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方略读后感(2)
建国方略读后感篇3
1919年,孙中山先生写就《实业计划》一书,与《孙文学说》等书,合称《建国方略》。关于未来中国的发展,他提出了基本构想,当时曾被有些人斥为“空想”,而今盘点《建国方略》中三民主义、建国三序、实业计划等内容,在百年来的中国革命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尤其是实业计划中铁路、港口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设想,而今已成为现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三民主义精神的发扬光大
中国革命实践证明,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是相互融合的,毛泽东说“不但在过去和现在已经证明,而且在未来还要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三民主义最忠诚、最彻底的实践者。”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所谓革命三民主义是随着历史进程渐趋完善的新三民主义。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提出“重新研究国家的现状,重新来解释三民主义。”此后,他曾16次演讲阐述三民主义,他最后、也是最详尽的一次演讲内容是:“民族主义,反对列强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民权主义,实行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以管理政府,政府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以治理国家;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计民生。”孙中山在多次演讲和宣言中指出,他所领导的政党和运动必须达到三个目的,进行民族革命以实现民族主义,进行政治革命以实现民权主义,进行社会革命以实现民生主义。他又认为,最后一个目的,最好用改良的方法逐步实现。这些精辟论述,十分切合中国革命的实际,也为中国革命实践所体现。我认为,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精神的发扬光大。如,就民生而言,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总体目标,还明确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具体目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改善民生方面采取的最重要举措,也是史无前例的重要举措。因此,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三民主义精神的发扬光大。
二.建国三序在海峡两岸均有不同形式的体现
孙中山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构想和建立,提出了一整套政治设计,这就是建国三序。所谓建国三序,是指当时中国要从一个军阀割据、民智未开的国家,过渡到一个民主自由的宪政国家,不能一步到位,需经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军政时期,设立军政府,以扫除军阀割据、完成国民革命为要务;军阀扫除、国家统一,即可进入训政时期,由执政党培养训练民众学会并掌握权力之运用,党的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法律的权力,以党治国;经过训政,地方自治达到一定程度,人民对选举、罢免等项权力已会运用,执政党即还政于民,制定宪法,进入民主宪政时期。所谓以党治国,即在训政时期,由执政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此外,还有权能分开、五权分立等论述,在西方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中考试、监察这些精神,设立平行的五院分别行使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大权力,其地位平等,且相互制约。这一整套政治设计,在当今民主社会里人们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但对于刚从二千多年封建专制社会脱胎而来,又因反袁世凯复辟引起内战,对处于军阀割据的民国初期社会来说,是十分先进的制度,让苦难中的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我认为,现今中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会议、国务院及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组织,实际上是权能分开、五权分立的体现形式,并有所创新。海峡对岸的台湾,因历史原因与大陆分割,在蒋介石执政时期,因岛内多乱曾长期实行军政、训政,自蒋经国开放党禁以后,也进入了宪政时期。现今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人民开始友好往来,相信经过一定时期的实践和努力,可望实现“一国两制”形式的统一,以慰国父在天之灵。
三.实业计划中铁路、港口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设想,而今已成为现实
实业计划中的铁路建设,孙中山考虑得甚为细致周到。他设计了五条贯通全国的铁路大干线,分中央铁路系统、东南铁路系统、西北铁路系统。最大创意的设想莫过于高原铁路建设,他称“此系吾铁路计划之最后部分,其工程极为繁难,其费用亦甚巨大。”他说这一块土地矿藏丰富,世人罕至,待其它铁路完成后,这条铁路实有必要。让人钦佩的是,他还细列出了拉萨兰州线、拉萨成都线、拉萨大理线等16条具体线路,沿线所列地点之细令人惊叹,字里行间浸透着他的良苦用心。如今,这些铁路建设构想都已成为现实,现在中国铁路网的构架,基本上符合他的规划。关于港口建设,包括北方京津地区、东部上海地区、南方广州地区,同时根据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划分为几个经济区域,近似于现今全国大经济区域规划。在改良水道方面,提出整治长江口至重庆的河道、建设沿江港埠外,还提出在长江上游开发水利,明确说明在三峡建坝发电。如今,三峡大坝建成,已发挥全面效益,实现了他设想的航运、发电之外,其最大的效益便是防洪,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国父在天之灵有知,定感欣慰。
总之,读中山先生建国方略,深感国父英明伟大,叹服高瞻远瞩。孙中山当年万里奔波宣扬救国真理和革命学说,倡导民主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创立民主共和,制定建国方略。他的革命思想光照中华大地,吸引了千千万万仁人志士,誓为反清反袁不怕赴汤蹈火、救国建国不惜毁家纾难。我的祖父、叔祖父等革命先辈,很多人是由世代官宦富家子弟成为杀身成仁的革命志士,皆因孙中山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感召力。我想起童年一则故事,家父和族中长辈曾给我讲述祖父、叔祖父安庆遇难之旧事,幼年的我听后虽有崇敬心情,但禁不住傻傻地发问:“他们为什么放着好日子不过,要去参加那样艰险的革命?”家父答复说:“国父思想伟大,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如今,我明白了,孙中山革命学说,宏大正当,是革命真理,是黑暗中国走向光明中国的指路明灯,所以能吸引千千万万仁人志士,为之赴汤蹈火,不惜杀身成仁。中山先生不愧为中国民主革命先驱、中华民族的国父。
猜你喜欢:
3.济南的冬天读后感
4.建国方略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