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白《送友人》的教学笔记
编者按:《送友人》是李白送别友人的一首诗。诗中不经意的文字间,都包含诗人李白的感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教学笔记吧。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每次读李白的这首诗,都会想起徐志摩的“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挥手作别的瞬间,看上去总是那么洒脱,但转过身去,你会看到连背影都是伤感的。
李白是潇洒的,狂放不羁的,同时他又有着浓浓的人情味,“谪仙人”毕竟不是仙人,在他的笔下,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仙境一般的瑰丽世界,同样也能体会到凡人俗世的点点情愫。譬如他所写下的大量送别诗,总是能在看似不经意的文字间,触动读者内心的弦。还记得那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吗?长江之上,虽有千帆远行,然而在我的眼里,只看得到你所在的那一个,“我的眼里只有你”,那种浓烈的深情却藏在不动声色的一个“孤”字当中,其生花妙笔可见一斑;又一个“尽”字,不仅写出了孟浩然在江天一色中渐行渐远、渐渐消失的情态,更让李白自己伫立江边、长久目送、再多看一眼的不舍之情跃然纸上。如此的款款深情,感人肺腑,但是如果你不去细细地咀嚼,诗仙朴素文字之后藏着的真意,你是永远体会不到的。
我们要读这首“送友人”,也需要去细细咀嚼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努力读出文字背后的画面、故事和情感,惟其如此,方有可能真正体悟到诗仙的高妙之处。
还是从几个意象入手吧。首联,青山对白水,色彩鲜明,营造出浓郁的画面感,其景清新怡人,并没有落入送别诗哀景哀情的窠臼。与此同时,这两种事物还蕴含着“青山永在绿水长流”的永恒情谊,流露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如果你再细心一点,你会发现,诗人送别友人,从“北郭”送到了“东城”,“绕”的不仅是绵延的白水,又何尝不是诗人一路相送、迟迟不肯分离的绵绵深情呢?
第二联,作者选用了“孤蓬”这个意象。蓬者,一种野草,根易折,风吹求,它就随风飞旋,既不知道该往何处去,也无法自主决定该走还是该留。自从友人告别我们而去,孤身一人踏上未知的旅程,他就失去了“根”,他就被未知的命运抛向了无边的旷野。用“孤蓬”来比喻友人,其中含有无限的关心与担忧之情。
正因为有了如许的深厚友谊基础,有了如此的牵挂与担忧,因而在不得不真正分离的时候,那种难舍难分的情绪才更加浓郁。游子如“浮云”般飘飘而去,潇洒当中有一些无奈;故人的依依别情却如“落日”一般,缓缓而下,还努力在最后的时光放出最美的光芒,似乎要在最后一刻大声喊出心底的留恋与不舍。
然而,中国诗人毕竟是含蓄的,他终究什么也没有说,“挥一挥衣袖”,你朝东去我朝西回,跨上自己的马,各自奔前程。这样的结尾,挺美好的,就像王勃所说“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挥挥手,微笑着分别,留下最美好的记忆。但是,李白毕竟是李白,他在最后留下了神来一笔,班马萧萧,打破了沉默,让悄悄的离别有了笙箫。这声音是马鸣,马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声音更是诗人内心的呼喊,伴随着马鸣,透过潇洒的背影,你一定能看到诗人湿润的眼眶。
作者:陈浩
公众号: 教书匠陈浩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