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后感>

《20世纪外国散文精选》读后感

时间: 毓灿0 分享

茨威格说,我们这个自以为高度发达的世界实际上正在美国化,国而正在变得越来越单调;图书以及图书所体现的历史记忆是文化多元的保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世纪外国散文精选》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20世纪外国散文精选》读后感

读了一篇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忽然有种久违了的感觉。以前也读过一些大作家的散文作品,虽然不多,但没有哪一篇能像《冷雨》那样震撼我心的。文字里,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不仅有深厚的哲学思考,还有浓烈的文化味道。即使单单从排字来说吧,叠字,比喻,排比等修辞的运用也可谓是炉火纯青。所以从那以后,我就开始了搜罗精美小品(散文也称为小品)的学习生涯。

前些日子,去了趟书店,看见摆在货架上的《二十世纪外国散文精选》一书,起初翻看日本作家的作品,感觉还不错,于是买了下来。请注意,这本书是人教版的,语文新课标丛书。鉴于笔者鉴赏能力有限,未能读出这本书中收罗的全部作品的深刻涵义,或者说是那些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们所写散文的独特之处。总体给人的感觉竟然是匆匆上马,胡乱拼凑。实在对不起一个“精”字。

不过在开始评论之前,笔者先说说我自己对于散文这种文学题材的看法。

第一,散文相对与其他文体,例如诗歌,或者小说等,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它应该是作者对于生活或者对于某种社会现象的一种思考。它全文可以没有一条明确的主线,但应该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否则,在开头说东,文中又指南,最后却明北,而读者却以为作者说的其实是西。这个是非常要不得的。所以,要写出让读者能明白的文章,至少是读者的意会的文章才行。

第二,散文之所以是散文而不是日记或者账本,就在于它文中的抒情性,日记和账本无非就是记着今天老王家借了老张家多少多少米,明天老张家借了老王家多少多少醋,又或者是说记着一天行程路线一类的琐碎的事。日记和账本是给作者自己看的。我想如果他人的偷窥癖不是很严重的话,应该对这种鸡毛蒜皮的琐碎事感到厌烦和厌倦吧。因此,尽管生活中确实有些人喜欢偷看他人日记,但那也就是凤毛麟角而已,更别说是偷看他人的账本了。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喜欢看那些记着琐碎事的。八卦例外。所谓的抒情性,应该是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或者像火山喷发那样的猛烈,又或者是如涓涓细流那样娓娓道来。它应该具有着强烈的或者说是可以读的到的个人色彩在里面。

第三,靠文学吃饭的人,都喜欢研究一下摆在面前的文章的体裁。对于我们普通百姓来说,或者对于年轻人来说,才没有几个人管你写的是什么体裁,写作方法也不太在意。普通人只重视的就只有一个,好不好看。这是为什么呢?毕竟这个社会,圣人太少,贤者不多,儒雅的人也寥寥可数。大多数百姓,即使读过书,也没有多少人有心情和时间专研这文字里面的内涵是什么吧。就像一本《三国》,拿它在手的人无非就是读读诸葛孔明是如何如何神算,而鲜有人会去研究这借东风的真假,或者是三国反应的社会现状。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发表的文章就是拿来娱乐的,虽然说这是高雅的活动,但本质和流行歌星娱乐百姓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所以,只要是拿来给人看的文字,就一定要满足娱乐这一性质,而至于教育或者反应什么的,到是其次了。

第四,散文与其他体裁的文字一样,必需要有新奇性。和尚念经,千年不变,那是因为和尚如果不会念经,那就丢了饭碗。但作家毕竟不是和尚,他的文章中除了创作方式要不停更新外,他的思想也要与时俱进。所以千篇一律的散文,与其叫散文,不如叫经文更恰当些。

第五,内容。散文号称形散神不散,在第一条里,我说了,任何一个作品,必需要让读者看的懂,至少能会意;那么接下来,作家就应该充实文章中的内容了。散文有别于小说,在于小说可以把作者的思想分成大大小小的片段展现在作品的各个部分,散文有别于诗歌,在于诗歌能将议论与抒情合二为一,散文的字数因此不应该多,但要做到精炼,思想应该做到集中,至于属于内容的题材,到未必重要,任何题材都可以。但一定不能是流水账。

因此,如果用一桌菜来比喻散文,那么诗歌很明显应该属于点心,做工精致而小巧,戏剧与小说,是菜里面的正菜中的肉菜,味道丰富而吸引。那么散文就应该是这桌菜里面的汤和青菜。平平淡淡,但不可以缺少。随便做不行,依然需要认真和细致的活计。

因此,以我这套对于散文的定义,那么《二十世纪外国散文精选》中所选的作品,很多就不符合我自己的口味了。

就此评论这本辑录里的几篇文字吧。第一篇让我极其不满的便是尼日利亚的那篇《在接受1986年诺贝尔文学奖时的讲话》,如果这篇是散文的话,那么这应用文和散文也就真没区别了,不知道有没有人是文学系的,能否给我解释一下演讲稿和散文的区别吗?当然,翻开这篇文章,作者运用了他自己民族的许多传说以及典故,但这篇文章真有让学生读的必要吗?如果放到应用文系列里,那么还有值得研究的地方,但全文除了无数的感叹外,实在没有了可取之处,或许,作者本身获得了诺贝尔就是把这篇文字选录到这本书里的理由吧。

第二篇是《我有一个梦想》,作者马丁·路德,人所皆知的一篇演讲稿。这是一篇非常伟大的,富有人文关怀气息的演讲稿。但至于是不是一篇散文呢?试做浅浅分析一下。第一条:读者能不能看的懂?回答是肯定的。第二条:抒情性。这篇文章也是有的。第三条:娱乐性。作者当时做着许多“白日梦”,当然也就有了娱乐性,但好看并不好玩,不值得玩味。第四条:是不是具有新奇呢?例如说文章中有没有埋伏笔,有没有欲言又止的,或者其他的。很明显,这篇文章大多是白话,具有着明显的演讲里具有的煽动性。如果抛开作者,以及这文字出现的地点,那么我想它的影响力绝对有限,如果不以作者对于时代的影响相比,仅仅把稿子做对比,那么这篇稿子和最近出现在法国的那篇“一个中国留学生致法国人民的”简直不分伯仲,而且并非是一篇韵味十足的散文,而那稿子的入选,我想恐怕是作者的影响力实在太过于深远了吧。(我会把这篇文章贴在下面,供对此有兴趣的朋友们读读看)

这是这本里面,最不像散文的“散文”。那么剩下的文章怎么样?是不是散文了呢?答案是肯定的,剩下的都是散文,但是不是属于“精”的散文呢?

在这里笔者又要啰嗦一下,对于“精”的理解。

散文里面有诸多题材,无论选择什么题材。

首先,选择一篇散文,应该避开作者的影响,影响非常的大的作者,他们写的文章可未必就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相反,一些好的文章,能启迪人的文章未必是那些大作家们写的。有些甚至是无名小辈。

第二,一篇好的散文未必是那些大作家们所喜爱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我们常常因为某某作家评论了另外一个作家的作品,当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时,我们就认为那是个好作品,但当给予了极差的评价时,我们就认为那个是坏作品。例如《易经》,当普通人听到这个名字时,首先想到的是这是个算命的书。其实这本书里面包含的智慧又岂止是算命?这都是因为误传所致。因此选择一篇文章,应该好好读读,真正认为有价值再收录。

第三,一篇好的散文,往往兼具“形美”和“神美”。所谓形美,指的是修辞手法,文章安排,它与一般的散文不同的是,它往往出自于作者认真细致的加工工作,而不是作者一时兴起而作的作品,在这个节奏,段落,字里行间都经过细致加工,所谓别具匠心,因此有了“形美”。其次作者将自己的思想,进行了巧妙的伪装放在他的文字中间,因此需要读者慢慢去品味,所以有了所谓的“神美”,它能引起读者对于作者思想的认同,甚至和作者的文字一起产生共鸣,往往读了一遍后还能让人再想读一遍。

第四,一篇好的散文,值得精选的散文,是要经过时间的淘洗的。往往需要至少二十年至五十年的时间,有些甚至需要一百年的时间。因为,一篇值得称之为“精”的散文,都是在长久的淘汰后剩下的精品,如同淘金子一样,是要在泥土中用水一点一点淘的。

因此,就这以上四点来说,这本书中所选的散文,大多都称不上精选,而是泛选。尽管是为初中生准备的,但作为初中陶冶情操的书来说,未免显得不称职,甚至有种为了精选而精选的味道,更让人怀疑是为了钱而不是为初中生准备的文化盛宴。这道菜做的实在烂。

我想,如果读读余光中先生的散文,或者是日本作家德富芦花和川端康成先生的散文,再对比一下这里收录的其他作家的散文,你就知道了什么才是“精”。当然,这里面还是有几篇优秀的文章,至于是哪些,就仁者见仁了。以上是笔者对于此书的评价,如果有不同意见的朋友,欢迎和我讨论。

附录:留法学生李洹在巴黎游行集会上演讲

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中法朋友们,你们好!  我想首先感谢巴黎人民和巴黎市警察局给了我们今天这次机会让我们聚集于此。这是罕见的一次,也是欧洲和法国历史上最大的华人集会。

我想代表从别的城市,乘坐大巴、火车和汽车,从几百公里以外自费赶来的朋友们说几句话。很多朋友没有能与我们相聚于此,但是我想替他们表达他们与我们一样的对中国、对法国、对法国人民,以及对中法友谊的关注。

在这次对中国的妖魔化的扭曲报道事件中,我们,全世界的中国留学生,我们感觉很痛,我们的感情受到了伤害,但是我们不怪法国人民,因为造成这样结果的责任人不是你们,而是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和职业煽动家。

像所有行业一样,记者和媒体有自己要遵守的职业道德。媒体要求公正,客观,对所报道内容的核实,以及评论的适中。无论如何,也不能诽谤和诬蔑,没有证据地责难,扭曲事实。

在对最近发生的事情报道中,一些记者超出了他们原本的报道角色,完全变成了自认为拥有绝对真理的批判家,甚至把事件可笑地简单化。他们的角色从一开始就这样人为地被分配好了。

然后,记者们找寻各种方式和手段来证明这两个角色。比如说,选择性的阐述历史,认为中国的革命对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侵略”,而故意不说95%受煎熬的藏人的黑暗的政教合一,把尼泊尔的警察当成是中国警察,用几十年前的照片来说今天的事情,传播根本没有验证的信息,比如根本没有可信度的所谓死亡人数,以及选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口述。

那些外国游客的描述,没有一个媒体说这是对无辜者的施暴。更有甚者,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制造并强迫人们接受一个根本没有任何可信和公正证据的“血腥镇压”的假设。

媒体很少邀请中国人在节目中阐述他们的观点,即使有也是把他放在被告的位置上,而另一方的则是在数量上几倍于他的“法官”。是,你可以批评中国政府在一段时间里不允许记者入藏,但是不能捏造不知道的事情

这种处理西藏暴乱信息的方式,是一种媒体暴力,一种意识形态的欺骗行为,一种话语权的霸权,一种扭曲事实的宣传,一种无耻的欺骗。

首先受害者是法国人民,他们是多么的具有怜悯心和博爱,他们相信媒体,可不幸的是,他们被操纵和欺骗了。

西方的信息模式本来还是人们的一种效仿模式,它现在不再是了。没有人有权力操纵大众舆论,不能在中国,也不能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这是在所谓言论自由模式中的另一种压制言论自由的方式。

还有一些作为法国精英的政客的思维惰性,让我们无比震惊。

所谓人权,对某些人来说是圣战的号角,和一切有政治目的不负责任的煽动的盾牌,比如说对于罗伯特?梅纳尔(“无疆界记者”组织主席)。为什么此人在官塔那摩监狱里的酷刑不断重复,在伊拉克人被美军士兵侮辱的时候消失了?这是不是一种选择性的失明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止了对“无疆界记者”的支持,在一份公告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解释说,无疆界记者多次在无客观所言地报道某些国家的过程中丧失了记者职业道德。

为什么呢?

从互联网上,同时也是我们的罗伯特先生承认的信息中,我们了解到“无疆界记者”的财政支持是源于一些与美国中央情报关系密切的组织。

我们,海外的中国学生,我们很心痛,我们的感情受到了伤害,但是我们并不怨恨法国人。我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之间经验与信息交换的桥梁,我们也是这场文化、思想,尤其是政治冲突最先的受害者。

在国内的中国人非常相信我们这些留学生对国外的见解。他们对于国外的认识和印象取决于这个留学生群体的感觉。

面对捏造或者说传递虚假消息的西方媒体的指责,我们这些学生中的很多人开始反击,在互联网上辩论并呼唤报道的真实性。我们都注意到,被某些媒体 “喂饱了” 的有些法国人对于中国有着很深的偏见。

在抵制奥运,抵制中国,所谓自由西藏的叫喊声中,中国人民对西方世界的审视和不信任正在增长。中国政府的努力还远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说它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和说它是世界上最差的同样可笑。但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些20岁到30岁的年轻人,从我们年幼时起,我们就一直生活在中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自由度不断开放的环境中。

我们很惊讶,在这一切都向好的方面发展的时刻,在这个我们生活比以前更好的时候,国外才有越来越多的人想把我们从所谓的 “世界上最大的独裁”中 “ 拯救 ” 出来!我想问,你们以前在哪儿?我们这些在西方求学的中国人,我们对未来充满了自信。的确,中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而我们,我们中国人,更是对这些进步的实现有着前所未有的信心。

中国有另一种文化,另一种历史,另一个体积。社会学不是一种像数学精确的科学。在这方面,要成为一种 “普遍的典范” 有太多的变数。

来中国吧!来看看一个真实的,完整的中国,一个很多西方媒体不会展现给你们的中国,来西藏吧!用你们的眼睛来见证那个 所谓的“文化灭绝” ,是否这种灭绝真的存在,是否藏语正在 “消失” ,那些喇嘛们是不是可以自由的信仰他们的宗教,西藏人是不是比在__的神权统治下过得更好!和那些上了年纪的西藏人聊聊,谈谈他们永远无法忘记的 “ 佛教天堂 ”。我们需要直接的交流,更多的知识交换,我们会继续对此作出贡献!

我们中国留学生支持奥运,支持奥运在中国举行,这个占人类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有资格承办奥运会。

奥运是属于谁的?奥运是属于您的,属于我的,属于我们的,属于我们大家,属于全世界的人民。这不是一场政治游戏。亲爱的政客们,反对中国的那些政治势力的走卒们,请停止你们对于奥运的污染。

中国作为东道主国家,想为全世界人民送上一份最好的礼物。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呕心沥血多年,就是为了这一天。他们正敞开怀抱欢迎世界各国的人们。

当奥运圣火在世界各地传递的时候,所传达的是同一条信息,那就是欢迎你们的到来,中国人民期待和你们一起庆祝这个充满人性关爱的盛会。

当有些媒体提到,这次圣火传递失败是给中国的一记耳光。当代表着爱与和平的圣火,受到一些专门抗议者的侮辱行径时,我认为这确实是一记耳光,但不是给中国的,而是给中国人民的,给法国人民的,给全世界所有热爱奥运的人民的。

很多法国人似乎对中国有一种恐惧,这种恐惧来自于对中国的无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希望你们可以直接和我们沟通,通过我们,热爱并希望巩固中法友谊的桥梁,来进一步了解中国。

中国和她的文化注定了我们爱好和平的本质。自秦朝统一六国后,中国从此结束了原来分裂的状态,成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国家。我们便属于一个大家庭。

我认为这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化的高度。这会令人担忧?但是文化是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当你们在中国饭店使用筷子的时候,中国文化正向你们充分地展开它的怀抱。

妖魔化中国只会让中国人愈发远离西方世界,只会加剧人民间的距离。

请让我们好好沟通!

我们想给你们其他一个信息。我们中国留学生,非常诚恳地希望中法人民之间不要有敌对情绪,因为不管怎样这都是不理性的,也是没用的。了解两种不同文化的我们,希望成为这两国人民的一座桥梁,一个信息沟通点。我们向你们诉说的是中国人民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我们同时也会传达法国人民对中国善意的关注。请相信我,这座桥,将会前所未有的坚固,特别是在这种极度令人遗憾的现状下。

我亲爱的法国朋友们,我们热烈欢迎你们所有人的到来,甚至那些想“在北京制造混乱”(一个欧洲议会议员的言论)的人。我们将会帮助他们找到一个好的保险公司,为他们提供一种包括所有民事责任的保险。

让我们北京见吧,亲爱的朋友们!

谢谢,非常感谢!

《20世纪外国散文精选》读后感

茨威格说,我们这个自以为高度发达的世界实际上正在美国化,国而正在变得越来越单调;图书以及图书所体现的历史记忆是文化多元的保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世纪外国散文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8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