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心得精选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心得精选10篇
《一生只为一事来》讲述了支月英在偏远大山深处的艰苦条件下,以最质朴的信念坚守初心,为大山里三代孩子带来重大命运变革的感人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心得精选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心得精选篇1
总有一些人们让我们由衷感动,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温暖心肺。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就为我们挖掘了一批榜样人物。这些榜样人物虽然平凡普通,但却提供了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指引。他们身上的勇敢、善良、担当、坚强,让13亿人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丽的光辉。
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就深刻诠释了执着和奉献。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就曾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两代人。
“支姐姐”到“支妈妈”,变的是称呼,但不变的却是执着和奉献。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更是展现了筑梦路上炎黄儿女的精气神。也不仅仅是支月英,不仅仅是评选出来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无数炎黄儿女为了心中的梦想,也正在日以继日善行义举,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融入工作、生活、学习中。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故事,都浸润着满满的真善美,都散发着暖暖的正能量。就以此次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十位榜样人物来说,其大都来自基层、出自平凡,却做出了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不平凡事情。他们的事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他们的精神可敬佩、可亲近、可学习,可谓13亿多人民群众学习的“精神富矿”。
凡人善举,小善大爱。将镜头笔端对准平民百姓,挖掘平凡人群中的不平凡故事,筑梦中国将更有力。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最美乡村教师代表支月英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在寒冷冬日里更有暖意。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如盏盏明灯,点亮千家万户。这些榜样人物也激励着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榜样力量化作精神动力,付诸工作实践,作出自身努力,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心得精选篇2
《一生只为一事来》里的那条山路,仿佛是一个象征。
每个人的遇见、选择和故事,都像是一条洞开岁月的路。“路”的意象,本身就带有一种时空穿越感。
于泥洋村而言,一条路在脚下,沟通着山里和山外;一条路在心里,连接着历史与未来。于支月英而言,还有什么样的人生大事胜于这样一条“心路”?还有什么样的使命担当胜于千家万户的孩子的命运?
教育的庄严和神圣,可能在时过境迁的岁月回眸中更能凸显。面对生命中不可想象的生命蝶变和人生可能,教育的意义才在“温故”之后而“知新”。当电影将闭塞、贫穷、破败、简陋的种.种情境与细节一层层展开的时候,我的泪水不止一次盈满眼眶。――为群山阻隔的泥洋村,更为自己的当年。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的小学条件会略胜泥洋村。不过,一年级教室里确实也是在泥砖砌起的土墩上搭起一块块乌黑的旧木板,据说那曾是拦猪的木板。
那地方叫云湾。校舍是当年贫下中农没收了那些大户家留下的祖宗家业。营构有制,冬暖夏凉。其外,白墙黑瓦,青树相拥。其内则回廊转曲,天井四合。特别是,学校有一个很大的礼堂,地上铺了小小的青砖,那是我们全校集会的地方。
当年我还有一篇题为《我为四化刻苦学习》的四年级作文以墨笔抄了,贴在礼堂的那个宣传栏里。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八十多岁的母亲依然还清晰地记得此事。
学校之于村庄,就是一束文化的亮光。童年里,我们曾在校园里流连。黄昏的时候,老师们在球场上打球,长发飘飘的年轻女老师蹲在冬天的花坛边洗头发,那种淡雅的芬芳仿佛还飘浮在空气里。至今我还记得校长汤楚健先生穿着灰色棉袄站在廊下敲钟的样子,记得钟声的急促和同学们跑进教室的气喘吁吁;我还记得李茹曼老师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给我们讲汉语拼音,她写在黑板上的字真漂亮。我还记得杨广雄老师教我们图画,他在黑板上画一个孩子坐在木盆里,并取名为《沐浴》,那是我平生第一次知道洗澡的文雅说法叫“沐浴”,还有帅气的屈正乐老师讲水笼头放水或注水之类的数学应用题……
几十年过去,村小的老师们已是久违不遇。坐在电影院的那一刻,关于他们的记忆却全都苏醒了。他们,就是我走出故乡的那条“路”,那条开满了野花的“路”。
即使是今天依然在故乡谋食的同龄人,他们日后的生活里或许也遇到了种.种自私与贪婪、愚昧和暴躁、怨愤及其脏污,有无数冷漠的灰色曾给过他们人生的奚落,然而,在学校的那些年,在大樟树下的那些日子,在铃声敲响的午后,他们都曾和我一起看见过文字里的光亮,看见过最纯的笑容。在昔日少年的柔软内心,曾种下过美与善的种子。那里有人间最浩荡的丰沛,最温暖的干净。他们至少都曾被开示过。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心得精选篇3
“有些人,不是因为希望得到什么而去坚持,而是因为爱,才不放弃。”
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已经结束,我的心中却不能平静,这句话一直萦绕在心头,无法散去。
影片开头偏黑白的色调一下子把我拉入了那个年代。我看见一位与我年龄相当的女孩儿,抛弃过往的舒适和未来的光明,固执地走上通往深山的“路”。看到她历经冷漠和排斥后暗淡的面容,看着她离去后又不舍初心地猛然回首……
就是因为心中有这条“路”,所以不管离开多少次,都能回来。
19世纪的中国,教育的落后让人难以想象,如果不是一位又一位“支教老师”出现,我们又如何能发展到现如今这样的盛景!
在剧中,曾经的顽皮少年变成成功商人后,为了效益计划铲除障碍,而在得知这个“障碍”就是教化他长大的小学后,他先是劝说自己的老师离开。被狠狠拒绝后经过很久的自我说服,他终于不顾反对地帮助了这个栽种希望的地方,不仅没有拆除它,还筹集资金重建小学,让它为更多穷苦孩子带来希望。
在这里,我们就能看到当今社会的矛盾所在。迅速发展的经济让一部分人富足起来,而他们不会想到,我们的国家中还有那么多、那么多的人在为一间教室,一本书发愁。这时,像这部电影所讲述的一样,自愿下乡的有志教师,和奉献公益的成功商人一波一波不断涌出,正是有了他们的贡献,国家才因少年的强大而日渐繁荣!
《一生只为一事来》电影已经结束,可生活还在继续。其实,每一位能够担得起“人民教师”称谓的老师,都值得被铭记一生!
影片已足够感人,可这竟然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难以想到,就真的有这么一个人,为了自己心中的“教育振兴事业”,甘愿去山村奉献出自己的一生!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心得精选篇4
作为一个二胎妈妈,真的很久很久,都没有好好看过一场电影了。不是没有闲情,而是没有时间。今天,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共同前往影院观看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想来,正好可以让我久已“禁锢”的身心放飞一下自我。尽管心里牵挂着一天没见嗷嗷待哺的小宝,尽管大宝流着鼻涕发着烧,狠狠心,咬咬牙,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
就这样,怀揣着一种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和一种见贤思齐焉的渴盼,我走进了影院。108分钟里,我静静地观看着,回忆着,敬佩着,思索着……几度哽咽,潸然泪下。虽然内心一直很软,泪点一直很低,但像这样被一部电影深深触动心灵,感动心扉,那也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即便此刻,满身疲倦,我也还想打起精神,记录下今天的感动。
当我看到那群顽皮的孩子,在支老师不堪重负选择离开后,从欢呼雀跃再到一起低头落泪,他们细数着支老师的好——支老师临走前一夜没睡把窗户纸糊好了;支老师很有耐心,总是鼓励他们,从不会因为他们不懂不会就责骂他们;支老师看穿了所有恶作剧背后的始作俑者却从来没有揭发,没有生气,而是默默坚守,兢兢业业。这群朴实的孩子顿悟到了支老师的良苦用心后,一个个飞奔着去挽留支老师,当他们纷纷扑向支老师怀抱的那一瞬间。我哭了,因为我看到了人类最伟大工程师的灵魂在闪闪发光。支老师走进了每个孩子的心灵,她用爱,用心,用情,打动了每个孩子。就连那个最最讨厌她,希望她趁早离开的董大山也被支老师感化了。
支老师,她有着博大的胸怀和仁爱之心,无论学生怎么恶作剧,她都不怨不怒,并且从不向领导和家长打小报告,她爱护学生,胜过爱自己。支老师,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亲人一样。当她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跑去旷课的王如意家家访的时候,当她带着受伤半个月没有就医的小花去恳求医生的时候,当她哭着把因为保护妹妹而和同学打架的初九搂进怀里的时候,当她一脸歉疚四处给大山买黑狗的时候,当她因为专注上课而让自己的女儿赤脚走在冰天雪地里的时候,我感觉她不是一位老师,而是所有学生的妈妈。只有妈妈,才会如此无私地奉献自己,才能如此忘我地付出一切。
支妈妈来泥洋村看过一次女儿,带来了女儿爱吃的豆沙馅月饼的同时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文具用品和他们没吃过的月饼。她心疼女儿,也反对过女儿,但她理解自己的女儿,尊重女儿的无悔选择。支老师深爱着山区的每个孩子,她说哪里有上学的孩子,哪里就要有老师。而支妈妈何尝又不爱自己的孩子,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跑到山区来过苦日子,但她自始至终没有说出一句要带走女儿的话,也没有任何劝一句说女儿回家的话语。当支妈妈拿只一个空空的手提袋,独自离开的时候,母女俩噙着泪,远远地挥手告别。那一刻,我的泪再一次夺眶而出。因为,支妈妈的孑然离去和支老师的倔强坚守,都是源于爱。她们彼此爱着,也彼此理解着,所以,无言,无声。支妈妈成全了女儿的坚守,而支老师守候着教育的初心。
支老师,就像一棵“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扎根在了山区,扎根在了孩子们的心里。她跋山涉水,在孩子们的心田不断播种着希望和梦想,她大爱无疆,用行动诠释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爱心和奉献。
犹记起,大学毕业后,我也曾前往一个偏远的山区做过三年特岗教师。那时候,也是满腔热血,一片赤诚,想着要为山区的孩子带去温暖和希望。那时刚去的第一天,就被突然窜进房间的老鼠给吓哭了。水管里放出的黄泥水,破旧的窗户和木床,到处都散发着阴森气息的山林,都让我有一种想卷起铺盖走人的冲动。可是,我一想起临走前父母的反对和阻拦,想到他们说我肯定吃不了苦的预言和断定。我就莫名有了勇气和力量来克服一切困难。从小,我就是那种比较任性和倔强的孩子,喜欢和爸妈唱反调。他们不支持我来山区工作,认为我吃不了苦,而我偏偏就来了,我还要证明自己是可以吃的了苦的人。渐渐地,我适应了在山区的教书生活。我不再被突如其来的老鼠吓得尖叫落泪,也不再因水管里黄泥水而苦恼不已,而是和学生一起去山间提泉水,山野的清风开始让我陶醉。
但是,我没有像支老师一样一直坚守下去。待了四年,由于家庭原因,我还是选择了离开。正是这段宝贵的工作经历,让我对支老师的一部分经历感同身受而愈发敬佩,愈发感动。虽然,我离开了山区,但庆幸的是,至今依然坚守着一颗立志教书育人的初心。
感谢支月英老师,您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卑微和不足,也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和方向。您像一盏明灯,会永远照亮我奋勇向前的道路。我将不忘初心,逐梦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心得精选篇5
《一生只为一事来》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停留于道德升华,也没有走向俗滥的教育苦情戏,而以那纵贯一生的生命回望穿越时空,并从中开掘出并非止于教师职业的价值追问。这种连接历史与未来、沟通展望和回眸的时空张力,使得支月英的故事不只是道德意义下的清贫坚守和无私奉献,而是哲学意义下的人生成全与未来开启。
命运总在未知里神秘蜿蜒,生命的价值却在回眸里更加清晰。
世间职业千万种,有哪一种职业会如此深刻地关切着个体与民族的命运?又有哪一种能听见历史与未来在群山之巅苍茫应答?
在我看来,支月英之于泥洋村,就像是每个人心中的“那一条路”。她在,学校就在,那种通往世界和未来的可能性就在,成全生命的庄严性就在。
影片中,土生土长的“大山姐姐”以结婚的方式改变命运,下山之后便不再回头。正如她父亲所说,“心中装着一条下山的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作为女性,她以爱情和婚姻的方式去逃离大山的闭塞,这是人性之本然,无人可以对此作出道德的褒贬。因为,她所怀抱的,不过是最起码的文明期待。
在城市出生、长大的支月英,当她以支教的方式抵达泥洋,生活的选择让她看见了一条“上山的路”。凭什么她会让花朵一样的年华绽放在大山深处?她生命里那种超越苦难的笃定、执念和信仰来自哪里?我以为,正是无数苦难的生命境遇和超越苦难的深切期许,轰然开启了她关于生命价值的幽微思索,那是一种很可能被城市繁华所遮蔽的思索烛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最大价值在于其自我实现。环视人间百态,金钱、权势、地位以及种.种繁华与荣耀,永远在诱惑蝇营狗苟、利令智昏。人们与世界所建立的联系,大多取决于功利的深浅,而一时一事的得失计较又时时拘囿着人生的格局。人们习惯于共时性的横向比照,而缺乏历时性的纵向思索,而所谓“人生价值”,亦多流于言辞,而非信仰的抉择。
对支月英来说,泥洋村就是她生命的舞台,就是她足以安顿此生的全部世界。在那里,她被需要,被尊重,被唤发,而不是被排斥,被压抑,被漠视。相对于祖祖辈辈的泥洋村人来说,她是一个“外来者”。与那些散落在山前溪畔的人家并没有血缘情感,但是,她又与每个家庭的祖祖辈辈的希望相连,与脚下那片土地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相连。
多年后,做了公司老总的学生大山回到了泥洋村。其时,学生眼里那个亭亭玉立、眼眸清亮的“支姐姐”早被山居生活暗淡了青春的光泽,而一饮一食的简陋和粗糙,将她塑造得更像一个泥洋大妈。然而,那只是生活的表象。她像一棵树,将根深深埋进了泥洋的大地,而所吐露的芬芳却被一代一代山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带向了四面八方。
那芬芳,而是支撑支老师熬过山村暗夜的力量,是她“一生只为一事”的生命选择。多年以后,我更愿意说支月英获得不是显赫的成功,而是一种真实的幸福。
支月英的幸福是什么?是她在职业的起点看见了价值的终极,是她凭着朴素的信念,在“最小的天地”里活出了“最大的自己”。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心得精选篇6
为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在我国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9日下午,九江小学组织全体老师到影院集中观影《一生只为一事来》。
影片《一生只为一事来》以我省“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1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女教师支月英为原型创作拍摄。支月英在偏远山村的讲台旁坚守39年,从“支姐姐”变成了“支妈妈”,从“支妈妈”变成“支奶奶”,为大山深处的孩子带去充满希望的童年。
为庆祝我国第35个教师节,九江小学印发了《关于做好庆祝2019年教师节的活动方案》,将观影《一生只为一事来》等教师题材影片纳入庆祝系列活动中进行师德教育,作为主题教育的一堂生动的“电影党课”。
此生为师,终生无悔。这次观影活动,对这次全体观影人员来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灵魂的升华。大家表示,要牢牢把握“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向先进模范学习,主动对标对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用实际行动写好教育奋进之笔。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心得精选篇7
周三那天去看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看后很受感动!影片讲述的是支月英老师扎根乡村教育,坚守乡村教育的事。整部影片娓娓道来,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没有什么惊天之举,很平实、很真实的把支老师的日常展现给大家。看似很平凡的每一天,最终汇聚成难能可贵的坚守,而这种坚守不是一年、两年,而是整整39年,现在还在继续坚守着!这种坚守也让平凡变得不平凡起来!
由于她的坚守,让淘小子(董大山等)、“笨孩子”等都走出大山;
由于她的坚守,让乡亲们意识到教育的重要,让多少“放牛娃”能去上学;
由于她的坚守,让多少人(罗如意)、多少家庭摆脱困境;
由于她的坚守,让商人董大山迷失的心又重新回归,回归纯真、回归美好,而不是一味地逐利;
由于她的坚守,让大山里的孩子、让乡亲们坚信:坚守就有希望,让他们充满信心走向美好生活!
她爱孩子们,鼓励赞赏他们,还和家长沟通怎么教育孩子,她的真爱真付出让孩子有切身体会,让他们懂事了成长了!观看过程中,为淘小子们的恶作剧大家开心的笑,为支老师的坚守、为她的执着、为她的付出大家深受感动,有的人脸上现出晶莹的泪花。这是感动的泪水、触景生情的泪水,有人也许会说,看个电影,至于吗?但这的确让你控制不住,实在是有感而发,为这样的师者、为这样的老师感动、流泪正常,没人笑话!
影片中大山深处的星空很美,风景很美,大家一致的想法是去旅游非常好,但是长期生活在那里的支老师,在当年她面对的是多么艰苦的环境啊!
看后,我个人的感觉,这部影片更真实、更感人,个人感觉比《老师好》更能触动你的内心。这部电影带来的感受也超出了我的预期,当时是为看而看,不像《老师好》是主动去看,但看后真的是一部好电影!现在看来,好电影的标准绝不能用票房去衡量,强烈推荐大家去看,费用自付,不给报销啊,哈哈!
真实的支老师大家可以百度,以感动中国颁奖词作为结尾吧!
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心得精选篇8
我想,在中国山村,在无数看不见的地方,在无数被人忽略的角落,像如意这样的故事,或许不计其数吧。支老师以及无数支老师一样的山村教师,她们并不是让他们考入了大学改变了人生,而是给了每个故事以最大的生命成全,让他们在最美的年华或最需要光亮的时候,得到了爱与关怀。
因为学校与教师,无数被贫穷限制了想象的孩子,在受尽生活的磨难之后,依然含笑看见了通向未来的路。
一生到底为什么而来?或许有人不曾想过,或许有人不想回答,或许有人无从回答。我们就这样不约而同地成了时间之流上的漂泊者。可是,在人们一再强调教育的生命性时,这样的追问却意味着历史和未来的共生,起点与终点的相连。
在这样的提问里,分明立着一座高峰,它的名字叫哲学,生命的哲学。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心得精选篇9
《一生只为一事来》里还有特别令我泪目的一个人物,就是那个叫如意的孩子。
她母亲有病,家境清苦,却偏偏又那么懂事,那么好学,那么渴求以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命运却并没有许她以春天。她不得不默默接受它的安排,以那柔弱的肩膀独立担起生活的重压。
面对这种折断梦想的痛,支老师也不是万能的。除了抚慰与激励,她能做什么呢?影片里有句让人瞬间泪奔的台词,说的正是如意离校前夕和支老师的彻夜谈心。
“那一夜的月亮很圆,圆得谁也舍不得哭”。
此后,如意像一个村姑一样结婚成家,甚至不得不在建筑工地上谋生。生活的尖利,不断将这个女子内心的向往击成碎片。心痛身累之余,支老师才是这个世界对她的温情。那一行行、一页页的书信,陪伴着如意走过了漫长的青春,让她在坚忍中变得强大。多年后,当如意与支老师在教室相见,她捧出那些给过她最大温暖的信件,泣不成声:她并没有埋怨过命运的不公,而只是感恩生命里与支老师的遇见。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心得精选篇10
2月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上,江西农村最美乡村教师代表支月英当选“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平凡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们让我们由衷感动,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温暖心肺。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就为我们挖掘了一批榜样人物。这些榜样人物虽然平凡普通,但却提供了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指引。他们身上的勇敢、善良、担当、坚强,让13亿人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丽的光辉。
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就深刻诠释了执着和奉献。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就曾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两代人。
“支姐姐”到“支妈妈”,变的是称呼,但不变的却是执着和奉献。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更是展现了筑梦路上炎黄儿女的精气神。也不仅仅是支月英,不仅仅是评选出来的《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无数炎黄儿女为了心中的梦想,也正在日以继日善行义举,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融入工作、生活、学习中。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最美乡村教师代表支月英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在寒冷冬日里更有暖意。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如盏盏明灯,点亮千家万户。这些榜样人物也激励着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榜样力量化作精神动力,付诸工作实践,作出自身努力,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