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读书笔记
文本解读的读书笔记
文本解读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语文的文本承载的信息的丰富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本解读的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文本解读的读书笔记篇一
虽然两天的培训很短,但听到许多优秀同仁的讲座,让我深受教育、启发。通过这次培训,听了专家鲍金芬老师的精彩讲座,豁然开朗,让我对文本及文本解读有了初步的认识。
文本定义颇多。文本解读来自西方的文本一词,本意是波动、联结、交织、编织,并因此衍生了构建、构成、建造或制造等意义。解读是指通过自己的分析来理解编者的意图,了解编者写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也就是与文本编者对话,读懂编者意图。教师要对教材内容作出分析研究,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新建构,从单元目录入手,了解教材编写内容。要对教材文本(标题、图片、课文内容、问题设计、语法总结等等)的研究,以及由此产生的众多教学构想。不仅要读懂文本的显性信息,也要读懂文本的隐性信息。不仅要读出知识与技能信息,也要能读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与文化意识。读后能形成单元技能树与知识树。要分析学情,要将目标细化、分层,并准确定位课时目标。
但教师平常对文本解读中有很多认识不足,如对认知价值,情感价值,思想价值,智慧(思维)价值,艺术(审美)价值,语言开发价值,写作模仿价值等认识会有很多欠缺。而且,由于我们平常教学中过分依赖“教参”和“资源库”而导致没有独立钻研课文,没有认真“倾听文本”,没有对文本语言内涵的深刻理解,没有对编者意图的准确把握。再说,还存在着文本解读难度大与教师文本解读力有限这一矛盾。
文本解读应该解读什么?作为教师,要深入领会文本思想,准确洞察编者意图和教学目标;充分设想文本的着力点。深入把握文本特征;深入理解文本内涵。要从语言知识,语言词汇特点,逻辑组织结构,课时目标,单元目标和课程目标等多方面考虑。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会用什么方法解决?教师应怎样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必要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在文本解读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从目录入手,了解本单元核心知识内容、地位和作用及基本学习要求。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并梳理出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2.研究教材各部分编写意图,完成第一阶段的文本解读。参考单元技能树和知识树,分析学情,挖掘教材蕴含的价值(包括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方面的意义),形成课时目标。
3.要研究本单元围绕技能目标达成所设置的知识内容的构成、联系及可拓展内容,形成单元知识树,完成第二阶段的文本解读。还要按技能目标在文本中的体现整理形成技能树。能够准确描述知识的纵向与横向的联系,并能将知识置于某一个知识或能力框架内进行解读。
4.要深入挖掘本单元知识在学生发展中的教育价值。
5.要科学确定教学内容。能够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够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够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整合教学内容。
6.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并分析出学生在新知识形成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了解学生学习已有的基础;找准学生阅读文本时的关注点;分析学生学习的困难。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调研,根据调研资料和数据,对学生在新知识形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认知和情感上的困难进行理性分析。
为了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从教学现象中审视自己。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价值取向。其次,要多途径走进文本。再次,要多层面审视文本。最后,要多渠道丰富文本,提高自身的素养。
文本解读的读书笔记篇二
我学习了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感到收获很多,受益匪浅。我对课堂教学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关注师生的互动、注重平等的对话、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捕捉动态生成的课堂资源……课堂师生关系、学习方式给课堂面貌带来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品评课堂教学时总觉得遗憾颇多,而最后,教师又都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文本的解读”这一根源问题上来。追根究底,不难发现:现在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关注了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创设怎样的学习情境、设计怎样的学习活动、预设学生生成的多样性等,但大多缺乏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平时的教学中我只注意到让学生通过读文找出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课堂随之变得不能及时抓出重点句子。大家商讨作者写奇迹的目的是要像安静一样热爱生活。课文写了她的动作,之所以那么轻松自如,就是因为她热爱美好的生活,也就是因为如此她才能创造奇迹。在教案设计的时候也就有意识地内化课文的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设计让学生找出安静创造奇迹的句子,再谈谈自己的体会,能创造这样的奇迹真是不可思议。让学生充分的想象畅所欲言创造奇迹的原因,进而深刻了孩子们的印象。安静虽然看不见,但她用心去闻,去摸,去听,去感受明媚的春天,享受春天般的生活,她对生活是多么热爱。也就能感悟中解读课文创造奇迹的原因了。所以把文本提升到文学层面,把文本提升到文化层次,才能真正解读文本。
当然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不同,体验也各不相同,面对各不相同的感悟、理解我们应以尊重。海伦.凯勒曾说: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让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盲女安静究竟张望到了什么?这个题目的答案不止一个,只要说出道理,是允许见仁见智的。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
教师在引领学生解读时如果仅着眼于此篇,一点来解读,那无疑是片面的,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要在纵向的文本延伸中求得文本内涵的丰厚和充盈,尽可能拓展教学的宽度,拓宽师生的教学、学习视野,让教学变得大气、雄浑。在课堂的最后我还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虽然安静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们相信她心中一定描绘了一幅绚丽的图画,一个缤纷的世界。我们要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好好学习,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残疾人比我们遇到困难要多得多,她们都能战胜,我们更要勇敢地面对我们遇到的困难。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各抒已见,无形中就渗透了对待生活态度的理念。
文本解读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语文的文本承载的信息的丰富性。课文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文本解读的个性化。不仅要从文本的角度、从教师教的角度、更要试图从孩子们学的角度去体验文本提供的情绪感受。作为语文教师,要走的路还有很长,要学习的也还有很多,我会学习解读文本中的多元性、言语性、兼容性、共享性。
文本解读的读书笔记篇三
很荣幸能参加这次为期两年的区农村“领雁工程”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让我能与全国特级教师沈大安老师面对面地学习交流。这次培训虽然短暂,然而却给了我一个接近贤者,亲聆教诲的机会。
也曾奔波于全国特级教师现场观摩课,醉心地欣赏完他们的课堂杰作,感叹之余,还是感叹。为什么特级教师们能够上出如此令人震撼的课?为什么他们对教材有如此深厚的见地?为什么他们能够设计出如此令人惊叹的教学方式?种种疑问,在沈老师的讲座中让我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讲座一开始,沈老师便切入正题——“如何进行文本解读”。听了沈老师对文本解读的看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我对其中的一些方法有了新的体会。
1、放松心情,潜心会文。
就像沈老师说的那样,放松心态,应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做好解读文本的第一人。回顾这几年,自己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的日子实在不多。拿到教材也真的是像沈老师说的那样马上想怎么上,设计教学环节,做课件。文本材料有没有真正读上一读呢?没有。自己对文本不熟悉,怎么能让学生熟悉呢?
自然的阅读,是一种真实的体验,把自己的教材作为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来阅读,既不会让自己觉得有功利性,也让自己体会读文的愉悦。教师自己有了感受,才能把这种感受传达给你的学生,才能让学生在你的基础上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感受。
潜心会文,应该是对语言文字的探究。许多老教师都说,上一篇课文你要抓住一个点去突破,那这个点是什么?我想,就应该是我们深入解读后所找到的那个点。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一个词语。从小处出发,突破文本。让长长的课文因为这个句子,这个词语变的简短起来,让很深奥难理解的课文因为这个点变得简单起来。
2、多元解读文本
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过去我们总是以作家为中心,现在我们打破作家中心,走向以读者为中心,强调每一个阅读主题都可以发挥作用。不仅老课文可以读出时代意义,而且还可以进行多元解读。沈老师举的例子,让我明白了这点。《再见了亲人》,先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人是亲人?志愿军是不是朝鲜人民的亲人?这个层面大家都会做。然而做课老师又提出,亲人是双方的,那么我们再看看,志愿军是不是朝鲜人民的亲人?这是去寻找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东西,比一般老师已深了一层。做课老师还有第三层推进——课文写的是抗美援朝时期,经历血与火的考验,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结成下骨肉亲情。在今天和平时期,还有没有这样的亲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人人拥有爱心,处处都有亲人。”这样的课难免引起争议,然细细想来,做课老师却是对文本进行创造性地解读,他是对《再见了亲人》做一个当代解读。他的当代解读读出了对今天的孩子有教育价值的东西。
想想自己在平时的备课中,对文本解读浅尝辄止,缺少对教材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往往过分依赖教参,查阅现成的教案或教学实录,把别人的设计依葫芦画瓢搬上课堂,对文本缺少个性解读。这样一来很难让自己成为真正的主导者,相反却成了别人劳动成果的附庸品。也无法让自己的课堂发出光彩,更无法与学生进行激烈的思想碰撞。
3、换位思考,站在儿童的角度读文本,发现新的问题。
我们在阅读文本时,不仅仅是读者,更是教师。读完文本我们有了自己的感受,那学生是不是也有这种感受呢?他能理解多少呢?小学生的想法与我们成人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我想在学习课文时,如何让学生理解一些难的词句,如何把握好整个主题倾向,是需要我们课前好好思索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学生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学生对这个问题可能怎么看的?我怎么解决。这都需要我们课前预设。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作为教师平时我们也可以多读一些儿童文学,与学生互相交流心得,了解孩子的想法,也让孩子了解一下大人在他们的书中看到了些什么。
通过两天的培训,我发现自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知识真是不够用啊,要成长为一名真正大气的、内心雄厚的师者无疑需要不断的学习,终身的学习,而接近贤者,靠近大师应该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文本解读的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3.名著读书笔记
5.桂花雨的读书笔记
6.教师读书笔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