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创业实例
在校大学生创业实例
关于在校大学生创业实例有哪些呢?创业企业是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融资难等特点,吸引创业投资是它们所采用的最普遍的融资方式。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校大学生创业实例,欢迎阅读与借鉴!
在校大学生创业实例篇一:大学生创业的“第一桶金”在西藏
坐在我面前的余义成,刚刚从西藏归来。这名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2002届毕业生,谈及为何要远赴西藏创业,坦言道:“当初,我是被内地淘汰的。”
2002年夏天,怀着初毕业时的满腔热情和憧憬,余义成来到一家在国内非常有名的预混料公司,被派到漯河市场做销售。虽然很努力,但50天过去了,他仍然没能完成每月4万元的销售任务,而3个月的试用期也在一天天逼近。
余义成明白公司需要的是一线营销人员,但自己的优势在技术服务,于是,他毅然决定退出公司另谋出路。
虽然是余义成自己主动退出,但他还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痛。“失败感相当强烈。”他回忆说。
“西藏畜产品价格高,你是学这个专业的,应该到那里看看。”不久,在西藏当兵的老乡的介绍,激起了余义成对西藏的强烈好奇和美好向往。
“年轻人该闯就要闯闯。”父亲坚定的话语给了他极大的支持。当年12月,余义成带着2000多元的个人积蓄和简单的行李,去了西藏。
2003年春节前夕,当人们奔走在回内地的路上,准备与家人欢度佳节的时候,余义成正在拉萨四处奔波,考察他心目中的创业项目——养兔。
在拉萨养兔有独特的优势。利润空间大;餐馆供应销路不用愁;社会秩序良好;养殖场基础建设投入较小。虽然拉萨当地养兔的不少,但多是菜农或者家庭散养,没有形成规模化。为了支持余义成创业,父母亲拿着卖掉家当的钱,从信阳赶到了拉萨。
余义成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从旧货市场买来生活用品和搭建兔舍的基本材料,从菜农那里买来已经适应高原环境的种兔,开始了他的规模化饲养。
由于当时拉萨还没有现成的饲料、疫苗供应,他只好从网上查找预混料、豆粕、疫苗等货源;由于他每次进货少,加之进藏物流不便,许多厂家和经销商嫌麻烦不愿意供货,经过多次联系、沟通,他逐渐熟悉了市场规则,取得了对方的信任。
余义成的专业背景、实习经历和务实、吃苦精神,使他的规模化饲养很快初见成效。当时拉萨餐馆所需兔子供应多是从外地空运而来,活兔突然进入海拔 3600多米的拉萨后不易成活,且兔子价格多受空运影响,这就使余义成养的兔子备受欢迎。
“小余没有兔子,那你就困难了!”——这一时成为同行人的口头语。
到2005年上半年,余义成已经拥有了当时规模最大的兔子饲养场。在拉萨,他掘到了个人创业的第一桶金。
2005年9月,余义成又来到了有着“西藏小江南”美称的林芝。在市场调研之后,他决定养鸡。余义成的拉萨经历不仅获得了创业资金也积累了市场运作经验。如今,余义成的养鸡场已有了相当规模,并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余义成的创业感言虽然目前我尚未取得多大成就,可是总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努力的方向,并且在一步步地向前走。即使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我也不怕。有人的地方就有创业的机会,在西藏这样的地方创业更能体会过程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在校大学生创业实例篇二:“学生老板”创业开IT公司
只有20岁,现在仍然是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学院软件专业2007级学生的朱冬,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学生老板”,他在大三时创立的IT公司季度创收60万元,个人月收入超2万元。
“我正忙着准备期末考试,下午还要到红旗河沟一家公司洽谈业务,能不能换个时间?”面对记者的采访要求,这个既是学生又是老板的大男孩连喊没时间。
经过记者一番努力,最后朱冬同意在到江北谈业务之前挤出半小时的时间接受采访。
边上学边创业刚一落座,朱冬就聊起了全委会《决定》中的十件民生“大事”,“政府从启动资金、税收等方面支持微型企业发展,而且把政策写进了《决定》,这对想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如果在我大一创业时就碰到这样的好政策,今天公司的发展规模可能还要大。”
朱冬是电脑发烧友,他初一开始学电脑,初二开始学编程,而且大学学的也是软件专业。
大一时,朱冬和4位同学向家里借了5万元的启动资金,在校内创立了“依颂”电子商务工作室,朱冬任负责人。虽然成立工作室,可是他们没有自己的办公场地。办公室就设在寝室,而工作设备就是自己的电脑。
订单纷至沓来依托这个工作室,他们不仅在淘宝上开网店,还开发了一套优秀的电子商城支持软件。
“创业并非是一帆风顺,网店一直都在亏损,一次进了18000元的服装,结果没有卖出几套。”最后,迫于无奈他们将自己开发的“电子商城”软件的源代码,以25万元的价格卖给北京的一家公司。除去父母借款和日常成本外,同学们每人小赚一笔,挖到了自己创业生涯的第一桶金。
虽然初次创业不成功,但是朱冬没有气馁。
通过两年经验的积累,大三时朱冬创立了“七腾”公司,新公司主打信息系统。现在,朱冬的业务遍布校外商业公司,完成了“数字网络显微互动系统”、“信贷保在线借贷系统”等诸多项目。
今年,“七腾”已涉足包括金融业、零售业、传统制造业、政府与公众事业等诸多行业,季度创收达60万元,个人月收入超2万元。
大学生创业降门槛虽然目前朱冬的事业已经小有成就,但是回忆起自己创业的过程,他坦承有不少的遗憾。
“我们在大一时开发的电子商城软件是一套非常优秀的软件,当时我们在卖与不卖的决策上非常纠结。在当时如果有充足的创业资金的支持,我们肯定不会卖掉商城系统。如果不卖的话,一直坚持到今天,说不定我们已经做成了重庆的‘京东商城’了。”朱冬称,大学生创业难。除了创业的项目难找外,最重要的是手里缺乏资金。而现在,我市对于创办微型企业,在财政、税收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补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创业的门槛,创业更容易成功。
在校大学生创业实例篇三:“金牌主持”助推事业上台阶
在聊城城区,提起婚庆礼仪,杨国杰这个名字是叫得最响的,因为正是这个只有26岁的年轻人,开创了聊城婚庆礼仪的先河。8月25日下午,记者在市区文化路“天地人”礼仪庆典公司,见到了这位不同凡响的年轻人。
缘起: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行当
为什么会想到开婚庆店?杨国杰说,这主要是和自己的兴趣有关。2002年,杨国杰考入聊城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专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自己有音乐细胞,从小就喜欢唱歌。
大一时,经朋友介绍,就开始在泽园的婚宴上给人家唱歌,这一唱就是两年。到上大三的时候,学校组建艺术团,由于自身的条件太出色了,便毫无争议地当上了该校首届艺术团团长,并出色地组织了多次大型文艺汇演。
上大四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杨国杰来到济南一家礼仪婚庆公司实习,担当司仪。在主持新人的婚礼中,当他看到自己的主持给新人们带来无限的欢乐时,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行业。
实习中,杨国杰不但虚心学习婚礼主持,还广泛涉猎公司的管理、洽谈业务等等。随着对司仪这份工作的熟悉及热爱,杨国杰便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
起步:第一单生意赢得满堂彩
“我就是这么个性格,绝对不会永远给别人当陪衬。”杨国杰说。2006年7月份,杨国杰毕业,8月份便在中通时代豪园附近开了聊城首家礼仪庆典公司 ——聊城天地人礼仪庆典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小杨根本不敢将这个消息告诉父母,一是怕父母反对,二是不想惹老人家生气。创业,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啊,公司成立之初,他吃尽了苦头,三伏天骑着破旧的自行车跑业务,每天3点多起床已经成了习惯。
天道酬勤,经过十几天的忙活,杨国杰接到了公司的第一单生意,8月16日为公安局的一对新人主持婚礼。接到订单,小杨兴奋之余精心准备,那天早晨3点多,杨国杰和同伴就急急忙忙地赶到现场,忙着布置白色布幔、心形花门、月亮烛台、半圆形香槟塔、冷焰火、投影仪……
没想到,那次主持竟然一鸣惊人,“说学逗唱”样样在行,台下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和笑声。从那天起,前来请他为自己的“一生一次”制造浪漫的人络绎不绝。
发展:“金牌主持”助推事业上台阶
用杨国杰的话说,从公司成立后的一年间,是探路的阶段,也是最困难的阶段,如果挺过这个难关,公司就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否则就会关门大吉。所幸的是,他挺过来了。
从公司成立至今,杨国杰说,他做的婚庆没有1000场,也有七八百场,在聊城首屈一指。“我的主持风格就是力求让新人自己来展现自己。”杨国杰说:“ 现在的新人更喜欢将爱情‘秀’给大家看,这就需要多和新人沟通,多发掘一些健康有趣的浪漫故事,对双方的身份、爱好、家庭背景等作详细的了解,然后量身定做,每每收到出乎意料的理想效果。”
除了婚庆事业上的突飞猛进,杨国杰还于2006年底,在山东省首届“天地人”杯婚礼司仪摄像师大赛中,以西式浪漫婚礼片断展示和歌舞表演《你是我的玫瑰花》赢得观众和评委的好评,勇获金牌。“请金牌司仪为我主持婚礼”成为聊城新人们的首选。
杨国杰说,目前,他的生意呈现蒸蒸日上的势头,他用赚来的钱添补了摄像机、编辑机、礼炮、灯光用具等等所有婚庆用品。订单最多时一天能接到7个。
除了婚礼庆典,一些大公司也闻名而来,小杨说,平均每年也能举办2、3场大型庆典活动,最多时一场能拿到4万元。
愿景:筹备礼仪庆典商会
杨国杰说,他现在正在筹备在聊城成立“礼仪庆典商会”,准备把婚庆事业打造成产业经济,从拍婚纱到筹备婚礼一条龙服务。通过五年的努力,他要把自己的庆典公司打造成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旗舰店。
建议:年轻不怕失败
回首3年来的创业过程,杨国杰说,年轻人要想做点事,做成事,就要凭一腔的热血,不但要敢想还要敢干,失败了可以总结经验,重头再来。另外,创业还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做好市场调查和分析,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事业有成。
看过在校大学生创业实例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