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后感>

家读后感

时间: 木兰832 分享

  巴金是一位有热情、有进步思想、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巨匠之一。读了他写的家小说,大家写了哪些感想?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家读后感,一起来看看。

  家读后感800字

  读完这本书,我有许多感悟。这是一本很好的书,我十分喜爱它。相信大家都知道并且都读过这本书,故事的内容就不需要介绍了。

  看完这本书后,特别是了解了巴金的生平后,我真的觉得书中的觉慧与巴金本身十分相似。

  残酷的现实确也教育了青年巴金:母亲死后四个月,二姐就患“女儿痨”死了。她性情温和,从小熟读《烈女传》,她学到了许多封建“妇道”,知道作为女人,要顺从一切,忍受一切。那本书里,有个寡妇因为陌生的男子拉了她的手,她便把自己的手砍掉;有个王妃,官里起火,她甘愿烧死,也不出来,因为怕失体面。二姐熟读这本书后,显得与她年龄不大相符的沉默与忧郁。祖父生日的三天后,她的生命就结束了。

  大哥的处境十分困难,巴金是非常了解的。大哥本来与一个从小在李家走动的巴金表姐很好,但是这门亲事后来没有成功,他用在祖宗神位前拈纸团的办法,选中了另一个姓张的姑娘。大哥心事成虚话,虽满肚委曲,但也没有反抗,也从不曾想到反抗。后来祖父死了,恰好这时大嫂怀孕,临盆在即,这就成为叔婶们打击他们的可趁之机,他们一方面在祖父灵堂前提出分遗产,一方面又认为祖父去世不久,长房在服孝期间,在家生孩子,将与祖父在天之灵相冲,因而竟然要求大哥送妻子到城外一个偏僻的乡村去生产,说离开家里越远越好。

  大哥在大家庭中与长辈因循、敷衍、妥协、服从惯了,并不能接受巴金兄弟要让大嫂留下来在家生产的建议。他最后还是拿着衣被陪着自己的夫人上轿,到城外把孩子生了下来。虽然,大嫂并不像《家》里的瑞珏那样难产而死,但当孩子弥月以后,大嫂抱着孩子回家,巴金看着叔婶们脸上所显露胜利者虚伪表情,愈益增加了他对这个大家庭的憎厌。

  巴金是觉慧吗?高家的悲剧源于李公馆经历的悲剧;鸣凤、瑞珏、梅表姐这些悲剧人物的诞生,是巴金从李家悲剧生活的经历中提炼出来的,这是因为巴金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他感受的是一代人的悲剧。正是巴金在封建大家庭中经受了大量的心灵折磨以后,最后才演化成了小说《家》中觉慧的决心和眼泪。他比觉慧看到的更广,也更深。

  可以说巴金的《家》是他对自己的家族生活的记叙和讽刺。

  家读后感900字

  在寒假期间,我阅读了巴金先生的著作《家》。这本书带给我很大的启发,书中的觉慧生动形象,作为一类人的代表,他的形象扎根于很多读者的心中。

  但在我眼里,他有的只是勇敢与年轻。有时他“不识时机”的幼稚行为,却让他的“家”更加混乱。

  虽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理想,是生命的绿洲。”但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觉新不懂得循序渐进,积沙成塔,从小家开始改变。想一下就改变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思想,可能吗?

  在军阀压迫的时期,他不知能屈能伸;在家里出了乱子后,他依然把同学带回家讨论怎样反抗封建势力;在大哥觉新一再规劝他,提示他时,他却反过来怒斥觉新没有坚守自己的理想,屈服于封建旧观念;在他们的报社被查封后,他不顾觉新的处境,将报社搬入他大哥管辖的商场,当纸包不住火,他的报社最终被军阀发现后;他却斥责一直帮助他隐瞒家人,暗中帮助他的大哥,怀疑是大哥告密。

  他在为自己所谓的理想而奋斗时,没有顾虑到他的行为会给自己的“小家”惹上多大麻烦,他有的只是理想,却没有看到责任,一个人对家的责任,他责备大哥,却不曾考虑他的感受。

  觉新一个人扛起一个大家,有的不仅仅是责任感,还要有勇气,有勇气去舍弃自己的理想,抛弃美好的前程。觉新虽然是被逼的,但他却没有逃避现实,勇敢地接下了一个将要四分五裂的家。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必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是责任的涵义。

  我依然认为觉新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歌德曾说过:“尚未实现的崇高目标,要比伸手可得的渺小的珍贵得多。”他暗中帮助觉慧,他想一点一点的改变这个社会,慢慢地让人们接受新思想,渐渐地让旧封建观念沉入人们的心底,他虽然这样做不会很快的看见成效,但这比觉慧的想法甚至做法要妙的多。

  虽然他的沉闷少语的个性造成了无人理解他,体谅他的结局,他在很多人眼里是软弱的,是屈服于封建的,是惟命是从的,但他在我眼里却是一个坚强勇敢的男子汉。因为他挑起了最折磨人的担子。尽管这份责任有时使他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也许梦与责任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但无论选择谁,都必须要有勇气。

  家读后感1000字

  巴金,作为现代著名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少杰出的作品,以爱情和婚姻纠葛为主要线索的《家》是激流三部曲之一,是这位文学大师的代表作。

  小说《家》真实地描写了高公馆这个“诗礼世家”“同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过程,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本质,控诉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颂赞年轻一代的反抗斗争精神。

  小说觉慧,觉民,觉新三兄弟在爱情婚姻下的不同遭遇。主人公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形象,以及其二哥觉民都是在五四思潮下的觉醒,体察到封建家庭的虚伪、黑暗和腐朽。他们追求先进的思想,关注时事,积极参加反封建活动,他们渴望自由的爱情,讨厌封建的家庭婚姻,讨厌连自己的婚姻都要被束缚,讨厌将自己的感情葬送在封建礼教中,就像觉慧与丫头鸣凤,明知道身份地位悬殊,却还是不顾世俗的眼光相互爱着,甚至当冯乐山要娶鸣凤做姨太太时,她宁愿投河自尽也要捍卫自己的爱情。而觉民与琴都是典型的先进青年,在他们见证了觉新、觉慧惨痛的爱情经历后决定奋力一搏,到最后终于赢得了他们的自由。而大哥觉新是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甚至现在的话说,他有着人格分裂症,他不满旧家庭的专制,然而作为长子长孙的他,又加上受封建礼教较多的约束,他养成了委屈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他不敢大胆反抗,义无反顾,以至于不能与自己喜欢的梅芬结婚,更是将温柔贤惠,善解人意的妻子瑞珏推向了死亡地带。

  小说中还刻画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接受封建礼教安排的婚姻,最终郁郁寡欢,绝望而死的梅芬;顽固封建,完全沦为封建礼教奴隶的高老太爷;温柔贤淑,通情达理,因高老太爷的死而搬到野外待产,最后因难产而丧命的瑞珏……这些都是在批评无情的封建礼教所带给社会的黑暗。在那样的社会中,人们看不见光明,看不见希望,人们每天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唯有新思潮,新思想才能带领人们走出这个可怕的牢笼,就像主人公觉慧一样为了挣脱这个牢笼,到最后舍弃从小长大的家,远赴他乡追求自己想要的光明,他的这份追求新思想,新事物,敢于探索,敢爱敢恨的热情和毅力值得我们学习。

  读了《家》之后,我不得不佩服巴金先生对现实生活的体会之透彻,更能将这种现实生活展现在他的小说中,那么的清晰,真不愧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家》也不愧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家读后感相关文章

1.巴金的《家》读后感1000字3篇

2.家读后感

3.读后感1000字

4.读后感征文1000字

155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