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书笔记>

推开宏观之窗读书笔记(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推开宏观之窗读书笔记篇二

  第一次读韩秀云老师的著作是《看不懂的中国经济》一书,那是正是楼市、股市大热之时,很想了解中国的经济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就拜读了。一读起来,就爱不释手,感觉是有史以来最值得一读、收获最大、最具吸引力、也具易读懂的一次读书经历,就象一头饿慌了的老牛突然发现了一片绿草地,一头扎进去就不想再出来,读后确实感觉对当时的楼市、股市、人民币升值等等现象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迫不及待的重新购置了几本赠送好友一阅。《推开宏观之窗》是我较早前就已经收集在当当网我的收藏之中的,之时一直还没来得及购买拜读。这次上EMBA管理经济学课程,老师向我们推荐了《推开宏观之窗》,并给同学们每人一本,终于打破了我的惰性,拜读起来,通常是在我晚餐后为了助消化在家里边走边读和睡觉前读:

  妙语摘录:

  1、在经济变冷的时候,政府刺激经济有三个办法:一是鼓励消费,二是扩大投资,三是增加出口;

  2、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三个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外经济政策;

  3、1776年,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了那只“看不见的手”(市场)的理论,主张国家不要干预经济。但是,当西方国家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另一个经济学家凯恩斯说,那只“看不见的手”解决不了经济危机,主张叫“看得见的手”,就是让国家干预经济生活;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宏观经济学就从这里产生;

  4、什么是“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指的就是个人利益驱动,就是市场机制,即价格机制;

  5、斯密在书中提出这样一个理论,叫做“看不见的手”。他说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每个人在做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想到是为了促进社会利益,他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实现自己的利益,都是从个人的利益出发去做事的。但是当他真正这样做的时候,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引着他,其结果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的效果要好得多得多;

  6、从亚当.斯密开始,人类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所以他被称为经济学鼻祖。他主张国家不要干预经济,而是让经济自由发展,让价格机制自发地起作用。每个人都会自动按照价格机制并根据自己的利益去做事,这样经济自然就会发展了;

  7、1936年英国大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这本书是经济学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提出了“看得见的手”理论。所谓“看得见的手”,就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国家用经济学理论指导干预经济生活的历史是从凯恩斯开始的,由此经济学理论从微观走向了宏观,从个量分析走向总量分析,所以宏观经济学是从凯恩斯开始的;

  8、什么是GDP?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再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究竟创造了多少新的物质财富;

  9、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刺激总消费、加大总投资和鼓励出口;

  10、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制造业,第三产业是服务业;

  11、看清经济增长的路径,看清经济发展的方向,我们就会看到,中国未来还有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的空间;

  12、市场失灵表现在经济中的外在性、社会需要的大量公共物品缺失,收入分配不公三个方面;这些问题市场解决不了,怎么办?由政府出面解决;

  13、什么叫外在性?当人们做了一件事的时候,对导致的后果不负任何责任,即做了坏事不用受惩罚、做了好事也得不到补偿的时候,这时经济中就出现了“外在性”。比如破坏环境的行为、河湖的严重污染等;

  14、大家缴税给政府,政府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它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第一,政府要负责稳定经济。第二,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第三,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第四,进行收入再分配;

  15、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于四块:一是税收,二是债务收入,三是政府投资企业的收入,四是其他收入,比如出让土地资源、杂费等。政府的财政支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经常性支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维持国家机器运行的需要;二是支持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发展;三是建立和维持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另一部分是建设性支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投资关系全局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投资大中型企业的建设;

  16、政府财政支出的原则一般说来有两种:一是效用原则,就是使社会效应达到最大化;二是效率原则,就是使投入产出的利润收益达到最大化;

  17、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财税制度进行了三步改革:第一步利改税,即所有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改成税收;第二步拨改贷,即以前给国有企业的拨款都改成银行贷款;第三步统改包,即过去的统收统支改成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之间的包干制;还差一步没改,就是“费改税”,即把所有该收的费都改变为税;

  18、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应当遵循既不伤害富裕地区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又不保护落后地区的惰性的适度原则;

  19、国际上衡量财政赤字有两条警戒线标准:第一条警戒线是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不能超过3%,一旦超过,就会出现财政风险;第二条警戒线是政府的财政赤字不能超过财政总支出的15%;

  20、财政的核心问题有4个:一个是税收,一个是债务,一个是收入,一个是支出,这些都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财政政策;

  21、我们日常用的钞票确实是印钞厂印出来的,但是作为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却是银行通过信用活动创造出来的;银行是信用的产物,如果失去了信用,银行将不复存在;

  22、货币有四大职能:第一个职能是作为交换的媒介;第二个职能是作为价值贮藏的手段;第三个职能是作为计量单位,也叫价值尺度;第四个职能是作为延期支付的手段。什么叫货币?就是同时具有这四种职能的物品,缺一种都不叫货币;

  23、信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它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基石,而且信用的重要性尤其体现在金融领域;

  24、瑞士是永久中立国;

  25、中央银行在经济生活中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要保护储户的利益;第二,要保持一条融资的渠道;

  26、中央银行有三个最重要的职能:第一,它是发钞的银行;第二,它是银行的银行;第三,它是政府的银行;

  27、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三个: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28、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叫做贴现率。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唯一可以直接规定的利率;

  29、用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才是一国的实际利率;

  30、这个世界最大的风险是不对风险加以控制;

  31、什么叫市盈率?它是股票价格和每股收益之比,它反映的是投资者为这只股票所能获得的利润愿意支付的股票价格;一只股票的市盈率低,表明该股票未来收益高,一只股票的市盈率高,说明该只股票的风险加大;

  32、当你发现股价只涨不跌,所有投资者都赚钱并且赚钱很容易的时候,说明股市过热了,已经有泡沫了,这是切忌贪婪。千万不要接到股市泡沫的最后一棒,这是你要学会抽身而逃;

  33、凡是在资本市场里运作的资金都叫做虚拟资本;

  34、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一位企业家、一名政府官员,当你看到股价、楼价、物价都在疯狂上涨,而且长时间居高不下,这是金融风险就离我们不远了,你要学会规避风险;

  35、影响一国汇率根本走向的是一国的综合实力和经济增长速度;

  36、汇率是两种货币交换的价格;

  37、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思路,是要让这个国家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平衡。因此,我们看到,政府不是在增加供给,就是在刺激消费。政府调控经济有三大政策工具:一是财政政策,二是货币政策,三是对外经济政策;

  38、经济太热时,表现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价格上升,商品供不应求,导致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利率也在不断提高。这表明一国经济出现了过热的现象;

  39、经济过热,政府怎样刹车呢?在财政政策上,政府减少支出,增加税收;在货币政策上,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给量,让过热的经济慢慢冷却下来;

  40、当一国经济表现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价格下降,商品供过于求,通货紧缩,利率下降,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就意味着经济过冷了;

  41、经济过冷,政府怎样踩油门呢?在财政政策上,政府减税或增加政府支出;在货币政策上,政府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给量,把过冷的经济从谷底拉上来;

  42、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被过度透支以后,人们对经济的信心便会一直下降。政府先是用货币政策,用得差不多时,再用财政政策,用得差不多了,就在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上下功夫,在汇率上动脑筋。当这些招数都用得差不多了,就像今天的日本一样,会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政府要选择采取通货膨胀的方式来治理经济,就是认为地让日元贬值,让日本人手中的货币越来越不值钱,以强制人们花钱,走到这一步,政府很无奈,经济也很危险了。

  43、我国宏观经济中的难题:一是农民问题;二是失业问题,三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问题,四是金融体系的风险问题,五是人民币升值问题和国内物价同步上涨问题,六是环境保护问题;

  44、中国政府从2006年开始,给9亿农民免了300亿元的农业税,也就是种地不再缴税了,一个沿袭了2600年的制度,被这届政府免掉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大举措;

  45、“世界上没有免费得午餐”,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机会成本的;

  46、先把自我转型做好,才能适应社会的转型;

  47、美国英特尔公司总裁格罗夫这样说:“我每天都战战兢兢地活着。”,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在1789年就职典礼上也这样说:“我是如此战战兢兢地面对总统这个职位。”;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都能这样审慎吗?我们每一天是否都想到自己的不足,想到自己的缺点。想到自己的陈腐,想到自己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学习?如果你真能这样做,你怎么会没有新的工作?你怎么会没有投资的机会?你怎么会没有理财的意识?你怎么会找不到自己的起点呢?

  48、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最稀缺的是人才;对于一个人来讲,最稀缺的是时间。现代社会的观念应该是“我们的时间比金钱更值钱”。那么,当今国与国之间是实力的竞争,人与人之间又表现为能力的竞争,我们每一个人就看谁能跟时间赛跑,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更大的成就来;

  读后感:

  本书相当的好,与《看不懂的中国经济》一样的好,即简单易懂,又翔实贴切,对于初学者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之书,拜读完能够让读者对宏观经济框架有一个完整和深刻的了解,正如韩老师在书中所讲:要学会搭宏观大势的顺风车。如何判断大势就变得有路可循了,对于一些宏观术语也能够理解。我觉得,作为一个21世纪的现代人,应该要理解要掌握基本的宏观经济知识,更何况中国未来还有20年甚至更长的经济增长预期,这可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生逢其时”,我们要及时转型,未来不缺的是机会,缺的是自我的能力和知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战战兢兢地每天提升充实自己。

  推开宏观之窗读书笔记篇三

  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宏观经济所显现出的魅力深深的吸引着我,GDP、通货膨胀、汇率等熟悉而又陌生的词汇在书中一一得到解答,同时用真实的示例告诉了我宏观经济对于我们所存在的这个社会和个人的影响,让我学会了如何将宏观经济的思维,巧妙地应用到个人的投资和消费决策。

  2007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GDP增幅11.4%;股市从年初的2000点一路爬升至6000点;人民币的持续升值等等,在高速增长的背后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显而易见:最新的CPI数据已经达到7.1%,通胀预期已形成;货币流动性增强进一步推动楼市节节攀升……当然,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抑止这些负面效应的扩大:连续3次的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反垄断法的出台等等,这一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就是经济过热!一方面,原材料价格成倍上涨,由于其产品附加值低、生产流程结构单一,受人工等周边成本推动价格上扬,属于成本推动型;另一方面,零售产品(汽车、电子、服装等)价格走低,也就是过剩的产能开始显现出来了,并且开始发挥作用。造成产能扩大的原因就是经济过热,过度投资。因为经济过热真正的后果是过热当中形成过度的投资所产生的过剩生产能力,最后会导致通货紧缩,利润下降,会造成经济萧条、企业倒闭。所以我认为,投资还是应该多投点基础设施,这样可以减少一点生产能力。而且这个问题一定要从宏观角度看才能看清,如果仅从微观角度看,我们的企业总会感觉需求怎么少了?其实需求没少,你感觉需求少,是因为竞争对手比以前更多。
推开宏观之窗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名著读书笔记范文大全

2.《做最好的自己》读书笔记

3.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

4.读书笔记怎么写

5.读书笔记推荐3篇

推开宏观之窗读书笔记(2)

推开宏观之窗读书笔记篇二 第一次读韩秀云老师的著作是《看不懂的中国经济》一书,那是正是楼市、股市大热之时,很想了解中国的经济到底是怎么回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41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