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读后感 >

《文化苦旅》读后感5篇

时间: 邱妹21268 分享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五篇《文化苦旅》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文化苦旅》读后感(一)

  在广褒的中华大地上,漂泊流浪的余秋雨先生越过山盘水座,踏雪飞鸿,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一种苦涩后的回味,一种焦虑后的会心,一种冥思后的放松,一种苍老后的年轻,一种文字激昂的大气,一场细致精巧气可吞天下的深刻评述。——这便是《文化苦旅》。这便是文化的苦旅。

  大漠的荒芜,黄河文明的盛衰,清丽凄迷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风情万种的古城风貌与历史渊流,余秋雨先生在心灵的旅途,以一位文化学者精准独特的视角,凭借丰富的文化感悟力与艺术表现力,再现了匿藏于时间底端的深刻思考,开展了一场山水风物与历史精灵的远距对话。壮哉!奇哉!妙哉!

  是山水将文化的溶解,抑或是文化对山水的诗话?或是山水与文化的天地契合?在看似平常的风景名胜之中,蕴藏的历史与,涵盖的文化与深沉,在秋雨先生笔下,点点滴滴,猛的,全都滴成一团,如一股急流,把人震撼,感耶!叹耶!撼耶!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只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才会领悟真正的人生哲理。”余秋雨对于文化的经典评论便是他沧桑后博发而出的哲思。苏东坡三十七岁便自称“老头”,他颇有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那种放达。放达于山水世界,放达于文化天堂。他曾说他常伫立,于观察自然与人交际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史中,余秋雨先生将犀利的笔触直接伸向历史,伸向人文,他勇于批判历史,针砭时弊;他敢于发表见解,针针见血,这真是《文化苦旅》不同于其他散文之处,这正是《文化苦旅》长久不泯的精神所在。对于灵魂与精神的刻画,犹记得莫高窟里那位无知道士的愚蠢行径,犹记得长江入海口那个特殊群落一上海人的精明骄傲与能说会道。

  正是对于不被大众看到的的深度挖掘,正是对于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的反映与体现,成就了这部书的魅力与价值。

  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或许,我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怆奏响了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文化苦旅》,值得一读!

  《文化苦旅》读后感(二)

  暑假闲来无事,再捧余秋雨《文化苦旅》,一则可以在炎热的酷暑里除却心境的烦躁,二来可以再次享受一下余教授丰盛的文化大餐。

  余秋雨教授的《文化苦旅》站在不同的视角、以深邃的思想、独特的见解、潇洒的文字对中国文化以及相关的历史、景观、人物进行了别具一格的诠释,读来发人深省,叹为观止。

  偶读其中《西湖梦》就有别一样的感觉。余秋雨在此文中写到:“奇怪的是这个湖游得太多,也不能在心中真切起来。”他说:“它贮积了太多的朝代,于是变得没有朝代;它汇聚了太多的方位,于是也失去了方位。它走向抽象、走向虚幻,像一个收罗备至的博览会,盛大到了虚渺。”上海世博会的时候,我与单位的同事一起去看世博展,当然也就不得不去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的西湖了。

  事实上,当我把从文字中,从画卷里、从视频中所了解的西湖与自己亲身见到的西湖在脑海里叠加起来,对比起来,总感受不到西湖那“人间天堂”的至善至美的真实。按理说,身在西湖中,会有一种真实的感受,但是正如余教授所说:“游览可以,贴近却未免吃力。”的确,西湖让人感到一种疏离感,就像脑子中有一幅画,本是那么清晰、明朗,但你一伸手去捕捉它,它却变得那么虚幻,不可触摸,无法贴近。

  余教授在《西湖梦》中对与西湖相关的人物苏轼与白居易的评价也颇有意思。苏轼修筑苏堤,白居易修筑白堤,余教授说他们不过搞了一个别人也能搞的水利工程。但是在他看来这一水利工程却真正的体现了“中国文化良心的社会实绩”。这便使我想起了某些官员为官一任、为官一方不作为、乱作为或者劳民伤财的行径与苏公、白居易格格不入:苏、白不管是仕途得意还是与失意,不管还是东颠还是西簸,但无论身处何方,心中不变的是搞一点别人也能搞的利民工程。不像有的官员、骚客升则喜、降则悲。甚至以“隐居”来回避社会现实,不敢直面人生与社会。

  对此,余教授对像隐居孤山20年的林和靖这样的人是这样评价的,说这种隐居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自卫与自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狡黠。他们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在自娱自耗的同时,尽管他们在文化的另一面有所建树,而这种文化只能像书签一样,夹在民族精神的史册上。应该说知识分子是推动文明发展的先锋战士,如果在现实社会中,碰了壁、受了阻,就急流勇退、“隐居”、“自娱自耗”,文明的突进也会因此被消解。

  想想看,而今像鲁迅一样的文化斗士真的太少了,多希望范仲淹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能多起来。在这物欲横流的浮华年代,知识分子更应该秉承苏、白的文化良心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

  在《西湖梦》里,余秋雨教授则以理性的心态对苏小小作出了令人折服的评价。对这位世人尊贵地长久安享景仰的妓女,余秋雨认为她的形象本身就是一个梦。她很重感情,但她也不会因一个男人的负心而“郁愤自戕”,而是从对情的执着大踏步迈向对美的执着。她不愿做姬做妾,勉强去完成一个女人的低下使命,而是把自己的美色呈之街市,蔑视着精美的高墙。她不守贞节只守美,直让一个男性的世界围着她无常的喜怒而旋转。她不像其他有文学价值的名妓,为了一个负心汉或一个朝廷颠簸得过于认真。她颇有哲理感的超逸,成为中国男人心头一幅秘藏的圣符。

  而对于白蛇娘子,余秋雨则认为:这个是妖又是仙的形象,于她本人来说,成妖成仙都不甘心。她理想最平凡最灿烂,只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然而这一点带给她的是空前的灾难——被镇于雷锋塔下。多残忍啊,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的权利也给剥夺了。悲!想做人的却做不了人,是人的却常常被逼成妖或者甘愿堕落成妖精。

  总认为,余秋雨先生对上述人物的分析,诠释给人启迪。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不曾被淹没的人物又仿佛生活在我们现实生活中。

  《文化苦旅》读后感(三)

  从文化大家的园子里归来,被露水打湿的衣领上还带着花的香气,脑海里保留着和这早晨一样新鲜的记忆。我不揣冒昧地把这些既不连贯。又不准确的记忆写下来,不知能否对读书养气有所禆益。

  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我想,这个原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样适合。

  我们去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都总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谁,修建的目的,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何许人也曾经到过这里等等。这样,就在这一瞬间,把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笼罩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全身,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使每一位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一定的历史事件,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譬如说,我们路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之中挤出一声来源久远的喟叹。既羡慕沉睡江底的闲散,又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兴幸楚臣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惜滔滔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因为楚臣遇到了汨罗。我们看到了汨罗,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我们去参观长城。长城,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的象征,就是因为它一直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勇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而不懂得这一切,长城,中国的长城,只不过是一条长长的土堆儿而已。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陈年的石头和木块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因此,文人也是丰富历史古迹的的要素。没有了历史事件与人物,人们对于无论有着任何意义的景观都只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与技术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精神。

  《文化苦旅》这本书,犹如一片巨大的花园,作为一只小小的蜜蜂,我所能采到的只是一点点的花粉。这是要请喜欢赏花的读者们原谅的。

  《文化苦旅》读后感(三)

  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曾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我一直以来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而也同时认为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无数学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万千部文史学散文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他也曾在本书中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韵味也相差甚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也可以年轻”,他的人生是富有弹性的,他总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闲度过他充实的中年时光,所以,余秋雨先生无论何时都是个混合体。因此,他的文章,也永远夹杂着不同感觉的口气。如他对中国文化日益沦陷丧失的悲伤感慨,就饱含了年轻人对不满的辱骂,中年人对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也许有些的观览完全无心,但撰成此书的灵感源头绝对是有意的。很明显,他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在如今这个弘扬我国绚烂文明的蓬勃时代提出这样的悖论观点,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国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创造过盛世,人们为了保留住曾经繁华便将绚烂的文化代代相传,陆续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就连普通的牌坊,藏书楼也印有文化的痕迹。

  但人们的理想总是好的,而岁月却是逆人而行,变故也是层出不穷的,人们再想保存下来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极限还是会被时间冲走,虽然也有些是出于人为,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历史的轮盘上的空白。有些历史尘埃的东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学者在哀伤的挽回,总痛心的活在不属于他们的曾经,便永远无法活着走出来。因此,“正视过往与当下”,便是我从此书中悟出的一个当前重要的课题,我也同时认为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与警世主题。因为,只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出自己的车辙印。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

  在这儿,已超过了时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历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对那封存久远的文化的默认。读它,让我受到了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升华。

  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或许,我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怆奏响了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抽一枝柳条,折一只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书。

  走进余秋雨,走进《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读后感(四)

  读一本好书如遇良师,得其指点迷津,幡然醒悟;读一本好书如饮清泉,涓涓细流,滋润心田。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即是一样的好书。

  徐秋雨先生的自序中写道:作者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使我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喟叹,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自序就引起了我的共鸣,我自认闲时喜爱旅行,也喜欢寻觅景观之后的文化魅力之所在。

  初读此书,我发现,原来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含义。我欣赏余先生优美风雅的文采、华彩明丽的辞藻、工整畅通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还是穿透历史迷雾的画面,越平凡越令人动容:《道士塔》中王圆箓远望外国文化侵略者拉着满载敦煌文物大车的背影;《都江堰》中李冰手握长锸站于江边完成的“守”字的原始造型;《沙原隐泉》中茫茫鸣沙山中那湾“清秀”的月牙泉;《黄州突围》中历经乌台诗案后的苏东坡留下的那份成熟与从容……一幅幅画面,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让人勾起对那段不朽历史的追忆与思考,而这些宝贵的历史,渗透着让炎黄子孙惊醒的东西——文化。

  我们经常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底“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两者中哪个更重要,余秋雨先生是这样回答的:“没有两者。路,就是书。”多么鞭辟入里的回答呀,书路归一,不可分割,走路的过程,其实就在读“书”,只是这里的“书”应该不是狭义的书本概念。

  人生如旅程,在乎的不仅仅是目的地,还有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我们只有走在路上,才能不断去认识,去感知,去领悟,去升华。好书伴我行,一路读书,一路行走!

  《文化苦旅》读后感(五)

  为什么取这么一个题目呢?因为作者余秋雨先生在自序中说过:

  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古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

  是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经过历史的涤荡,哪能不散落在各种偏僻的角落,让后人踏破铁鞋,终于发现了,但这发现了的也许只是它的一个零头。毕竟它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遗产,更是精神方面的灵魂。

  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说道:知(认识)情(情感)意(意志)三者构成了人类生活实践的基本内容。所谓“人化的自然”和“人的对象化”,按照朱光潜先生的理解,就是人之中有自然,自然之中也有人。而《文化苦旅》单从书名上讲就恰好符合了这种美学的标准。“文化”对应“知”;“苦”对应“情”;“旅”对应“意”。作者余秋雨也正是将自身融于自然,才从自然中探索到了中国文化的足迹。

  作者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所到之处都留下优美的笔墨。原以为作者只是随处走走,可不经意间才发现,作者的足迹有好多都与最近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再说长江》如此相象,一条长江竟能孕育这样宏大的文化,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

  比之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中国的许多文化遗迹常常带有历史的层累性。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余秋雨:《莫高窟》

  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

  一千年以后,我们现今的文化也将藏于山间某个角落,让后人也踏上这寻求文化之旅。

  看这本书的心情,远比看任何一本游记时要沉重的多,因为它不仅仅是游记,但确切的定义恐怕连余秋雨先生自己也不清楚吧!中国文化用一个“苦”字形容,真是恰到好处,使得我一直认为写此书的作者也应该是很老,直到看到“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播出时那位评委,不正是手中捧着这本书的作者余秋雨吗?他显得那么年轻,直到查了相关资料后才相信,他竟然已是60岁的人了,都说文化能使人苍老,可眼前不正有一个反例吗?

  中国文化说也奇怪,总显得那样低沉,范仲淹被贬,写下名篇《岳阳楼记》。号称“八大山人”的朱耷,因朱家王朝的覆没,躲到青云谱,或僧或道,用画笔来营造一个孤独的精神小天地了。李白,苏东坡,王安石,黄庭坚都声言非要在天柱山安度晚年不可,但多年的战争,使天柱山丧失了居家感,也使它还来不及为现代游人作应有的安排,空寂无人的山岱,留下了历史的强蛮。而天一阁藏书更是惨遭数量巨大的偷窃。最可恨的是作者在《吴江船》中写到的“”时期的焚书,将一切化为灰烬的同时,消灭了多少宝贵的文化资料。作者还在《笔墨祭》中感叹用钢笔代替具有中国文化象征的毛笔,我们呢,感叹代替钢笔的将是电子稿。

  虽然从头至尾读完此书,心情一直很沉闷,但这又何尝不是中国文化的缩影,阅读此书,就象跟着余秋雨先生踏遍山水,领略中国文化巨大的。

  品完此书,余味无穷!

21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