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读后感 >

三年级弟子规读后感

时间: 海露20 分享

华夏历史源远流长,文明成果辉煌灿烂,传世经典数不胜数,古老的真谛,丰富的知识,经过了岁月的洗淘和一代又一代人的检验。使不孝子臭名远扬千里,成为世代人们的笑柄。在这里,我提倡大家尊老爱幼,保存中华美德,那精神最大的精神财富。下面为大家进整理了一些关于三年级弟子规读后感,欢迎查阅。

三年级弟子规读后感1

今天,我观看了一则公益广告。“在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一个老人在车上来回走动,老人在问谁让位子。可是无人应答。就在这个时候,有个人给老人让了座位。看完后。我感受颇深,让我不由的想到《弟子规》中:“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我幻想着怎么才能到古代去看看这好人好事呢?他们究竟会像弟子规中讲道那样去关爱别人吗?忽然从远方飘来一张纸条。我一看上面赫然写着;想去古代旅游吗?”我想又是哪个人搞的恶作剧吧!可以像后续真能到一趟古代呢?于是,就在那张纸上半信半疑写上了“是”

。果然,我竟来到了古代繁华的街道啦!忽听一处学堂传出了《弟子规》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我想:“古代人们,也将《弟子规》来做启蒙读物,教会他们做人。”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到了中间集市。我看到了这样一幕:有一家饭馆将一些包子给了一些逃难的人。是啊,毕竟这是兵荒马乱的古代啊!我便伴随着一阵感动回到了教室。

我想《弟子规》中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其中深刻的含义。我们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下,繁衍在一片土地上。又全是人,我们都必须互相关爱,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变得更好。

我们都生活在人世间,互相都需要帮助。比如:在客车一个小小举动,给一个老人让座,虽然这件事微不足道,但至少给人们一些温暖。正如,天同覆,地同载的人们,应互相关爱。正如《弟子规》中: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覆那样去关爱别人。

我一定要关爱别人,帮助人们。《弟子规》中: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那句话,我会永远铭记。

三年级弟子规读后感2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今天看了张店电视台的“《弟子规》诵读活动”令我对《弟子规》有了新的认识。

《弟子规》共分七个部分。首先《总叙》介绍了正文六个部分的题目。《入则孝》这篇告诉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出则悌》这篇告诉我们要尊敬长辈,与兄弟和睦相处;《谨而信》这篇向我们端正了日常行为,要有一个好习惯。《泛爱众》这篇让大家知道要爱护所有群众,不分贫富;《而亲仁》这篇告诉我们必须要仁义,否则人品不好;《馀力学文》这篇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要有好的学习计划、态度。

其中《谨而信》中的一句令我受益匪浅。“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意思是说:不要把脚踏在门槛上,也不要一条腿支撑着身体斜靠在墙上;不要伸开双腿坐在地上,更不要摇动胯骨。否则就是没教养的表现。

记得语文课上,老师曾经讲过。古人的站,坐法是:女士:双腿紧闭,右手搭在左手上,放在左腿的膝盖处。男士:双腿紧闭,双手放在膝盖处。古人的站法是:女士:一字步站好,右手搭在左手上,放在腹部,男士:一字步站好,双手自然贴在裤缝处。坐的时候,大腿不能来回抖动。真是想不到,古人居然有这么多的讲究!

每一个人能了解你应当如何做人,不但你个人的修身会得到进步,社会也能健康发展。

有很多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这些文化精髓,可以说是遭人所遗弃,很多人都不晓得它的可贵。当今的社会不安宁,人在茫茫的人生当中,不知所为何来

我想,编者是想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人活着就要讲道德,有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不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吗?

三年级弟子规读后感3

前段时间我们学校让我们写《弟子规》的读后感,在我的姐姐的引导下,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弟子”也有“规”。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弟子规》里有这样的一句话“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结钮扣,有定位,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顺便说一个故事:以前著名诗人王安石是当时国家的重臣,可他有一个坏习惯:不爱洗澡。有一次,国家开大会,他也参加了。正当国王在大会上公开地对王安石说话时,一只虱子,从他的脖子一直爬到脸上,会上的大臣都看得一清二楚,很快,这件事就传遍了五湖四海,成了千古的笑话。所以我们要吸取教训,不然也有可能成为别人的笑话呢。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你会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学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我自己作了一首小歌:“能亲仁,当然好,好日来,坏日少”我们可要努力啊!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

这就是我的读后感。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要以它作为行为准则。

三年级弟子规读后感4

《弟子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山西绛州人。清康熙年间秀才,以教书为生。李毓秀根据当地童蒙教育需要,结合教书实践,写成《训蒙文》。后经清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全书列举了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礼仪,三字一句,浅显易懂,音韵谐美,知识丰赡,是目前社会大众开展道德教育、规范言行、防邪存诚,培育忠厚家风的德育读物。

在迫切需要加强道德建设的今天,《弟子规》对帮助现代人传承中国文化,养正人格品行具有重要价值。不可忽视的是,在教孩子如何立身做人的同时,也要求家长必须按《弟子规》的要求,身教在前,率先垂范,成为子女效仿的楷模。所以,《弟子规》是一本全民道德教育的经典读本。在学习《弟子规》中,让我的心灵得到三次进化。

第一次净化:“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昨晚接到通知,明天去三中,由教育局王宝寨局长为我们做讲座。在讲座上,王局长赠送了每一个实习生一本《弟子规》。我拿到手里如获至宝,当局长讲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终于发现我做错了什么,当即用手机给父亲发了一条认错短信。以前父母责斥我们,我都会去反驳,让亲心伤,可是这本书告诉我们父母的话,不管对错都不应该去顶撞,不可以让父母伤心,就才是孝道!

第二次净化:“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许多孩子在课上管不住自己,这时教师用体罚,用责骂是不起丝毫作用的。不但不能使孩子改正缺点,还会让孩子有逆反心理,任何惩罚不如去给孩子讲道理,重德才是教育的根本!所以在课上我尝试着用这种办法教导学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次净化:“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这句话本意是教导孩子不能让父母担心,出门回家都要和父母打招呼。同样是教导学生,出教室一定也要告诉学生,回学校也要和老师见一面,这样才不会让老师担心。

许多事情,可以用经典给大家讲明白,不需要老师批评指责或当面惩罚。用真心去感化学生,才会以德服人,才能真正为国家培育人才。

三年级弟子规读后感5

国学,是我们中国智慧的宝藏。《弟子规》这本书,分为七个部分: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后一项属于智育修养。列述弟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两句,他们告诉我:事情虽然很小,但不可以擅自做主。自己有什么喜欢的东西,就算很小,也不能自己偷偷藏起来。有一次,我和妈妈去水果店里买水果,我们挑好了后,妈妈正在买单,我偷偷拿了两颗提子吃掉了,当时我还很不以为然。后来读了《弟子规》里的这两句话,再想到那天吃的两颗提子,突然有如鲠在喉的感觉,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它告诉我要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有一天早晨,我六点多就起床了,爸爸说:“早上这么好的时光,你读会英语吧!”当我正要磨蹭找个借口不想读时,忽然想起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于是马上动身,拿起了英语书,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以前早上我都要七点多才起床,现在每天我都会六点半左右就起床了,这样可以读半个小时的书呢。

《弟子规》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怎么做事,更教会了我们怎么做人。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源远流长,更是博大精深。身为当代的小学生、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一定认真品读《弟子规》,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三年级弟子规读后感6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这是我读了《弟子规》后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这短短的一句话,却是蕴涵了很大的人生处世哲理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犯错,有缺点,也会有一些隐私,别人也是如此。对于别人的错误,我们要用恰当的方式、在恰当的场合委婉地指出;对于别人的隐私,我们更不可以随意张扬,因为这是很不道德的行为。

记得有一次,我宿舍有个同学新买了一套漂亮的裙子,几个同学轮流抢来试穿,个个爱不释手。第二天早上,那位同学却发现裙子不见了,急忙去找老师,老师来到教室,眼神平静的扫了一眼我们,随即用平静的口气说道:“老师已经知道是谁拿了,但是老师相信,她不是坏学生,只是一时糊涂而已,只要改了,就是好学生。”说完,便走了。果不其然,第三天,那套裙子又回到了那个同学的床上。我想,当时老师从我们的神色中已经知道了真相,但是却没有揭穿,而是不动声色地保留了那个同学的尊严,让她主动改正错误。这样做比当着所有人的面揭出那个同学,然后那个同学对所有的人心生恨意好得多。

还有一次,我班两个关系不太好的男生,一个无意中知道了另一个男生家里的境况。原来,男孩的母亲因为贫穷离开了那个家,男孩的父亲受不了这个打击患了精神病,这事很多人都知道。跟他关系不好的男生知道了这事,不但没有安慰,还当着男孩的面在众人面前大肆宣扬,措词还极其不雅。自尊受到践踏的男孩实在是忍无可忍,挥手就给了那个男生一拳,接着两人便厮打起来,旁观的人都制止了,最后两人都受了伤。可见,宣扬别人的隐私害人又害己。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只是小细节,却藏着大道理。只有做到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三年级弟子规读后感7

弟子规这本书是之一,少儿诵读经典是古代圣贤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的含义,他会使你受益匪浅。

《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的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就要将最好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人,才能在今后生活,工作中立不败之地。就像画画:让一个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是不会创作出一副优秀作品的。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色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是受益匪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中做的不足的地方,不能做事拖拖拉拉。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事必定有一些原则,而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受到了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要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了《弟子规》就要把圣人教会贯彻到生活中。

然而“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告诉我们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人的一生很短暂,转眼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要想更多的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

对照《弟子规》我每读一句话都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弟子规》真是我的良师益友,和他相处,我受益匪浅。


三年级弟子规读后感相关文章:

弟子规读后感三年级作文范文10篇

三年级弟子规读后感500字

《弟子规》读后感小学三年级作文范文10篇

小学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5篇

弟子规读后感三年级作文200字精选10篇

弟子规的读后感10篇

弟子规读后感300字

《弟子规》三年级读书笔记10篇

弟子规读后感4篇

887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