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后感>

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感

时间: 木兰832 分享

  冯骥才写的一百个人的十年。大家在读书时有何感想?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感,一起来看看。

  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感篇一

  历史永远是活着的,有些历史顽疾只有不断吃药才不会发作--冯骥才

  作为80后,我出生时“”已经结束,因此对这段历史并无直观认识。以前对它的印象,也仅限于父母对于知青经历的回忆,以及以梁晓生为代表的知青作家对上山下乡故事的描述,再有就是《孽债》这类知青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然而,那十年间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对个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是我以前不曾了解和想象的。冯骥才可以说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作家,他通过对大量经历过“”的普通百姓的访谈,整理出了这部可看作纪实文学的《一百个人的十年》。

  因为是整理口述材料再加以文学加工,所以每个故事都显得朴素近人,真实可信。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书名是一百个人的十年,书中一共也就30个左右的故事,为了保护讲述者的隐私,作者尽量将地点人物模糊化,但完全不影响代入感。每每读到动情处,总会忍不住眼含热泪。

  分享三个给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吧。

  “拾纸救夫”。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因为讲了毛主席在水沟中躲避伪军搜索的故事,被认定为损害主席形象的现行反革命而投入监狱。老师坚称他讲的故事是从书上看来的是有据可依的,可就是想不起从哪看到的无法为自己伸冤。他的爱人是文盲,自此开始了到处捡拾有字的纸片的生涯:每天拿着成堆的各种纸片让别人读给她听,期望有天能读到那个故事。在漫长艰苦的读字生涯中,女人和孩子死于一场火灾。直到八年后他刑满释放,才找到了故事的出处——来自谢觉哉的《秋收起义和我军初创时期》里的浏阳遇险。为了一桩冤案,他家破人亡,失去了一切,这些损失由谁来弥补呢?

  “我到底有没有罪”。她是医生,父母是资本家,“”一来,家被抄,父母被红卫兵批斗和殴打,后来他们实在忍受不了,决定一起自杀。但在当时的形势下,自杀也不容易。于是他们商量着,因为她是医生,熟悉人体构造,就由她割开父母的喉管,然后她再自杀。这样解决了所有人的痛苦。然而,当她手刃了父亲时,却被红卫兵们发现,不得已她和母亲选择了跳楼…由于她是杀人犯,医院便救活了她并把她投入监狱,她的母亲却因未得到及时救治而身亡。多么震撼的故事!本来救死扶伤的医生,却不得不把手术刀当作凶器去杀害自己的亲人,而且是“为了他好”!在那种时代背景下,人性被扭曲到何种程度!让人不寒而栗!

  “失踪的少女”。口述者是一位作家,一次他去外地出差,在车站等车准备返程的功夫,遇到一个20岁的少女。女孩的父母都在“”斗争中丧生了,只有她一人无依无靠的在乡下插队。由于她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在农村实在无法忍受,就从乡下偷跑了出来,茫茫然来到车站,也是举目无亲,不知往哪里去。这时一个40多岁的男人与她主动搭讪,他说自己在新疆一个工厂做采购员,全国各地出差,年纪大了一直没讨到媳妇,如果女孩愿意,他可以娶她为妻,帮她落上户口和粮食关系——这在当年可是一个城市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没见过世面的女生迷茫了,看这位作家面善,像是正派有学问的人,就来找他拿主意。作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可是要决定她的一生啊!他问了采购员一些问题,觉得他对答如流,讲的情真意切,又问女孩的意见很愿意跟去,于是女孩当下就坐火车跟采购员走了。但作家一直不太放心,趁着出差的机会去了采购员当时信誓旦旦说的自己的老家,却发现查无此人!也就是说,那人很可能是个骗子!而这个女孩的命运如何?也是永远的未知了。

  其他人的故事,还包括从小被叫狗崽子的儿童,研究核导弹却多年无法正常工作的专家,根正苗红却当了多年右派的老红军,与右派父亲划清界限的女儿,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工人夫妻……每个故事都尤其特色和代表性,但是我个人对书里后半部分讲红卫兵,造反派,严刑拷打之类的事情没那么感兴趣。

  我非常欣赏冯先生的历史观:

  历史不仅存在于文献和史书中,在博物馆内,在一天天远去而模糊的岁月里,也存在于我们的观念、话语、行为、习惯、下意识中,不被我们察觉。比如“”的否定一切,怀疑一切,斗争哲学,破坏欲,非理性的盲从,躁狂症,反文化及反文明,在当今充满博弈和网络化的时代,依然在被表现,演释和传承。

  我们也看到,这些故事中,无论是右派,左派,知识分子,普通工人,知识青年,还是红卫兵,造反派,军代表,都在控诉和揭露“”的罪恶,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受害者,虽然始作俑者是一人,但所有的冤情推到他一人身上也不合适吧!那些作恶的人,甚至在“”结束后依然当权,依然活的很好,对那些蒙冤的人,只用一句“你的冤案是_造成的,现在_粉碎了,你也得到了平反昭雪,继续好好工作吧”就把人家打发了…和作者一样,我也在思考:为什么鲜有忏悔的人,或者说,那些作恶的人是否有过觉醒和良知呢?

  直到最近1,2年,才有个别的名人陆陆续续为“”中的所作所为公开道歉,虽然这道歉也许来的太晚,但迟到总比不到强。在当今--也许和“”隔得还不够久远吧,受到种种限制,可能没办法客观公正的去看待这段历史。我赞同作者所说的:不管什么样的历史,只要正面和诚实的去面对,本质的去追求,科学的去认识,负面的历史就会成为未来有益的告诫,成为我们自信根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看,冯骥才的这本书帮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警戒今天,告诫未来,意义重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有些历史顽疾只有不断吃药才不会发作!

  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感篇二

  在延绵不绝的历史时间里,十年不过是眨眼的一瞬。但对于一代中国人有如熬度整整一个世纪。如今四十岁以上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人的命运不受其恶性的支配。在这十年中,雄厚的古老文明奇迹般地消失,人间演出原始蒙昧时代的互相残杀;善与美转入地下,丑与恶肆意宣泄;千千万万家庭被轰毁,千千万万生命被吞噬。无论压在这狂浪下边的还是掀动这狂浪的,都是它的牺牲品。哪怕最成熟的性格也要接受它强制性的重新塑造。坚强的化为怯弱,诚实的化为诡诈,恬静的化为疯狂,豁朗的化为阴沉。人性、人道、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所有含有人的最高贵的成分,都是它公开践踏的内容。虽然这不是大动干戈的战争,再惨烈的战争也难以达到如此残醋——灵魂的虐杀。——冯骥才

  这是一次沉重的阅读经历。没有音乐的渲染,没有图片的补充,只有发自心底的文字与标点在呐喊,但它给我的心灵冲击却是任何悲伤的电影、任何惨痛的画面也替代不了的。作为一个晚辈面对前人所受的苦难而升腾起一种对世道的怨恨和怪罪也许是不理智不成熟的行为,我丝毫不否认自己的不成熟,这本已无所谓。我更想在自己的不成熟中无所畏惧地质问一句:那些像狗一样积极掀起“”浩劫的人们,你们忏悔吗?这声音太微弱,也许根本就没人听闻。但我相信一定会有这样的勇者带头向那些逝去的灵魂忏悔。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不是怕死,而是怕活,这便是那个时代的荒.唐。”蝼蚁尚且偷生,而“”期间的人们却用尽手段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成功的人尚可如愿永别这个充满人性杀戮的世界,而自杀未遂的人儿就没有这样幸运了,他们不仅要重熬人间地狱般的生活,还得背负“畏罪自杀”的罪名。一个时代的人都在畏惧生存与明天,那该是怎样的不可思议。

  更不可思议的是那些受难者所背负的“罪状”,一则莫须有的告发便可将人不分青红皂白打入牢狱从青丝坐到白发,将幸福美满的家庭撕裂成家破人亡的残影,将含情脉脉的眷侣分割为阴阳两地……而那些告发的人有的是拜过把子的兄弟,有的是谈天说地的朋友,有的是默默无闻的邻居,有的是尊崇过自己的学生,也有的是结过梁子的对手。在那个时代告发一个人无异于做了一回英雄,每个人都对周边的人保持着高度的警戒和肆意的怀疑与栽赃,“”这双罪手生生撕裂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面纱。

  书中的第一个故事《拾纸救夫》现在还记忆犹新:讲述了一乡村老师,课堂上向小朋友讲述毛主席当年在浏阳被白军追得趴在水沟里藏身,最后机智脱险的故事。后被人举报故意歪曲毛主席的伟大形象。老教师称自己是在一本书上看到的这个故事,奈何怎么也想不起是出自于哪一本书,于是以“特大现行反革命案”被打入狱中。他的妻子是个农村妇女,不识字,坚信他是冤枉的,利用一切机会找这本书、这段话。她整整拾了八年纸,可是在她丈夫刑满前半年的一天夜里,家里着了大火,这女人和孩子活活被烧死了。老教师听闻后悲痛欲绝,几度都自杀未遂。读完这个故事,“”的残忍与不近人情已了然在目,因一句话而家破人亡的人不计其数,这与当年的文字狱又有何区别呢?荒诞的不止这一个例子,还有一个故事更是光怪陆离:当他熬度了二十二年的苦难日子终于等到揭晓自己为何而坐牢的真相时,领导告诉他原因竟然是他所在的市被江青批评为批斗成果落后与其他市,上级为了提高“政绩”故意给他捏了一个罪名以填充数量上的不足。这样的冤案数不胜数,少数在“”结束后被平反,而更多的是直至今日也未得到正名。伟大的领袖刘少奇,文学家老舍、杨朔,彭德怀元帅等,也未能幸免此闹剧。有人说,“”期间受迫害的人没有一亿,也有千万。其中不乏社会政界、商界、文化届等各界精英的陨落,民族的脊梁被活生生地削掉一片精骨。除此之外,“”这场由文化领域肇始的“大革命”,对教科文的摧残尤其严重,无数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遭受浩劫。还记得书中一个叙诉者所讲,家中由父辈保存下的大量珍贵书籍、名画由于被扣留于潮湿的地下室,被无知的学生们撕下当作了厕纸。多么教人可惜和可恨。

  虽然好多故事不可思议,但诉说者找冯骥才显然不是为了述说他们的奇遇。使他们渴望诉说的,是深藏于心时时使他们感到不安的屈辱、义愤或悔恨等等。有一个诉说者说,当她回忆完这段尘封于内心深处的历史时,整整病了一个月。许多人都不愿去回想这段不堪的岁月,因为每次记忆之门的打开都将剥掉他们一层皮肉。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新的世纪,“”已成为一段历史尘封在人们的记忆中,对于十年动乱似乎渐渐被淡忘,这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悲哀。看不到那穿着发白旧军服带着红色袖标的骄傲年轻人,没有那据说铺天盖地的红宝书,也找不到那些满口阶级斗争的人们,他们都消失了,但是他们都存在过。他们哪儿去了?是否在满面笑容得享受生活?那些曾经作恶的军代表、政协委员、红卫兵,他们是否为自己疯狂残暴的行为悔恨过?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无法从《一百个人的十年》的黑暗中走出。由于高中学的是理科,对于“”的了解只停留于它的表象,如今了解到它的真实面貌,触目惊心之余是一种集悲愤、难受、同情为一体的复杂情绪。我常常在想,要是我生长在那个年代,是否也会被卷入被“妖魔化”的反“右”思潮,做出违背人格与人性的事情?我不敢肯定。因为一个人的思想一旦被另一种思想洗脑,就会坚信与这种思想相排斥的都是罪恶,以至于黑白颠倒,是非混淆。这让我想到了几个月前发生的麦当劳惨剧:一个女子在麦当劳用餐时因拒绝给一位陌生人她的号码,结果遭到了该名男子及其同伙的殴打,致该名女子死亡。致使这帮人对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忍下此狠手的原因是,他们信奉邪教,坚信这位女子的拒绝行为是一种恶劣行径,必须将其铲除掉,以至于他们丝毫没有认为自己做错。我想说,人的思想一旦被控制是非常可怕的,那类似于软性“囚禁”—— 一切与此有关的行为都出自于自我意识。“”浩劫的专制者们聪明且成功地将大部分人的思想更换。

  对于我们这些“”后出生的人来说,“”期间的惨绝人寰是我们永远无法体会到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文化精神的富足丰腴,幸福指数的快速攀升,人们渐渐淡忘掉这段历史,它只存在于老一辈或老几辈们不堪回首的叹息中。“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我不知道列宁的这句话在这里是否仍然成立,因为悲痛的历史还是少回忆好。或者说让专制者和后人们回忆,一个忏悔自己的罪行,一个为了不重蹈覆辙;受难者们还是选择忘却吧,活下来已不容易,忘记得越干净重生得才越彻底。

  “”过去近38年了,曾有人凭借个人良心建立了中国首个““”博物馆”,十多年来勉强维持,困难重重。也许是受难者的不愿提及,也许是作恶者来自良心的压力,也许是整个社会的集体失声,那沉重的记忆区间长时间地隐藏在看不见的角落。历史终究属于过去,民族的奋发图强必须凌驾于苦难之上清醒地面对未来,正视过去才不会重犯错误。源于一个作家的良知与责任,冯骥才的这本著作历经十年,收集叙述者的信件4000余封,采访数百人,其中包括农民,教师,学生,红卫兵,干部等等,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层面,从中选取互不雷同,具有典型意义的故事。阅读这部书是需要充满正义和良知的立场。冯骥才有意创造这种阅读角度,在篇目安排上,把几篇富于冲击力的放在前边,以使全书具有震撼力。有意将不同文本基调和不同的叙述节奏,相互穿插开来,间隔开来,保持亢奋,不感到沉闷,使得阅读空间更加广阔。这本书的发行距今正好十年,这也是少有的以最真实的触角揭露“”的书籍之一,书本不重,却极具分量。

  直到今日,曾经的作恶者缄口不提以往的罪行,受难者们在痛苦中默默地老去或者死去。他们其实都是那个匪夷所思年代里的牺牲品。

  当德国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诚恳的跪下时,他们走出了二战。我们什么时候能走出“”……

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感

冯骥才写的一百个人的十年。大家在读书时有何感想?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感,一起来看看。 一百个人的十年读后感篇一 历史永远是活着的,有些历史顽疾只有不断吃药才不会发作--冯骥才 作为80后,我出生时文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46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