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孔融让梨读后感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师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你也会飞的更高。下面为大家精心廉政了一些关于孔融让梨读后感,欢迎查阅。
孔融让梨读后感1
前些天,妈妈给我读了一本《孔融让梨》的故事书,书中讲到,在古时候,一位叫孔融的小朋友在吃梨的时候,把大的梨留给了哥哥和弟弟,而自己却吃最小的。孔融的做法简直太棒了,从小就知道要尊敬兄长,爱护弟弟,懂礼貌,懂谦让。
融四岁,能让梨。
以前在幼儿园,学三字经的时候,我和双胞胎姐姐都会背这句话,就是一直不懂,老师好像也讲过,可是我们很快就忘了。后来,有一次我和姐姐抢玩具,我们两个都想要布娃娃,吵了起来,爸爸还跟我们说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们要懂得谦让,可是过后没多长时间,我们还是忘了。
上个礼拜天,我和姐姐下围棋,我们俩为了谁拿黑子又吵架了,其实,我们都知道,白棋和黑棋都是一样的,只是黑棋可以先走。正当我们争执不休的时候,妈妈让我们先不要吵了,还给了一本《孔融让梨》的书让我们读。读完了之后,我们都有点不好意思呢。那时候,孔融才四岁,我们马上快七岁啦,还为了这些棋子争吵,真是不好意思呀!
通过这个小故事,让我们懂得了做事要谦让,要懂礼貌,不要斤斤计较,对人要友好。
比如:在学校的时候,对老师要有礼貌,要尊敬老师,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对同学要友好,互相帮助;在家里的时候,要和姐姐和睦相处,不要为了一些小事总是吵来吵去,惹得爸爸妈妈不高兴,还要听爸爸妈妈的话,认真完成作业,好好吃饭,乖乖睡觉。
《孔融让梨》这本书,给了快七岁的我很大的启发,我一定会好好表现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爸爸妈妈开心,让老师们开心!
孔融让梨读后感2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讲了孔融为家人让梨,自己吃小的,给家人吃大的。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知道了要团结友爱,互相谦让。
星期三的早上,学校按惯例这一天为我们提供的早餐是两个面包和一盒250毫升的牛奶,老师的早餐也和我们的分在一起。当值日生把我们班上的早餐抬回教室时,老师还没到教室,同学们自觉排着队依次领取早餐,领到早餐的同学都津津有味地喝着牛奶吃着面包。当时我排在队伍的最后面,终于轮到我了,这时我发现牛奶箱里只剩下两盒牛奶了,如果我拿了一盒,语文数学两位老师中就有一人没有牛奶喝,我不拿,牛奶那香甜的味道又是我最喜欢的。怎么办呢?这时我眼中浮现了老师为我们讲课时声音沙哑的情景,想起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于是我拿起两个面包,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掏出书包中自己带来的矿泉水,一边吃包一边喝矿泉水,我吃得津津有味,面包和矿泉水也是那样的香甜。孔融能让梨,我也能让牛奶。
还有一次,数学老师给我们发新的数学作业本,同学们高高兴兴地到讲台前领取新作业本,当作业本发到一半的时候,老师停了下来,原来老师发现夹在中间的一本,封面上有一个小洞,还有一条皱皱的折痕,这时老师环视了一下教室,说:“作业本的本数刚够,这本又有点小问题,怎么办呢?”说完,老师举起了那本有问题的数学本,拿到新本子的同学都高高兴兴地在本子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听老师这么一说,教室里出奇的安静。我还没领到新本子,这时我又想起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举起小手,站起来说:“老师,我要你手上的本子。”老师听我这么一说,带头鼓起掌来,教室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我走向讲台,从老师手中接过本子,教室里的掌声更响了,我美滋滋的回到了座位上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和谐,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美德,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孔融让梨读后感3
人生犹如一场旅行,有时候可以放慢脚步。一本书,一次光合作用,卸下心中的负累,诞生美好的力量。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身心的光合作用,带我们发现更美好的风景。读一本好书,开启你的光合作用,在阅读中发现世界。
我想毕大家都读过《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吧!这是一个从小伴随我长大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说,三国时期有个叫孔融的小孩。在他四岁那一天,他父亲托人从外地买了些梨。他把大的梨让给了长辈和兄弟姐妹,而他自己却拿了一个最小的梨。父亲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回答:“父母对孩儿有养育之恩,自然应该吃大梨;我比哥哥姐姐小,做的事比哥哥姐姐少,自然应该吃小梨;弟弟妹妹比我小,所以我应该多多照顾弟弟妹妹。”他的做法是正确的,如果换作我们现在的一些小孩子,巴不得拿一个最大的,如果没有拿到大梨,我估计他们会在地上打滚吧!
记得有一次,爸爸下班晚了些,妈妈将饭菜热了又热还是没有等回爸爸。我实没忍住饭菜的可口诱人,偷吃了一口。不料,却被妈妈发现了。“鑫鑫,我平时怎么教你的?!做人要有长幼有序的观念,你爸还没回来你怎么就先吃了?!《弟子规》上怎么说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读书要学以致用,不能只是喊口号。”妈妈的那些大道理劈头盖脸地压过来,压得我都喘不过气来。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比父母长辈动过筷子。
是啊!长辈与幼者要有长幼有序的观念,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对长辈生起恭敬之心。假如平起平坐怎样才会对长辈生起恭敬之心?
孔融让梨给哥哥吃,是因为他对哥哥生有恭敬之心。这就是所谓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百善孝为先”,孝顺老人,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继承和弘扬这份美德,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更美好。
孔融让梨读后感4
我相信在每个人的幼儿时代,父母们总会有一些教育我们的方法。这也是父母爱我们的表现了。
就在我小侄子快满一岁的时候,我的姐姐为我家小侄子买了两本幼儿教育书。他们这种行为我也能理解,毕竟每个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这也是姐姐她们爱自己孩子的一种表现,这也从古至今遗留下来的一种习惯了。
一天,我有一些好奇,便拿了一本来看。于是随便打开了一页,便看到了《孔融让梨》这则故事。可能这个故事,每个人在小时候多多少少都听过了些吧。这是一则从古至今,都用来教育小孩子的道德教育小故事。
这个小故事是讲述东汉末文学家,孔融先生儿时的一个故事,在孔融还小的时候,他们家里共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爸爸拿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而孔融他只拿了一个最小的。他的爸爸看见了,心里 很高兴,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读完这个故事,我也知道它是想教育小孩子们做什么事都应该懂得谦让,要尊老爱幼的道理。的确我认为这个故事是个很好的正面例子,让孩子们学会谦让对他们未来的人生是有很大作用的,毕竟"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嘛。
现在想想的话,在过去的时候,总有一些人少,在公交车上时,他们坐在车位上丝毫不注意周围的事情,不是在低着头在玩手机,就是在申着脖子在看窗外什么的。有时,在他们的身边可能还站着个满脸皱纹,满头白发的老人家。可能有些老人家不说出他想要你们能让个位置给他们歇歇,或者让个宽一些的地方给他们站站。就算那样,他们也没注意到。
其实对于这个事情,有一些人是表示,在车上给老人让座,是自己自愿的事情 不是法律规定,不能道德绑架,可是,我们想想,如果一个老人在一辆人多的你挤一下我,我挤一下你的车上,万一突然刹车,一些年轻人都站不住,更何况老人家啊。
但是,现在呀,公交车上能看见不人能主动让出座位给老人家坐坐了,因为有大人的行为示范,也有一些背着小书包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学着大人们的动作,语言。一看见有老人家,就开心的从座位上蹦下来,双手扶着老爷爷,老奶奶,甜甜的说一句:“爷爷,奶奶给您坐”。现在很少出现不让座的现象了。在我看来这个情况是大家不停宣传中华传统美德的功劳,也是人们道德思想的进步,对我来说,中华传统美德就表现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里。
所以,我希望,每位家长都能成为孩子们的一个良好榜样,教会孩子们待人处事的道理,让孩子们能快乐的成长,让中华传统美德更好的传承下去。
孔融让梨读后感5
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孔融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孔融:“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起朋友给我讲的一件小事:他前几年住院,亲戚同事送了不少水果,吃不完的就拿回家,有的水果渐烂,他妻子就召呼两个小子先把快烂的给处理一下吃了。大的很理解其母亲的用意,让病人、让给老爸吃好的。小的就不高兴了,他说这太不公了,老妈偏心!小的就是要吃好的。小的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一周后我这位朋友出院,小的还向他告了一状。听了小的告状,我这位朋友无语了。子不教父之过啊!小的只想自己能吃好,根本没有考虑别人。孔融让梨的精神对他来说就是没有这个概念,与孔融相比,太自私了!
从这一件小事中,我们应该学会怎样教育下一代。要教育他们像孔融那样,知道尊敬兄长。他的品德是我们从小就应该学习的。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时是一种尊重,是一种宽容,是一种贡献,是一种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救济药。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和谐,作为我们,应该教育下一代继承和发扬这种美德,这样我们的社会、家庭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孔融让梨读后感6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我在很久很久以前听的,可是它却让我难以忘记。尊老爱幼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可是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呢?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在很久以前,有个小孩叫孔融。每个人都夸他很聪明。有一天,孔融的母亲买了几个梨回家,当梨端上桌子时,妈妈把最大的梨给了最小的孔融,可是孔融却不要,将这个最大的梨让给了哥哥。
这个故事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不禁想起了我在生活中的种.种。孔融他愿意也毫不犹豫地将最大的梨让给了哥哥,而我呢?我不仅没有这样做,还总是与弟弟抢东西。我身为姐姐,却比当弟弟的孔融还要差得多。每次吃水果,我总是第一个冲上去挑,东挑西挑,必须要把最大,看起来最美味的拿来吃,坚决不留给父母或弟弟。我不禁感到一丝丝的内疚与后悔,而且,不仅如此,吃饭时,总会有一些很美味的东西吃,只要饭菜一端上来,我就会毫不犹豫、急匆匆地去把好吃的东西全部夹在碗里。妈妈每次都教育我要学习“孔融让梨”的精神,可是我总将她说的当耳边风。
有时候在坐车时,有些比我小的小朋友和老奶奶站在我旁边,可是我却看了她们一眼,就坐在那里了。有时,这些小朋友会用可怜巴巴的眼神望着我,就算我的心再怎么虚,为了我个人的利益,我的心还是控制住了双脚。
现在想起,不禁后悔莫及及自责。我以前太自私了,只为自己着想,从来没想过别人。我连那么小的孔融都不如。尊老爱幼应该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事,做什么事都要为别人着想,不要满脑子都是自己的利益。
孔融,是我们每个人的榜样,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让位置给老少;将好吃的留给别人等等。
让我发扬孔融的精神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吧!
一年级孔融让梨读后感相关文章:
一年级孔融让梨读后感
上一篇:初二的小兵张嘎的读后感
下一篇:初三的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