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读后感 >

白先勇《孽子》读后感范文

时间: 邱妹21268 分享

  《孽子》是台湾作家白先勇所著,它是白先勇创作生涯中唯一一部长篇,也是最独特的一部作品。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白先勇《孽子》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白先勇《孽子》读后感范文1

  《孽子》是台湾作家白先勇所著,它是白先勇创作生涯中唯一一部长篇,也是最独特的一部作品。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了一群聚焦台北中央公园里的沦落少年——“青春鸟”,细腻描述了他们不为人知的生活,以及他们被社会、家庭、亲人所抛弃的痛苦曲折的心路历程。故事以这群下层同性恋者的生活为主,旁及隐身于各行各业的同性恋者,一段段同性恋曲,反映同性恋者族群被家庭、学校、社会放逐的边缘处境,呈现同性恋者身体与心灵双重流亡的困境。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折射。

  因为与实验室管理员发生暧昧行为,阿青被学校开除了。一直盼着他能考进军校的父亲,一怒之下把他逐出家门。这少年打着赤脚,拼命地奔跑,跑出家门、跑出巷口,终于跑进了莲花池边那个隐秘的王国。在这个黑暗的王国里,有一群跟阿青一样的“青春鸟”,他们共有的,是一具具让欲望焚炼得痛不可挡的躯体,一颗颗寂寞得发疯发狂的心。午夜,这群鸟儿如同冲破了牢笼的猛兽,张牙舞爪,四处狩猎。他们一个踏着另一个的影子,狂热地追逐着,追逐那巨大无比充满了爱与欲的梦寐……

  在现代社会,同性恋依然不能为人们所接受,更何况是在那样一个封建制度下的社会,所以他们只能躲藏着,建立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王国。书中这样描述他们的王国:“在我们的王国里,只有黑夜,没有白天。天一亮,我们的王国便隐形起来了,因为这是一个极不合法的国度:我们没有政府,没有宪法,不被承认,不受尊重,我们有的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在我们这个王国里,我们没有尊卑,没有贵贱,不分老少,不分强弱。共同有的,是一具具让欲望焚炼得痛不可挡的躯体,一颗颗寂寞得发疯发狂的心。”

  小说浓墨色彩地描绘了王夔龙和阿凤的故事,龙子英俊高大,家境殷实,用情专一,阿凤潇洒矫健,浪漫多情,他们的爱可谓是轰轰烈烈,凄美而又浪漫。在新公园这个男同性恋的世界里,“龙凤深情”已流传为永不退色的神话传说,无不令每一个倾听者充满着强烈的羡慕与向往。书中这样描述:我对他说:“我一身的毒,一身的肮脏,你要来作什么 ”他说:“你一身的肮脏我帮你舔乾净,一身的毒我用眼睛替你洗掉。”龙子的爱太强烈,以至于阿凤想要逃,爱的深处没有理智可言,也注定了要以悲剧收场。

  “龙凤之情”真的那么令人羡慕吗?我不这么认为。他们的爱是变态的,不是因为同性恋,而是太过疯狂,爱并不是占有,而是尊重和自由。得不到就要将之毁灭,这是多么自私的行为!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同性恋者在社会里属于弱势群体,我们是否应该尝试着去理解他们,而不是投之以歧视的目光?他们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不应该由于性取向的不同而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么一个与自己爱好相同,理解自己,惺惺相惜的人,是那么的神奇难得。有人说他们的爱是病态的,但是又有谁敢说他们的爱不会比我们的更真挚呢?所以请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他们!其实在国外有些国家已经颁布了有关同性恋者可以结婚的法律文献,只是我们还太过于封建。

  小说之所以取名为《孽子》,大概是因为他们的父亲都不赞成他们的这种取向,在他们眼里,公园里的那群“青春鸟”就是孽子,他们的行为就是大逆不道。但是结局还是很完美的,阿青他们并不像郭老所说的:“早晚有一天,你们要回到我们这个窝。”“青春鸟”的翅膀还真的硬了,要离开了!

  白先勇《孽子》读后感范文2

  大概是一天的时间,就把《孽子》看了个大概,说的是一个特殊人群(作者称之为青春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状态,时间跨度不算长,有两辈人的情感纠葛,以主人公阿青、小玉、吴敏和老鼠四人的经历为主线,以龙子和阿凤的传说故事为辅线,以郭公公的相册纪录为辅证,以傅爷的死亡为结束,描述了台湾青春鸟一族的生活状态和命运。

  在看书的过程,曾两度想起小仲马的《茶花女》。夜夜笙歌的茶花女在养病期间认识了某公爵(伯爵?),因为相貌酷似某爵已故的女儿,遂被认为干女儿,在得知其茶花女身份以后,仍表示接纳她。然后茶花女终究没能挡住诱惑,或者说是她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再次坠入花花世界的漩涡里,终于香消玉殒。《孽子》里的青春鸟们也一样,在生活过程中,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他们自己不要这些机会,总会过一段时间就会飞回老窝去,最典型的莫过于传说中的阿凤和现实中的小玉,他们从骨子里不愿被约束,他们崇尚自由自在的日子,哪怕他们遇到了很好的机缘,这些青春鸟们一旦下了水,除了极个别能爬上岸,大部分人最坠最深,直到万劫不复。

  这些青春鸟们,读来真是让人既觉可怜又觉可恨。他们都来自不幸的家庭,不是孤儿就是单亲,或者说军人家族(这个比较特殊,文中阿凤、龙子、阿青、还有傅卫均是,父亲都曾是大陆去台高级军官),为什么都会加入青春鸟行列?对于他们的师傅杨金海,那更是让人难以评说的人物,他帮助他们,却又让他们越陷越深,也曾鼓励他们上岸,但又一次次地接纳他们回转,到底是帮他们还是害他们?谁也说不清楚,然而他们对师傅是很尊敬的,尊他赛过父亲,尤其是傅爷,这个自从儿子自杀以后,就转而帮助他们这个群体的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一直照顾着他,并且披麻戴孝为他送终。说实话,这个章节是最打动我的,尤其是阿青,在医院服侍老爷子,真是比亲儿子还要仔细,在为老爷子穿衣入殓时,几个人为他擦洗被污秽了的身子,挺被感动的。感恩的心,他们比谁都懂!

  心情其实挺复杂的,不管是因为血里自带的野性还是因生活所迫,他们这一群青春鸟在世人眼里活得很不光彩,但是他们也并没有去妨碍别人,去害别人,他们只是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着,被冠上“孽子”,无奈多过怨恨吧!

  白先勇《孽子》读后感范文3

  有人用“化悲情为金粉”来评价白先勇的小说《孽子》,我认为说得极是。读完通篇的《孽子》,盘恒于胸中的是一股久久不能散去的悲怜情怀,还有对这个边缘群体的理解。再次阅读了第四卷中记者对白先勇先生的采访,读到了他对这部小说的评价。白先勇说他一直坚持用中国文化来描写同性恋主题,这在中国是一个没有先例的题材。怎样用中华文化来诠释、描写我们这个民族对同性恋的认识,这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课题。

  就像小说的名字一样,这是一片描写父子关系的小说。同性恋尽管在中国长期的存在,像《红楼梦》等古典文学著作都有关于同性恋的描写,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有一个同性恋的儿子或女儿,无异于家庭遭遇灭顶之灾。尤其是父亲,最不能忍受的是儿子的同性恋,就像小说中龙子的父亲,还有那位晚年来一直在育婴院服务,庇护这些在公园里游荡的同性恋孩子的老先生,他们都曾有一个同性恋的儿子,一个威猛高大、英俊潇洒、前程美好的独子,但他们就是不能接受接受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龙子的父亲一直到死,也不肯原谅这个被遣送到美国的儿子。‘老先生面对儿子泣血的恳求,断然拒绝,父亲的不肯原谅,不能面对,使这些血里头带着同性恋“基因”的孩子们不是被驱逐就是被杀戮,他们深夜游荡在台北的莲花池公园,在肮脏龌龊的小旅店实现肉欲的满足,他们贫穷、生病、衰老,但他们善良,在自己的圈子里生活,就像白先勇所说,这是一群被放逐的孩子,在台北市最深最深的夜里游荡着。

  李青,母亲曾是一名暧昧的女招待,身份卑微,后和一名野戏班的小号手私奔,留下李青和弟弟给性情暴躁、一生郁郁寡欢而不得志的父亲,一位曾经的团长,被共产党军队俘虏的国民党团长,他们一家住在台湾的贫民窟里。李青因为同性恋行为被学校开除被父亲赶出家门,弟弟弟娃也在李青被父亲撵出家门前几个月因病死亡。在李青在外游荡的日子里,他生命的情感一直深深得被父母、弟弟所牵引,小说中很多出描写到他对弟弟的怀念。还有小玉,这个母亲是妓女,父亲是日本人的乖巧孩子心中一直揣着寻找父亲的“樱花梦”,这些都是隐藏着这群孩子心中最深的隐痛,他们其实都是一群在寻找爱的孩子,他们用一生的时间来寻找童年里缺失的爱,他们是一群gay,一群被警察镇压,被正常的生活秩序所不能相容的生命个体。

  他们生活在最深最深的夜里,他们被社会、家庭所放逐,但他们的父亲,一直对他们寄予厚望的父亲又会是怎样的痛苦、无助和无奈?七十年代,一个有着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父亲该怎样面对这样一个家庭的“妖怪”?这一群孩子能看见父亲心中那一道道深深的血痕吗?我们的父亲,我们的社会能接受这些追求生命本能孩子们的呼喊和行为吗?

  深深的沟壑横旦在父子之间,这不仅仅是父子之间的冲突,这是我们中国社会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这也是一个世界范围内很有争议的问题。我们绝大多数的人能接受着一小部分人性对象的“变异”吗?我们能否承认这是生活的真实,能够容许他们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不侵害其他人而有尊严的活在这个世界?我们是否能够真正的体恤他们那一颗彷徨、不安的心灵?

  小说中,这一群被放逐的少年在夜里,在贫困、疾病的日子里,仍然很快乐的活着,他们在杨教头的带领下会客人(易于买下他们夜晚的富男)、吃大餐,在自己的生活还朝不保夕的日子里照看被社会遗弃的孤儿、残障儿童。在他们的领地安乐乡里,他们快活、幸福的工作和生活着,领受着生命中短暂的自由和接纳。悲情被白先勇先生表现成一种迷离的如痴如醉,他们的生活也被抹上了一曾金色的光辉。然而,快活和幸福如此短暂,他们很快又不能有这个安乐乡,又得开始游荡的、居无定所的生活。

  他们真是父母眼中的孽子,家庭的羞辱,社会的妖怪吗?他们真的违反了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底线吗?人性又是什么?我们中华文化怎样接纳着一群在最深最深的夜里游荡的孩子们?

  白先勇《孽子》读后感范文4

  《孽子》是白先勇带着理解、默契以及温柔的眼光,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来描写了一群男妓(下层同性恋者)的风雨故事,同时旁及隐身于各行各业的同性恋者。基本的性欲、社会的排斥、无望的贫穷、无未来的爱情、社会的排斥,这是一个循环,这个循环未尝不是一种美,你可以说是悲剧美,但它肯定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人们都习惯了以大概率道德标准来评判这个世界,所以人们经常恐惧、排斥“少数人”,甚至仇恨。这种仇恨并不是无故的,只不过理由并非真实,而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这些少数人有很多种,比如:卷发、左撇子、我们等等。

  白先勇笔下的这群少数人带给了我无限的感动。可能因为他们的王国那样的卑贱、隐晦、肮脏,这份感动倒变得模糊,但它终究令人产生一种奇特的快感:不安、乐趣、恐惧。它像一束强烈的光,照亮我们心底深渊,唤醒我们自我中那最原始的深邃之处,也因此使得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

  这群少数人的故事紧张、强烈、没有乐观的结局,他们代表了人性被破坏、被蹂躏的一面,但又不知谁是侩子手、谁是拯救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孽子》的魅力不但在情节,更多来自作者的文笔,丰富的令人不安。他不是单纯的描绘场景,而是诗情画意的把真实的氛围记录下来。如果把小说都比做电影,那《孽子》给人3D的效果。

  《孽子》是白先勇给人们描绘的一个边缘世界,这个边缘世界可能还在被“大多数人”接纳的边缘之内。如小说中所说:“我们这个王国,历史暧昧,不知道是谁创立的,也不知道始于何时,然而在我们这个及隐秘,及不合法的撮尔小国中,这些年,却也发生过不少可歌可泣、不足为外人道的沧桑痛史。”

  白先勇《孽子》读后感范文5

  孽子是一部电视剧,确切的说是一部同志电视剧。

  在看罢白先勇先生的这部长篇巨着后感觉十分的复杂,内心掀起了瀚然大波却不知道因这部作品受到了些什么样的感染,既然在感情方面对作品的感觉是模糊的话,那我就只能从另外的角度去感受孽子了,不过我想说明的是,孽子确实是一部很好的作品,希望志同道合的人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小说也好,电视也好,一定会让你更看清你现在的生活状态。

  其实我第一次看孽子时还在大学,在长沙,记得是在一家网吧,熬了一个通宵却只看到第六集,后来因为要找工作,所以就没时间继续再看了,但对后面的故事很期待。前几天,一朋友买了这部电视的VCD,说我有时间可以去看看,我带着原先的期待看完了这部电视,但结果却不像我想像的那般精彩。怎么说呢?首先我感觉整部作品仅围绕着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展开,未免会使故事情节单调乏味。让人感觉同志之间的感情就只是两代人对感情的态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样未免有点牵强和单一,致使剧情反反复复,乏善可陈,到最后让人产生腻烦感,毫无悬念感。这是这部戏最有欠缺的地方。其次,我觉得作者对主人公李青的刻画不够深刻,可能是因为故事情节单一的原因,我总觉得作者花在李青身上的笔墨不少但这个形象过于单薄,不够丰满,在剧中,我们大多数时候只看到内敛,稳重的李青,而很少看到他对感情追求的执着与渴望,他成熟但不够勇敢。另外,我觉得故事情节的完整性不够,李青带回家的那个又聋又哑的小孩最后的结局没有交代清楚,而李青最后喊着军训口号要跑去哪也不知道。当然大家可以推测是去军校,但还有这个可能吗?他是有前科的人。我觉得整部作品最出色的地方应该是配乐,几乎所有的配乐都是悲情的,它把人物内心的忧伤,哀怨,撼恨推向及至,使观众也跟着音乐陷入剧情中。这也是文章能引起如此共鸣的原因之一。

  但总体来说,孽子也算得上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至少他在这个很少有人涉足的领域开了个先河,让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同志,关注同志
 


白先勇《孽子》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1.《树犹如此》读后心得体会

23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