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创业起步>创业政策>

武汉市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

时间: 晓敏706 分享

  大学生创业是现在的就业新方式,那么在武汉,大学生创业环境怎样呢?有没有什么改善的地方?今天学习啦小编整理了武汉市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

  武汉市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

  武汉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

  为什么武汉地区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如此之低?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有一个关于人类行为的公式:B=f(P,E)。其中“B”表示人的行为,“P”表示个体的个性、素质等,“E”则表示个体所处的环境。该公式表明,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的函数。同样是大学生,武汉地区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不高凸现其创业环境亟待优化

  大学生自我创业在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普遍,比如,美国大学生创业的比重高达20~23%。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重大约只有1%左右。而武汉地区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却不足1%。通常来说,创业环境是指围绕企业的创业和发展而变化,并足以影响或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称。政策法规环境、市场经济环境、创业教育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常常构成一个地区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具体内容。探寻武汉地区大学生创业环境也主要从这几方面来考察。

  政策法规环境

  近年来,为了鼓励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武汉市先后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如武汉市委、市政府规定从事个体工商业、创办合伙企业或独资企业,一律不受注册资本限制。武汉市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创业涉及的19个部门的46项收费予以减免,等等。

  从众多大学生创业者反馈的信息来看,目前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优惠政策的享受者、执行者与政策制定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一些相关单位还没深入理解此项政策,没有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或者“相关部门的手续流程尚处于探索阶段”。二是创业大学生取得创业贷款需要“反担保”,而按规定“反担保”的对象须是财政发工资的人员,大学生难以找到这样的担保人。三是优惠政策带给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的实惠很少,仅为办事程序中的一些手续费、证件费的减免。这些费用与学生创业所需要的资金相比,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虽然目前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效果低于社会预期,但是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引导和帮助的重要性仍然不容忽视。为推动武汉地区大学生创业,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一方面,要保证政策和法规的合理与健全,从学校到相关单位,应该尽快出台与之配套的法规及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当然,这些措施的有效性离不开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

  市场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民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逐步成为武汉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6年,武汉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031亿元,占武汉市经济比重的40%。同年底举行的中共武汉市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首次提出要突破性发展武汉市民营经济,全面放宽民营资本市场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坚决破除有令不行、有规不依、滥用职权、敷衍拖沓等无形障碍。市场经济是活力之源,民营经济是富民之路,一个开放的市场和日趋成熟的市场机制对于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但应该看到,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在市场准入上,一些前置条件,如企业规模、注册资金、资质证明等,客观上限制了民间资本的进入。发展软环境仍然不够理想,当地政府职能部门长期以来重国有轻民营;重管理轻服务;执行政策规章生搬硬套,存在滥用职权现象。与发达地区相比,武汉民营经济总量不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融资难仍是当前武汉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不甚理想严重制约着武汉市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因为大学生创业主要是在民营经济领域内进行。

  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首先在于政府职能部门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现传统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换,减少对微观经济及其日常经营的直接干预,避免在市场经济博弈中角色错位。其次,要大力培育和促进非营利的民间中介组织的壮大,使其在行业自律、抵制外界不利干预、沟通和协调政府与民营经济活动单位之间的关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创业教育环境

  在政府倡导“全民创业”的背景下,武汉地区高校纷纷着手进行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武汉地区较早进行创业教育的高校。武汉大学将“三创教育”(创造、创新和创业教育)作为长期坚持的办学指导思想。华中科技大学根据学校情况初步建构起集“铺路石—助推器—炼金坊”于一身的三级创业教育体系。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也进行了各有特色创业教育。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还每年都举行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激励学生科技创新。每所高校团委都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

  但从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的创业指导中心正在创建与完善中,还有一部分高校的创业指导尚处在筹划阶段。这些状况反映出创业教育在许多高校还处于萌芽状态,基本属于“业余教育”,没有引起学校相关部门的重视,折射出国内创业教育的缺失。

  创业意识需要从小培养,而学校在这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开设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也就迫在眉睫。然而,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武汉地区高等教育除了开展创业教育外,还应尽快转变观念,从过去的被动性就业教育转变到开拓性创业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与能力,从而有效地改变毕业生就业困难的被动局面。

  社会文化环境

  作为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江城武汉具有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琴台知音”铸就武汉人重情、践诺、守信的品质;武昌首义的爱国、民主、拼搏和创新精神永远激励后人;“二七”工人运动锻造了武汉人钢铁般的意志和品格;1954年和1998年江城人民表现出的伟大抗洪精神。这些历史发展演进中的文化积淀,是武汉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激励当代大学生艰苦创业、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但中部的地理位置也使得武汉人文化局限性比较明显。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武汉人浓厚的“中心情结”,使得其冒险和开拓精神受到某种程度抑制。

  初创事业的大学生必须注意克服武汉本土文化中的“中心情结”。为此,要在全社会开展深入持久的创业教育和培训。通过舆论宣传、体制创新、机制与模式的变革,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浓厚创业氛围和“人人都是创业主体,人人都是创业环境”的社会文化大环境,让勇于创业的意识、艰苦创业的精神成为武汉文化的主旋律,使创业文化的价值精华——理性、规范、公平、诚信、宽容、批判、创新、效率和协作等精神融入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各个部分,培育健康和谐的创业社会文化。

  文化是制度环境中超稳定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个因素。在世代传承的基础上,文化传统是具有一定制度性质的社会惯例或不成文的习惯法,它们通过各种社会形式和传播媒介,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影响着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其他方面。武汉市今后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更加健全完善的创业环境,创业文化环境的优化应是着力点。

  优化武汉市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思考对策

  大学生毕业人数日益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大,不少大学生走上了创业之路。近年来,武汉地区大学生的创业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西方发达城市甚至与我国东南沿海城市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本文主要考察了武汉地区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现状、问题,并就创业环境提出相应的建议。

  大学生创业环境,是围绕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它是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目前武汉地区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如相关部门出台的创业政策之间缺乏协调,没有形成合力,也缺乏部门特色,有些政策在现实中操作起来很困难,并不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实施等等,这些不足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得到完善。

  一、武汉地区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

  1.政府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2008年武汉市政府正式提出“全民创业”口号,作为武汉市一项促进就业、发展经济的重大举措和重点工作,全市各区、各部门于上半年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搭建创业平台,落实创业政策,大力推进武汉市全民创业活动,积极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响应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决策的同时,武汉市委、市政府推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诸多优惠政策。武汉市工商局除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和“延时服务”等特色服务,还深入高校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政策咨询服务,在创业街“现场办公”使不少高校毕业生所办企业享受到“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企业年检事务的服务。

  2.积极解决大学生创业资源。一般来说,大学生创业资源包括创业资金的扶持政策、创业培训中心的建立以及创业基地的建设等。全民创业活动开展以来,武汉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和大中专毕业生创办企业贷款工作的意见》,共青团武汉市委也设立了创业基金,解决大学生创业时的资金难题;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分别创办了武汉市中小企业职业教育指导中心、武汉青年创业培训中心,为创业者提供免费培训和指导;大学生创业基地正在构建和发展,武汉市人事局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共同创办“武汉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华中师范大学设立了富有特色的创业街。

  3.创业教育逐步启动。自从2008年武汉市提出全民创业发展战略后,全民创业教育随之蓬勃开展,主要体现为:高校创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武汉地区较早进行创业教育的高校。随后,武汉地区越来越多的高校进行了创业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都进行了形式不同的创业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每年都举行大学生科技文化节,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每所高校团委都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

  4.大学生创业意愿增强。大学生创业在武汉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在武汉市内各高校,到处都不缺乏大学生创业者的身影。李国珍、宋波等人2006年12月对武汉地区8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在问及“大学四年里或毕业后有没有打算创业”时,有60.4%的人表示有这种打算,并且有少数(8.4%)人已经有过创业的经历。这说明武汉市的大学生对创业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现在就业难的现象已经有所了解。在各年级中有创业想法的大一为57%,大二为62.6%,大三为60.4%,大四为63.3%,他们的区别也不大,但是总体来看年级越高,有过创业经历的比例就越高。说明大学生在校时或多或少的都会受到大学生创业趋势的影响,也会慢慢的加入到创业大军中去。

  二、武汉地区大学生创业环境存在的问题

  1.创业资金问题。虽然武汉市为大学生创业融资提供的相关政策扶持,但大学生普遍认为,创业基金和贷款申请手续复杂、门槛高、周期长,贷款困难特别是有些部门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服务意识淡薄,作风不实。一些工作人员在办事时缺乏灵活性和主动性,不能正确认识大学生创业的特殊性,只按程序办事,也不帮助大学生提供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贷款问题需要改善,目前要取得贷款十分困难,而低息贷款更是很少,银行没有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贷款业务,目前质押贷款、存单贷款和第三方担保贷款等是个人商业贷款主要形式,而这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创业基金和风险投资方面也亟待改善,尽管有的机构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但数量很少且获得较困难,而风险投资的可得性就更差了,可以说资金问题成为目前大学生创业中的最大难题。

  2.大学生创业缺乏积累管理经验和知识的成长环境。创业不仅需要面对一定的竞争和压力,还需要熟悉创业中的各种游戏规则,这就需要创业者具备丰富的创业管理技能知识和经验。包括商业和管理技能培训、职业技术培训等。武汉地区的高校密集、大学生数量众多,但当前高校在大学生进行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上大都缺乏力度,社会缺乏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等服务体系,创业基地较少,能提供大学生实习的平台不足。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创业活动的进行,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创业方面的技能知识储备不够,仅凭热情、干劲和运气创业,其创业成功率是很小的。

  3.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对滞后。2002年以来武汉地区就开展了创业教育,但是从整体上来讲目前各大高校开设的创业课程都不成系列,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将其纳入到大学教学安排中,创业教育尚未形成制度化的课程安排体系。大多课程属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系列,比如《求职技巧与职业发展》等课程,没有形成独立的创业课程和系统的创业课程群。即使在少数高校中,《大学生KAB (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基础》核心创业课程也开设了,但是囿于师资、教学场地,这些课程难以全面推广。如华中科技大学开设该课程时,在全校筛选本科学生,每班限制人数35人。有的高校甚至没有开设任何有关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的课程。金融、投资、理财、营销、商务等方面的知识、方法、技能对就业者和创业者来说都是非常需要的,但零散的创业课程教学难以满足创业者的需求。不仅如此,创业教育师资也十分欠缺。创业教育主讲师资属于“学院派”师资,主要来自行政口和教学口。这些师资大多没有在企业的就业经历,缺乏创业实战经验,还有部分老师专业进修机会少,教学技能相对欠缺。

  4.创业优惠政策未能落到实处。首先,政府对大学生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创业者对于政府支持创业的优惠政策了解不多,有些甚至根本不知道这回事。即使能够了解到的政策,其优惠的含金量较小,大多为办事程序中的一些手续费、证件费,这些费用与学生创业所需要的资金相比,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其次,创业优惠政策的运用困难。尽管在注册、税收、收费、贷款等方面各地都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优惠政策并没能得到很好地执行,导致有政策而无实际效果。

  三、武汉市大学生创业环境改善建议

  1.优化大学生创业的资金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来讲,最大困难莫过于创业资金的筹集。由于就业压力部分学生走出校门进行自主创业,因此来不及进行创业资金的积累。很多大学生由于缺少资金放弃了创业,有的因为创业资金周转困难导致创业失败。目前武汉地区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需要在创业基金、银行贷款、风险投资等方面加强,让大学生创业者能有多种融资渠道可以选择。

  2.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提高创业者的创业技能关键在于进行创业教育。目前创业教育虽然在武汉地区各高校业已展开,但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1)丰富创业教育的形式,增加创业实践教育内容。学校进行创业教育的形式应该丰富多样,如经常邀请创业方面的成功人士或创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讲座、设立创业指导机构提供创业服务、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的平台。

  (2)根据大学生的创业实际设计课程内容,加强创业课程指导的实用性。创业课程要讲授如何创业以及如何高效地创业;既要有普遍教程,也要有个性化的辅导;要讲授如何开展创业活动,还要能提高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

  (3)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主要负责提供科技信息服务,是大学生、高校、商家三方进行交流的信息平台。它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能给予创业者各种创业指导,可组织专家学者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指导学生搞好市场调查,努力帮助学生降低创业中的各种风险。二是争取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政策中的各种优惠,要能真正落到实处。三是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争取企业投资来资助学生的创业活动,还可以让学生深入企业挂职锻炼,让学生有更多接触社会和参与实践的机会。四是举办创业培训班,利用学校教学资源,举办旨在提高商业和管理技能的培训班等,培训结束后考核合格者可颁发证书或承认学分,以此增加学生创业的技能。

  3.优化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环境。

  (1)制定适合大学生的创业政策。当前政府制定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并没有针对大学生,很多政策的初衷只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是对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的简单修改。然而,大学生并不同于下岗失业人员,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创业行为与下岗失业人员等创业群体的创业行为有很大区别。因此,在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这种差异。

  (2)减少或取消政策的限制性条件。尽管国家和省政府都出台了很多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但政策的限制性条件较多。比如相关政策规定只有在带齐身份证、毕业证、就业报到证原件的情况下才能办理登记注册手续,而由于没有就业单位,创业的大学生无法开出就业报到证。相关政策还规定大学生要享受这种优惠,必须毕业后满两年。尽管很多创业政策看起来非常优惠,但对很多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其意义非常有限。因此创业政策制定上应该尽量降低门槛、减少限制、简化程序、快捷方便。

  (3)要注重政策执行的有效性。除了针对创业制定一定政策、法律法规外,政府还应重视政策、法律法规是否能有效执行。在很多情况下,政策的执行比制订显得更加重要,因为相关的政策的制订并不困难,关键在于它们是否能得以执行。创业者只有在政策执行中才能真正得到实惠。为此,政府可以设置一些负责监督政策的部门,保证政策得到有效执行,真正发挥政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莉.武汉市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2)

  [2]张帆.中美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比较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0(2)

  [3]胡亚波,沈涛,刘卫华.武汉市大学生创业环境与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1)

  [4]魏铨成,周小理.我国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建构与优化[J].上海企业.2008

677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