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读后感 > 关于《红岩》读后感1200字6篇

关于《红岩》读后感1200字6篇

时间: 美怡1215 分享

关于《红岩》读后感1200字6篇

  叫《红岩》的关于革命战争的书,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红岩》读后感1200字6篇,欢迎借鉴参考。

  《红岩》读后感1200字一

  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丈光芒。这幅振奋人心的景色皆源于那本永不褪色的《红岩》。

  这本由罗广斌、杨益言两位烈士编著的书籍,更像是一本历史的写照,以及对革命烈士的颂歌。它讲述了面对残暴的敌人,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赴后继,用生命的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

  侵略者凶恶的面容还残留在脑间;他们将俘虏的党员的头颅悬挂在城中;他们将屠刀指向了无辜的群众;他们将竹尖刺入了讲解的手指中。表面上看,是侵略者胜利了,其实他们早已走向衰亡:共产党员的头颅虽被高悬,但是他们依旧可以远眺自己敬爱的祖国,可以斜视鄙夷敌人可憎的面目;那些杀害百姓的恶人,终会被百姓唾弃厌恶;江姐的手指的确被插进了竹尖,去插不进她的中华情,她心中的热火,足以烧毁一切污秽。

  凶残的敌人最终失败了,我们的革命先烈用顽强的精神与不屈的气节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胜利之歌!

  祖国呵,你的儿女们,在你雄伟的身躯上歌唱胜利。歌唱出曾郁积在心头上的仇火 歌唱出郁积在心头上对你的真爱,也歌唱出曾盘结在你古老的灵魂里的一切死渣和污秽。这些歌唱是为了一切侮辱苦痛与重载;为了胜利;为了美好自由与光明的明日。

  我们今日的生活虽不如当年般艰苦,但依旧有敌人对我们虎视眈眈、伺机借法地欺压我们。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怎能俯首称臣?我们的脊梁是笔直的,没有什么困苦能将它弯曲!“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面对死亡我们依旧能够从容!

  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又一次沸腾起年轻人的心,使我们铭记了英勇和坚贞,以及血与火的历史。也同时使我深入的体味到什么是光辉的历程,什么是血染的风采,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珍贵的青春,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与认识!

  黑暗可厌的忧愁燃烧起来了,灰烬变为了美丽的鲜花。我们将永远面向东方,一切都披上了曙光照射的色彩。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有为了我们今天的和平而牺牲的先贤们,不管岁月如何改变,你们将永远是赤子心中恒不褪色的“红岩”!

  《红岩》读后感1200字二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摘自《红岩》) ----题记 。

  在这样一个物质的时代里,一些小说、杂志早已占据着现代人的时间。因此,《红岩》这本书,我们90后有着太多的陌生感。但是,我最近似乎迷上了它们,一瞅见它,我的血液就沸腾起来了。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许云峰,江姐,成岗等是《红岩》中一大批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解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百姓,建立新中国政权,同国民党军警、特务、叛徒进行了不屈不挠地的斗争,表现出共产党员的英勇气概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其中许云峰以超人的意志,在敌人魔掌中两次战胜死神,在与世隔绝的魔窟中用双手挖出一条越狱的通道留给战友,自己却壮烈牺牲;江姐看到丈夫彭松涛的头颅挂在城楼上时,把刻骨之痛深深地埋在心底,把满腔悲愤化为革命的动力。她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成岗在狱中受尽各种严刑拷打,催眠术、测谎器、美国新药诚实注射剂……然而依然无法动摇其革命信念,他居然还在敌人审讯室里大声朗诵“我的自白书”,反而令敌人惊慌失措。 面对这些令人敬佩的同志们,国民党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一分一毫。现实生活中,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我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会想到放弃。读了《红岩》之后,我更坚定了一个信念:遇到了困难,不是退缩而是永往直前。 有位哲人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她也注定将失去未来。”

  “温故而知新”是人们的口头禅。在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不能忘记党的革命历史,党的优良传统,失去对革命理想,信念的追求。我们要始终记住那些屈辱的历史,激励着不断向前。 在物质和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世界既充满机遇,又充满危机。而我们应该毫不畏惧,迎着太阳,扛着党旗,向着胜利前进。党的旗帜永远是飘扬着,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们更因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当SARS肆虐时,我们的白衣天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浴血奋战;当5·12汶川地震、8。8台湾水灾,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绽放出生命之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当疯狂席卷全球的H1N1流感大战中,党领导人民努力抗争,并且最终将取得胜利。

  历史的车轮已隆隆驶进二十一世纪,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美满。然而这是千千万万革命先辈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来的,他们的事迹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他们的精神万古长存。掩卷沉思,作为青少年学生应该牢记党的革命历史,更应该把党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让《红岩》之光,永远绽放;让更多物质生活优越的90后沐浴在党的精神阳光之中茁壮成长。

  《红岩》读后感1200字三

  你们看过小说《红岩》这部书吗?看完这部书,书里最使我感动的人就是小萝卜头了。它是我国最小的战士,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革命烈士。他(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九)是中国*人宋绮云、徐林侠夫妇的幼子,原名叫宋振中。他出生不满一岁时和妈妈一起被被民党反动派关进重庆的白宫监狱,在那里他没有一点自由,每天不能出去,四五岁时还没见过自己的父亲,一直跟着母亲在女牢中长大,并且吃的还是一些连狗都不吃的残渣剩饭,妈妈为了让他吃得好一点,常常靠自己的辛勤劳动给他换一些黄豆吃,。但是由于长时间的缺乏营养还是造成了发育不良,造成了头大身小,难友们都称之为“小萝卜头”。因年龄小,行动相对自由,成为狱中为难友们传递消息的“小交通”。

  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希望得到自由,可是一直到被敌人杀害,也没过过一天自由生活。多么渴望上学,但是他是“政治犯”不能读书,经过地下党的斗争,他才在监狱里上了学,黄显声将军做他的老师,小萝卜头懂得尊敬老师,也刻苦学习,经常与老师用俄语对话,小萝卜头稍微大一点,就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他特别痛恨国民党反动派,在敌人的监狱里帮助地下党做了许多成年革命者不能做的革命工作,为*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小萝卜头从小就非常懂事,每次开饭时总是让妈妈先吃,自己再吃,太还经常搜集一些破布条,破袜子留给妈妈做鞋用。小萝卜头的生活于我们的生活有多大的差距呀!想一想我们,吃的是排骨,鸡子,有吃过棒棒糖,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时甚至连做饭不好吃而哭闹,我们像小鸟似的自由地在蓝天下飞翔,我们生活真比蜜糖还甜!而小萝卜头呢?却是连糖都没有吃过的可怜孩子,连黄豆都不舍得吃。

  小萝卜头的童年是在监狱中度过的。他的书是他爸爸用手写的;本子是妈妈用敌人发给她的草纸订成的。没有笔,就用石头在地上练字。他的一支珍贵的铅笔头,还是他过生日的时候,黄先生送给他的。他平时舍不得用,只是在上课时才用。可他在这样的环境中照样学习。王伯伯教的数学、语文和俄语,他都学会了。可我呢?我不是在监狱里学习的,而是在教室里。有专门教我们的老师和配套的书本,可还是学习不认真,上课有时还要开小差,与同学讲话,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不能及时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积极动脑。我们两个人真是有天地之别啊!我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自己不能很好地去珍惜它。我很惭愧,羞得无地自容。

  小萝卜头处处想着别人。他看到有两个和爸爸妈妈一起被关进监狱的小女孩,对这里的生活不习惯,整天哭,小萝卜头就把自己仅有的玩具——一副牌、一个铁钉,送给她们玩。一九四九年九月六日敌人杀害他(年仅八岁)和杨虎城将军的女儿的时候,他还用身子保护小女孩,他这种品质多么高尚啊!

  看完了这部书小萝卜头的形象深深印在我的心中,仇恨的泪珠夺眶而出。我默默地凝视着红领巾,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了红领巾,在这上面也有小萝卜头的鲜血啊!为了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我要像小萝卜头那样,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在四化建设中锻炼成长,让烈士用鲜血染成的红旗,在我们手中高高举起,永不褪色。。我要向小萝卜头学习,学习他好学上进的精神。小萝卜头和他的爸爸、妈妈都牺牲了,他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千万不要辜负大人们的重望,也不要辜负老师对我们的辛勤培育,以及国家对我们付出的代价,同时也不要忘记小萝卜头的悲惨生活。

  为了祖国的明天让我们共同进步吧!我们要做起旗舰长风破浪,有火箭去推动飞船,要用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为了祖国的未来,让我们共同进步吧!

  《红岩》读后感1200字四

  每当我听到《红梅赞》这首歌,面前就浮现出江姐在赴刑场时和渣滓洞的难友们告别的那一幕,于是满怀悲愤而激动的心情,回想起《红岩》这本书来。

  《红岩》是一部中*事文学名着。它刻画了众多革命英雄的形象——有成岗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的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后的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依然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们的团结奋斗,令敌人闻风丧胆;白公馆志士们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都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人悲愤、感叹而倍受鼓舞的画面!晶莹透明的雪花在天空飞舞,街道洒满了雪,房屋上落满了雪,就连树枝上也挂满了雪,整个大地变成了银白的世界。最令我难忘的情节是江姐被捕后第三次受刑的场景,凶恶的特务用长长的竹签子钉入江姐的指缝中间进行逼供时的场面,而且还是十指连心,那得多疼呀!但是江姐即便是承受着钻心地疼痛,也依然保持着革命者坚贞不屈的顽强精神……每次我读到这里,眼泪都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来……特务们的目的,是想把从许云峰口里得不到的,从其他*员身上得到,因此他们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这位重要的女*员身上,妄图从她口里得到川东地下党组织*的名单。可是特务们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

  每读完一遍,我都会想,是什么样的精神让这些志士们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令人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的残羹冷炙,拖着遍体鳞伤的身体,强忍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剧痛,并且还禁锢着沉重的手镣和脚镣……还能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和反动派抗战到底?

  国民党反动派仅仅只能给予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革命者的斗志,狱中的艰苦生活,反而还磨炼了他们的意志!想到自己以前学英语作文,花了不少时间却只能得低分,便泄气了;学习上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或一道难题,就非常气馁……再想想渣滓洞白公馆里的革命志士,一比起来,总会令我感到十分羞愧和内疚。我要向他们学习,磨炼出坚韧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惧困难,勇往直前!

  从前我总以为现在的时代不同了,我们能过上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是理所当然的事。读《红岩》及其他相关作品后,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幸福也是许多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

  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的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不惧困难的人!

  《红岩》读后感1200字五

  这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泄的斗争。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这里却奏响“国际悲歌歌一曲”,200多名戴着脚镣手铐的共产党员、革命志士、青年学生、军人、甚至小孩(包括只有10岁的 “小萝卜头”宋振中),遭到了国民党军统特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鲜血染红了歌乐山下的步云桥、渣滓洞、白公馆、松林坡、梅园......虽然他们大部分的人都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激励了剩下的革命同志坚持到了革命胜利……

  《红岩》为我们塑造了一组革命英雄的群体形象。这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经过作者的精心刻画,都活灵活现地以各自的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江姐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赴华蓥山途中,她看到城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虽然悲痛欲绝,但为了不暴露身份,仍旧镇定自若地去与双枪老太婆会面。在就义前,她平静地与战友们一一告别,亲吻“监狱之花”,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而后从容走向刑场。所有这一切,让人多么激动、崇敬、悲愤、感叹!

  《红岩》里面都是一些真实的人和事情,而这些人和事情同一个年代、一个时代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为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牢底坐穿”,“失败膏肓土,成功祭苍生”,“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而在这些思想当中,所实践的都是具体的人,而这些人都不是当时一些家庭条件困难,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都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从小都有富裕的家庭生活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在自己的人生实践选择道路当中,他们投身于社会革命,为整个国家民族和大多数的利益进行实践,这崇高的选择促使我们去思考,人应该怎么去活着?人应该怎么去奋斗?人应该怎么去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及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应该所尽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

  《红岩》里的人物原型--歌乐山的烈士们是一个奇特的英雄群体和文化群体,他们几乎人人会写诗。在那毛骨悚然的人间地狱里,他们拿起笔做刀枪,刺向黑暗的社会和凶残的敌人。“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从来壮烈不贪生,许党为民万事轻”,“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那一首首铁窗下的心歌无不表现了烈士们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那我们该怎样让我们的国旗更加鲜艳?在我们享用现代文明的时候,能够忘记和平的生活源于血染的历史吗?能够忘记曾经发生过的战争吗?能够忘记曾为此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先烈们吗?能够忘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庄严意义吗?不,不能,我们也没有资格忘记。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现在他们都已没入历史的长河中,那剩下的,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将先辈们的精神一直一直延续下去,让我们的国旗在我们的国土上更加骄傲地飘扬!

  《红岩》读后感1200字六

  这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泄的斗争。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这里却奏响“国际悲歌歌一曲”,200多名戴着脚镣手铐的共产党员、革命志士、青年学生、军人、甚至小孩(包括只有10岁的 “小萝卜头”宋振中),遭到了国民党军统特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鲜血染红了歌乐山下的步云桥、渣滓洞、白公馆、松林坡、梅园......虽然他们大部分的人都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激励了剩下的革命同志坚持到了革命胜利……

  《红岩》为我们塑造了一组革命英雄的群体形象。这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经过作者的精心刻画,都活灵活现地以各自的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江姐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赴华蓥山途中,她看到城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虽然悲痛欲绝,但为了不暴露身份,仍旧镇定自若地去与双枪老太婆会面。在就义前,她平静地与战友们一一告别,亲吻“监狱之花”,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而后从容走向刑场。所有这一切,让人多么激动、崇敬、悲愤、感叹!

  《红岩》里面都是一些真实的人和事情,而这些人和事情同一个年代、一个时代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为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牢底坐穿”,“失败膏肓土,成功祭苍生”,“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而在这些思想当中,所实践的都是具体的人,而这些人都不是当时一些家庭条件困难,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都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从小都有富裕的家庭生活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在自己的人生实践选择道路当中,他们投身于社会革命,为整个国家民族和大多数的利益进行实践,这崇高的选择促使我们去思考,人应该怎么去活着?人应该怎么去奋斗?人应该怎么去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及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应该所尽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

  《红岩》里的人物原型--歌乐山的烈士们是一个奇特的英雄群体和文化群体,他们几乎人人会写诗。在那毛骨悚然的人间地狱里,他们拿起笔做刀枪,刺向黑暗的社会和凶残的敌人。“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从来壮烈不贪生,许党为民万事轻”,“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那一首首铁窗下的心歌无不表现了烈士们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那我们该怎样让我们的国旗更加鲜艳?在我们享用现代文明的时候,能够忘记和平的生活源于血染的历史吗?能够忘记曾经发生过的战争吗?能够忘记曾为此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先烈们吗?能够忘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庄严意义吗?不,不能,我们也没有资格忘记。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现在他们都已没入历史的长河中,那剩下的,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将先辈们的精神一直一直延续下去,让我们的国旗在我们的国土上更加骄傲地飘扬!

相关文章:

1.关于《红岩》读后感900字6篇

2.关于《红岩》读后感6篇

3.关于《红岩》读书心得6篇

4.关于红岩的读后感1500字

5.《红岩》读后感1000字范文

3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