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启蒙读后感
什么是启蒙?这么抽象,我们先来了解看几篇读后感,就会加深认识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什么是启蒙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什么是启蒙读后感篇一
康德认为,人类应当是由不成熟状态向成熟状态持续进步的,而启蒙运动就是这种转变的中间推动之一。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而这种状态完全是人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此处的“别人”是指(特别是中世纪那样的)教廷和当权者(君主或政权),而不是指尼采所言的“死了的上帝”,在康德看来(Two things fill the mind with ever-increasing awe - the starry heavens above me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 me.) “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启蒙运动的前提是“自由”,而最低限度的自由就是“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公民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是因为:1.自身的懒惰和怯懦;2.保护人故意使他们愚蠢,并严防他们意外迈出藩篱,夸大危险恐吓威胁。也就是说,人们一方面满足于安逸的现状,另一方面,缺乏尝试的机会。他们就不愿也不会运用理智了。
对本文几组关系的理解:
一、公民和君主
公民和君主虽同属于人类,但显然是不同的两类人。君主往往以公民的保护人自居。如果他们没有被启蒙,就会对公民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严加限制和设置障碍。君主被启蒙有三种可能:一种是天生的,像腓德烈王那样;一种是统治者当中的出现了有“独立思想”的人以及他们思想的传播;统治者认识到封闭的危害。当然,已经启蒙的公民的斗争始终是一种重要的力量。而公民只有有勇气和决心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而不是私下运用理性才能被启蒙,这样才能活得有人的尊严。
二、进步与秩序
只有人们不断地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人类才能进步,但公开运用的理性的结果必然是批判现实,而批判意味着变革,这就会和现存的秩序发生冲突。而再康德看来,思想要激进,行动需保守。也即,“可以争辩,随便争多少,随便争什么,但是要听话!”。由此推理,公民特别是学者可以自由的批判,这种批判被君主接受,再由君主发起变革行动。 康德反对突进的革命,而赞成渐进的改良。在他看来,最要改变的是“不成熟的状态”,而不是谁来当王,因为这种状态不改变,谁当王都一样。
三、牧师(职业职责)与学者(公共责任)
一个人受雇或受托于一个组织或个人,他要忠于自己的职责,就不可能公开运用理性,只有作为(独立)学者时,他才能够做到完全公开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即只忠于“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有时,一个人的职责会和自己的良心或内心的宗教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作为一个有人格(“诚实且一贯”)的人他只能“辞职”,而不能“在其位不谋其事”。
什么是启蒙读后感篇二
一. 纠正与更新
1. 启蒙的基本知识
作者指出启蒙运动乃是中文的习惯,实际上启蒙不适宜称为“运动”。运动者常运而动之,表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且常搭配_运动,给人以一种不寒而栗之感。事实上启蒙是一群哲学家(彼时称“文人”)自发地行为。非为自上而下之举。
且夫启蒙乃是一个模糊的过程,实难以划分准确的标准。历史教学欲使人明晰亦给人造成成见。
2. 启蒙中的英国
历史教材将启蒙运动的重点集中在法国,对英国的作用仅着一句。在本书中作者为英国鸣不平,指出法国四贤(其实可以把卢梭排除在外)从英国经验主义处获得诸多营养,进而指出英国之所以十分吸引当时欧陆学者的原因乃是法国王权专制且充满宗教迫害而英国自由且宗教宽容。
作者甚至专列一章《启蒙在苏格兰》指出当时苏格兰及爱丁堡大学的宽松气氛为英国的启蒙发展厥功至伟。某种意义上讲,历史课本闭口不谈休谟、洛克确有懒政之嫌。
3. 对事物理解的态度:哲学与宗教的各自作用、阅读经验主义著作的方法
国人久经无神论、唯物史观洗礼,时常难以理解西方科学巨子为何仍信仰宗教,更难以理解’08年美国大选共和党的一位参选人为何竟坚持创世说。对此伏尔泰指出宗教与哲学的分工:宗教管信仰的事,哲学管理智的事。“__只教给我们朴素、人道、慈悲;要是使它降为形而上学,那就是使它变成错误的源泉。”“如果哲学家受了(上帝的)感动,他就不再是哲学家而是成了一个预言家。”
作者指出,洛克、休谟等经验主义哲学家但是说的常理,阅读经验主义的著作不可死抠概念,而应重视“经验”,否则将误入歧途。
这两个例子给我一个启发:在思维领域对待不同的事物理应有不同的观点、做法,设若坚持所谓“普遍”、“永恒”的范式实在是画地为牢。因而认为自己的一家之言乃是“科学”、“真理”者实在是害了这学问的叛徒。
4. 政治家与政治理论互动
作者在谈及卢梭(不幸给了不高的评价)时,批判罗素的话“希特勒是卢梭的结果”过分尖锐。指出虽则卢梭在当时亦可视为文人之异类,然而其《社会契约论》尤其深刻地思想来源与社会来源。政治家对于所谓理论,总是得其可用者而用之。一般说来,理论家或思想家是不能为政治行为负责的。
我未曾读过《社会契约论》,不知罗素之言究竟如何过火。然而作者之言亦实应加上限定条件
(1) 思想家之思想应是相对中性的。有些思想家思想实在错综复杂,不排除存在问题的可能。
譬如,恩格斯曾在《新莱茵报》上公然宣称对巴尔干地区某些生产力落后种族出于革命计应予以屠灭(perish)。赤柬的确为这句话加了一个论据,如是共产暴政未必与之无关。
(2) 思想家应自外于政治家的身份。苏联之列宁、斯大林,中国之毛泽东、邓小平确乎是思想家,然而他们的身份与象牙塔内与现实决策无涉之学者固然不同,他们是将思想付诸实践的第一人。设若成功,必然会引得后人师法之。如是我们怎么能否认当今印度之内乱与毛主义毫无关联。
5. 理论之出现与时代之背景互动
作者在评价后现代主义结构启蒙价值时指出大凡一种思潮的出现姑且不论其正确性,总是因时代的大变迁、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问题或困惑而产生的。
这个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同唯物史观对所谓上层建筑之所以产生、嬗变的经典分析是暗合的。譬如对存在主义之所以产生,唯物史观指出是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大战之后的萧条日子中由于矛盾的激化引发苦闷与虚无感而起。这大战带来的萧条实在是时代的大变迁,这矛盾激化而起的苦闷与虚无实在是前所未有的问题与困惑。
然而也不可忽视两者实际上具有不同。马克思生活在资本主义早期,他的视野格外偏重经济的所谓决定作用,论述不离阶级成分与阶级斗争,难免失之空泛。我长期以来觉得历史之发展应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之结果,未必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决定因素。作者在此与我观点相和。
二. 启发与思考
1. 英法两国国民性的成因分析
在英国时曾与唐桥公学老师谈及英法两国国民性之异同。同是隧道乱收费,英国人多是交费了事,法国人则倾向示威游行;伦敦人常在周末驾车绕环城高速一圈以为赏心乐事,英格兰人乘火车亦少人搭讪,而法国则罕此异闻。要之,英国人彬彬有礼、能忍耐,性情萧简,沉默寡言,更理性;法国人开朗烂漫,团结好反抗,更感性。
同是西欧强国,一衣带水,这一对欢喜冤家国民性为何有此差异?
作者在书中指出英国经验主义传到欧陆——最先当然是法国——法国文人诸公尤其是伏尔泰对英国宽松的政治、宗教、文化环境钦羡不已。这又引得我对两国差异原因的思考。
地理成因上,英国纬度较法国高,物产、景观均不如法国丰富、优美,因而潜移默化的法国人的性格更加奔放、浪漫。这种差异实在数见不鲜,斯堪迪纳维亚半岛之于伊比利亚半岛是更加鲜明的例子。
历史地讲,法国在9世纪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后独立存在,欧陆之上势均力敌之国环伺,使得法兰西民族从很早就不得不时刻保持高度地警惕,团结的精神、悠久的民族主义传统也就不足为奇了。相反英伦三岛远离欧洲大陆,战时可作壁上观,和时可插手欧陆,无论和战均能拥有良好的机动性,加上自成一派的圣公会自可独立于欧陆而风度翩翩。
历史进一步地推进,英国早在13世纪就有了限制王权的自由大宪章直到光荣革命平平安安地开启现代国家的形制,人的各种权利、自由不断彰显;相反法国王室权力巨大,专横顽固,充满政治与宗教的迫害,直到法国革命开启了有民主无自由的多数暴政时代,内战连连而后又出了个拿破仑,走了一条迥异于英国和平发展的高代价道路。在法国你方唱罢我登场、斗争冲击着人的理智与情感之时,英国用理性训练着国民并且用理性在议场中博弈,拥有一段高歌猛进的殖民时代。
政治上看,法国失去的不仅是国王(恰巧法王的统治又是那么深远与固执)更是国王存在时姑且还有的秩序,后来血腥的清洗又一次次地消灭了残存的贵族精神;而英国通过光荣革命不仅开启了现代国家的形制更对内起到了“公平竞争(fair play)”的示范作用,至今仍在的王室与贵族制度更濡染着英国人服从、讲究贵族气质的性格。如是积累,两国迥然不同的国民性亦是意料之中。
2. 英国崛起成为殖民领袖的原因
作者指出荷兰语英国在启蒙时代是欧洲最自由的、发达的国度,荷兰还一度是世界金融贸易中心。然而,英国这个后起之秀是如何通过战争战胜荷兰、西班牙最终确立起霸主地位的?荷、西两国为何会失去主动权?
我曾经看过一个观点认为荷、西两国没有强大的文化体系统御其殖民地体系。我以为这个观点有些似是而非,三国同是基督宗教文化区,且最初出海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传播基督宗教。且西班牙语之于拉美,荷兰语之于台语、南非当地语言非影响甚巨即保留至今,何言英国文化体系更胜荷、西一筹?值得深思。
三.评价
作者虽为国内欧洲问题专家,其实并不深信马克思主义,宗派味道很淡。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一位老学人的认真与真诚,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当代所缺乏的。
本书的缺点——也是特点——作为“札记”难免不够系统,作品时间前后不统一难免有重复龃龉之处。然而不难看出本书是作者几十年学养的结晶,求真之心拳拳如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