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电脑病毒的资料
有关电脑病毒的资料
有些朋友可能会对于计算机病毒这一方面感兴趣,但是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一些有关计算机病毒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计算机病毒是什么: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影响计算机使用,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具有自我繁殖、互相传染以及激活再生等生物病毒特征。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它们能够快速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计算机病毒与医学上的“病毒”不同,计算机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是人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制的一组指令集或程序代码。它能潜伏在计算机的存储介质(或程序)里,条件满足时即被激活,通过修改其他程序的方法将自己的精确拷贝或者可能演化的形式放入其他程序中。从而感染其他程序,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所谓的病毒就是人为造成的,对其他用户的危害性很大。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
第一份关于计算机病毒理论的学术工作( "病毒" 一词当时并未使用)于 1949 年由约翰·冯·诺伊曼完成。以 "Theory and Organization of Complicated Automata" 为题的一场在伊利诺伊大学的演讲,后改以 "Theory of self-reproducing automata" 为题出版。冯·诺伊曼在他的论文中描述一个计算机程序如何复制其自身。
1980 年,Jürgen Kraus 于多特蒙德大学撰写他的学位论文 "Self-reproduction of programs"。论文中假设计算机程序可以表现出如同病毒般的行为。
“病毒”一词最早用来表达此意是在弗雷德·科恩(Fred Cohen)1984年的论文《电脑病毒实验》。
1983 年 11月,在一次国际计算机安全学术会议上,美国学者科恩第一次明确提出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并进行了演示。
1986年年初,巴基斯坦兄弟编写了“大脑(Brain)”病毒,又被称为“巴基斯坦”病毒。
1987年,第一个电脑病毒C-BRAIN诞生。由巴基斯坦兄弟:巴斯特(Basit)和阿姆捷特(Amjad)编写。计算机病毒主要是引导型病毒,具有代表性的是“小球”和“石头”病毒。
1988年在财政部的计算机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计算机病毒。
1998年台湾大同工学院学生陈盈豪编制了CIH病毒。
2000年最具破坏力的10种病毒分别是:Kakworm,爱虫, Apology-B, Marker , Pretty ,Stages-A,Navidad,Ska-Happy99 ,WM97/Thus ,XM97/Jin。
2003年,中国大陆地区发作最多的十个病毒,分别是:红色结束符、爱情后门、FUNLOVE、QQ传送者、冲击波杀手、罗拉、求职信、尼姆达II、QQ木马、CIH。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繁殖性
计算机病毒可以像生物病毒一样进行繁殖,当正常程序运行时,它也进行运行自身复制,是否具有繁殖、感染的特征是判断某段程序为计算机病毒的首要条件
破坏性
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破坏引导扇区及BIOS,硬件环境破坏。
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传染性是指计算机病毒通过修改别的程序将自身的复制品或其变体传染到其它无毒的对象上,这些对象可以是一个程序也可以是系统中的某一个部件。
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潜伏性是指计算机病毒可以依附于其它媒体寄生的能力,侵入后的病毒潜伏到条件成熟才发作, 会使电脑变慢。
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少数,隐蔽性计算机病毒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非常困难。
可触发性
编制计算机病毒的人,一般都为病毒程序设定了一些触发条件,例如,系统时钟的某个时间或日期、系统运行了某些程序等。一旦条件满足,计算机病毒就会“发作”,使系统遭到破坏
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原理
病毒依附存储介质软盘、 硬盘等构成传染源。病毒传染的媒介由工作的环境来定。病毒激活是将病毒放在内存, 并设置触发条件,触发的条件是多样化的, 可以是时钟,系统的日期,用户标识符,也可以是系统一次通信等。条件成熟病毒就开始自我复制到传染对象中,进行各种破坏活动等。病毒的传染是病毒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传染环节中,病毒复制一个自身副本到传染对象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