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功近利的典故
急功近利是指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急功近利有什么精彩的典故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急功近利的典故,供大家阅读!
急功近利的解释
急功近利出自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卷九·对胶西王》,意思是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急功近利的典故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为博士官,以通晓《公羊春秋》闻名于世。他专心治学,三年不到花园游玩,很负盛名,当时的士人都以师礼尊奉他。
在汉武帝时期,因朝廷长期对外用兵和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赋役日益苛重,致使百姓怨声载道,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孕育着严重危机。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董仲舒也被派遣到诸侯王那里担任了国相之职。但是没过多久,董仲舒却因才遭妒,备受其他官员的排挤,后因提出“灾乱说”而被人诬陷有颠覆国家的意图,差点被处死。汉武帝念及旧情,亲自出面赦免了他。后来,汉武帝听从丞相公孙弘的一间,将其派往胶西。让他做了胶西王国相。
公孙弘与董仲舒同为儒学经师。公孙弘擅长逢迎附和,深得汉武帝的器重,被任命为丞相。董仲舒却时常不识时务,正言直谏,汉武帝对他恨头疼,所以敬而远之。公孙弘一直以来都嫉妒董仲舒的才华,这次,他找到了机会,希望可以一举铲除董仲舒。举荐,也是有计划的谋杀。
胶西王是汉武帝的兄长,依仗自己是汉室宗亲,有恃无恐,骄横暴戾。之前,朝廷派去的国相统统被他以各种罪名斩杀,无一幸免。幸运的是,因为董仲舒的声名与才学,胶西王不但没有杀他,反而十分敬重他。有一次,胶西王对董仲舒说:“勾践的贤明,加上范蠡(lí)、文种的才能,我认为这是越国的‘三仁’,你怎么看待这三仁呢?当初齐桓公有问题请教管仲,我的疑虑就由先生解决了。”
董仲舒回答说:“我才疏学浅,没能力决断大王的疑虑。虽然如此,大王向我提问,我不能不尽我所知回答。我听说,过去鲁国国君问柳下惠:‘我想攻打齐国,你看怎么样?’柳下惠回答说:‘不行。’他退下来满脸忧愁地说:‘我听说,阴谋侵略邻国的,不会向仁爱者讨教,这次国君为什么问我呢?’可见,柳下惠连被问都觉得羞耻,更别说参与讨伐齐国了!由此看来,越国本来就没有一个‘仁’,哪来的‘三仁’?所谓仁人,是‘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端正自己奉行的道义而不谋求眼前的小利,修养自己信奉的理念而不急于取得成果)的仁。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而使社会风气大变,才是仁的最高境界,尧、舜、禹就是榜样!”
急功近利的造句
1、在我们享乐主义文化的影响下,我们变得急功近利,不指望对事物作深入的探寻。
2、我们很多人的问题在于急功近利,我把这归咎于寻求捷径(速成),即时满足的社会文化。
3、巴菲特先生是众所周知的长线投资者,而不是急功近利,那么他一定是从BYD这些大写字母中看到了什么。
4、但对一些企业主而言,全权掌控企业比接受急功近利的诱饵更有好处。
5、他们采取的方法与我们教育或者技能发展无关,相反,是从我们的懒惰和我们急功近利的心理下手。
6、人们往往容易急功近利,被房地产投资的各种“快速回报”承诺所诱惑。
7、他们会针对你所提出的指标,找到一些急功近利的方法来完成,但忽视了你真正想让他们做的事情。
8、如果你研究商业失败的根源的话,你会发现这种急功近利的倾向经常会出现在其中。
9、这起事件已经成为中国媒体关注的焦点,一连串的食品安全丑闻背后,散漫的农业经营方式、急功近利过度使用化肥的现状被揭露。
10、我们还将把高层主管的薪资与长期业绩挂钩,奖励明智的决策而不是贪婪的急功近利行为。
11、根据最新报告(该报告批评了当前教育对急功近利的痴迷从而导致对科学课教学的桎梏)表明,科学课需要更多的动手实验。
12、时间和预算限制常常使团队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而方法也会因此而失去作用。
13、毕竟,吉利是个急功近利的汽车生产商。
14、颇有一些急功近利的心态!
15、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认为政府首先要转变自身存在的急功近利的思想。
16、第一,利用利益的诱惑,对消费者采取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选取发行量大的大众媒体夸张式宣传,急功近利。
17、从政府管理部门到学校、家长急功近利思想严重,教育理念落后,使得我们的教育缺乏人性的光辉。
18、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导致了学生作文目标的错位,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同时也湮灭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急功近利的典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