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代表作《创业史》
柳青(1916—1978),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当代著名小说家。他一贯深入生活,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农民中间,有着丰厚的生活积累。他的小说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生活气息浓厚,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近几十年历次重大历史时期农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面貌,代表作《创业史》。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1)塑造了一系列的典型形象。在所有的矛盾斗争和各种人物关系中,梁生宝始终处于轴心位置,他是一个50年代农村社会主义创业者的英雄形象。梁三老汉是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他一方面具有普通农民的勤劳、朴实的品质,另一方面又暴露了自私、落后、狭隘保守的小生产者意识,是一位在“中间道路斗争”中处于观望、动摇的“中间状态”的农民的典型。蛤蟆滩的“三大能人”郭世富、姚世杰、郭振山,也是性格鲜明、各具特色的形象。这些形象的成功塑造,也显示了《创业史》在人物塑造方面的艺术成就。
(2)将宏大的结构与精细的描写、心理的刻画与哲理性的议论相结合,是《创业史》显著的艺术特色。作家试图站在历史高度,探索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概括中国农民的生活道路,绘制50年代前期农村生活的图景,使作品气势磅礴,构架宏伟。而在具体展开生活画面,刻画梁生宝、梁三老汉等人物形象时,又能够做到精细入微。在进行历史概括和精细描写时,作者又善于将自己的情感,对事物的评价,对生活的认识,对人物的剖析,化为哲理性的议论,或者融化到情节之中,或者直接站出来面对作品中的人物和读者抒情议理,表明作家鲜明的倾向性。
(3)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也是《创业史》显著的艺术特色。小说创造了许多的人物,他们代表了当时农村各个阶级、阶层的思想、心理、政治态度和经济状况。对于这些人物,作者坚持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各自的鲜明个性。通过对比,增强了人物的立体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5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中社会的、思想的和心理的变化过程。
(4)不足之处:《创业史》主要是以社会运动的全过程作为小说的描写线索,在反映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强调社会主义方向时,过分夸大农村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简单化地用阶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配置人物。处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矛盾冲突,把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般贫苦农民劳动致富的要求,一概当作资本主义倾向加以批判;对富裕中农的描写,过分强调他们自私、落后的一面;对富农的描写,在批判的同时忽视了他们可能改造的一面。这些既是《创业史》不可逾越的历史局限,又是时代所留下的“左”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