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后感>

弗兰克《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_读牛奶可乐经济学有感

时间: 宁静642 分享

弗兰克写的《牛奶可乐经济学》讲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它让我们对经济学中的抽象名词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弗兰克《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供大家阅读!

弗兰克《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篇1

寒假向图书馆借了一本由美国罗伯特·弗兰克写的《牛奶可乐经济学》。最初还怕因为对经济必修一内容理解不好会看不懂经济学的书,翻开书立刻消除我所有顾虑。我想就算是没学过经济学的人,只要识字,都能读懂书中大部分内容。这让我感觉好多了,还好没借一本枯燥的理论书。我还曾一度认为经济学那些死板的条条框框的内容没有用,这本书完全否认了我的观点,它具体细微地从生活中各个方面阐述经济学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并不是一直在空讲大道理。它都是举身边最普通但我们不常关注的例子给理论坚实的后盾。

看完这本书,虽然不理解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但是有收获就好。走在大街上我也会下意识挑出一些东西侃侃而谈。书中有几个事例我觉得十分有趣。比如“为什么硬币上的人像是侧面像,但是纸币上的人像是正面像?”(当然是美元,人民币的硬币刻的是花)因为硬币上刻画出辨认度高的正面像是十分困难且成本高,而且在流通中容易磨损,所以没有这个必要。但是在纸币上画正面像,精致而复杂,成本低还可以辨别真假。另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是“为什么鲸鱼濒临灭绝,而鸡却没有繁衍之忧?”我刚看到这个问题时就蒙了,等看完觉得是可爱的推理。书中说因为鲸鱼不被人拥有。捕鲸人知道,如果自己不捕鲸它们就会被其他捕鲸人捕走。但鸡大多是被人拥有的。如果鸡被人杀了一只,主人肯定会要求赔偿,然后再买进鸡维持平衡。虽然鲸鱼和鸡都有价值,但由于没有所有权,导致鲸鱼濒临灭绝。

看完这本书,我深刻了解对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或许就在思考为什么的答案中找到许多乐趣。

弗兰克《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篇2

经济学?!并不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披着恐怖外衣的铺天盖地的令人费解的公式和概念,在这本书中,罗伯特·弗兰克教授用生活中的小例子让我们了解了一个不一样的经济学。平日里,我们总是抱怨课堂上的经济学早已经抛弃生活,百无一用。阅读了这本书,我发现,其实经济学正生动地编织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身边的大事小事都可以用经济学原理来一一解除。

教授在前言中提到自己志愿参加和平队到尼泊尔,出发前的尼泊尔语训练中,他的尼泊尔语老师用13周的时间采用模仿婴儿学说母语的方式教会他们讲尼泊尔语。这是一种训练思维的方式。讲师从常见语境中找一个简单的例子,让他们反复朗读,然后稍加变化,再反复朗读。等到能在当前程度进行对话时,再教更深的内容。其目标是让他们能不家思索的作出回答。这种“教的少,学的多”的方式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使弗兰克教授,将此方法应用于学习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教授给学生的不只是书本上大部头的经济学原理,更多的是教授一种思维模式。

弗兰克教授喜欢在自己的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博物经济学作业”,让学生写小短文,提生活中的问题,并以经济学的视角做出回答。正如他书中的例子,都是我们司空见惯而又未注意到的现象。比如,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圈瓶子里卖?为什么打开冰箱时,冷藏柜会亮,冷冻拒却不会亮?为什么自动贩卖机卖报纸的时候,允许顾客付一份钱拿若干份报,卖饮料的时候却不是这样?这是因为产品设计既要包含最符合消费者心意的功能,又要满足卖方保持低价、便于竞争的需求。这也就是说,产品设计必须在两者之间实现平衡。产品设计的功能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制造商对某一设计功能(此功能对产品的使用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的战略决策,会反映在产品身上。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钱,却又提供免费花生米?为什么印度高层建筑里最贵的房间在靠上的楼层,而低层建筑里最贵的房间却在靠下的楼层呢?为什么一辆售价 2 万美元的新车租金为 40 美元一天,而 500 美元一件的晚礼服租金却要90美元一天?这是因为要考虑各种经济现象中实际的供求关系。酒吧的免费花生可以刺激对酒水的需求;高层建筑中的靠上楼层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下欣赏到更美的风景,而低层建筑中即使最高层也无法隔去声音,反而可以享受靠下楼层的便利;供于出租的汽车可以折旧转售,而礼服折旧出售的可能行很低。

弗兰克《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篇3

经师姐推荐得知这本书——《牛奶可乐经济学》。在没有阅读之前,我就有觉得这种“经济学”将不同于课堂上老师讲的“政治经济学”抑或“微观经济学”,因为它把“牛奶可乐”与“经济学”放在一起了。然而后来事实证明我的猜想是正确的,尽管我刚读完这本书的第一章。

这本书很有意思,它不像教科书那样有许许多多空洞的名词解释,有无数种理论的推导方法;也不想许多经济名著一样深奥难懂。它讲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它让我对经济学中的抽象名词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而这个深刻理解的获得过程是一个轻松快乐的领悟过程,并没有利用太多的公示和图表。当然,对于我的这一点收获,作者罗伯特·弗兰克在写这本书时就已经是早有预料到的。(本书所选的问题,不光是因为有趣,还因为它们活学活用了基础经济学里的重要原理。我希望你会觉得,通过本书学习这些原理,有意思,又轻松。再加上这些问题有趣且答案简短,能为各位读者聊天时提供不少助兴的谈资。--摘自“引子”部分)那么,作者是如何受到这一点预期效果的呢?下面,让我来跟你分享我的见解。

(一)“引子”如“精彩预告”

众所周知,在许多刚出炉的电影上映前,在网上或电视上总能看到一两个电影的精彩片段,其作用无非是制造一种悬念,让观众产生对影片的兴趣,进而去购买电影票。同样,作者巧妙地在进入书本的正文之前用“引子”这一部分将书本的内容巧妙地“预告”了一番,激起了我对本书的极大兴趣。说其巧妙,是因为作者运用故事叙说的方法来将读者带进他的世界中,所有他提出的问题(如“为什么高速路边取款机的小键盘上有点字盲文呢?”、“为什么新娘通常花数千美元买一套她们永不再穿的婚纱,可新郎却往往租用便宜的礼服 ― 哪怕以后有很多场合都可能会用得上它?”)都很有趣,在表面看来跟经济学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他所作的回答却处处体现了经济学的影子。

(二)抓住读者心理从而获得读者。

在“引子”中,作者用几个事例提供的数据证明了社会的一种普遍问题:许多上过经济学课程的同学们似乎连基本的经济学原理都弄不懂。然后作者结合心理学原理(叙述性学习观点),用较大篇幅阐述了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以叙述的方式阐释经济学原理可以使学生轻松掌握经济学原理。作者正是抓住了“人类大多数脑袋吸收信息都会存在一种较为轻松的方式”这个特点。运用故事性的叙述语气方法来写这本书,所以这本书很受经济学入门者喜欢。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弗兰克《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相关内容

19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