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与不见读后感文章
见与不见是情圣仓央嘉措写的。大家读了,都写了什么感受呢?来看看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见与不见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见与不见读后感篇一
一首《见或不见》,看似淡然,但是渗透出了凄美。无论你见不见我,想不想我,爱不爱我,跟不跟我,我都会在这里,没有离开。不求你的回报,不给你压力,也不给你烦恼。只要能让我看见你,就一切都好。不是我不难过,只是你看见的我不难过。
这是一种怎样的爱与深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还能找到吗?经历了从拥有到失去,也不管时间如何推移,我依然还是一个爱情理想主义者,依然相信有纯粹的爱情。很多人和我说,社会由不得你不现实,等你要养家,要面对每天的柴米油盐,你就现实了。还有人和我说,爱情有什么用啊,在现实面前,爱情总是不堪一击。是啊,一个是现实,一个是理想。理想和现实,总是有矛盾的,总是有差距的。我的理想:和我爱的人在一个城市里,有自己的小家。或许并不美丽,或许房子也不大,或许我们不多金。但是,只要看见她,或者听见她的声音,我就很开心,很安宁。
见与不见读后感篇二
最开始知道他是从网上零零落落流传的情诗,那些都是他为心爱的姑娘玛吉阿米写就的,他迷雾般的身世更为他的情诗增添了浪漫而神秘的色彩。我一直都难以想象,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有着怎样温柔的才情,才能写出这样入世而轻盈流畅、优美动人的诗句?
对于他,历史上模糊的记载是这样的:仓央嘉措,六世__喇嘛。生于康熙二十二年,十四岁时剃度入布达拉宫为黄教领袖,十年后为西藏政教斗争殃及,被清廷废黜,解送北上,道经青海今纳木措湖时中夜遁去,不知所终。没有人知道他是怎样在监视的目光下仓惶逃亡, 也没有人知道他的卒年及准确的圆寂之地,此去无痕。而民间所流传的说法是他后半生周游印度、尼泊尔、康藏、甘、青、蒙古等处,曾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极为艰苦坎坷,虽然如此,世人最为传唱的却是他对爱情的追求和留下的情诗。经典的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诗》,汇聚了他的六十多首情诗,如今已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见与不见读后感篇三
《见与不见》这首诗,最近流传很广。它借助诗的表达方式,传达一种宗教的理念。不可谓不深透。佛如无物,一切皆空,不因爱恨而改变,不离不弃,不远不近,这本是一种哲学上的沉思与领悟。
佛学,本属哲学流派。信仰这种理念的人们将之宗教化,佛学就变成了佛教。佛教僧侣,逐渐远离尘世,冥思静想,参佛悟道,终因曲高和寡,而从者非众。世井信徒,眼中有佛像,而心中无哲学;或视佛为贪官,进香献礼,以图私利。却未想,佛若为神,怎能偏公正之理念而私一已之欲望?!
佛与民之沟通,不够日常化和平民化,所以,常感佛教更注重出世之脱俗,难当组织社会之大任。试想佛教入我中华,何止百年,但论其下,未能改良民俗;论其上,未能永固国体。人民不能相互关爱,官民更是难以相互包容。所以,本土宗教包括佛教在内,作为社会控制的辅助手段而言,并未起到很好的作用。
中国确实需要一支好的宗教,让官府与民众都有所敬畏,有所节制。有了共同的尺度和信仰,才会有稳定的期待与盼望,否则,国无宁日,民无宁日。
大众之宗教,树大众之信仰。一心思,一行为,一句话,一段情。。。皆可由信仰而指引而约束。法治国家,并非全靠“以法治国”,法律、宗教、教育、社团、自治。。。等等,应该彼此协作,共补缺漏,一起担负组织社会之责任,不能偏废一端。
中国,是大国。地有数十省,民有十几亿。地,有不同之风貌;民,有不同之风俗。执政者,不是神,未必具有通天经地之才能,欲以一已之理念,甚或一党之说教,一统江湖,实非易事。又或欲以全能之政府,面面俱到,事无具细,驭国如家,驭民如子,国之领袖,岂如神明?!所以,治大国之策,必须使领导者管好少数非管不可之事,而放绝大部分权力于省市,省市必放绝大权力于社团。国家机器为保护公民自由而存在,自应尊重公民之自由。管得过多,一方面是对自由之侵犯,另一方面因才能精力所限,不可能管好。所以,要想管好,必须管少。否则,专断难除,腐败丛生,民间反抗之风日紧,社会动荡不稳,实为自然之因果。稳定和谐云云,只是万事安宁之表象,之结果,而非手段,可欲而不可求。
善良的宗教,能弥补国家权力之不足。法律管住人之行为下限,使社会容忍的极限得以明示;信仰树起道德的标杆,让暴民安静,让俗世之品位提升,再兼以开放之教育,使人民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家昌盛繁荣,又有何难。
见与不见读后感相关文章:
1.见或不见读后感
4.徐志摩的爱情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