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读后感 > 读《叔本华论生命悲剧哲学》有感范文

读《叔本华论生命悲剧哲学》有感范文

时间: 斯祺1212 分享

读《叔本华论生命悲剧哲学》有感范文

  叔本华的伦理思想暴露了19世纪50年代后德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悲观失望的颓废情绪,他的唯意志论和非理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对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产生了直接影响,并成为现代西方生命哲学、存在主义思潮的重要思想渊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叔本华论生命悲剧哲学》读后感3000字

  《叔本华论生命悲剧哲学》一书,以优美的语言和一针见血的见地,揭示了生命中最真实的痛楚,给我们这个喧嚣的时代以居安思危的警示。阅读他的文字仿佛于浮躁中感受到一丝宁静,于狂热中焕发出一份清醒,于盲目中寻找到些许理性。他的很多思想观点于今天仍然具有丰富的价值。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那就是,它告诫我们生活如此残酷,只有正视痛苦,坚定信念,不断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才能确定自己的世界,在这大千世界中站稳脚跟。

  突然想到于丹老师曾讲过的一个故事:在一座佛寺里,供着一个用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有很多人到这里膜拜。但是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是跟它采自同一块山石的很多花岗岩。终于有一天,这些台阶变得不服气了,它们对佛像提出抗议说:“我们本是兄弟,来自于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去膜拜你呢?你有什么了不起?”那个佛像淡淡的对这些台阶们说了一句话,他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这个岗位,而我是千刀万剐终以成佛”。今天的社会给人的压力太大,只有一个人有效的建立起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这种压力变成生命反张力。而叔本华所倡导的自我体验正是建立这种内心价值系统的一种方式。叔本华的一生也恰是历经挫折磨难、千锤百练,甚至千刀万剐后才功成名就,受到大众的认可和追捧。这正如他自己所言:“当人们变得老朽,生活的快乐和消遣就像秋天的落叶一去不复返了,也就在那时,名声才像冬青树一样开始萌芽”。

  我想,要理解叔本华的思想不能不了解他的生平。因为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思想的形成。既然叔本华被奉为悲观主义的代表人物,那么就一定有形成他悲观思想的客观原因。

  阿尔图尔·叔本华(1788——1860),19世纪德国哲学家,出生于但泽(今波兰)一个世代为商的家庭。早年在法国受教,后随父母游历英国、瑞士和澳大利亚,1809年进入哥亭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1811年转入柏林大学,1814年获耶拿大学博士学位。1822年被聘为柏林大学讲师,又因与黑格尔竞争惨败而离开讲坛,靠父亲遗产过离群索居的生活,死于法兰克福,终年七十二岁。他的主要著作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论自然意志》、《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等。

  叔本华的父母是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个人,老叔本华比约翰娜(即叔本华的母亲)大二十岁。老叔本华生性耿直,坦率得吓人,对违背他心愿之事从不假以辞色,哪怕是国王。而约翰娜则生性活泼,喜欢交际,又极富才情。由于性格和年龄的差距,夫妻二人的关系并不和谐。约翰娜经常在家中举办沙龙聚会,以其高雅的风度、机智的谈吐、高超的交际手腕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上流社会的男男女女,这让沉默寡言的老叔本华妒火中烧。妒忌也是最终导致他从汉堡家中阁楼上摔下来而死于非命的原因。叔本华深知忌妒之害,他在《论生命悲剧哲学》一书中指出:“忌妒是人的天性,……但却是幸福生活的大敌。”“至于忌妒,我们可以认为是针对别人的。如果我们遭到别人的忌妒,应当永远记住:没有哪一种仇恨像忌妒而引起的仇恨那样难以和解,我们应该小心谨慎,避免遭人忌恨,并且,正如其他许多形式的不幸一样,由于其后果的严重性,我们也绝不要玩弄可恶的忌妒之火。”同时叔本华也给出了我们面对忌妒时的处理办法:“倘若遭人忌妒,你就应与心怀妒意的人保持一定距离,并尽可能避免与之发生联系”。不过我倒觉得有时忌妒是不可避免的,忌妒别人说明你不如别人,别人是你的竞争对手,被嫉妒者此时应该高兴,因为如果自己不强大、不优秀,是不会引来忌妒的。适当的忌妒会激励人发奋图强,朝着更高的水平迈进,不断修炼提升自己。但是过分忌妒则会使人心胸狭窄,人格扭曲,惶惶不可终日。

  父亲的性格影响着叔本华,他从父亲那学到了勇气、自负和头脑清醒,也继承了父亲抑郁的气质。而他那冷静的、往往又是生硬的、突如其来的自我意识也得自于他的父亲。但叔本华强烈的自我意识、自我感觉并没有得到温情脉脉的呵护,他从小就缺乏母爱,当然也没有弗洛伊德所说的那种“恋母情结”,他对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投以陌生的目光。这种奇异的“丧魂落魄”使得叔本华对生命意志感到惊讶,同时又感到恐惧。因为他最初有一种情绪,使他无法感知生命的温馨。叔本华以“意志”涵盖一切,统一世界,试图将这最遥远的东西拉回来,使其变为最切近的东西,他认为“自在之物”就是意志,意志就是冲动、本能、渴望,它没有目标,也没有界限,这也恰是叔本华对于生命的感觉。著名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霍克海默尔曾说:“叔本华从他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商人的头脑,凭借他的才干所获取的不受任何事物约束的能力;对其他国家的熟悉,精通外语;还有那种训练有素的清醒,这在叔本华那里已上升为哲学。”

  《叔本华论生命悲剧哲学》读书心得1000字

  尼采说“叔本华让我有勇气并自由地面对人生。”

  也许孤独是哲学家的通病,叔本华也曾说过“所有伟人都不免孤独——虽然人们对于这种命运时常扼腕,但是,两害取其轻,他们还是宁愿选择孤独。”正是因为孤独的气质,叔本华终生未娶;也正是因为孤独的追求,叔本华成为哲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师。

  有一段话给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有两样东西是我们难以相信这个世界是全智、全善、全能的存在所产生的杰出作品:第一,世界上的每个地方都充溢着苦难和悲痛;第二,人作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杰作有着显而易见的缺憾,他仅仅是一幕滑稽剧中的小丑”。“这些事实使我们幡然领悟,我们仿佛四处流浪的孩童,一到这个世界就肩负着原罪的重任。正是由于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地救赎我们的罪过,才使得我们的生存如此悲惨,惟有死亡才是苦难的终结”。

  叔本华的人生观是悲观的,他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充满着苦难。我觉得叔本华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点,源于它将一切都想的万般罪恶,人性是恶的,整个世界都充满险恶。进一步讲,叔本华悲观的根源在于他头脑中没有辨证法。事实上,我们的人生是喜与悲、快乐与痛苦交织并存的。他看到了人生痛苦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喜悦的一面。

  不过,人生仿佛苦难多于欣喜,尽管人们祈求一帆风顺,祝愿万事如意,但实际上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事事如意。人一生不可避免要经历磨难与坎坷,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言是他辛劳一生最后的希冀,林肯1860年以前几乎就是一个失败者,就连叔本华本人,也是在他生命最后十年才“声誉大踏步前进”。正因为人生到处充溢着苦难和悲痛,才有孟子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以作安慰。

  叔本华赤裸裸地指出人生痛苦的一面,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哲学令人不快,因为我说出了真理”。读完《叔本华论生命悲剧哲学》,我丝毫没有感到悲剧。虽然叔本华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的思想中也的确存在一些消极的内容,但是我却仍然觉得不能以“悲剧”二字定义他的一生。这是因为从他的文字里我看到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先看透了人生的奥秘,人生才有希望。

  粉饰的丑陋——读《叔本华论生命悲剧哲学》有感

  叔本华在《风景中的人类》的开篇中这样写道,“一些不知名的小花——红的、蓝的、紫的——星星点点缀落在谷地里。它们带着可爱的小叶片,自然地长在那里,看起来美极了!但是,我又想,它们毫无用处。它并不结果实,而只不过是莠草罢了,仅仅因为没有铲除它们,它们才得以幸存。……它们象征着诗和艺术,在城市生活中,诗和艺术的作用与谷地里的野花是相同的。”

  世界上那些真正美丽的风景,莫过于大自然挥洒神奇之笔下的杰作,即使是被自然之神遗忘在角落里的一草一花也应是令人感叹的,它们只为自己而存在,只为自己依然故我。我同样相信,在我们尚未被拽入文明的漩涡之前,就早已深深地沉醉于这种美丽之中。

  生活在风景中的人类,更崇尚于模仿大自然对美的粉饰,仿佛单纯地安静地欣赏本源变成了一种懦弱的无能。人类似乎更热衷于改变自然,因为改变正是控制权利的最好体现,尤其是那些改变之前先否定、破坏自然之美,改变之后又开始急于将那粉饰的技巧展现出来以此证明自己非凡卓越的能力。然而,当我们亲眼目睹了大自然的作品时,才知道人类的粉饰显现出来的是粗陋、缺乏魅力的,最后那种粉饰便在我们心里悄然消失了。

  在人类追寻创造的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有未完成的画,不完美的诗,若完美是建立在以毁灭为代价的前提之上,我们是否应该冷静地思考,我们真的有能力可以重现自然之美,再造历史的痕迹吗?历史不正是由无数个自然组合而成,当原因和结果契合相触时,自然便诞生了,历史也因而开始了属于它本源的进程,历史永远都是最完整的自然之子。

  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的永定门,系北京明清外城城门之一,是北京外城7个门中最大、最重要的城门(《明史地理志》载:“明嘉靖三十二年,筑重城,抱京城之南,长二十八里”,永定门即为此时所建,它前有箭楼,后有城楼,中间为瓮城)。明代北京城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经正阳门、故宫、景山北达钟鼓楼。乾隆年间又重建了城台和瓮城。但是在1957年,永定门却被全部拆除。北京永定门的缺失,使得“北京的中轴线从此像一根断了线的琴弦”。直到2004年3月10日,又开工复建。与拆除永定门时的理由一样,1953年5月,北京市政府以改善交通计划将朝阳门、阜成门,以及东四、西四和帝王庙前的牌楼拆除;同年5月9日,中央批复同意把朝阳门和阜成门的城楼及瓮城拆掉,交通取直线通过。对永定门的复建真的能使它死而复生吗?

  并有相关报道指出,在北京的粤东新馆、曹雪芹故居遗址、美术馆后街22号院,朝阳门东岳庙、顺承郡王府……等等对诸如此类“货真价实的古董”,许多权威专家学者都一再呼吁保护,但最终还是被房地产开发商们拆掉了。然而在大量拆除“真古董”的时候,却又花费巨资开始复建出了大量的“假古董”,这种拆真建假的现象真的能粉饰出历史与文化的再现吗?

  从永定门昔日的拆除到现今的重建与复原,时间和历史让我们的古都由起点又回到了原点,我不明白这是否属于另一种文明和进步。然而有一点终究是可以确定的,历史遗迹的不可重复性绝对不可能通过复建而得到任何改变。

  《风景中的人类》对于那种粉饰自然、粉饰历史的做法,叔本华提出了这样的告诫之语,“我们应该用亲切、愉快的目光——即使现在,自然之子仍以这种目光——看待一切事物,这些事物并没有藉助艺术期待获得美的愉悦,或过早的获得生命的魅力”。未经过历史的沉淀,就过早的获得生命魅力的“复制古董”是不可能重绘民族的历史脉络。我们或许应该首先学会用一种更为宽容的态度对待那些历史的遗迹,其次我们需要学会如何保护那些自然产物之下的历史遗脉,而绝非粉饰效仿那些将要被我们自己的双手破坏了的历史之美。即使它显现的是一种沧桑和孤寂,但这样的自然之美也同样该得到我们赞叹的目光,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这个民族已无法离开它的存在,而并非它的本身,毕竟只有过去的存在,才有如今的延续。

  对叔本华悲观人生论

  叔本华是近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潮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在西方哲学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叔本华的哲学理论是一种“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十分关注人类的痛苦。他从人自身出发,创造以意志和表象为基础的唯意志论哲学体系,认为人生的本质是痛苦,得出了人生痛苦由意志得来的悲观论调。在叔本华看来,要想从痛苦的人生中解脱出来,就要对意志和生活表象进行彻底的否定。

  叔本华的哲学之所以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或许更多的源于他的这个思想基础,即从最低以至最高等的意志现象所显现的各阶段中,意志总是孜孜不倦的努力着,但并沒有最终目标或目的,因为努力就是意志唯一的本质,无所谓达到目标而告终。所以,它永远无法获得最后的满足,沿途只有荊棘和障碍、痛苦和无聊、挣扎和焦虑,就这样永无尽期地持续下去。

  那么,叔本华为何对人生如此悲观呢?他的哲学看似悲观,是不是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乐观和积极性呢?今天哲学诗画就这些问题,一起来和大家分享和探讨下。

  1,叔本华悲观人生论的历史背景

  叔本华活跃于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欧洲,他思想中洋溢的悲观主义色彩与一直承受官僚封建反革命势力打压的资产阶级的悲观情绪相吻合,也揉入了对生活的感悟,对现实中的现象有深刻的见解,迎合了当时大部分人对现实的不满情绪与资产阶级逃避现实的风气。

  叔本华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们为追逐个人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即是意志世界的显现,进而推导出人生痛苦,悲观的论调。在非理性主义思潮影响下,叔本华唯意志论哲学和悲观主义人生观便在其影响和作用下应运而生。

  2,有意志,就必然有痛苦

  “世界是我的表象”和“世界是我的意志”是叔本华唯意志论哲学的两个基本命题。

  1)世界是“我”的表象

  叔本华将现实世界归结为意志的表象,认为世界万物的存在完全基于它与人的关系之中的,人所认识的一切事物受着主体人(即“我”)的制约,世界永远只是主体表象的客体,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人所生活的世界只是人的表象世界。

  表象分为直观表象和抽象表象。

  叔本华从认识论出发一反康德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理解,将非理性,超理性的直观认识称为知性认识,这种知性认识是对表象的一种悟性直观。在叔本华看来,人既是具有知性和理性这两者思维,知性通过直观和感知从而产生对象和客体,即为直观的表象。理性是以知性为根源,对表象形成概念,是抽象的表象,但只是一种表象的表象。叔本华通过这些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从而得出一切客体的存在都是建立在主体之上,只用通过主体才能认识客体,同时叔本华认为理性只拘泥中表象的范围之内,通过理性来探寻世界的本质是不可能的。

  2)世界是“我”的意志

  叔本华认为,意志具有同一性的特点,世间万物的同一本质就是意志。

  意志本身是为一种盲目的、非理性、不可竭止的欲求,是生命不竭动力的体现。生命是人的内在属性,是一面镜子显现意志的世界,由此意志和生命之间必是密不可分的。以求生存为基本特点的欲求是一种生存意志,它与伴随着生存意志而生的生殖意志合起来称为生命意志。叔本华认为无论是生存意志还是生殖意志,本质都是被欲望所驱使,伴随着痛苦。

  痛苦来源于对生命意志的肯定,生命意志是指以求生存为根本目的一种盲目的,无法遏制的欲求,欲求不满和欲求满足的相互过程之中,进行痛苦和空虚的转换,同时自然界不同个体之间为了使自己的意志能够得以显现,必然经历着不断的阻碍,这种阻碍也是痛苦的,所以人是痛苦的,这是人的宿命。

  人在欲求不满与欲求满足之间不断徘徊,即使欲求的暂时的满足,也并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安全感,欲望没有止境,如果没有欲求,人就会处于焦虑、无聊和空虚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人对欲望的彻底取消则使人进入虚无的境地。意志如果取消,以其为依托的表象世界也不复存在,而作为主体的人类也从而只是空洞的“无”了。这种虚无主义成为生存无意义的佐证,但想要解脱,是困难的。

  3,人类所能做出的对策:否定意志,取消欲望

  叔本华认为,人生痛苦在于追寻无法满足、没完没了的欲求,只有舍弃欲求,否定生命意志,才能脱离人生痛苦。他提供的解决途径主要为在哲学中沉思、在艺术中沉浸和禁欲这三个方面。

  叔本华从印度的哲学经典《奥义书》中学习到了部分精华,通过运用“调息,制感,沉思,专注,思辨和入定”这些手段使人达到精神解脱。而哲学沉思,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欲望,保持平和的心态,在社会社会关系中保持适当的距离,进而保持平和满足的心态。

  叔本华对痛苦人生的最主要解决途径是对生命意志的否定,他认为通过沉浸在艺术中,可以从美学直观中摆脱意志束缚,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暂时的解脱。因此在艺术世界中,人完全沉溺于对理念这一自在之物的观照和自得之中,暂时忘却了事物同意志之间的各种关系,作为主体的人与理念融为一体,脱离了意志的服务,使其从生命中得到瞬间的解脱。

  但叔本华指出,沉浸艺术之中只是暂时的将人从意志的控制中摆脱出来,若想从根本上消除人生的痛苦,只有对生命意志进行彻底的否定,即走向禁欲之路。只有彻底否定意志,彻底摆脱尘世的各种生存和欲望的干扰、诱惑,才能摆脱意志的束缚,超越痛苦。

  从叔本华那里我们认识到,人生的本质是痛苦的,我们必须反省自身,发现自身的内在价值,有远见的进行自我拯救,最重要的是要平衡幸福和痛苦之间的关系。当我们直面自己的欲望,正视自身的局限性,在受痛苦人生的捶打中,在对生命的醒悟和痛改前非的过程中,我们将会对人生产生顿悟,对生命完成超越,进而选择一种适度且适合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正像叔本华自己所说的“人生的幸福,主要来源于自身”。我们人类具备有将痛苦转化为幸福的能力,我们可以在悲观世界中生长出积极的萌芽,放下不切实际的欲求,平衡自身需求与欲望之间的关系,从而将自己从悲剧人生中自我拯救出来。所以,真正的悲观其实是一种深远的乐观,通过悲观,我们实现了从人性向神性的美好跃升。

49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