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知识科普
企业管理商业模式知识科普
商业模式,是管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MBA、EMBA等主流商业管理课程均对“商业模式”给予高度的关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业模式知识科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商业模式=战略+战术+技术
商业模式(也有人称之为“商务模式”),说白了,就是赚钱的途径。赚钱的途径一旦可以复制,就成了商业模式。赚钱的途径主要是股东考虑的,然后才是经营者。股东研究战略,经营者研究战术和技术。战略和战术统称为决策,技术就是执行。以下两个公式不难理解:
决策正确+执行力强=成功
决策错误+执行力强=完蛋
任何商业模式都是战略、战术、技术的整合。投资者必须具有战略上的高度(远景规划),经营者必须具有战术上的宽度(知识面),执行者必须具有技术上的深度(专业性)。
从决策与执行层面,商业模式=战略(高度)+战术(宽度)+技术(深度)。
商业模式=资产经营+资本经营
投资者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具备两种经营战略,即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管理模式和投融资模式。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资产经营,靠资源赚钱。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诸如品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产品质量风险管理、营销管理等等,都属于资产经营范畴。资产经营的目标是提升经营绩效。
资本经营,靠钱赚钱。试想,如果一家公司如果既不进行债务融资,也不进行股权融资,完全依靠自己的原始资本和公司积累滚动发展,即便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都是一流的管理水平,企业也难以做大。因此,公司还需要不失时机时适度举债和股权融资来扩大规模,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实现利益最大化。至于融资结构如何才能够做到合理则属于财务管理的范畴。在这里,无论是融资者还是投资者所从事的便是“资本运营”。
从经营战略层面,商业模式=资产经营+资本经营
商业模式=组织架构+资产布局+运营方式
战略,即远景规划,是指投资者、企业在不同阶段的目标。
纵观企业家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出投资者大至有这样几个阶段:
生意人——商人——企业家——资本大家——慈善家。五个阶段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不可逾越,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须转型,否则将停滞不前,甚至被市场淘汰。投资者在各个发展阶段的战略规划是不同的。
第一个阶段:从无到有,艰苦创业。投资者最初为解决生存问题,通常以个体工商户的组织形式出现或者干脆无证经营。
第二个阶段:当生存问题获得解决,投资者战略转型由“生存”转变为“发财”,他们迫切需要赚更多的钱,因此需要扩大规模,招募员工,这时他们就会成立公司,实现从“生意人”到“商人”的转变。
第三个阶段:投资者对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当他们完成了原始积累之后,投资者战略将由“发财”转变为“发展”,这时他们需要通过不断地成立新公司、收购旧公司等方式进行横向扩张或者纵向产业链延伸,由一家公司发展成多元化的集团公司或者是专业化的连锁经营集团公司。当公司在同行业中拥有了一定的竞争力,具备可持续盈利的能力,投资者就完成了从“商业”到“企业家”的转变。
第四个阶段:企业发展了,企业家站得更高,他们开始追求“基业长青”,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彻底分开,只当资本大家,不再担任CEO。
第五个阶段:从物质到精神,他们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做慈善,从而实现从富到贵的质的转变。
由此可见,商业模式是根据投资者在不同阶段的战略规划设计的组织架构、资产布局、运营方式。
组织架构设计是指投资者根据经营模式的需要而成立的相关公司,以及对各公司股权结构(股东、股本、股权比例)安排。
资产布局是指产业结构布局、产业链布局、公司地域分布等。
运营方式是指基于税收成本、资金成本、管理效率等因素而设计的业务流程、交易结构、税务安排。
商业模式创新的一般思路:以企业战略为宗旨,以案例为载体,以业界的商业模式为基础,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根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原则,针对开源和节流两大领域对各种投融资方式和经济交易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从税收成本、操作程序、管理效率等方面系统决策,选择最优方案。
方案实施的内容包括:集团组织架构和各公司股权结构图;业务流程及交易结构设计图;相关法律主体的会计与税务模拟操作。
因此,从实际操作层面,商业模式=组织架构+资产布局+运营方式
盈利模式=资产转让模式+提供劳务模式+让渡资产使用权模式
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方式、方法、手段、措施,最终都是为了盈利,而盈利最终都是通过终端的交易方式体现的。因此,盈利模式其实就是企业取得收入的方式。
企业的盈利模式有四大类:
(1)通过资产转让取得收入。资产包括存货(商品、产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含股票)等。
(2)通过提供劳务取得收入。如受托加工、修理修配、建筑安装、交通运输、提供服务等。
(3)通过让渡资产使用权取得收入。具体包括财产租赁和利息收入。
实际操作中的合作经营(如合作办学、合作建房等)最终都必须定性为上述一种或几种交易方式。
由于可见,盈利模式是商业模式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利润的终端环节。企业的业务流程、交易结构、成本控制、税务安排也都属于盈利模式的组成部分。用公式表示为:盈利=收入-成本-费用-税金。
盈利模式≠赢利模式
赢利模式这一名词用得很少。“赢利模式[⑥]”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特有的'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及其对应的业务结构。这与笔者定义的商业模式几乎是同一个概念。
但绝不存在“营利模式”的说法,因为营利是相对于非营利而言的,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制企业都是营利机构,而一些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社会团体、非公益性组织则属于非营利性机构。
商业模式三要素
商业模式的由来
商业模式已经成为挂在创业者和风险投资者嘴边的一个名词。几乎每一个人都确信,有了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成功就有了一半的保证。那么,到底什么是商业模式它包含什么要素,又有哪些常见类型呢
用最直白的话告诉大家:商业模式就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来赚钱简言之,饮料公司通过卖饮料来赚钱;快递公司通过送快递来赚钱;网络公司通过点击率来赚钱;通信公司通过收话费赚钱;超市通过平台和仓储来赚钱等等。只要有赚钱的地儿,就有商业模式存在。
商业模式是一个比较新的名词。尽管它第一次出现在50年代,但直到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使用和传播。今天,虽然这一名词出现的频度极高,关于它的定义仍然没有一个权威的版本。目前相对比较贴切的说法是:
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它描述了公司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公司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Relationship Capital)等借以实现(创造、推销和交付)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入的要素。
商业模式的要素
客户价值最大化、整合、高效率、系统、赢利、实现形式、核心竞争力、整体解决这八个关键词也就构成了成功商业模式的八个要素,缺一不可。其中:整合、高效率、系统是基础或先决条件,核心竞争力是手段,客户价值最大化是主观追求目标,持续赢利是客观结果。
中国的企业在经历了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两个阶段后,开始向更高境界迈进,现在已经不是企业靠单一产品或者技术就能打天下的时代,也不是靠一两个小点子或者一次投机就能决出胜负的时代了。要想使企业有生存空间并能持续地赢利,必须依靠系统的安排、整体的力量,即商业模式的设计。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商业模式的竞争将是企业最高形态的竞争!
企业经营也有道、法、术、器四个层面,商业模式就是道,是商道的最高境界。如果企业总是沉湎在法、术、器里找出路的话,就会像爬山一样,总在山脚、山腰打转转,很难直达山巅;而企业只有以商业模式商道的高度,从上往下看时,就会豁然发现,通往山巅的捷径随处可见。企业的出路在于认知的高度,高度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商业模式的类型
根据上述理解,可以把商业模式分为两大类
(1)运营性商业模式。重点解决企业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包括与产业价值链环节的互动关系。运营性商业模式创造企业的核心优势、能力、关系和知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产业价值链定位:企业处于什么样的产业链条中,在这个链条中处于何种地位,企业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发展战略应如何定位。
赢利模式设计(收入来源、收入分配):企业从哪里获得收入,获得收入的形式有哪几种,这些收入以何种形式和比例在产业链中分配,企业是否对这种分配有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