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由衷的成语故事典故_字词解析_造句
言不由衷的典故:
春秋时期,诸侯郑国的实力强大,郑庄公任周朝的卿士,执掌朝廷大权。他凭借自己的势力和地位,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当时任天子的周平王,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他不得不依靠郑庄公处理朝政,却又对虢公忌父十分相信,想让他代替郑庄公处理朝政。
郑庄公知道这件事后,对周平王特别不满。周平王非常害怕,赶紧向郑庄公解释说,他没有让忌父取代郑庄公的想法。为了取得郑庄公的信任,他和郑庄公互换人质,让周太子狐到郑国去作人质,而郑公子忽则到周朝来做人质。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去,他的孙子姬林继位。称周桓王。周桓王也想让忌父代替郑庄公当卿士掌管朝政。郑庄公知道后大怒,派大夫祭足领兵马,到周朝的温地收割麦子,并全部运送到郑国。
到了秋天,祭足又带领兵马到周朝成周,把那里的谷子全部割掉,运回郑国。从此,两国之间的关系愈加恶化,彼此间结下了仇恨。
言不由衷的汉语词典解释:
指说话不是出于内心,心口不一。
●《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元年正月》「自是泽不复与府中谋议」注引宋汪伯彦《建炎中兴日历》:「王语伯彦等曰:‘宗泽渡河,方到趣行,言不由衷。’」
●清龚自珍《对策》:「进身之始,言不由衷。」
●孙犁《秀露集·关于诗》:「不合情理的,言不由衷的,没有现实根据的夸张,只能使诗格降低。」亦作「言不由中」。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实相告:此言不由中,转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复忆之也。」
言不由衷的近义词/反义词如下:
近义词:由衷之言、口是心非、阳奉阴违、口蜜腹剑、甜言蜜语、有口无心、心口不一、叶公好龙、言行不一、两面三刀、口口声声、言不由中
反义词:言之有信、由衷之言、言为心声、言衷之词、情词恳切、表里如一、心口如一、肺腑之言、言行一致、出自肺腑
用言不由衷造句:
一、我看她有心事,刚刚那几句话说得言不由衷,不像她平常的为人。
二、我最讨厌这种假惺惺,言不由衷的人。
三、迫于无奈,他只好言不由衷地说了几句捧场话。
四、我实在是不忍将真相告诉他,只好言不由衷地要他别多事。
五、我看你是喜欢上王先生了,才会言不由衷地假意批评他。
六、看他这言不由衷的样子,就知道他不是诚心要帮忙。
七、他虽满口应下,但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言不由衷。
八、他假惺惺地去表示祝贺,一副言不由衷的样子。
九、他可能受到威胁,所以说了这些言不由衷的话。
十、你写的这篇散文,言不由衷的话太多,所以也就没什么感染力。
猜你感兴趣:
1.言不由衷的典故
4.言不由衷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