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网的创业历程
豆瓣是一个社区网站。网站由杨勃创立于2005年3月6日。该网站以书影音起家,提供关于书籍、电影、音乐等作品的信息,无论描述还是评论都由用户提供,是Web 2.0网站中具有特色的一个网站。下面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解开豆瓣网的创业历程,希望能帮到你。
豆瓣网的创业历程
杨勃出名之后,星巴克的沙发座越来越难占到了。
三十几岁的年轻人,一杯咖啡,一台笔记本,刷刷刷写好程序,做好网页,挂到线上,不日大火,投资基金纷纷砸来……
这是关于杨勃和豆瓣网的坊间传闻,这个故事鼓舞了多少想在互联网上创业的年轻人,星巴克的生意想不火都难。
“夸张了,”杨勃笑嘻嘻地纠正关于自己的创业童话,“在星巴克写过程序是没错,但是要杯咖啡泡半天可以,在人家那儿混一天就太过分了,很多工作还是在家里完成的。”
家在北京朝阳门内豆瓣胡同,这个名字平实而有趣,“有草根的随意亲切”,杨勃用它做了自己的网站名字。
2005年3月6日,杨勃的豆瓣网正式上线,他是名副其实的“IT个体户”,一个人包办了产品设计和网络维护。
这并非他的第一次创业,“2000年之前我在硅谷IBM工作,是研发团队中的一名研究人员”,辞掉工作回到北京,他加盟了清华老同学的创业团队,在一家物流公司任首席技术官。
2004年夏天,杨勃从公司退出,第一次创业宣告失败。他得到两个宝贵经验,其一“不要被一个看上去很大的机会所诱惑,还是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其二,“自己创业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前景,必须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要焦躁。”
当年7月,他又回到美国,却发现自己已经完全不能接受打卡上班的大公司生活。于是再次回国,开始自己的第二次创业。
这一次,他想自己做一个网站,一个完全让用户发表评论和分享信息的网站。
网站正式上线之后,杨勃在一个技术论坛发帖子,说有个豆瓣网,请大家去看。
第一批用户就这样通过帖子链接进来,并且开始留言、写评论,“你写一篇,我写一篇,网站就这样开始用起来了。”
杨勃守在电脑前面,“一直看、一直看,常常很兴奋一直看到天亮。
2006年3月,一直孤军奋战的杨勃招募了豆瓣的第一个员工—-Brant。他也是豆瓣的第212个用户。现在豆瓣共有十来人,绝大多数是豆瓣的老用户。
在Web2.0的浪潮里,豆瓣一出现就得到业内的关注,它表面上看去是一个评论(书评、影评、乐评)网站,但实际上它却提供了书目推荐和以共同兴趣交友等多种服务功能,它更像一个集Blog、交友、小组、收藏于一体的新型社区网络。
通过“价格比较”菜单将有购买意向的用户链接到当当、卓越等网站,用户通过链接发生消费后,豆瓣就得到10%的回报。这是豆瓣网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
有人建议聚敛大量人气的豆瓣逐渐转变为一个交友网站,杨勃坚决反对,说自己只想做一个“有用的网站”,“我们就是想帮助你发现好东西,不鼓励灌水,不鼓励转载,甚至不鼓励用户泡在上面时间过长,只希望用户正常使用它。我想这也使得活动用户比较高端,评论比较有效率。”
第一次创业杨勃把多年积蓄都砸进去了,这一次,他在成本控制上非常谨慎。
“我觉得用20万元人民币差不多就可以做出一个雏形来了。没有必要一开始就把架子搭得那么大。”
他首先找到自己清华物理系同宿舍的哥们儿梁文超,当时梁在美国硅谷工作,很痛快地给他投了1.5万美元,梁的一个同事也跟着投了1万美元。
2005年年底,梁文超和他同事的“借款”如约转换成了豆瓣的股票。当时对豆瓣的市场估值大约是67万美元。
这时已经有风险投资人开始关注杨勃和他的豆瓣网,但杨勃最初并不愿意过早与风险投资接上头,他担心急功近利的风险投资者会改变网站的发展方向,使得用户受损。
但创业投资市场的竞争加剧迫使杨勃尽早与风险投资人牵手,他先后见了15家创投机构,最终选择了策源基金——一只专做IT类早期投资的基金。6月下旬,策源基金的200万美元投资到账。
“策源出价并不是最高的。”杨勃选中策源基金的一个原因在于它是一只新基金。“从时间框架上允许它看得比较远。”
风险投资注入之后,有人担心豆瓣的商业色彩会逐渐加重,杨勃作了“永远免费”的保证。
“也许多年之后,豆瓣的模样与现在完全不一样。但是它一定是跟着用户的需要去进化、去演变的。”
杨勃的个人信息
杨勃,豆瓣网创始人兼CEO,陕西汉中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加入IBM担任顾问科学家,从事下一代磁记录设备的计算模型工作,2000-2004年,在北京参与创立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方面的创业企业Egistics,并担任首席技术官,2005年开始搭建豆瓣网,并在一年后成立公司。
杨勃的苹果受虐狂
杨勃是苹果受虐狂。为此,他忍受了powerbook用半年就掉漆,isight只用过一回(中国找不到别的ichat用户),email净是乱码(苹果认为中国人民还在用DOS时代的编码),更严重的是,因为不是Windows,他一直只能眼红别人打CS。杨勃甚至没有QQ备选,也不能装新出来的Gtalk。虽然如此,但他仍准备坚定不移地苹果下去。这就像对待朋友:有人因为在一个方面好到了极至,你可以容忍他/她所有的缺点。
忠实果粉
喜欢苹果机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杨勃特别喜欢简洁的设计,潜移默化在心理上的影响就是没法做出特别丑陋的东西。
在时下流行的怪癖接龙游戏中,除了苹果,杨勃的其余四个怪癖依次是:马桶上看书没完没了;看电影嘘观众;出门前满屋子转;过马路不看车。他会对电影院里前后左右打手机、说话、磕瓜子的观众怒目而视两秒种,然后把食指放在嘴前嘘三秒钟。
每天出门前要找四大件:钥匙、手机、钱包、PDA,平均每样5分钟。投身草根事业以后,杨勃干脆不用钱包,因为找钱比找钱包容易多了。
最令人钦佩的是,徐家汇最川流不息的斑马线上经常领着二、三十个男女老幼冲过三排车头的正是杨勃。他妄图让司机意识到:这是人行横道,别的地方我让你,这儿你应该让我。这其实是一个礼貌的问题。自己开车的时候也飙,但斑马线前面老老实实,宁肯后面的车嘟嘟。每天影响一两个司机,谁知道,没准可以引爆流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