对阿拉伯人虽没有过分的抨击,但是字里行间我,我们仍然感觉作者笔下的阿拉伯人,冲动,背叛,残忍,我觉得是不妥的,但是这毕竟是小说不是历史,还是可以理解的。
鄙人不才,尚能体会这些。
出埃及记读书笔记篇9
《出埃及记》托身为一本小说,实际是一本近现代犹太建国史的教材,很多情节都是重要历史事件的真实写照。
小说以二战结束后至1948年以色列建国前后的事件为轴,以事件中的人物命运为线,描写了欧洲犹太人历史上所遭受的苦难,以及历年来几次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的建国之路。
犹太学者汉娜?阿伦特曾经在所著《极权主义的起源》的最开头分析了近代反犹主义是如何产生的——一是平等与特权的矛盾,决定了欧洲犹太民族在前几个世纪里的矛盾,二是,犹太人是唯一一个非国家的欧洲民族,欧洲民族国家制度的突然垮台使他们比别的民族受到的威胁更大。的确,在十九世纪后半叶到二十世纪,犹太人被反犹主义逐渐剥离了在公共事务中所有的影响和作用,当他们除了财产之外一无所有的时候,犹太人就成为了案板上的肉。
小说花费了不少笔墨描写犹太人在二十世纪所经历的那场浩劫。从英军军官萨瑟兰德的眼中描写德国纳粹集中营卑尔根-贝尔森的惨状——15天之内一万三千人的死亡,食物极度匮乏,活着的人以尸体为生……从犹太人幸存者杜夫.兰道的视角描绘波兰犹太人在隔离区内所遭受的迫害与抗争,以及他在奥斯威辛集中营所目睹的"最后解决"。另外,即使没有直接受到迫害的欧洲犹太人大多也经历了流离失所,骨肉生离:另外一位犹太幸存者凯伦.克莱门特的经历也同样感慨。
这个年轻女孩的经历其实也折射了不少德国犹太人的思想和命运。凯伦的父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像海涅、罗斯恰尔德、卡尔?马克思、门德尔松、弗洛伊德……他们都把自己看成是德国人,而不是犹太人。而这位父亲——约翰?克莱门特教授,坚持自己德国人的身份,并且认为大学校园是疯狂而荒谬的环境里的一个小岛和避风港。然而,当局势急转直下,这座小岛和避风港被狂涛淹没的时候,这位父亲的信念终被粉碎,他别无选择,把自己的子女送往丹麦这样的反犹势力较小的国家,交由那里的人们收养。
在纳粹占领控制丹麦的时候,丹麦人对纳粹表现出了极大的蔑视。丹麦老国王每天照常从哥本哈根的王宫里独自骑马出来,骄傲地穿过大街,后面跟着景仰他的臣民。当纳粹要求丹麦境内的犹太人佩戴黄色的大卫之星的标志的时候,老国王第一个戴上了这样的标志,然后纳粹发现几乎所有的哥本哈根市民都戴上了这样的标志。
这一段基本上都反映了真实的事实。在邪恶轴心几乎横扫整个欧洲的时候,北欧很多国家的人民都曾给予犹太人无私的援助。他们藏匿了很多德国科学家、学者和普通犹太人的孤儿。并且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的子女,保护他们直至战争结束。然而这种善意,在东欧及南欧的一些国家却泯灭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平庸的恶",这些国家超过80%的犹太人惨遭灭顶。
当小说家交代完毕犹太人在欧洲所经历的悲惨"浩劫"之后,犹太人的建国梦便呼之欲出——既然犹太人所遭受的迫害是由犹太民族国家的缺失造成的,那么所有犹太人无比渴望建立自己的国家,和他国的人民一样,享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为了这个建国的理想,四面八方的犹太难民向着他们心目中的圣地——耶路撒冷涌来,为了抵达,他们不惜以三百个犹太孩子的生命为威胁,迫使残抱着最后的帝国梦的英国人放弃对圣城的封锁。
当时巴勒斯坦的势力盘根错节,英国人多少年来一直试图控制巴勒斯坦以维护其在海湾的利益。巴勒斯坦同时又是阿拉伯人世代所居的圣地。即便是在这片土地上的犹太人自己,也因为不同的目标和手段分裂成为不同的团体。小说家描绘了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定居点,并且与托管巴勒斯坦的英国人及周边阿拉伯人关系恶化并发生交火的这一段事实,当中还穿插着全球势力角力之下联合国通过决议准予巴勒斯坦分治的一段史实。
小说的这一部分非常明显地反映了作者(作者来自一个移民美国的犹太人家庭)的亲犹太人的态度。他把阿拉伯人描写为愚蠢、贪婪且懒惰的人们,这些人觊觎犹太人的富有,用土地从他们手中换取金钱,同时他们需要犹太人提供的医疗和其他智力支持。然而在目睹了犹太人辛苦劳作成功建立成为富饶的定居点之后,这些阿拉伯人贪婪的本色显露出来,他们在宗教领袖的带领下意图夺回这些已经出售给犹太人的土地。
正是由于作者这种不可避免的亲犹太立场,小说塑造的开明阿拉伯领主卡迈尔和他的儿子塔哈这两个始终夹在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人物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两个人物的悲剧性应该能够体现巴勒斯坦问题的无奈——这个地区所继承下来的历史渊源和错综复杂的势力纠缠,其实很难判断对与错、善与恶。置身其中的人们只能基于他们自己的宗教信仰、自己的认识与能力,判定行动的准绳。我以为卡迈尔和塔哈的形象原本可以更加形象,同时也更加无奈一些,描写人性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但是作者在这两位身上着墨不多,其结果就是犹太人一律苦大仇深地"好人化",而阿拉伯人和英军一律成为恶人,使的整个小说的力量弱了一些。
不过,纵观整个小说还是非常有气势的,波澜壮阔,非常好看。就像《旧金山观察报》所评价的那样,这部小说是"令人激动的……一部巨著,以托尔斯泰的风格描写了犹太人为祖国的奋斗……非常感人。"作者展现的是一幅犹太建国的宏大画卷,而小说的人物则难免有平面化的倾向,成为历史画卷的一部分。
出埃及记读书笔记篇10
“圣经中的人性”之——理欲分疏
最近比较忙,所以对圣经的阅读进度也变慢了。在上一篇《创世纪读书笔记中》之后已经很久没有动笔,这期间又相续读完了“出埃及记”、“约伯记”、“马太福音”。在阅读当中,又有新的反思和收获,似乎更加相信自己的解释了。在上一篇中我已经表明立场:圣经中投射出更多的是人性而不是神学,人性与神性的矛盾实际上是人的自我对立、自我矛盾。圣经中反映出来的人性的纠结我概括为“理欲分疏”。对于这个概念我不打算做多少解释,读过上篇的人会有大概的了解。这一篇将会更生动、更细致地加以解读。这三章也是圣经中非常重要和著名的三章,它们讲述的故事同样也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和广为人知。先做下简述。
一、《出埃及记》、《约伯记》、《马太福音》情节概述。
1、出埃及记讲的是先知摩西,他如何历经艰险带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地,逃脱埃及法老的迫害;最后在西奈山上摩西接受上帝的启示,颁布律法给以色列人,就是我们熟悉的“摩西十诫”。在“出埃及”的艰难征程中,上帝始终庇佑摩西和以色列人并赐予他们律法,所以最后上帝也要求以色列民做很多献祭,其中重要的如要过安息日和守酵节。“出埃及记”有很多著名的故事,如摩西问上帝的名字,上帝说“我是我所说是”(I am who am)。这句话争议和影响很大,我还为此专门些了篇论文。这是关于上帝的名字。还有过红海的时候以色列人面临绝境,摩西用上帝的神杖一挥,红海分离开来,以色列从中而过,躲过埃及法老军队的追赶。这就是“摩西神杖”。
2、“约伯记”主要是讲述一个正直而敬畏神的人约伯是如何历经各种考验和试探而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对上帝的敬畏和衷心的。有人说约伯敬畏神是因为神给了他庇佑,如果神剥夺了他所,他必然变心。“撒旦对耶和华说‘约伯敬畏神岂是无缘无故?------你且伸手毁他一切所有的,他必当面弃掉你。[1]”于是上帝对约伯进行各种考验,首先是发生火灾,夺去了他的全部财产和他女儿的生命;接着又让他长毒疮;然后又让他的妻子死去,让他自己疾病缠身、卧床不起。但是约伯坚持住了自己的信念,对神的敬畏始终如一,最后上帝相信了他并给了他更多。
3、“马太福音”所讲述的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那就是救世主耶稣的故事。讲述上帝化身为人即耶稣来替人赎罪,因为人类罪恶太重,所以上帝道成肉身并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作为人类的“赎价”。所以称为“福音”。耶稣是“神的儿子”,又是神本身。他由处女玛利亚有感而生,机智忠诚,他到处医治各种人间的疾病,用神力接济穷人,行各种神迹奇事,并预言自己要死作为人类的“赎价”。最后他招收了十二门徒,到处宣传福音,遭到当权者的仇恨。最后十二门徒中的犹大出卖了耶稣,引导军官抓了耶稣并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日耶稣复活,并对门徒说他将一直伴着人类直到末日审判和千禧年的到来。在耶稣被抓的前一晚举行了“最后的晚餐”,并说“这是我肉,这是我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人得赦”[2],耶稣预言了自己的死和复活。犹大过后由于悔罪而自杀。这就是悲剧式的基督救世。
二、理欲分疏和人性的悲剧。
读圣经过程中我们看到很多震动我们心灵深处的情节,充满了一种紧张、矛盾和纠结的无数次起伏。在立约和违约、犯罪和悔罪、永生和覆灭、忠诚和背叛、钉死和复活之间的纠结和挣扎中,不也是活生生地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和我们的灵魂深处吗?人性的纠结、冲突和矛盾不也是经常地困顿和折磨着我们脆弱的心灵吗?这种源自理欲分疏的无数个悲剧故事不是以类似的形式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吗?
1、毁灭与重生
这一点上一篇已经分析了很多。上帝的每次毁灭都随后伴有重生。“上帝可视为普遍理性和道德对人的约束和要求,人对他们的破环总是受到内心的谴责和愧疚,所以会产生“受虐狂”心理(佛洛依德),对自己严厉地处罚;但是人又总是不断有重生和创造的欲望,总是以一种想要改过自新为愿望或者借口。所以,理欲分疏的极端形式就是生和死的矛盾,生是一种本能,是一种想要创造、得到满足的本能;死也是一种本能,是一种悔罪、陷入静止和宁静的本能。这两者反复纠结和冲突表现为圣经中毁灭与重生的无数次演义。”
2、犯罪与悔罪
犯罪是欲望在非理性范围内的实现,在此种情况下欲望的实现和理性道德的规范就形成了强烈的紧张和矛盾关系。但是人总是有冲破禁忌和约束的冲动,因为欲望是本能。所以犹大禁受不住金钱的诱惑还是出卖了耶稣,所以夏娃经不住蛇的诱惑还是摘了禁果,所以人们还是禁不住要去冲破上帝的契约------但是每次犯罪过后人都会陷入深深的后悔和痛苦当中,因为人毕竟是理性存在者。所以犹大因而悔罪而自杀,夏娃因羞耻而甘愿受罚。所以我们小时候的一次偷梨会成为难以泯灭的记忆,所以一次男女之间的非正常接触会成为内心深处永远的噩梦。。。
3、忠诚与背叛
由于上帝代表的普遍规范和人的有限节制能力之间总是难以始终保持一致,犯罪是人的本能。所以在普遍道德准则和人的有限理性能力之间又发生了紧张的关系。遵守普遍准则是应该的,但是我们未必总是能做到。所以就有了上帝对人的无数次考研。圣经的一个共同点是每一个先知的出现,上帝都要考研他一番。上帝要求亚伯拉罕杀了自己的儿子以示对上帝的虔诚,临杀时出于怜悯派天使用一头羊来代替,这就是“替罪羊”的来源。这还不算,对约伯的那种考验才是“变态的”,让人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就是了为了表明对上帝的忠诚!对摩西、耶稣等先知也都有类似的考验。“我养育儿女,将他们养大,他们却悖逆我-----你们为什么屡次悖逆?”[3]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我越是思索越发敬畏,那就是头顶上的星空和内心中的道德法则”。道德法则根植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理性告诉我们这些是作为一个人必须要遵守的,但是我们又总是难以禁得起诱惑。所以总是强迫自己去靠近道德法则,总是以某种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清白”和“忠贞”,这就是“心理强迫症”,我们不断地检讨,不断地悔恨,而在另一边欲望和诱惑又始终挥之不去。这就是理欲分疏,这就是忠诚与背叛,这就是爱恨情仇。在感情生活中,爱与恨总是纠缠不休,一方面我们总是怀有崇高而美好的爱情理想,另一方面我们又处于欲望和诱惑的推动中。“为什么背着我爱别人”、“移情别恋”、“婚外情”、“爱有多深恨多深”不正是理欲分殊的悲剧演义吗?
4、钉死与复活
由于人类的罪恶深重,人背离了上帝的契约,剥夺了和羞辱了上帝的荣光,所以人类必定生活在困难中,这是罪有应得。只有上帝的“福音”能够给人类的赎罪带来希望。上帝为替人类赎罪化身为人并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人以这样一个沉痛的方式悔罪和赎罪。以毁灭自己为代价去赎罪。当赤裸裸的欲望已经淹没了道德的尊严,当理欲分疏已经无数次地割裂了自己的人格和生命的时候,我们多么想悔恨,多么地想“钉死自己”,让自己陷于宁静和安宁之中;但是我们又多么想要“重头再来”,我们多么想忘记过去的一切,“复活一次”、“重新做人”,去遵循道德理想,获得永恒的幸福(千禧年)。我们要经过多少次折磨才能解脱这个怪圈,你说你想要逃,但是往往是注定挣脱不了。
5、永生和覆灭
圣经中耶和华反复强调,听主的话,方能进天国,获得永生和幸福,并许诺弥撒亚和千禧年的到来;而那些伪善的和不敬神的,那些罪恶深重的,将永远陷入地狱中,被烈火考验。遵守约定、过理性生活的的人升入天国;违反约定、穷奢极欲的人坠入地狱。这是多么地公平啊。主啊,我们多么想要得到幸福,我们多么想要持久的宁静,我们多么希望理欲能够结束无休止的折磨和矛盾,达到合一,达到永久的幸福。我们多么希望善恶判然有别,我们多么希望道德准绳能够始终如一地发挥作用。主啊,我多么希望剥去我身上的重重欲求,扑入你的怀抱中,让我结束这一切痛苦和无尽的折磨。我们多么希望我们内心中的天平不再摇摆不定,我们已经受够了。主啊,我多么希望,理性准则的许诺能够如实地到来,让我永远无悔地向道德理想走去。天堂和地狱,永生和覆灭,彻底地理欲分疏,让欲望永远地远离我们的理智,远离我们的道德判断,这或许就是我们真正期待的“千禧年”吧?!但这是真的能够吗?我们的纠结悔恨和苦楚挣扎真的能够就此结束吗?
我们罪恶深重,愿主垂怜,唯主可救。
看过“出埃及记读书笔记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