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诗词对联
茶文化诗词对联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你们知道茶文化诗词对联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茶文化诗词对联,欢迎大家阅读。
茶文化诗词对联摘抄
北京万和楼茶社有一副对联
茶亦醉人何必酒;
书能香我无须花。
上海一壶春茶楼的对联则是
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
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留。
清代干隆年间,广东梅县叶新莲曾为茶酒店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
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
联语通俗易懂,辛酸中有谐趣。
相传,清代广州著名茶楼陶陶居,“陶陶”两字征联,一人应征写了一联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将东晋名人陶潜,陶侃嵌入联中,“陶陶”二字嵌得自然得体。
重庆嘉陵江茶楼一联,更是立意新颖,构思精巧
楼外是五百里嘉陵,非道子一笔画不出;
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来。上海天然居茶楼一联,更是匠心独具,顺念倒念都成联,为广大客人所喜爱。联云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
我国许多旅游圣地,也常常以茶联吸引游客。如五岳衡山望岳门外有一茶联
红透夕阳,如趁余辉停马足;
茶烹活水, 须从前路汲龙泉。
清郑燮题焦山自然庵的茶联: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仅仅十四个字,就勾勒出焦山的自然风光,使人吟一联而览焦山风光之感。
成都望江楼有一联,为清代何绍基书写,真把一个望江楼写活了。
茶文化诗词对联推荐
花笺茗碗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
四川青城山天师洞有一联
扫来竹叶烹茶叶,
劈碎松根煮菜根。
吟颂这一副出自用对联)赞美名茶,为名茶扬名更是别出心裁,不似广告却胜似广告。
水汲龙脑液,
茶烹雀舌春。
这副出自明代童汉臣的茶联,一直流传至今。
扬子江中水,
蒙山顶上茶。
仅仅10个字,把品质优异的蒙山茶跃然纸上。欣赏一副副巧妙的茶联,就象喝一杯龙井香茶那样甘醇,耐人寻味,它使你生活中无形中多了几分诗意和文化的色彩,它能充实你的生活,使你增添无限的情趣。
竹无俗韵,茗有奇香。
人们常说竹解心虚,茶性清淡,竹被视为刚直谦恭的君子。同样诗人们也说“茶有君子性”,茶总是和精行俭德之人相模拟。正因如此,茶竹结缘。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此联为清代名士溥山所题。作者是画家,也是诗人。此联恰是一幅素描风景名画,潇潇竹雨,阵阵松风,在这样的环境中调琴煮茗,读书赏月,的确是无边风光的雅事。将此联与任何一幅山川煮茗图相配都是不俗的。
秋夜凉风夏时雨,石上清泉竹里茶。
秋夜凉风,夏时阵雨,其清爽,其舒逸,有何能比?松涛环绕,竹林婆娑,唯此境隔竹支灶,听风声水声,始可与夏雨秋风相配。
竹荫遮几琴易韵,茶烟透窗魂生香。
园中置几案,扶瑶琴,隔窗有侍童烹茶,茶烟透窗,为墨增香。竹生水畔,荷香暗动,月上中天,影落荷池,其情其景让人顿生隔世之意。
融通三教儒释道,汇聚一壶色味香。
这副对联是当代书画家王梓梧(中央统战部赠送澳门回归礼品画《九九归一图》的作者)书赠丁以寿的,对联中无“茶”字,但茶又无处不在,很好地表现了茶与儒释道不解之缘。
茶联的出现,至迟应在宋代。但目前有记载的,而且数量又比较多的,乃是在清代,尤以郑燮为最。
茶文化诗词对联精选
清代的郑燮能诗、善画,又懂茶趣,善品茗,他在一生中曾写过许多茶联,如下: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山光扑面因潮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
古今茶联层出不穷,细读品味,确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下列茶联就是如此:
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尘。
尘滤一时净;清风两腋生。
采向雨前,烹宜竹里;
经翻陆羽,歌记卢仝。
茶文化诗词对联相关文章:
1.茶文化对联大全
2.关于茶文化的对联
4.茶文化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