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青春的读书笔记3篇
有关青春的读书笔记3篇
有关青春的读书笔记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其实这只是一个小P孩的随笔,推算了一下大约86/87年生的,大约是大一的时候写的回忆高中的一些感受和对各国成长电影的评价
不得不说,此女孩浪漫、感性,看的电影都是文艺片,我听都没听过,看她讲述电影的故事也都是那些伤害啊、绝望啊什么的电影,反正我听说也不会看的电影,因为我肯定看不进去
也没什么内容好写读书笔记,因为我只是感受了一下她的文字,感受了一些她“稀薄的青春”
然后顺便回忆了一下我的高中三年生活,简直和她两重天啊
大概理科生和文科生本质的区别,我没有纤细的神经去感受稀薄的青春,也没有读什么艺术、哲学的文字,没有学习任何一种乐器,甚至我连流行音乐都不爱。我看书看的是武侠和科幻,我做奥数题中寻找的乐趣比音乐要多
我没有她那种自卑,用三年的时间去回忆一个初中没走在一起的男友,拿着男友给她写的一封信当做精神源泉。我在理科大多数男生的班集体里面当老大,从没有当过班委,却是全班的大姐大,好像还带着全班和老师抗议过来着……
有关青春的读书笔记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自喻为“玉面小飞龙”的郑微,洋溢着青春活力,心怀着对邻家哥哥---林静浓浓的爱意,来到大学。可是当她联系林静的时候,却发现出国的林静并没有告诉她任何消息。生性豁达的她,埋藏起自己的爱情,享受大学时代的快乐生活。却意外地爱上同学校的陈孝正,板正、自闭而又敏感、自尊的陈孝正却在毕业的时候又选择了出国放弃了郑微。
几年后,林静和陈孝正都出现在郑微面前,而工作后的郑微也纠葛在工作、感情甚至阴谋之中。郑微感情的天平,会倾向于哪一个呢?
从未有过这样一本书,看得字字痛心,句句揪心,每一句都直指我们曾经拥有,又已经失去的青春。第一遍看时,到得离别,到得重逢,到得舍弃,到得那三年又三年的一厘米的怜惜,到得那已不是“原本”却又“生机盎然”的回归——每每不忍,强行关闭,任思绪回旋;却又在追忆后打开网页,继续阅读……心疼,无法再读,却又不舍,将之看完;结局如是,不知是否算“甘之如饴的平凡”,怕是吧。待得第二遍翻阅时,字里行间,总是有种宿命的祈愿的,每字每句,都印证着微微的现在与未来,都印证了每个人的现在与未来……多年后,我们是否还有这样对青春的追忆,或是追悔……
《青春》的主角郑微是那种活泼可爱,大方豪爽甚至有的厚脸皮的性格,感觉和我自己很像,当然除了厚脸皮。故事从她初到大学一直写到了她结婚,从十七岁一直写到二十八岁,从她还是一个单纯的无知少女一直写到她成为一个成熟女性。
小说的男主角有两个,一个是与郑微青梅竹马的林静,和她大学时的热恋男友陈孝正。郑微一开始以为自己一张大便可以嫁给林静,岂知因为一些事情林静去了美国,郑微伤心至极,但在这时她认识了陈孝正,虽然两人刚开始不和,但郑微却已悄悄喜欢上他,并且实行了一套“厚脸皮倒追方案”,最后两人坠入爱河。但陈孝正最后迫于家庭的压力也去了美国。郑微伤心欲绝。但在她毕业工作时,林静和陈孝正又同时出现在她面前。最终她因为陈孝正的欺骗和不勇敢而放弃了他,选择了林静。
是的,就像小说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郑微,林静,陈孝正,阮菀等,我们或多或少都可以从这些小说中的人物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就像每个年轻的女孩都会遇到自己生命中的阵孝正,而每一个陈孝正都要在经历过失去后才会蜕变成林静,而每个郑微在长大后都知道林静才是最终最好的选择。有人说陈孝正是自私的,为了飞黄腾达抛弃了郑微,但实质上他也可以为了微微抛弃一切,只是如他所说的,“他人生的大楼是不允许有一厘米误差的”,他的出身,他人生的压力不允许他追求幸福,他如同一个没有自由的玩偶,而操纵者是他的妈妈。陈孝正的性格促使他只能和郑微当恋人。
林静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大哥哥,一个很大的靠山,能够遮风挡雨,能给小女人以依靠。郑微嫁给他会很幸福。林静这样的人才是女人们所追求的幸福。陈孝正就如同天空中那美丽而渴望不可及的泡沫,林静如同手中模样朴实的甜美蛋糕。
可是很多女生往往是为了追求泡沫而不顾一切,忽略了手中的蛋糕。阮阮就是这样,她爱赵世永,为了她不惜在上学时来回往复于两个城市,然而他最终却为人夫。同样为人妇的阮阮为了见他一面不幸死于火车上,他却无故爽约。看完这段,我与很多人一样为阮阮感到不值,但看到阮阮说她很幸福的时候,我不禁为她而感动。其实阮阮已经很幸福了,她嫁给了一个那么好的人,虽然他很忙,很少陪她,虽然她并不爱那个人,其实就如同郑微所说“有事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肩膀。”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很多现实的东西,梦虽然美,但却不实际,有事实际的不一定看着美,但也许美的是它的内心。《青春》就像是成长的一本参考书,教会你很多内在的东西。
有关青春的读书笔记
我对红色经典小说情有独钟。《青春之歌》,便是其中让我非常欣赏的一部。这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作品我已看过多遍,然而每每重读,却都有新的感悟、新的收获。书中那火一样的青春激情总是能点燃我的心,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始终勉励我不断前行。斗争年代的血与泪,苦与乐,是那么深刻,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青春之歌》以高亢激昂的旋律谱写了一曲青春的赞歌:在“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期间,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从对待世俗的超然冷漠到投身革命的热血沸腾,从反对封建统治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并在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女作家杨沫将那段不可忘却的历史赋予青春以热度,并借助红色记忆和铿锵文字唤起新时代下青年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共鸣。通过林道静们的故事,我强烈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青年学生和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以及对自由与真理的不懈追求。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只有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将个人命运融入到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中,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出路,才能有光明的前途,其青春才是壮丽和辉煌的。
青春,洋溢着激情,挥洒着希望,蕴含着力量。一部《青春之歌》唱出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心声。在我看来,这部作品很成功,它以青春的节奏快步前行,我读它的时候只能紧跟其节拍。书中火一样的青春感染力让人无法躲避,你不可能停下来,因为那个时代不让你停下来,它催着你不停地前进、前进!这就构成了它独特的催人奋进的青春旋律,只要你还有一点点青春的气息,它就能点亮你,燃烧你!
青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太短促了。也许,正是因为它的短促,方显弥足珍贵。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青春,对于那些年过半百的人,青春给了他们回忆和遐想;而对于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人,青春则给予我们无尽的活力和美好的憧憬。如果说林道静、卢嘉川、罗大方等人留下的是他们为拯救危难中的祖国所表现出的不屈不饶的革命精神,那新时代的我们就应该更好地传承他们的精神,从自身做起,努力工作、积极生活。唯有如此,才对得起那些英雄前辈用血肉拼出来的美好今天,才对得起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无微不至的关怀。
朋友们,让我们将自己的个人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谱写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绚丽篇章,奏响属于我们自己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