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雷夫•艾斯奎斯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已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但他仍然坚守在他的56号教室,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向各位推荐的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篇一
当一名教师倾其所有精力、美德与创造力,他能为学生做什么?
第56号教室的孩子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TOP5%,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这一切奇迹的谛造者就是——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这位心灵导师,教给学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养。
他用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终身阅读”、“亲手劳作”、“以运动为本”等课程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立刻实践,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样实用。
此外,与铁腕管理相反,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与“小红花”奖励不同,他则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优异的教学质量,孩子个个谦逊有礼、诚实善良。这样的成就,追溯其根源则是雷夫反复强调的“道德培养的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近25年的教育实践,雷夫深信:着力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雷夫老师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这句朴实无华的话深深的震撼了我:教书和用心教书,在这里竟有了云泥之别。如果说把教书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那爱的只是自己,因为我们从中获得了生存的物质基础;只有把教书作为一项事业来做,才能坚持爱这个职业、爱这个岗位、爱讲台下的学生,才能用心,这就是雷夫老师的爱,正是有了这份爱,他执着地花费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来经营着这间第56号教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孜孜不倦。当我们的教育热情被时光掩藏;当我们被学生,被家长,被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当我们觉得理想与现实太远,开始计较得失平衡的时候,不妨想想大洋彼岸的雷夫老师,不妨想想“用心”这两个字。
学生在乎什么?现在的学生也许他们不在乎考试的成绩,不在乎老师的苦口婆心,更不在乎老师的处罚„„他们最在乎的是不公平。书中告诉我们:“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学生欢迎一视同仁的老师,只有公平,公正,学生才会打心底里尊敬老师、信赖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对于成绩好,行为乖巧的学生,那种喜爱之情会油然而生,相处过程中也自然而然地会在不经意之间出现一些偏颇。所以雷夫老师更高明,他高明之处在于他的公正,只要他心里装着学生,其实每个孩子在他心里都是一样的,所以雷夫老师以身作则,讲公平,讲道理,做孩子可靠的肩膀。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篇二
第一次知道《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是在去年的岗前培训上。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洛杉矶,有一所名叫霍伯特的小学,在这所小学里,有一间56号教室,教室的老师就是雷夫·艾斯奎斯——一位在56号教室里整整度过了25年教学生涯,得到社会高度认可,被《华盛顿邮报》称为“全美最好的老师”的神奇人物。这个高鼻子蓝眼睛的雷夫究竟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何以能够创造教育的奇迹?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迫不及待地看完了这本书,被雷夫的爱心和智慧深深打动。
一直以为,美国的教育和我们的会有很多的不同——不同的教育体制、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家长……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两国的教育还有这么多的相同之处!很多时候,教师要面对同样的教育问题,有着同样的困惑、同样的烦恼、同样的无奈,教师们也常常会犯同样的低级错误。
例如,很多教师会为了维持班级秩序而不择手段,不惜伤害学生的自尊和感情;在课程安排上的官僚主义,要求所有教师一律用相同的教材和进度来教学;也有应试教育,在沉重的测试包袱下,老师们再也没有充分的时间好好教授学生们应该精通的科目;老师们常会对学生们说,他们的未来决定于测验的分数,表现不佳会让父母和老师颜面扫地;众多小学通过强调阅读和数学的成绩,造成教师把过多的时间花在这两个科目上,而很少上像历史、地理、社会科学之类的科目,甚至放弃;美国也有孩子天天在补习功课。……
身处充满矛盾的教育环境,面对这么多的困惑和问题,面对班级中家庭环境不怎么样的学生,雷夫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有一句话,在书中反复出现了好多次,那就是“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在这句话中,蕴含了雷夫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一种责任感,一种不懈的追求。正因为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所以雷夫在56号教室,用他的挚爱与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带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喜,让我们不禁感叹,原来我们真的可以做得更好!
●以信任取代恐惧
“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
雷夫以一个案例说明了一个现实问题:很多老师为了维持教室秩序,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导致教室里弥漫着“害怕”的气氛——孩子们之所以守规矩,是因为他们害怕。而在56号教室里,恰恰缺乏一样东西,那就是“害怕”。在56号教室里,却以信任为基础——“没写家庭作业吗?只要你告诉我,我会接受你搞砸的事实。你打破东西了,这种事是难免的,我们可以好好处理……”诸如此类,关键是教师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从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来看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和足够的耐心来面对问题,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信任。这不就是“以人为本”吗?
●寻找第六阶段
“老师可以带班级,但决定这个班级优秀或平庸的,是班上的学生。”
“信任是基础,‘六阶段’则是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成长的基础建材。”
雷夫提出了班本化的“道德发展六阶段”。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这六个阶段为孩子们描绘一幅美丽的路线图,激励孩子们(也包含我们)终其一生的努力去追求第六阶段这一最美好的境界。
看了雷夫的“六阶段”说,我们是不是会发现,我们很多的教育都只是停留在前面几个阶段上。例如,“恐吓”、“威胁”孩子——“如果你表现不好就会怎么怎么样”,使孩子们的行为以“不惹麻烦”为准则;喜欢用小红花来激励孩子的进步和适宜行为——“如果你表现好的话,就能得小红花”,使孩子们的良好行为以“得到小红花”为目的;对孩子说:“如果你这么做,老师会很开心的。”使孩子为了讨好老师而表现良好。当然,如果孩子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但雷夫说:“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这就是后面几个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我要遵守规则”体现的是一种自律,但关键是要看规则有无价值、有无道理可言,如果规则本身是错的,那还不如不要。所以,雷夫说:“能达到第四阶段是件好事,但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更上一层楼。”更上一层楼后就是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就我的理解,这里已经融入了仁爱的思想,有对他人的同情心,有换位中的理解与思考,所以不论是对儿童还是成人,能达到这一阶段是不容易的。但雷夫觉得“我们可以做得更好”。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是最难达到的,因为行为准则已经存在于一个人的灵魂之中了。这一阶段,并不是靠“教”所能达到的,更多的是通过书籍、电影等来感受、理解和内化的。
很欣赏书中的这段话:“我们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并且尽力而为。正因为孩子们无法无天,所以我们更需要提高期望,不能让无可救药的行为迫使我们降低标准。”雷夫就这样执着地用自己的行为,用各种方式影响着孩子们做人准则,改变了孩子们的人生。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篇三
四月是我校的读书月,校长特地为每位老师推荐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初拿到这本书,看到《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个题目,感觉有点新奇,对于教师来说教室是最熟悉不过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为什么是56号奇迹是什么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认真地研读起来,然后也慢慢地走进了这间教室……
雷夫· 艾斯奎斯,这个并不比我们幸运到哪儿去的老师,从教20多年来一直守着固定的一间教室,教着一届又一届的五年级小学生——他们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雷夫老师遇到过和我们一样麻烦和困扰:学生基础薄弱,上课不听讲,作业拖拉,等等。但是,他却带着他的学生们创造了很多骄人的成绩——第56号教室的孩子,这些似乎平凡的学生,在这个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全国测试成绩竟在全美名列前茅。孩子们长大后很多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
56号教室的奇迹——爱的奇迹,从雷夫老师的这些故事经历、经验中,我看到了一位心灵导师的热情付出,也给了我很多的感触。
雷夫创造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而雷夫老师本身就是一个奇迹,雷夫老师身上有一种作为教师的最具潜在价值的优秀品质,那就是——热情、执着、不轻言放弃。
这些品质在一个个故事中,我们都清晰可见。《自序》中,他为一个学生解决酒精灯不能点燃时,居然烧着了自己的头发,看到这里,我真的感觉很好笑,我想雷夫老师在这方面真是一个有点木讷的人,他自己也说“我感觉自己像个白痴”。然而,雷夫老师却认为“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学,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有注意到,那么我前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这是他换个角度,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的鞭策。老师不是万能人,总会碰到意外的时候,特别是在自己的学生面前。小块土豆意外地沉入水里,窘迫与尴尬;学生上课不开动脑筋回答问题,很沮丧。当我们遇到这些让我们沮丧万分的事情的时候,我们该怎么想?该怎么做?我想,雷夫老师已经做出了榜样。
用无比崇敬的心情读完了全书,在惊叹之余,我也清醒地认识到:雷夫老师不是神,是人,他是美国的一位普通老师,他也有做“菜鸟”老师的时候,他每天都面临着很多的难以解决的教育问题,因为教育的通病是无国界的,美国甚至在有些方面问题比中国更严峻,危害性更大。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雷夫老师那样的人的潜在可能。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