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2)
我国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
三、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申领程序
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一年申报两次,分别在5月和10月份,由所在的创业孵化园区集中申报。孵化园区统一报送给所在省辖市、直管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并提交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汇总表、园区概况等相关资料;省辖市、直管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进行初审后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属创业孵化园区可直接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申报。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财政、教育等部门,组织相关专家,组建评审团,进行项目评定,确定扶持金额。对申请扶持资金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由项目法定代表人和经营者进行现场答辩。
四、大学生创业(开业)补贴的申请条件
毕业2年以内高校毕业生或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创业的,可以申请大学生创业(开业)补贴。申报人需为创业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或法定代表人,取得工商登记3个月以上,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吸纳就业3人(含3人)以上。
五、大学生创业(开业)补贴申领程序
1、个人申请。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可向创业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创业(开业)补贴。毕业学年大学生由所在高校汇总后向高校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省属高校毕业学年大学生创业补贴由省属高校汇总申请,省教育厅初审,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审核)。
2、审核与公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收到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核,重点核查申请人身份、创业项目等情况。根据审核结果编制创业(开业)补贴汇总表,具体包括申请人姓名、身份证号、创业企业名称、营业执照号、开业时间、补贴金额等,并通过网站、新闻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
3、拨付。对公示没有异议的项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拟定资金申请报告,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按规定从就业资金中拨付创业(开业)补贴资金至申请人银行账户,并将结果反馈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对于大学生休学创业,你最关注什么?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透露,教育部今年将正式发布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弹性学制和休学创业等作出明确规定。对于大学生休学创业,公众态度如何?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1.8%的受访者支持大学生休学创业。对于大学生休学创业的相关政策和规定,63.4%的受访者最关心审批条件,64.3%的受访者认为高校和有关部门有责任监督申请休学创业的学生,确实把休学时间用于创业。
51.8%受访者支持大学生休学创业
北京某985高校毕业的张川(化名)大三时曾经申请休学,到朋友的创业公司工作一年。张川回忆,他所在学校对休学申请的审批比较宽松,经过班主任同意,在学院填写休学申请表,交学院负责人签字盖章即可。“负责办理休学的老师会询问休学原因等情况,但并不会管太多”。
一年之后,朋友创业失败,张川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很多大三时的课程都落下了,大四一边补课拿学分,一边还要做毕业设计,那一年特别累。”张川向笔者感慨道。
调查显示,51.8%的受访者支持大学生休学创业,27.6%的受访者不支持,20.6%的受访者回答不好说。
在山东大学读书的范雪瑶(化名)认为,制定针对大学生休学创业的规定,允许折算学分,给予支持和指导,能让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学生免除学籍方面的后顾之忧,减轻补课压力,集中时间创业。
早在2015年年底,教育部就曾下发《关于做好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生休学创业。
调查显示,在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中,受访者最关心的是休学创业的审批条件(63.4%),其次是休学创业学生能获得哪些支持和保障(53.2%),接下来是创业实践如何折算学分(49.2%)和休学创业最高年限(48.0%)。
日前,海南省教育厅下发的《海南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提出各高校可实施弹性学制,在校生休学创业的年限在原有学制基础上可延长2至5年,学生可根据创业需要与高校协商确定休学年限。
笔者致电海南大学教务处询问相关情况,该校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海南大学还没有针对休学创业的专门规定,如果学生想要休学创业,只能按照一般休学情况办理手续,最多可以休学两年,超过两年则无法毕业。该工作人员还说,关于休学创业的具体政策,包括学分折算等规定正在研究中。
北京大学教务部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北京大学也没有关于休学创业的专门规定,学生创业休学可以按照参加社会实践休学办理,每次可以申请保留学籍一年,最多申请两次,创业实践目前无法折算学分。
63.7%受访者建议大学生理性评估自身创业条件
调查中,39.0%的受访者关心按照目前高校规定,大学生创业是否需要家长同意。
张川向笔者坦言,他当时修学出去工作,并没有得到父母同意,学校也不要求学生取得父母同意。“我带了自己的学费去朋友公司,第二年回来继续读书,需要重新交学费时,才告诉了父母,被狠狠训斥了一番。”张川表示,对于之前自作主张休学,他有些后悔。“我父母都是生意人,当时应该和他们商量一下,会作出更明智的决定,自己太冲动了”。
张川说,虽然大学生创业不乏成功案例,但是更多的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对于创业并没有足够的认知和准备。“学校如果出台休学创业的规定,就应该有责任认真考察递交申请学生的情况,给出指导意见,并且监督大学生确实把休学时间用于创业,而不是在其他方面荒废了时间”。
北京某高校大四学生张丽敏则认为,让学校承担过多责任,更严格的管理也就可能随之而来。“大学本来就应该是一个较为自由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更能发挥所长,激发和锻炼自身创造力。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应该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调查显示,64.3%的受访者认为高校和有关部门有责任监督申请休学创业的学生,确实把休学时间用于创业,18.9%的受访者持相反意见,16.8%的受访者回答不好说。
对于大学生休学创业,受访者有哪些建议?调查中,63.7%的受访者建议大学生理性评估自身创业条件,60.1%的受访者建议高校严格审核学生休学创业审批材料,52.8%的受访者认为高校应该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情况,49.7%的受访者认为高校应规定大学生休学创业需取得家长同意,45.4%的受访者希望高校和教育部门给予学生更充分的创业培训和指导。
张川认为,目前高校的创业课还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创业,质量有待提高。在他看来,大学生创业有很多优势,对于社会也有很多益处,但风险也显而易见。“希望国家和高校能细化相关规定,给予创业大学生更多指导和支持,让他们少一点负担,尽量避免遭遇难以承受的挫折”。
调查显示,42.6%的受访者认为目前高校的创业政策能有效帮助学生创业,36.2%的受访者认为不能。
看了“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