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典故:天文部时令
古代诗词典故:天文部时令
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诗词典故,欢迎阅读:
古代诗词典故:天文部 时令
【一枝春】
参见植物部·花卉“陇头梅”。宋黄庭坚《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四首》之一:“欲问江南近消息,喜君贻我一枝春。”
【永和春】
参见伦类部·师友“永和人”。来陆游《简付十八官汉孺》:“兰亭修楔近,为记永和春。”
【阳春有脚】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宋憬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豫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 ◆喻官吏有德政。宋杨万里《送吉守赵山父移广东提刑》:“阳春有脚来江城,银汉乘搓移使星。”,元王浑《春夜宴》:“阳春元有脚,玉度莹无瑕。”另参见人体部·肢体“春有脚”、政事部·治理“阳春有脚”。
【彩燕迎春】
参见动物部·飞禽“彩燕”。宋王曾《春帖子》:“彩燕迎春人鬓飞,轻寒未放缕金衣。”
【秋风鲈脍】
参见人事部·情感“忆鲈鱼”。唐白居易《寄杨六侍郎》:“秋风一筯鲈鱼脍,张翰摇头唤不回。”
【三冬】
参见文明部·学识“三冬学”。唐罗隐《隐尝在江陵……感事悲身遂成长句》:“才怜曼情三冬后,艺许由基一箭中。”
【子推】
参见人事部·雅逸“介推”。◆代指寒食。唐孟云卿《寒食》:“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斗草】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 ◆代指端午,或指端午时的游戏。唐白居易《观儿戏》:“弄尘復斗草,尽日乐嬉嬉。”另参见植物部·草木“斗百草”。
【七夕】
宋罗愿《尔雅翼·卷十三》:“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以为是日河鼓(即牵牛)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咏七夕,或喻指夫妇聚会。唐杜甫《牵牛织女》:“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另参见天文部·天体“星桥”、地理部·城建“织女桥”、伦类部·亲眷“牛女”、动物部·飞禽“河鹊”、人物部·妇女“织女”。
【青鸟过】
参见动物部·飞禽“青鸟”。◆指使者。唐崔国辅《七夕》:“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九日白衣人】
参见器用部·饮食“白衣酒”。唐刘方平《寄陇右严判官》:“一丛黄菊地,九日白衣人。”
【落帽期】
参见器用部·衣冠“孟嘉帽”。◆指九月九日重阳。唐许棠《白菊》:“所尚雪霜姿,非关落帽期。”
【登高】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来茱萸囊,盖始于此。” ◆咏重阳节。唐杜甫《九日》:“去年登高都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另参见植物部·草木“茱萸”。
【题糕】
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一九:“刘梦得(禹锡)作《九日诗》,欲用糕字,以‘五经’中无之,辍不复为。宋子京(祁)以为不然。故子京《九日食糕》有咏云:‘飚馆轻霜拂曙袍,糗糍花饮斗分曹。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清赵翼《九日陶然亭同人小集》:“地僻向来无古迹,兹游或可续题糕。” ◆咏重阳。清钱谦益《重阳次日徐二尔从馈糕蟹》:“自笑吾家传嗜蟹,敢言诗句朴题糕。”另参见器用部·饮食“题糕”、文明部·诗词“题糕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