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家庭读书心得体会10篇

家庭读书心得体会10篇

时间: 翠翠0 分享

家庭读书心得体会范本10篇

家庭读书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家庭读书心得体会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家庭读书心得体会范本10篇,供你选择借鉴。

家庭读书心得体会10篇

家庭读书心得体会【篇1】

我是国际学校一(1)班庄臣成的家长,老师发信息给我们家长要我们陪孩子多读书,以前孩子在幼稚园的时候老师说多陪孩子读书的时候我还不以为然,现在不行了,孩子上一年级了,学好了就是为以后打好了基础,现在很关键!所以,自从孩子上一年级后,只要没有特殊的事情,晚上下班回来我就陪孩子一起读书,还是很有收获的。

第一,可以帮助孩子复习功课,帮助孩子打好学业基础,同时还有助于与孩子沟通。虽然孩子在我回家之前说作业已经完成了,但在有的时候依然存在一些不懂的问题,遇到此类问题,我就凭着自身功底,帮助孩子举一反三,使孩子加深对复杂问题的理解,使孩子做到融会贯通。通过近一段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特别是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在他看来非常困难的问题,逐步取得了孩子的信任,孩子真正把家长当成了朋友,无话不说、无话不讲,家长的话也立刻显灵,事半功倍,孩子的学习成绩较上期有明显好转,孩子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此以往,孩子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就独立的学习品质,走上正确的独立学习道路,做家长的可以省却好多麻烦事。虽然我的孩子现在还没有立刻能理解我们所讲的内容,但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的!好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啊!

第二,可以跟着孩子学习好多知识。其实,现在的学生课本设计得非常科学、内容非常丰富。就三字经来说,课文都是精挑细选,即讲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又有精彩的语言描述,经典古文,下有语法解释,教孩子的时候,读一句再把下面的解释讲一遍,孩子就能理解多了,背起来也简单多了!不仅孩子读来深受教益,家长读来也深受启发和教育。与孩子一起读书,可以补家长过去受教育之不足,增长知识面,纠正错别字,学会汉字正确发音,提高自身文学涵养。还有英语,我们那时候到了初中的时候才学这门课,而他们从一年级就开始了,我本来还担心他们会不会吧A、B、C和a、o、e搞混了,现在看来应该不会的!英语并没有开始就教孩子26个英文字母我觉得设计得很有学问,孩子毕竟年龄太小,有时很难转过弯来。

第三,要陪孩子读书,要自己读书,这样一来就营造了家庭读书的良好氛围。有的孩子自制力强,从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有时间就乐此不疲,甚至家长逼着他休息。但是,大部分情况是,孩子自制力差,家长不督促,孩子很难自觉去读书。我家孩子就是一个自制力较差的,经常需要家长督促。我现在就是回家后就自己看书,孩子看到我在看书,也就自觉的关掉电视,自觉地去模仿,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鉴于此,家长要主动读书,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认认真真地去读,既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涵养,又能做了孩子的榜样!这样的事何乐而不为呢?睡觉之前我给他讲《小猪西里呼噜》,就像讲故事一样,孩子听得还认真,理解能力好像提高了很多,从这点说明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是特别敏感的!他会用心的去理解这内容,所有我们平时要让孩子对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好奇心,然后在慢慢的喜欢上!那样事情就简单多了,我觉得学校也一样!兴趣是培养出来的!

陪孩子学习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会认真地履行我们的责任的,在学校还得麻烦老师,谢谢老师对我家孩子的照顾和关心!谢谢!

家庭读书心得体会【篇2】

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做为家长,在享受孩子成长喜悦的同时,我们感受更多的是困惑。教育的过程是不停尝试、探索的过程,也谈不上什么经验,只是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读书的好处就不必多说了,但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着急不得。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一言一行,无不折射出父母的影子。用“自己的爱好读书,培养孩子的读书爱好”,是激发孩子读书兴趣,培养孩子读书习惯最有效的方法。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与他们同呼共吸的榜样,所以父母要循循善诱,身体力行,包括亲子共读,还要不择时机地结合书中内容交流沟通看书的心得,这样可以加深印象,促进理解。同时,为孩子营造一个家庭书香环境。读书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尤其是全家人一起读书的氛围,那更是妙不可言。引用《阅读的妈妈》中的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孩子的智慧从哪里来?从妈妈讲的故事中来,从书本中来。有空的时候,我会很喜欢给孩子读读书。在家里摆放书的时候,最好在孩子的床头、书桌、沙发上都放些书,以便孩子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书,让孩子生活在书的怀抱里,受到书的熏陶,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爱上书。在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过程中,我经常和孩子一起在书城看看书。在书的海洋里,无数的读者或坐或立,都在如痴如醉地翻着自己喜爱的书籍,其中不乏孩子的同龄人,让孩子置身于书的海洋中,会给孩子一种强烈的熏染。常在书边逛,自会沾书香。有时回家的时候再买上一两本。

现在,我们的孩子已经升入小学二年级,他们开始有对知识需求的渴望,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有对心灵深处幻想的憧憬。一旦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就等于在孩子的心里安装了一台成长发动机,孩子未来的成长力量将会是无穷无尽的,这就为孩子的一生播下了幸福种子,那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读书吧!

家庭读书心得体会【篇3】

《家庭教育》一书中有一篇名为《好父母好家教》的文章,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篇文章从家教事小意义大、家教有法无定法,为众多家长出谋划策,答疑解难。魏书生他是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同时又是一位成功的家长,他的儿子20-年高中毕业考入清华大学,2002年出了第一本书。他的家教经验角度独特,独树一帜,是从成功的教育案例中总结出来的,实在又实用,言辞恳切,入情入理。细读此书,使我获得了许多有效的教育良方。

作为一名教师,读了魏书生老师的这本书,不仅从家长的角度了解了该如何教育子女、如何面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作为一名教师,也从魏书生老师的交谈中了解了面对学生的不同问题的教育方法。下面谈几点我的心得:

一、作为父母如何教育子女。

一个好学生身后一定有一位好家长,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所有家庭都应在孩子的成长阶段有个正确的引导,给孩子提供一个优良和谐的成长环境。作为孩子的父母,不但“养”,还要“教”,更要“育”,而“教”、“育”是一门学问,让孩子在宽容的家中长大,他就学会了自信;在和谐称赞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能学会欣赏;在平等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能学会正直……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虽身为母亲,但我对孩子的教育有时真不知从何入手,总觉得孩子要什么尽量满足便是,甚至有时用我们小时候父母对我们教育方法来教育现在的孩子,当然这种教育方法往往是事倍功半,有时还会让孩子产生反感。曾经读过一篇报道,说是中国的家庭教育令人堪忧,提出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应该持有“上岗证”才能生育孩子,我非常赞同这个看法。这些日子我也在网上读了很多教育论文,读后身感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所以说,家庭教育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第一环境。

二、作为教师该如何教育学生。

虽然说这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但从魏书生老师的每一个教育事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魏书生老师教育学生的方法:做学生的朋友、从学生的角度、朋友的角度去教育、帮助学生;魏书生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总是尽最大的努力,不使自己站在学生的对立面上,不去训斥他们,而让学生学会实实在在的生活。这就需要我们下苦功夫,多调查,多思考,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教育方法。

以前的教学我把学生基本就是大致划分为几大类,如品学兼优的,以鼓励上进为主;调皮捣蛋的以打击为主;特别顽劣的基本放弃。现在一想,自己作为人民教师还差得很多,还没体会到老师不只是要传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教育学生。每一名学生都是一本书,我们要细细的读,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仅学生受益,自己也提高了自己的教育能力,提升了人格魅力。

三、家教事小意义大。

民风,世风皆起于家风。关键在于所有家庭都要正确引导孩子,不但养,还要教,更要育,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而真正的教育他们,则是一件大事了。”书中提到了“三道染缸”说法,家庭是孩子的第一道染缸,学校教育已经是再教育了。孩子就是一张洁白的纸,给他着什么底色,取决于良好的家教。

四、要以平和的心态育子。

家长应承认孩子间的差异,甚至欣赏差异,千万不能盲目攀比,追赶,甚至指责,贬低孩子,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书中介绍到的“夏斐之死”无疑不给全天下的父母敲醒了一次沉重的警钟。如果我们变一种教育方式,在孩子失落时对他曾加几许鼓励,少一些批评,让孩子有一种温暖的感觉,我想,在孩子压力减轻的同时,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成绩。这样,家长也会免除因埋怨训斥孩子而产生的苦恼,孩子更会因家长的善解人意而对家长多几分敬重。

五、轻生细语的'批评效果好。

现在的家庭教育特别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的确,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物,而是和我们一样的平等的人。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风和太阳比赛,看谁先将人们身上的衣服脱下来,风越刮,人们将衣服裹得越紧,而和煦的阳光反而使人们主动将衣服脱下。看来,严厉批评不是最有效的,和孩子平等的交谈,体现了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六、重视孩子心理健康。

健康的心态是人们从事学习工作的重要条件。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习真善美,让孩子的心情变得开朗起来。让孩子在做实事过程中保持快乐心境,是一种处事智慧,万事都能泰然处之。同时引导孩子对待人生的失落要以笑迎,学会在跌倒中爬起,在生活中寻找快乐。

魏书生老师在培养孩子过程中获得了许多思维的灵感,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在帮助自己孩子成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人生。愿天下有心、用心、真心为孩子的父母,都能找到一套适合自己孩子的有效教育方法,创造出我们自己的教育奇迹。

家庭读书心得体会【篇4】

从去年算起,我们陪孩子亲子阅读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回头看一看,颇感不容易!欣喜的是我们家长的心血真的没有白花,真得要感谢学校引导建立了这个亲子互动教育的好平台,而且,这种潜移默化的`成效,只有在家长和孩子共同用心投入、耐心坚持之后才能够真正体会得到。

经过这么多次的亲子互动式阅读,我们已经惊讶地发现,孩子的阅读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明显的转变:由被动变为了主动,由主动变为了自觉,由自觉变为了自发。现在的小家伙呀,早就改掉了回家没事就看电视的习惯,总喜欢一头扎进自己的房间里静静地看书;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小家伙就老喜欢把书中看到的有趣内容讲给大家听,还经常道出一些耳目一新的词句,有模有样的,颇有一定的语言组织和逻辑推理层次。阅读,这个认知世界、吸取知识的重要方式,现在已经逐渐融进了孩子的兴趣世界里。

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天下的父母亲,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教育好,可是,如果不摆脱成人的眼光,不共同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世界里,不与孩子互动,不用心去摸索合适的方法,不去引导激发孩子的潜力,是很难体会到亲子教育真谛的。

在共同阅读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与幼儿阅读和思维特点有关的问题。这里略拾几点,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首先,面对要解决的就是孩子的兴趣问题。对于初中的孩子来说,大量难认的生字生词较多,较长的文章很容易让孩子厌烦,讲大道理的方式更是适得其反。除了耐心解释之外,我们摸索了一些办法,比如:给孩子提一些有趣的问题,模仿不同人物式阅读(游戏定角色,一人读一节,谁读错或没读好就受罚)等等,收效比较明显。

其次,就是如何让孩子读流利。我们发现孩子在这个阶段是先认字后理解意识,而且担心念错,因此停顿较多,词句不连惯,如果读错就立即纠正的话会加剧这种现象。于是,我们鼓励他消除顾虑,大胆地用词语联想的方式阅读,孩子试后会流利许多,只是漏字和错字多了一些,我们没有再如以前一样当时打断纠正,而是改成了读后指正,效果反而不错。

另外,我们意识到,得要选择适合孩子这个年龄段的书籍。对于刚上初一的孩子,成人的感受、华丽的语句、复杂的逻辑思维,对于他们来说可谓是晦渥难懂,而且,纯文字式的书籍不被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接受,如果让孩子自已选择书籍,他们更喜爱以漫画方式为主的课外书。

总之,亲子阅读,不是形式,需要家长用心去投入,用心去实践;孩子的潜力,需要我们家长用心去引导,用心去激发!相信,每一次用心地参与,都会感受到孩子身上的发光点!都会感觉到了亲子阅读的魅力!

家庭读书心得体会【篇5】

在读《家庭教育》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好的孩子总是好的,不好的孩子总是不好的,至于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一直没有深究,觉得或许这就是父母的命。但事实上这并不是命,而是和教育分不开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永远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师。父母的潜移默化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压力,所以要培养教育好孩子,就先得从自身做起。

现在的许多父母十分自私,打着给孩子创造富裕生活条件的幌子,好像是为了孩子愿意付出一切,但其实却很少舍得多为孩子花一点心思。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在模仿着大人,既然把他带到这个世界就有责任关心他爱护他。现在的孩子由于家庭条件的优越,而且独生子女比较多,有一部分孩子不在父母身边长大,而是由老人们代为看管,很多父母只是定时去看望一下而已。其实孩子小的时候是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倒不是说长辈们不关爱他们,但是此爱非彼爱。惭愧地说,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有时也抱怨也觉得很累,看着别人在潇洒的享受生活,我过着围着家庭转的日子,而且还总是有个“小尾巴”跟在身边。现在想来,幸好由于种种原因,我不得不自己带孩子,如果我也把孩子放在父母身边,放手不管,将来我一定会后悔的。以前孩子都因为让老人带惯的不听话,脾气太犟了,还好现在孩子还小,改正还不晚。千万别小看孩子,别以为他小小的,貌似什么都不懂,其实他心里都明白,只是说不出来而已。

这本书的很多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书中谈到的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也非常赞同,只是真正做起来有点难度,尤其是坚持长期如此,更是难上加难。读完这本书给我上了非常有意义的一课,也是对我这个不太称职的妈妈敲响了好好教育孩子的警钟。

班主任老师曾说过,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哪一个父母坚持的时间长,哪一个孩子就是最优秀的,现在不为孩子操心,孩子的后半辈子都需要你操心,这句话说的太对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个父母都是艺术家。相信我们做父母的只要选对了正确的方式方法,用心的去关心教育孩子,那么每个孩子都是最出色的.。

家庭读书心得体会【篇6】

本书从孩子教育主要几个方面进行展开论述,旁征博引,切中时下流弊,非常中肯,给我们指明孩子成长道路,正确教育方法。看到书里描写情况,自然联想到自己孩子学习、生活点点滴滴,几分相似、几分同感上心头。

拔苗助长不利孩子发展。整个小学阶段,孩子需要解决的发展任务,是处理好勤奋感与自卑感。适量的指认任务能促使孩子勤奋感、成就感。反之,如果任务不断加码,最终导致孩子无法完成任务,产生挫败感,要么反抗要么放弃努力。一味填满孩子,久坐桌前,缺少与大自然相处机会,孩子注意力、观察力、感知力、想象力会有多大发展?我特别能感受到,偶尔几次的作文作业日,写完作文都已经快晚上九点了,看起来神态木讷,反应缓慢。有时作业少,完成的早,我们就去外面玩,一会捉迷藏、一会儿翻爬梯、有时在活动器械上做各种难度动作…那神态活灵活现,我说这才是孩子,孩子爱玩是天性,顺着天性培养个性,春天小苗需要阳光和雨露。

健康是革命本钱。该书从中医角度,让我们观察孩子成长变化,同时增长我们中医知识。病在心,面红而心热,病在肝,面青或身体有疼痛,病在脾,面黄而浮肿,病在肺,皮肤面色煞白似有寒气,病在肾,面黧黑而无光泽。如果一个孩子不爱活动,也许是脾虚而气弱…。这些都便于我们观察孩子健康。我家孩子身体健康好,今年长高了许多,在身上有些瘦弱,饭量不大,我们一直比较在意,所以这本书提醒了我们,抽空带孩子看看中医,二年级正在孩子换牙齿时期,门牙松动一直没掉下来,如果不及时把牙齿换掉,会影响新牙发育,孩子怕疼,不肯去医院拔牙,看来做正确事情,也要下决心。

安全无小事。书里提到:经常向孩子说明什么事有危险,什么事不能做,应该怎么做,而且这种苦口婆心唠叨,要重复多次才有效果。这时我想起,过马路时,一是不能闯红灯,二是不能跑,要左右多看看,确认安全后在过马路。还有孩子爱大闹,做电瓶车时和大人背靠背,这样万一摔倒很危险,一定改掉不好习惯。遇到安全危险等如何应对,我们也给孩子考过,不过书里这10道保命题,还是比较全面的,有些我们也没遇到,一定要考考孩子,增强防范意识和应对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昨晚我问孩子,妈妈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孩子确实答不上来,看来“不超过20%孩子知道妈妈生日”,统计结果相对准确的。我们无休止抛给孩子很多爱,却忽视了培养孩子爱他人的能力。付出爱能提升愉快感,把自己最珍贵东西分享给他人是爱的体现。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中华文明传统熏陶的孩子不比西方价值观教育孩子差。为了培养孩子爱心,大人适当的表现“弱些”,给孩子以关爱别人的机会。别在孩子面前充当成顶天立地大人物。

让孩子做自己心灵主人。人天生有自己做主的愿望,不要强迫孩子学习,让孩子在试错中学习,提供发自内心的学习动机,这样才有独立思考能力,才有创造能力。所以,孩子学习时,不要陪伴,让她独立完成,有困难她会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会求助老师和父母,这点尤为重要,我们真没意识到,以后孩子做作业是一定不要陪伴。让孩子独自完成作业,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培养孩子自信的品质和专心做作业的良好习惯。

家庭读书心得体会【篇7】

我们这个家庭是一个伴着浓浓书香的快乐之家,我们崇尚快乐读书。我们的口号是“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这次学校开展亲子读书活动以来,我们家长把学校推荐的必读书目进行了认真研究,还抽空学习了许多家教方面的书籍。在亲子阅读中,我们不断总结读书的经验,形成了一些适合我们家庭的读书方法。

一是固定读书时间。我们把晚上七点至八点作为亲子阅读的固定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孩子已完成当日的作业,预习完功课。家长做完了家里的杂物,关闭电视和电脑。全家一起漫步在书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二是选择读书姿势。我们采取了{依偎}的亲子方式,在舒适的床上和沙发上,让孩子依偎着家长。家长用手揽着孩子,不时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脸蛋,营造具有浓郁亲情的读书氛围。

三是注意读书的语调,我们在为孩子读书时,避免平和的语调,注意富有表情的朗读,放慢阅读的节奏,四是做好导读准备,根据孩子的读书水平,将全书划分精读,选读,略读的不同区域,重点为孩子阅读书中的精华内容,因为阅读时间不长,还要注意编排,阅读时不妨找一个留有悬念的地方停下来,吊足孩子的胃口,增加读书的趣味性。{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书就是和指着对话,读书是心灵的旅行。我们在亲子阅读中从被动读书慢慢转变为主动读书,亲子阅读正在成为我们一家人良好的习惯。以后我们会不断改进方式方法,进一步激发孩子的读书,求索和创造的热情、使孩子与书为友,与书为伴,在读书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庭读书心得体会【篇8】

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拜读了赵忠心老师经过多年研究所写的《家庭教育学》,其中借鉴了许多中外家庭教育的理论以及家庭教育子女的经验。读完这本书,我深有体会,在教学过程中,时常觉得幼儿越来越难管理,教育孩子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常常视孩子为家中的小太阳,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长时间如此容易使孩子养成娇生惯养的不良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以后的人际交往,以及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在大多数家庭里,隔辈亲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孩子提出的要求,爷爷奶奶都会尽量的去满足,而实际上,应该给孩子讲道理幼教,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去做,什么不能做,如果孩子执意的要求,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在我接触的很多家长,几乎都是着重关心孩子的认知水平、技能掌握,缺乏对孩子习惯的培养,从而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不利于在今后社会上的发展。

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能够完成自己目标或是愿望,过高的期望无疑是增加了孩子的压力以负担,当孩子面对挫折使,会逐渐失去对自己的信心与认可,甚至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随着现在的培训班、学习班的增多,家长们在不考虑孩子是否有兴趣,就替孩子报名参加,并把孩子的日常生活安排的满满当当的,使孩子整天面对着大量的作业以及学习压力,从而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与童年的欢乐,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作为父母要正确对待儿童的教育,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并积极引导学习发展,使孩子拥有一个充满欢乐的童年。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不仅要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同时也要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培养孩子的品德素质,提高孩子的自主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往往只重视孩子知识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其素质教育的发展,良好的品德素质对孩子在社会中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可见,家庭对孩子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加强对培养孩子自主能力的意识,锻炼孩子的自主行为能力,例如,学会自己扫地、自己擦桌子等家务活动,来促进孩子自主能力的发展,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完成的不好而批评或阻止,避免影响到孩子的积极性与自主意识。

《家庭教育学》这本书就要求我们重视对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及家庭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父母,要关心孩子的全面发展,加强对孩子精神教育的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幼儿教育,自觉承担对孩子教育的责任,使孩子成为高素质、高品德、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家庭读书心得体会【篇9】

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和一位品格高尚的人交流。这句话是我从读《家庭教育》这本书中感悟到的。

《家庭教育》这本书一共分十三章:儿童的心理,学习的性质,普通教导法,卫生上的习惯,游戏与玩物,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小孩子为什么怕,为什么哭的,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小孩子怎样学习待人接物的,我们应当怎样责罚小孩子的,怎样可以使小孩子的经验格外充分些,为儿童造良好的环境这十三方面的内容。读完后,我深深地为我以前不会当妈妈而惭愧,好在孩子还小,我还可以改之。其中书中让我久久不能从脑海中忘记的一个词就是“以身作则”。

以身作则这一个词语的意思是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以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可我们家长很多时候是用嘴来教育孩子,而不是行动。书上有一段话这样说:儿童在没有进入学校之前,一天到晚最亲近的人当然是父母,父母的言语动作,最是儿童所习所闻的。就是进了学校之后,放学回家,还是和父母在一起,如果父母的知识习惯好,儿童早已受到好的家庭教育,再加上学校教育,自然就相得益彰。所以做父母的教养子女第一条原则就是“以身作则”。父母如对人礼貌,孩子也不例外,父母是一个悲观的人,看事物都用悲观的眼光去看,那孩子的态度也一定是悲观的。父母是一个乐观的人,看事物都用乐观的眼光去看,那孩子的态度也一定是乐观的。儿童是容易受暗示的。现在我自己的孩子已经读六年级了,学习的任务越来越重,学习成绩也摆上了第一位,做父母的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呢?顾名思义还是以身作则。我要求自己做到:

1、多看书,和孩子一起看,一起聊书中的内容,聊书中人物性格,聊看过这本书后你有什么想法,聊书中的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不和老公吵架,尽量一家三口人一起外出活动,让家庭气氛和谐。

3、良好的做息时间,早睡早起。

4、努力学习厨艺,尽量满足孩子的食欲要求。我这样做了的以后的时间里,我们的变化是,孩子和妈妈的关系不是在口水的战争中进行的,妈妈提出的要求,孩子也会乐于去完成,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大大提高。

以前,我只要一发现孩子有问题,心里就着毛。现在,我也能沉住气,不会总生闷气了。多亏了这本书,它时时提醒自己,先要求自己,先把自己的事做好,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有内涵的妈妈形象。前进的路上是曲折的,相信我们的明天是美好的。为了我的孩子,我要加油!

家庭读书心得体会【篇10】

近日,拜读了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一书。此书分十三章,以浅显平实的语言,阐述了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为人父母者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书中陈鹤琴先生运用了一百多个案例,而其中绝大多数案例都是有关儿子一鸣的。从所举事例可以感受到,陈鹤琴先生在教育子女上,非常用心、细心而有耐心,其程度超过许多的母亲。陈鹤琴先生对自己的子女进行了长期的观察试验,探索出了一条科学的家庭教育道路。

陈鹤琴先生指出,“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应当在小孩子面前取同一态度。”此话说得不无道理。在不少家庭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大多采取的是这样的作法: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一个对孩子怒气冲天,大发雷霆,一个却对孩子好言相劝,哄骗利诱。如此一来,孩子便可能会得寸进尺,甚至对父母之言产生轻视之感,教育的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不仅如此,年轻父母与爷爷奶奶辈之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必须采取统一的态度。此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也同样如此。作为教师,不管是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一旦发现了问题,都会严肃对待,认真教育。可现在很多家庭,要么是称没时间管教孩子,要么是过于溺爱孩子,对于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极不重视,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更有甚者,家长所教的,完全跟学校教师所教的背道而驰。结果呢,老师辛辛苦苦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抵消,造成了1+1=0的后果。这岂不令人难过?因此,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方方面面都应该达成一致,这样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书中124页,有这样一句话:“做父母的对待子女应当有相当的礼貌。”陈鹤琴先生的话,促人深思。是啊,不管是父母,还是教师,我们面对的都是孩子。虽然他们年龄小,但同样是独立的有个性的完整的“人”。因此,我们在与孩子相处时,就应该遵守这样一个原则,把他们看做一个真正的“人”!既为真正的“人”,就应当享有作为“人”的尊严。我们就应当同样给予他们尊重,而不能因为是他们的父母或教师,就任意的训斥,或时整天板着脸孔,做出一副威严无比的样子。这样,有可能表面上让孩子驯服了,但孩子的内心呢,却不见得信服。甚至,还会在父子、母子或师生之间,出现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导致彼此的隔膜。此举,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啊!但如若尊重孩子,则孩子会心悦诚服地接受父母或老师的教诲,教育效果自然很好。同时,有了尊重作基础,孩子与父母或教师之间的关系则会显得和谐、和睦而快乐。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则是用金钱也买不回来的。同时,孩子是善于模仿的。父母或教师的言行会在耳濡目染中影响孩子,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尊重他人。

陈鹤琴先生在书中还提到,“做父母的应当教育小孩子爱人”。看到此处,不禁想起了一位学生家长曾经愁容满面地对我说起的一句话:“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一点儿都不晓得关心父母!”其内心的忧虑,溢于言表。我想,有此烦恼的肯定不止她一人。其实,这怨不得孩子。孩子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需要后天的培养。为人父母者,肯定都非常爱孩子,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掏心掏肺地为孩子操劳,为了孩子,再苦再累都在所不辞。但可怜的父母们忘记了一件顶重要的事,忘记在爱孩子的同时,教会孩子关爱他人。于是,培养出了一大批自私自利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于是,父母们无奈地发出上述的感慨。其实,教会孩子关爱他人,并不难。关键在于,为人父母者要有高度的教育意识,要善于抓住生活中一个个转瞬即逝的教育契机,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爱心培养。比如,家人生病时,可让孩子端水拿药,嘘寒问暖;吃饭时,教孩子把好吃的饭菜夹给长辈吃;出门购物时,让孩子帮着拎东西;家人生日时,自制或选购小礼物,并送上几句祝福的话语;遇上自然灾害,引导孩子用零花钱为灾区捐款……事不在大小,但只要父母有意识地长期进行训练与培养,那孩子必定会成为一个富有爱心、关爱他人的人,而不会成为为世人所不齿的自私自利之徒。

“凡小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你千万不要替他代做。”这是陈鹤琴先生在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其实,这其中的道理,为人父母者可能都懂。可真的遇上,却还是忍不住动手帮着孩子做了。就拿我来说吧,儿子小时候,生怕他剥不好葡萄,总是一颗颗剥皮去籽后再送到儿子嘴边。做其他事,也是如此,关怀备至。老公发现后,极力反对。细细想来,自己的确做得不够高明。表面上是爱儿子,实际上却在无意中害了儿子。让孩子做能所能及的事情,好处多多。首先,在孩子独立做事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遇到困难,为了克服困难,他们自然会积极动脑,想办法解决。这将极好地促进孩子的思维的发展。其次,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事,可以发展他的双手的小肌肉,训练并提高双手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而这又将促进孩子大脑的发展。第三,孩子独立做事,可能成功,可能失败。成功,则可从中获取宝贵的经验;失败,则从中汲取沉痛的教训。因此,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对于孩子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锻炼机会,都将很好地帮助孩子积累实践经验,以免重蹈覆辙,提高做事的能力。第四,让孩子在独立做事,则孩子就会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而这种成功的体验,是父母所不能给予的。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孩子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从而激发起再一次冲刺的信心和欲望。因此,为人父母者,何不放开手脚,让孩子们独立地做事呢?

沉浸在字里行间,听陈鹤琴先生娓娓道来,真的是受益匪浅。陶行知先生曾赞道:“这本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因此,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为人父母者能捧起此书,认真拜读,这样,“小孩子可以多发些笑声,父母也可以少受些烦恼了”,多好!

1764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