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创业史_名人创业经历
马云,相信这个成果人士是不少人心中的偶像,马云是如何创业成功的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有关马云创业史的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马云创业史文章精选1
从某种意义上说,马云的创业史,也是一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
1992年,第一次创业,成立海博翻译社,初次历练,获得最重要的创业经验——不能选择无法规模化的创业项目。
1995年,创办“中国黄页”,与互联网接触,不了解资本的滋味导致失败。
1997年,加入外经贸商务信息中心,创业团队理念相同至关重要。
1999年,创立阿里巴巴,七年创业铺就阿里巴巴,阿里集团最神秘的“隐形人”蔡崇信加入阿里,资本市场核心人才助力马云。
2000年,软银孙正义投资阿里,蔡崇信发挥重大作用。同年阿里首次危机——裁员,没有盈利模式时有很多员工是危险地。同年举办“西湖论剑”,打造企业文化。
2003年,成立淘宝网,创办支付宝,成熟的商业项目运作。
2004年,网商大会,为电子商务生态圈鸣锣开道。
2005年,阿里联姻雅虎,名满天下,谤亦随之。
2006年,淘宝大战eBay,马云致命三动作击败eBay。同年《赢在中国》任评委,奠定创业教父地位。
2007年,B2B上市,马云成为符号,但也开始沉默。
2008年,做阿里巴巴云,淘宝之后又一重要战略,不懂技术但要会判断技术。
2009年,马云造节“双十一”,线上狂欢。
2010年,拆支付宝,无法遏制的负面舆论。同年阿里巴巴实行“合伙人制度”,与港交所隔空辩论。
2011年,阿里巴巴供应商涉嫌欺诈,阿里集团诚信反腐,将伤口给别人看。同年,拆分淘宝。
2013年,布局物流,成立“菜鸟”。
2013年,余额宝诞生,进入艰难的领域。
2014年,阿里巴巴移动新布局,从IT到DT。这一年,阿里上市,全球市值最大互联网公司诞生。
马云创业史文章精选2
谈到马云的创业史,很多人都会想起马云创立阿里的种.种桥段,但是一个人长大后所做出的的种.种选择都离不开年少时的所见所闻。马云的很多创业故事都已成为老生常谈,但是今天的这段故事却有些不同,没有成功后的种.种豪言,只有年少时的点滴积累。
“你好,我是David,这是我的父亲Ken,这些是我家人。很高兴认识你。”
一
马云今天在澳大利亚。
他来到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州的纽卡斯尔。
2月3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宣布:来自中国杭州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通过马云公益基金会,在纽卡斯尔大学设立了名为Ma-Morley奖学金计划——这笔2000万美元的奖学金,是纽卡斯尔大学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规模捐赠。
这个奖学金的设立,跟马云少年时在西湖边的一段际遇、以及一位曾为少年马云打开世界之窗的澳大利亚人有关。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去纽卡斯尔。
32年前的1985年,年轻的马云第一次来到澳大利亚,就是来到这里。
那也是他第一次出国。
“那段旅行时光让我首次发现了中国之外的世界,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故事在那之前就已展开。
二
1980年,刚刚打开改革开放大门的中国迎来了一支来自澳大利亚的代表团,这个代表团由澳大利亚?中国友好协会组织,和当时其它海外代表团一样,他们的行程主要围绕中国几个核心城市,包括杭州。
莫利一家也在其中——父亲肯?莫利是一位刚刚退休的电气工程师,在1970年加入了澳中友好协会。
母亲叫裘蒂,他们还有三个孩子:戴维、史蒂芬和苏珊。
1980年7月1日,他们来到了杭州。
晚上,在西湖边游逛的时候,一个和戴维年纪相仿的中国男孩走上前来,微笑着,用略显稚嫩的英语和他们打招呼。
15岁的马云和他新认识的澳大利亚小玩伴戴维?莫利摄于西湖边。戴维胸前佩戴着澳中友好协会旅行团的证件。
“晚上自由活动的时候,我们在公园里玩火柴,一个男孩走过来和我们打招呼,他想锻炼一下自己新学的英语口语技能。他介绍了自己,我们互相寒暄了几句,约定之后再来这个公园碰面。"很多年后,戴维这样回忆道。
这个十几岁的杭州男孩,就是马云。
在莫利一家人眼里,这个骑着自行车,到处主动和外国游客招呼,以此来练习自己笨拙口语的少年,是热情、独特而上进的。
他突如其来,也带来了一场不期而至的友谊。
但在那个时候,莫利全家都未曾料想到,这个中国男孩,和这场源自西子湖畔的友谊,可以绵延至之后的悠长岁月。
三
在那之后,像英语教材中的李雷和JIim Green一样,来自中国杭州的马云与来自澳大利亚的戴维成为了朋友,笔友。
马云开始定期与戴维,以及他的父亲肯?莫利通信,并和戴维一样称肯为“father”。
肯告诉马云,“把字据留大点,这样好在回信时把一些『纠正』,写在字距空白处”。
戴维解释道:“爸爸想通过这些细致的纠正帮助马云更好的学习英语,他也鼓励马云说英语。”
马云小时候写给戴维?莫利的一封信。
这样的通信持续了五年。
五年后,1985年,马云21岁。像全世界都知道的那样,在不停的努力之后,马云终于考入了杭州师范大学,并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及杭州市学联主席。就在那年暑假,肯向他发出邀请:年轻人,到澳大利亚来看看吧。
1985年的马云,还从来没想过可以到中国以外的国家去看看。在当时有护照都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
肯鼓励他:“试试看,说不定你就能拿到护照呢”。
21岁的马云在这种鼓励下神奇的拿到了护照。但之后迎来的却是一连串拒绝——当时的赴澳签证只发给政府公务、探亲或留学等用途,却连续7次签证都被拒绝。
那时马云已经在北京一个地下室住了一周,带的钱接近花完。
为了促成马云的这次旅行,Ken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去了纽卡斯尔市政府,并向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发电报说明情况。
已经几乎不抱什么希望的马云没有放弃。他再次来到大使馆,看见一个老外就直接跑了上去:
“我已经在这里待了一个礼拜,这是我最后一次机会,我希望能申请到签证,我想跟你认真的谈一谈。”
“你想谈什么?”
“我已经被拒签了7次,等了一周。我已经没有钱可以回去,但至少得让我知道为什么被拒绝。”
这个人坐了下来。马云跟他讲了那个故事,他是如何在西湖边遇到Ken和David的,他没有钱,在澳大利亚没有亲戚、朋友,但就是相信这个缘份,就想去澳大利亚看看。
“他说你再待三天试试吧?我说不行。他说你再待30分钟?这个人最后说,你真的想要这个签证吗?我5分钟后给你。”
KEN的努力,和马云的永不放弃,终于使得签证通过。
这是一场如此来之不易的旅行。
马云当时随身带了100美金,但始终不敢拿出来——这是从全家所有亲戚那里才凑到的,简直是全家人的全部家当。
但这场旅行真正改变了马云的人生。
肯?莫利的家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州纽卡斯尔市郊区的新莱姆顿地区。
这是马云第一次出国——一个月后,当马云回到杭州时,他好像已经变了一个人。
32年后,当马云第三次来到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回忆起那个时刻,他这么说到:
“(1985年)在纽卡斯尔的29天,在我的生命中至关重要。我出生在中国,100%是中国制造,也从未离开过中国。但来澳大利亚改变了太多过去的认知,我开始觉得必须得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去思考。在那接下来的10年,我都在想中国需要改变,我们需要更开放的思想,我们要用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事物。”
这次旅行打开了马云的眼界,改变了他的未来。
他也得以近距离的感受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日常生活。
Ken和戴维带马云一起去了雪梨的塔龙加动物园(Taronga Park Zoo)。
1985年,马云在澳大利亚雪梨。
在纽卡斯尔,马云还惊喜的发现公园里居然有很多人在打太极,这也是他最喜欢的健身运动。
面对外国人的马云并不羞怯。在当地郊区的一间会所,他甚至给当地的一个太极拳爱好者团体做了表演,主要是他平时学习到的猴拳和醉拳。
马云在澳大利亚当地的一个太极拳爱好者团体表演猴拳和醉拳。
当然,在那里马云也首次学到了澳式英语——后来很长时间里都被他错认为是正统英语。
四
马云与莫利一家的友谊逐步加深。在马云去过澳大利亚后,肯?莫利带着史蒂芬?莫利(肯的次子)来杭州回访。
因为父母家的房子太小住不下,所以马云只好把莫利父子安排到大学宿舍去住。
“我们在马云家里吃晚饭,然后再骑车回学校。”史蒂芬回忆道,“马云一直忙着为我们做饭,让我们觉得很受优待。”
马云放假的时候,他又带着莫利父子去乡下游览。回到杭州的那天晚上,马云摆了一桌酒席款待,还特地邀请了当地的一些贵宾作陪。
马云和肯?莫利马云在杭州请Ken Morley吃饭,举杯共饮。Ken曾回忆说:
马云请我们去他家,并为我们做饭,我们觉得很开心。
马云的大学生活并不轻松,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虽然不用交学费,但生活费是必须要交的,这笔钱让马云的父母感到为难。
于是,肯?莫利再一次施以援手。“钱并不多,一星期也就5-10美元的样子。因此每隔6个月,我会给马云寄一张支票。”
两年多的时间里,肯总共给马云寄了大概两百澳元。
马云后来说,肯和裘蒂为他所有的付出,“已经无法用任何言语来形容”。
五
这场友谊持续了24年。
2004年9月,在和西湖边那个少年相识24年后,肯?莫利去世,享年78岁。
曾经的少年马云,也已经40岁。
马云十分悲痛,他在唁电中称呼肯为“澳大利亚‘父亲’和导师”。
马云难过而遗憾的说,自己曾计划,有一天能和肯一起乘西伯利亚铁路旅行。
马云陪KEN在杭州。
这成为了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心愿。
就像今天,再不会有人像肯?莫利当年那样,细致地、一点点地纠正马云的英语。
肯的儿子,马云的少年笔友戴维莫利说:“这种想法现在看来太渺茫了。以(马云)他现在的身份,想像普通人那般出游可能很难。不过我想,终有一天,我会代替父亲来实现马云的这个想法。”
回顾马云的创业史,也许正值年少的所见所闻也值得被珍藏。
马云创业史文章精选3
从最早的海博翻译社到如今全球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用了22年,他的创业过程所起到的示范效应与激励效应使每个创业者都为之疯狂。马云对于年轻人及后来的创业者来说有着无可取代的标杆地位,而马云也乐意分享自己对商业的思考来与年轻人共享。
马云被忽略的第一次创业
1992年是中国商业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年初邓小平的南巡重新激发了中国人对改革开放抱有的希望。为数不少的人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下,开始创业。后来,泰康人寿的创始人陈东升专门创造了一个词“92派”,用以描述1992年后创业的企业家。
除了陈东升,当时在复旦大学做老师的郭广昌和他的几个同学在那一年注册了公司;河南省外经贸厅的公务员胡葆森辞职创办了一家叫“建业”的公司;冯仑和潘石屹、王功权等六君子在第二年创立了万通;俞敏洪已经是一个成功的英语培训老师了,不过他在1993年才创办了新东方。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后来也成为了马云的朋友。
不过,那一年中国最著名的商人是牟其中。他在1992年的8月用几个火车皮的罐头从俄罗斯换回来四架飞机,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一下子成为轰动全国的人物。媒体的眼光全都被他吸引了。
天下尚无人识得一个名叫马云的大学英语老师。
1988年,24岁的马云从杭州师范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书。马云的活跃在学校是出了名的,为了防止马云有别的想法,当时杭州师范学院的副校长黄书孟跟马云制订了一个“5年之约”,到了那个学校5年内不能辞职出来。
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教期间,马云是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的讲师。与此同时,他在西湖边发起了一个“英语角”,在翻译界慢慢的有了一些名气。当时全国经济飞速发展,在杭州做外贸生意的民营企业逐渐增多,对翻译服务的需求也相应越来越多。所以,很多老板找他做英语翻译。但当时他只能做兼职,因为他和老校长的“5年之约”还没有到期。
1992年,还在大学教书的马云跟同事一起成立了海博翻译社。这是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社,海博取英文“hope”的谐音,意为“希望”。当时的翻译社就是个小店,所有的员工加起来5个人。马云跟同事一起筹集了3000元人民币,租了一个房子,房租是每月1500元。翻译社的注册资本是3000元。创业之初并不顺利,第一个月的营业额才600不到。入不敷出的状况令翻译社的员工动摇了,但马云坚信翻译社可以做下去。
与此同时他必须找到新的收入来源。后来,发现卖鲜花跟礼品可以挣钱,马云就背着麻袋坐火车去义乌批发进货。之后他将办公室一分为二,一半拿来卖鲜花礼品,一半做翻译社。而且,马云也常常背着装满小工艺品的大麻袋,在杭州的大街上穿梭售卖。马云甚至还做过一年多的药品和医疗器材销售员。马云用这些小买卖的收入来维持翻译社的运营。
新的问题出现了,既然卖礼品一个月可以赚三四千元,翻译社仅能挣五六百元,为什么还要继续做翻译社呢?马云的同事就建议只开礼品店,将来成立一家礼品公司,但马云拒绝了。他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当初成立翻译社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解决老师们的问题,还是为了挣钱?既然是为了前者,那就一定要坚持下去,熬过去,光明就会到来。
1995年,亏损三年后,海博翻译社开始盈利。这时5年之约已满,马云向学校提出了辞职。辞职之后,马云全职经营翻译社一段时间。他发现翻译社在实现盈利之后,逐渐走上了正轨,马云就放手让其他同事打理,不再过问翻译社的具体事宜了。他开始寻找新的创业机会。今天,海博翻译社已如当年马云所愿,成为杭州最大的翻译社。多年后,关于这段创业经历马云轻描淡写地提到:“我当时认为一定会有需求,应该能成功。”
跨国讨债,马云讨出第一桶金
马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源于一次美国之行。
1995年,杭州要修一条通往安徽阜阳的高速公路。美国的一家投资公司也参与到这个项目中,但在项目进行的一年时间里,该公司却迟迟没有按照合同支付投资款。杭州政府聘请马云到美国同该公司接触。那时马云被称作“杭州英语最好的一个人”。
带着政府的委托,马云担任起了前去美国翻译和协调的工作。可到了美国之后,马云却发现那是一家骗子公司,不但无意合作,甚至希望马云能跟他们一起来诈骗中国钱财。当马云表示出不愿意的姿态时,他们将马云软禁了起来。无奈之下,马云只能佯装妥协,再借着需要考察其他项目为由离开。马云后来提起这事:“简直就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大片,我到了美国被黑社会追杀,我的箱子现在还在好莱坞呢。”
在机场准备买机票回国的马云突然反悔了,他思考再三,觉得既然来了就不能轻易放弃。马云想起自己国内的一个同事提过他的女婿在西雅图和人合伙创办了一间互联网公司,他到西雅图找到那位同事的女婿Sam所在的VBN公司,亲眼见识了互联网的世界。
马云发现,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到非常多的信息。但是,他也发现在网上搜索不到任何一条有关“中国”的信息。互联网在中国市场上还是一片空白,这让马云兴奋不已,他觉得已经找到了下一步要做的事情了。
他决定跟VBN合作。回国当晚,马云就邀请了24位交情很深的朋友来聊互联网。但当时互联网在中国仍是陌生的词汇,24个人里面仅有1人认为可以试试。大家的不赞同并没有动摇马云做互联网的想法。一周后,他与妻子张瑛商定创办互联网公司。创业所需的10万元由他们四处筹借而来。1995年5月9日,中国第一家商业网站“中国黄页”诞生。
游长城受启发,
马云找到商业模式
马云进一步确认自己要做亚洲互联网的想法,得益于他在长城上的一个发现。阿里巴巴成立之后,他回忆说:“我们在长城上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每块砖头上都写着‘张三王五到此一游,李四到此留念’,这是中国最早的BBS。中国人很喜欢BBS,我们不懂技术的人,用起来最方便、最能接受的方式就是BBS,所以从BBS开始入手。阿里巴巴实际上最早就是一个BBS,把每个人想买想卖的东西放在上面。那时候,马云觉得做电子商务是个不错的选择。
回杭州后,他召集18人团队在家里开会。马云跟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构想,他想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马云对那次会议做了全程录像。录像中,马云激情澎湃地对着大家演讲:“从现在起,我们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的B2B将为互联网服务模式带来一次革命!黑暗之中一起摸索,一起喊,我喊叫着往前冲的时候,你们都不要慌。你们拿着大刀,一直往前冲,十几个人往前冲有什么好慌的……”从录像中可以看到那17位成员有的坐着,有的站着,都在侧耳认真倾听。
在这一次誓师大会上,马云对成员们讲了今后大家要做的事情,马云和成员们确定了创业目标后,便是筹集启动资金,团队自掏腰包募集,最终凑了50万。这是马云再次创业的第一笔启动资金。
因为资金有限,马云租不起写字楼,只能将公司设立在湖畔花园150多平方米的住宅里,这是他在大学当老师时购买的住宅。他和同事们每天就在那个地上到处都是铺开了床铺的住房里工作。他们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一直在不停地设计网页,修改方案,讨论创意,商量未来之路。
1999年,中国到处充斥着互联网眼球经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大肆宣传推广。因为只有造势才能吸引大家的关注,才能引来投资,在别的互联网公司不断造势的时候,阿里巴巴却出奇地安静,与当时热闹的互联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对于外界这样那样的疑问,马云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在闭门造车,1999年回到杭州之后,我们商量决定,6个月之内不主动对外宣传,一心一意把网站做好。”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马云和他的团队一起创立了今天的阿里巴巴。马云为公司取名“阿里巴巴”是出于他要做一个全球化网络公司的考量。在最初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他们就希望将来的一天阿里巴巴能成为全世界十大网商之一。所以它需要起一个全球化的名字,需要一个全世界都能记得住的名字。有一天马云在旧金山出差,他在街上发现“阿里巴巴”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后来刚好有个女服务员给他端来了咖啡,他问那位女士是否知道阿里巴巴,她回答说当然知道,是“open sesame(芝麻开门)”的意思。之后,马云就随机在街上找了60多个不同国家的人问他们是否知道阿里巴巴。所有人的答复都是知道,而且都认为这个名字很奇怪、有趣。就这样,“阿里巴巴”被选定为公司名。一是因为容易记,全世界的发音都是一样的; 二是因为马云认为阿里巴巴是个善良正直的青年,他希望把财富分给别人而非自己独享。而这个跟马云创立公司的意图、给中小型企业带去财富的初衷非常相似。
因为资金的限制,马云当时采取的营销方式就是完全靠人工一点一点到各种网站、BBS上去贴帖子宣传介绍。因为当时的网站相对来说还比较少,网民们的好奇心也很大,当一个人发现这个网站新奇的时候其他人也会跟着过来看看。就这样,阿里巴巴的流量逐渐大了起来。1999年10月,阿里巴巴中英文网站注册会员分别突破10000人,会员总数超过20000人。
同时,马云也发挥了他善于演讲的优势,不停地在各个地方做演讲,不断地告诉大家“B2B模式最终将改变全球几千万商人的商业模式”。在这些演讲现场,马云激情无限地说:“电子商务是一个新的领域,我们最重要的是永远为你所激情的事情激情下去,做电子商务不容易,今天有这么多人在,我非常高兴。从事网络的人,尤其是这几年活下来的人,经历的事情太多……”
马云创业史文章精选4
马云曾在穷困潦倒的时候,去应聘肯德基的经理助理,一同应聘的二十个人,就只有马云落选。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马云的人生创业故事,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马云的人生创业故事
很多人都想创业,但他们似乎有一个同样不创业的理由:我没有钱,我要是有钱的话,怎么怎么样······似乎只要有钱,他就一定能创业成功。 可是马云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没钱,同样可以创业,同样可以创出一番伟大的事业。 马云有过三次创业经历,创业开始都没什么钱。
第一次:创办海博翻译社 马云之所以要办翻译社,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1.当时杭州很多的外贸公司,需要大量专职或兼职的外语翻译人才;2.他自己这方面的订单太多,实在忙不过来;3.当时杭州还没有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 很多人光有想法,从来都不会有行动。但是马云一有想法,却是马上行动。当时是1992年,马云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青年教师,28岁,工作4年,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100元。但没钱,不是问题,他找了几个合作伙伴一起创业,风风火火地把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成立起来了。 创业开始,也是举步维艰,第一个月,翻译社的全部收入才700元,而当时每个月的房租就是2400元。于是好心的同事朋友就劝马云别瞎折腾了,就连几个合作伙伴的信心都发生了动摇。但是马云没有想过放弃,为了维持翻译社的生存,马云开始贩卖内衣、礼品、医药等等小商品,跟许许多多的业务员一样四处推销,受尽了屈辱,受尽了白眼。 整整三年,翻译社就靠着马云推销这些杂货来维持生存。1995年,翻译社开始实现赢利。现在,海博翻译社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虽然不能跟如今的阿里巴巴相提并论,但是海博翻译社在马云的创业经历中也划下了重重的一笔。 海博翻译社给马云最大的启示就是:永不放弃。 没有钱,只要你永不放弃,你就可以取得成功。
第二次:创办中国黄页 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网站,虽然是极其粗糙的一个网站。网站的建立缘于马云到美国的一次经历。1995年初,马云参观了西雅图一个朋友的网络公司,亲眼见识了互联网的神奇,他马上意识到互联网在未来的巨大发展前景,马上决定回国做互联网。 创业开始,马云仍然没有什么钱,所有的家当也只有6000元。于是又变卖了海博翻译社的办公家具,跟亲戚朋友四处借钱,这才凑够了80000元。再加上两个朋友的投资,一共才10万元。对于一家网络公司来说,区区10万元,实在是太寒酸了。 很多人都说,做网络公司,没个几百万上千万是玩不转的。又有人说,如今的环境跟马云创办中国黄页的时候截然不同了,那时10万可以,现在肯定不行。我说,这全都是借口。说这样的话的人,这辈子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成就,因为他们眼里看到的都是困难。 对于中国黄页来说,创办初期,资金也的确是最大的问题。由于开支大,业务又少,最凄惨的时候,公司银行帐户上只有200元现金。但是马云以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把营业额从0做到了几百万。 当然,后来中国黄页被杭州电信收购了。但是我以为,中国黄页在马云手里,依然是成功的。
第三次:创办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 但是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那是1999年。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50万,只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每个人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据说有一次,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大家在马路上向的士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他们就摆手不坐,一直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们才坐上去,因为夏利每公里的费用比桑塔纳便宜2元钱。 阿里巴巴曾经因为资金的问题,到了几乎维持不下去的地步。 8年过去了。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由此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 中国大部分想创业的人都是一样,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他们比马云聪明多了,能想出非常多的创业好点子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去执行过。因为他们有着太多的借口和理由。 “我没有钱。”他们都这样想。 于是,他们继续过他们平庸的生活。 今天看到了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俞敏洪在发言的最后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特别感动,他说: 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 看完之后,你还会对自己创业没有资金或没有其他什么的找借口吗?你要做的是:想到了,马上就去做! 像马云那样,只要你努力了,世界上,其实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
马云创业史_名人创业经历相关文章:
1.九大名人创业故事
2.名人创业故事
8.马云的创业史
马云创业史_名人创业经历
下一篇:创业小故事大全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