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
经典的地理故事可以把广大地区的地理事物呈现在人们眼前,使人一目了然,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欢迎大家阅读。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篇一
提起地球的自转,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它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但如果让人们对此作出证明,或许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对于人类初次作出的对地球自转的证明来讲,曾发生过下面一个故事。
16世纪时,“太阳中心说”的创始人哥白尼曾依据相对运动原理提出了地球自转的理论。可从他提出这一理论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一理论只能停留在让人们从主观上接受的水平,直到19世纪才被法国的一位名叫傅科的物理学家,用他自己设计的一项实验所证实。
傅科是用一种特殊的摆来进行实验的。这个摆由一根长60余米的纤细金属丝悬挂一个27千克重、直径约30厘米的铁球所组成。当时人们把这种从未见过的“超级摆”称之为“傅科摆”。
1851年的一天,傅科在法国巴黎万神庙的圆顶上将他亲手制作的傅科摆吊上,让摆在广场上悠然自得地摆动着。这时,成千上万人前来观看这一奇妙的实验。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他们发现了奇迹,那就是摆在悄悄地发生着“移动”,并且是沿顺时针方向发生旋转。有的人在摆动开始时,明明看到摆球运动到自己眼前,又荡了回去,可经过一段时间后,摆球竟离自己越来越远。这对于围观的人们来讲,他们通过对现象的观测都得出这样的结论,眼看着自己没有移动,那一定是摆平面发生了“移动”。
其实摆动的平面是不会发生移动的。我们知道作为一种物质运动形式,摆是无法摆脱地球自转的。傅科选用较长的金属丝,是为了让摆动的时间达到足够的长度,这样便于观察摆动的变化,同时选用较重的摆球,是为了增加摆本身的惯性和动量,以克服空气的阻力,一旦它摆动起来,作为一种运动状态,有滞后于地球自转的惯性,即能够减少地球自转的影响。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分析,由于地球的自转,每一个观测者都被地球带着运动,尽管观测者站在原地没有动,可脚下的地面是动了,也就等于把观测者悄悄地带离了原地。因此,真正没有移动的是摆动平面。
傅科摆的摆动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现已为世界所公认。我国北京天文馆的大厅里就有一个傅科摆,一个金属球在一根系在圆穹顶上的长长细线下来回摆动着。下面是一个刻着度数的像铁锅似的大圆盘,人们可以由此读取摆动平面旋转的度数。前去参观的人们都喜欢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亲眼看一看地球是怎样自转的。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篇二
在河南境内古代曾有一个杞国。杞国有一个人听说天是无限高远的空间,日月星辰都在天空中飘浮着,他就害怕日月星辰会掉下来,打坏庄稼砸死人,甚至地也会陷下去,因而他整天忧心忡忡,愁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不知如何是好。有一位好心人,担心他愁坏了身体,拉着他一道去问懂得天地道理的聪明人。
杞国人问:天会坏吗?
聪明人解释道:天是气体结合而成的,到处都充满了气体,你整天呼吸、运动都在气体当中,每时每刻都在同气体打交道,为什么要担心天会坏呢?
杞国人接着又问:天果真是气体构成的,那么日月星辰不是要掉下来吗?
聪明人又回答说:日月星辰也是气体构成的,只是它们会发光而已,即使掉下来,还是落到气中,也不会有什么损伤的。
杞国人又问:那么地会坏吗?
聪明人答:地是固体的大块,到处都塞满了,你每天在地上行走,跑跳都随你的便,为啥还要担心它会坏呢?
杞国人听了转忧为喜,高兴地回去了。
其实,从现在来看,这些回答不一定都对,特别是日月星辰是否会掉下来的问题,根本没有正面答复。幸亏这个杞国人不求甚解,三言两语就被打发走了。这个故事本是讽刺那些产生不必要顾虑的人,现在看来,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还有道理哩。
现代天文学告诉我们,宇宙中的各种天体按照一定的系统和规律,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从而形成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比如,由于地球质量比月球大得多,吸引的结果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在宇宙中形成了一个很小的天体系统——地月系。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它们和太阳构成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地球仅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太阳系又是更高一级天体系统——银河系中极微小的一部分,银河系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和各式各样的星云组成的一个庞大的恒星系统,太阳仅是银河系中的普通一员。银河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同银河系规模相当的庞大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组成总星系,它是现在所认识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我们观测所及的宇宙部分。至于总星系以外是什么样子,随着科学的发展,空间探测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将会不断扩大和深入。
从以上可知,宇宙中的各种天体都是按一定的系统和规律运动的,这是自然规律所决定的,而古代人不懂这些道理,所以,就“杞人忧天”了。
今天,面对地球上大大小小的陨石坑,以及1994年7月发生的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与木星相碰事件,我们也不能排除小行星、彗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这已引起国际社会和科学界的密切关注。但我们也不至于像杞国人那样整天忧心忡忡,这次对彗木相撞事件的观测,就是在全世界天文学家的通力合作下完成的。它表明,人类已掌握了小天体飞来撞击行星的规律,如果将来某一天真的有天体撞击地球,人类将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改变小天体的运行轨道,以确保地球安然无恙。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篇三
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鲁国。一天,孔子在路上碰到两个孩子正争得面红耳赤。孔子上前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事争得不可开交呀?”
两个孩子争先恐后地告诉孔子,他们正在争论早晨和中午的太阳哪一个离我们近。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早晨太阳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人远。因为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有车盖那么大,中午的太阳看起来只有菜盘子那么小。这不就说明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才显得大,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远才显得小吗?”
孔子听了觉得有道理。但还没等他点头称是,另一个孩子马上反驳说:“早晨太阳出来时,到处凉气袭人,中午却热得像站在沸水边一样难受,这不是因为早晨太阳离我们远才觉得凉,中午太阳离我们近才觉得热吗?”
孔子一听也觉得有道理。可这样一来他就无法断定两个孩子谁说的真有道理了。
两个孩子看到孔子似是而非的样子,急得直跺脚,一个拉着孔子一只手说:“孔大人,您可得给我们评个准理,看到底谁说得对呀!”
两个小孩子给满腹经纶的孔子出了个难题,大学问家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搞不清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十分失望,望着孔子远去的背影取笑说:“还说他学问大得很呢!原来也不过如此而已!”
2000多年前的儿童,从他们的生活体验中能悟出物体近则大远则小;同一热源近则热远则凉的道理,并且以此来判断太阳的远近,这是难能可贵的。但受当时科学认识水平的制约,不能准确认识地球之外的许多天文现象是不足为怪的。孔圣人也非先知先觉,他的学问也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我们同样不能苛求他。
现在我们知道日地距离在一天内的变化是微不足道的。早晨太阳离我们稍远一点,中午稍近一些,两者相差约等于地球半径,仅相当于日地距离的1/2300,这对观察太阳的大小和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能都不起多大影响。
早晨的太阳看起来大一些,中午的太阳小一些,实际上是一种视觉误差。因为,早晨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来时,有山峰、树木等地面物体作对比,太阳就显得大一些;而中午的太阳高悬在空旷的天空,相形之下就显得小一些。实际上用仪器测太阳的视直径,若不考虑地平线上大气折射的影响,早晚都是一样的。
至于地面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角。早晨,太阳斜射,同束阳光照射的面积大,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辐射少;同时,因为斜射阳光通过大气层的厚度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多,再加上夜晚地面辐射散热,日出前后地面热量亏损到极大值,因此,早晨气温低,显得凉爽。而中午呢,一方面太阳高度最大,阳光直射或接近直射,热量集中,另一方面阳光通过大气的厚度小,太阳辐射被削弱得少,再加上地面热量盈余,气温已经升高,因此,中午就热得多。实际上对于每秒30万千米的光速来说,早晨和中午日地距离的微小差别根本不会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经典故事中的地理原理_古代故事中的地理原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