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市场营销 > 市场调查 > 武汉创业市场资讯

武汉创业市场资讯

时间: 隆佳771 分享

武汉创业市场资讯

  创业者,眼睛要看得清目标,脑海要想得到策略,鼻子要嗅得出危险,嘴巴要说得清方案,耳朵要听得进意见,双手要抓得住机遇,脚下要展。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武汉创业市场资讯相关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武汉创业市场资讯:阿里高管创业卖菜 100天从无到有占领了武汉1/2土豆市场

  “宋小菜”是一家生鲜蔬菜B2B企业,给农贸市场的中小零售商供货,而其他食材B2B玩家,多给中小餐馆供货。显然,农贸市场的零售商更上游,客单价更高。

  据邦哥了解,宋小菜公司在2014年底筹建,2015年1月获得了阿里十八罗汉之一吴咏铭(吴妈)的3000万元天使投资,2016年3月刚刚宣布,获得了IDG资本领投,元璟资本、普华资本跟投的1.04亿元A轮融资。

  如果从团队开始介绍的话,宋小菜团队堪称“豪华”——CEO余玲兵原先负责淘宝农业电商,是淘宝特色中国馆的founder、产品技术总监严德红原先是淘宝产品技术及开放平台的founder、采购总监隋永立原先是麦当劳产品和蔬菜生产链的founder、市场运营总监张琦原先是阿里钉钉的founder,简单说,就是阿里原高管拿了阿里系的钱,创业做的项目。

  宋小菜4人团队

  如果从数据接着介绍的话,宋小菜的数据也很“燃”——复购率70%,客单价500元,用户数2万家,每个城市应季蔬菜SKU50~70个,将传统生鲜蔬菜行业40%的损耗率降低到2%。

  占领武汉1/2土豆市场,一度遭封杀

  2015年3月,宋小菜开始了业务测试,来验证模式是否跑得通。第一站选了武汉,原因在于,武汉市场自身蔬菜市场量大人口基数大;周围全国菜产区围绕,本地蔬菜产业发达,市场足够复杂;武汉高校资源丰富,人才丰富;以及合作伙伴在武汉的传统资源;中部原理投资密集地更专心。要素足够丰富,武汉非常适合用作测试。

  宋小菜的基本模式是反向供应链,类似电商热词C2B,但由于是B2B业务,即为小b2大B。具体链路是这样的:调研市场——预售——集单——选择供应商——采购或供应商根据订单来种植——宋小菜建仓配送——妥投。

  余玲兵属于中国最早折腾生鲜电商的那波人,2012年在阿里做了特色中国,2013年开始做喵鲜生,2014年经手阿里菜鸟、跨境、O2O等业务。经过长时间的实操,余玲兵总结出,生鲜蔬菜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需矛盾,产地总是在滞销,用户又买不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菜。

  供需矛盾的意思就是,先有供,再有加工、流通、批发等环节,信息滞后,矛盾不可避免。解决这个行业瓶颈只有一个办法,即C2B.

  所以,宋小菜在武汉首先花了1个月的时间来调研市场上的几百家农贸市场,摸清商家需要什么样的货及商家的供应链来自哪里,摸清需求后,将需求归类,变成相对标准化的产品。

  然后,向商家预售来确立订单。宋小菜会许诺商家:

  菜准时配送,商家可以每天多睡几个小时;

  App下单,综合采购成本将降低10~20%;

  退换货售后服务。

  然后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项目启动100天后,宋小菜在武汉做到1天供应了150吨土豆,是武汉当日全市土豆供货的一半。当然,宋小菜随即遭到了传统农贸市场的封杀。

  先别紧张,封杀至少说明模式走通了,2015年7月,宋小菜将业务拓展到了杭州,9月拓展到了北京,10月拓展到了上海。

  宋小菜目前已拓展4个城市

  把非核心业务甩出去

  测试阶段,宋小菜的各环节业务都是自己做的。随着往其他城市的不断拓展,思路越来越成熟,众包模式被引入。

  余玲兵向邦哥展示了一组数据,在选择重度众包之后,宋小菜的销售人员减少了60%,物流成本降低了70%,采购人员减少了80%。

  众包不是随随便便,凑行业热闹,拍脑门做的决定,背后是余玲兵对行业的认识,他解释到,生鲜蔬菜发展了这些年,线上渗透率仅占3%,还有97%的价值由线下提供,说明线下有其更专业且不可替代的地方。

  既然不能做一个替代者,就做一个连接者,把线下的环节连接起来,帮他们提高效率。所以宋小菜把一切“线下更专业”的环节精细化分包出去,自己只输出订单,制定运营、考核标准。

  物流配送上也分包出去了,但是小仓没有。

  众所周知,损耗率是生鲜电商的老大难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二:反向供应链减少供需矛盾带来的损耗、前置微仓减少配送滞后带来的损耗。

  反向供应链上文已经介绍过,前置微仓宋小菜当然不可能不布局,不然损耗率怎么降低到2%?

  据创业邦了解,目前电商行业的仓主要分为3种:城市仓,以天为时间配送单元;区域仓,以小时为时间配送单元;社区仓,以分钟为时间配送单元。

  宋小菜的仓就属于社区仓这类,他们称之为“蜂巢式社区冷链”,简单说,就是一个40~50㎡的保鲜库,辐射周边3公里以内范围,分为常温区、自定义温区两类,未来还将设立冻区。

  因为宋小菜的菜以标准化包装的件、箱为单位,无需分拣,只需在周转仓简单一过,即可快速送达社区仓,再快速妥投到商户手中。

  目前,这样的社区仓,宋小菜在全国建立了200多个。

  卖菜是表,数据化才是本

  一帮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的阿里高管,出来做起早贪黑、泥卷裤腿的苦逼行业,难道就是只想赚卖菜的钱?当然不是。

  中国电商的十几年的进程就是一个从标准化品类向非标品类的拓展,从图书做到3C,最后做到水果,还剩下了蔬菜没有做,就是因为蔬菜的最大问题就是“最不标准化”。

  水果已经很难标准化了,品种、产地、大小、口感已经让从业者感觉到难为情了。而余玲兵看来,水果其实just so so,流通分销渠道已经像米面粮油一样很标准透明了。

  蔬菜就不一样,除了本地菜,还有全国6大蔬菜产区,春夏秋冬不同产区不同,上游组织形式复杂,有合作社、出口型基地、蔬菜公司、种植大户等等。且蔬菜SKU比水果更复杂难管理,损耗率比水果高出10%。

  所以,为了让蔬菜成为“商品”,可以标准化地通过电商的方式流通,宋小菜建立了生鲜蔬菜产品数据库,内容包括蔬菜的品种、品类、规模、等级、售后服务等等:

  让买家商户在买之前就可以明确知道买的是什么东西;

  让卖家农户按照数据库里的订单标准来种植、指导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数据库的标准是动态的,因为数据库里,不同订单有不同标准,不同的需求催生了不同的标准。比如,订单的需求是中号A品种胡萝卜,那么农户就种中A,订单的需求是大号B品种胡萝卜,农户则种大B.

  这个过程中,全产业链的数据正是这帮阿里前高管看重的,宋小菜的定位,不仅是农业交易平台,更是农业数据服务平台。卖菜是根本,而通过沉淀的数据来改变行业,才是宋小菜想做的事。揣着卖白菜的钱,操着改变行业的心。

  余玲兵告诉邦哥,2015年宋小菜的重点是通过“集单”来获取行业数据,2016年宋小菜的重点则是深入到供应链上游去,要开始改变行业了。此外,2016年宋小菜还将继续拓展新的城市。

  武汉创业市场资讯:武汉武湖台湾农民创业园项目背景及发展战略规划

  一、项目名称

  武汉武湖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项目

  二、建设地点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泛武湖区域

  三、规划范围

  规划内容为武汉武湖台湾农民创业园,位于黄陂南部,滠水河以东,外环以南,长江以北,总面积约240平方公里。

  四、建设的背景及由来

  近年来,武汉市大力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着力发展都市农业,全市农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这个背景下,武汉市黄陂区利用湖北省第一台乡的关系,与台湾展开多方位交流,台湾知名人士先后多次组团来黄陂,寻求农业交流与合作,黄陂区与台湾光彩事业促进会、武湖农场已与台湾大湖农会签订农业合作项目协议。2007年4月台湾兆丰国际集团太平洋世纪实业公司与武汉新博泰公司联手,在武汉武湖签订了投资总额达3亿元人民币的合作框架协议,着手在武汉市黄陂区建设台湾高新科技农业项目。

  鉴于武汉市黄陂区武湖被列为武汉生态农业园核心区域,是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物流配送基地、都市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基地,产业基础较好、配套设施完善,全国政协委员、祖籍台湾的江中联女士,今年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在武湖农场建立台湾农民创业园”提案。由于该提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已经得到中央有关部委和湖北省、武汉市及黄陂区的高度重视,目前正在加紧进行创建园区的选址、硬件与软件建设。

  第二节 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园区建设基础

  以优异的基础设施条件吸引台湾农民企业家来投资,是推进和优化武汉都市农业发展、提高我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农业水平的客观需要。因此,武汉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地域的选择要通盘考虑、周密安排和结合长远规划,应充分考虑农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发展规划要求。

  1.区域产业发展状况

  园区内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随着精武公司、惠尔康、中旺集团、春江鸭业、湖北天种、维生种苗和大潭原种场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入驻,初步形成了水禽水产养殖基地、畜牧业养殖基地、蔬菜水果基地和花卉苗木基地。在农产品加工方面,武湖农场引进的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多家加工企业,如汉口精武鸭颈、华发羽绒、新辰食品、嘉禾油脂等,带动了当地鸭、饲料及芦笋、油菜等产业的发展,与泛武湖农业形成了有机的链接,实现“工农发展”的双赢。园区初步形成了以武汉生态农业园核心区为轴心、佳海“农耕年华”为龙头的特色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现已推出的“江城绿谷,生态武湖”之旅,年接待游客已达20余万人(次)。

  2.市政基础设施

  园区内有巨龙大道、武黄公路的兴建,汉麻高速、武英高速、汉施公路贯穿,使得泛武湖地区道路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武汉市阳逻电厂距武湖西部边界约3.5公里,具有较好的供电条件。泛武湖地区已建有电信分局、邮政分局,与外界的联系畅通。区域内现有窑头水厂,基本能满足泛武湖地区的用水需要。

  二、园区建设优势条件

  1.两岸农业发展对台湾农民创业园的需求

  我国大陆与台湾的农业环境和条件不同,大陆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土地、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以及广大的消费市场;台湾则自然资源较为缺乏、土地狭小、劳动力短缺,但台湾具有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及先进的农业应用技术、健全的农业推广体制和现代化的经济管理经验。两岸农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但各有所长,两岸农业的优势互补之势非常明显,表现为农业资源的互补性、农产品市场空间的互补性、农业资源要素互补性。建立台湾农民创业园可以各取所长,共谋发展,共同促进两岸农业发展。

  2.发展优势

  (1)时机非常有利

  随着内地对台多项新政策、新举措逐渐落到实处,两岸农业合作已渐入佳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海峡两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2006年10月底,全国人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更是掀起了两岸农业新一轮合作热潮。国家支持海峡两岸发展的政策和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的状态,以及武汉市构建都市型农业的战略构想,给武汉开展与台湾的农业交流与合作,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产业化和国际化,为实现武汉、台湾互补双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区位优势明显

  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纵横南北、得天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汉水交汇处。在我国经济地理圈层中,武汉处于优越的中心位置,与邻省的长沙、郑州、洛阳、南昌、九江等大中城市相距600公里,与京、津、沪、穗、渝、西安等特大城市均相距在1200公里左右。

  (3)自然条件适宜

  a.土地条件

  场地内地势平坦,多为农田和池塘,便于规划布局,适合建设农业创业园。

  b.气候条件

  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当地年均温16.4℃,7月份平均气温28.7℃,1月份平均气温3.3℃。年均降水量为1205毫米,最高1875毫米,最低657毫米。4~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5%。该地区水域的调节作用显著,小气候条件优越。

  (4)规划定位明晰

  根据武汉市城市发展的规划布局,确定泛武湖地区约240平方公里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区,在该区内建设台湾农民创业园。

  (5)配套设施完善

  经过多年滚动开发和建设,武汉市泛武湖地区的水、电、路、渠、林等基础设施的标准化配套达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为农业正规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6)科技实力较强

  武汉拥有普通高校30多所,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0多名,有专业技术人员45万人,研究与开发机构687个;设有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一批中央部属科研院所;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9个,科技资源储备和科技综合实力优势非常明显。

  装备现代化电脑自控玻璃温室的武汉现代蔬菜园、采用世界先进的倒金字塔孔洞育苗板的武汉维生种苗公司、拥有全国先进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的武汉开隆高新、武汉农科院、湖北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和研发基地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的农业项目进驻武湖,武汉市首家农业科技“孵化器”——武湖农业科技创业服务中心2005年挂牌运作,为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科技成果产业化、企业规模化构筑了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有5家科技型农业企业入驻农业科技“孵化器”。武湖已成为了武汉市乃至湖北省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展示的窗口、示范的平台、推广的阵地。

  (7)台湾情结浓厚

  武汉市黄陂区是湖北省第一台乡、第二侨乡,利用特殊的乡情和亲情,武湖农场于2005年6月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并与台湾大湖农会签订了农业合作项目协议。同时,先后邀请台湾国民党、亲民党“立委”到武汉市武湖考察,派出14人到台湾回访,彼此之间建立了浓厚的情谊。

  三、武汉武湖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前景预测

  武汉武湖台湾农民创业园建成后将成为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的一个示范区,形成以种业为链条,涵盖现代科技农业、设施农业和集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园区。

  武汉武湖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建成,可以提高泛武湖区域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届时,直接受益面积将达到约240平方公里,另有包括黄陂区及新洲区等周边区域也将间接受益,并辐射武汉市全境,间接辐射湖北省及华中地区,促进华中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全力打造台资投资密集地,全面融入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第三节 发展战略规划

  一、园区建设构想

  1. 三园合一

  将武汉生态农业园、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和武汉武湖台湾农民创业园的规划建设三园合一。

  2. 贯彻实施“一主三化”的发展战略

  武汉武湖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建设将结合泛武湖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发展优势,贯彻实施 “一主三化”(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战略,组建规模化、现代化、高科技的园区式都市农业企业集群,建设成为立足武汉、辐射全省及华中地区的农业高科技研发基地、优质设施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外向型农业基地和观光农业基地。

  二、产业定位规划

  通过对其他地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分析,可发现每个创业园都有自身产业的优势而且在规划、建设、发展中都以发挥优势为目标,全力打造自身产业品牌。如福建漳浦的热带水果花卉产业、重庆北碚的高中档花木产业、广东佛山的花卉园艺、四川新津的畜牧产业、栖霞的果树产业,所以武汉武湖台湾农民创业园确立种业为特色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建设。

  按照引进台湾农业科技成果和示范、推广和应用台湾农业高新技术,以及功能相近、产业关联等基本原则,武汉武湖台湾农民创业园将形成园区总部、科研区、协作区三部分。

  打造中部科技种都,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产业链条:引种-研发-繁育-中试-示范-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分销-鉴定-培训-展示。

  园区总部设在武湖农场西区的五通口镇,重点规划园区加工、仓储和物流几大功能区,同时也是分销和培训的中心。

  创业园科研区依托已建单位的科研设施和优势,重点建设种业链条中的引种、繁育、中试以及鉴定和展示环节,目前开隆高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武汉田田现代设施农业园、武汉维生种苗有限公司等一批以科技农业为主的项目落户后,又有湖北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展示中心、武汉市农科院以及农业科技孵化基地等入驻,科研区将在这些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和拓展延伸。

  除园区总部和科研区之外的部分为协作区,主要负责种苗的生产,同时也肩负优良品种示范和推广的作用。

  产业规划定位依据如下:

  1、种业的战略意义与产业特点

  发达国家良种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为50%,而我国仅有30%左右。种业自身的巨大效益及其对农业有特殊的战略意义,世界各国都把种子放在突出位置,以种子的突破带动农业的飞跃。专家预言: “谁掌握了种子谁就掌握了世界”。

  种业的科研投入高、投入产出周期长、技术壁垒高、盈利能力强。种植种业的利润率高达30%—50%(大田作物种子销售毛利率一般为15%—30%,蔬菜、经济作物等多在50%以上,水产和畜牧种业的利润率则更高)。

  2、 优势

  (1)农业板块优势

  湖北省将建设六大优势产业带,启动连片的4个“菜篮子”产品板块基地和3个特色产品板块基地。2007年,湖北农业板块基地重点建设优质柑橘、优质水稻、稻鸭(稻鱼、稻虾)配套种养、畜禽、名优水产品、茶叶等6大板块。

  《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十一五”期间,武汉将围绕蔬菜、水产、生猪、奶业、家禽、乡村休闲旅游六大特色优势产业,结合市郊的条件,构建森林生态、旅游休闲农业两大体系,成为华中地区的农业物流信息流集散、农产品加工、种子种苗繁育、农业先进技术示范四个“中心”。并将形成六大产业化片区:武湖—双柳高科技农业示范区、东西湖现代设施农业区、蔡甸—汉南特色绿色食品农业区、洪山—江夏北部绿色园艺区、江夏中南部名特水产养殖区、黄陂—新洲中北部集约种养区。

  黄陂区将重点推进九大板块基地建设,并确定了七大主导产业,以加快特色产业培植发展步伐。九大板块:优质稻板块、种子种苗板块、芦笋板块、蔬菜板块、鲜食作物板块、水禽养殖板块、稻虾连作板块、茶果业板块、乡村休闲板块。七大主导产业:芦笋、杂交稻制种、优质稻、蔬菜、茶叶、畜禽养殖、小龙虾养殖。

  (2)种质资源优势

  由中国农科院、湖北省农科院等单位共同保存的种质资源达180种作物33.2万份,位居世界首位。

  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生蔬菜资源圃,资源圃内保存有征集于国内外各个地区的水生花卉种质资源近400份。

  (3)科研优势

  武汉汇集了一流的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人才集聚、科技实力雄厚、项目基础扎实、政策条件优惠、服务体系完善、用地环境和基础建设条件良好。依托此优势武汉市已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以及科技农业孵化中心——南湖农业园科技创业中心两大知名的农业科技园。

  (4)基础优势

  武汉种业发展迅猛,种子种苗年交易额突破28亿元,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区域性大调整。武汉种子交易会为种业的信息交流、国内外农业技术交流、商业贸易及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并发展成为全国第三大种业会议品牌。近年来,每年参会企业3000多家,会议合同成交额达10亿元,很多企业80%的供销合同在会议期间签订。

  目前,已有几十家国际大型种子公司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和分公司,这些企业的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每年都以较大的比例增长。世界最大的工厂化种苗生产商之一维生公司在汉设立维生种苗公司,每年向中部地区提供2亿株优质种苗。跨国种子公司正大集团,在汉建成3000亩良种繁育和科研试验基地,两年研发新品种160多个。武汉种子种苗筛选培优工作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武汉开隆高新胚胎移植高产奶牛、汉南畜牧总公司胚胎移植良种猪、康祥公司运用克隆技术繁殖名贵水产品种等,其规模和研发水平均居国内领先水平。

  武汉市引进开发了转基因抗虫棉、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杂交油菜、两季晚粳杂、金秋梨、冬桃、冬枣、甜柿、红提葡萄、西甜瓜等农作物、瓜果等新品种,推广多种先进的实用技术,使优质农产品比率和科技贡献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并在农业格局上基本形成了:丘陵地区以优质稻、优质油菜、优质瓜果生产为重点的专业化生产区域,滨湖地区以水产开发、水禽养殖为重点的规模化生产区域,城郊地区以优质蔬菜、观赏花卉、名特优水产品为重点的设施农业、休闲农业、高效农业区域。蔬菜产业已发展成为武汉农业经济的第一大产业。

  武湖的水产基地、蔬菜基地通过了市级无公害农产品地认证,五通、精武、兴正、民心等企业有57个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精武鸭脖、明天饲料等系列产品被评为省级名牌产品,有8家龙头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其中维生种苗公司采用世界领先的倒金字塔穴盘育苗技术,先后为江夏、蔡甸、新洲及本区农民育大蒜苗、芦笋苗、西瓜苗、蔬菜苗1亿株。武汉开隆公司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借”李集、六指等地黄牛繁育奶牛,成果显著。国英种业首席科学家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朱英国教授,其原创性科技成果红莲系杂交稻产业化发展得到了湖北省领导的大力支持。

  武湖的农展中心促进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新品种推广,也推动了优质率的提升。

  (5)台湾种业优势

  台湾的热带水果、花卉以及种子、种苗等有较强的科技优势,同时,其“外向型经济”的经验丰富、营销理念先进、科技、设备和资金实力雄厚。

  我们在规划建设中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把武汉武湖台湾农民创业园建成“种源”基地,加大科技投入,更好的带动和辐射周边,进而打造“中部科技种都”。

  三、战略目标

  力争经过3~5年的建设,将武汉武湖台湾农民创业园打造成为立足华中、面向全国的种子、种苗的引进、繁育、推广和集散中心,形成“中部科技种都”的科技品牌。引进台湾先进的农业科技,填补内地农业的空白,让武汉武湖台湾农民创业园成为两岸农业合作的平台,两岸人民友好交流的基础,成为以种业为核心,集现代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区,成为“四型二化”(科技型、设施型、生态型、外向型和企业化、社会化)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先行区。

  基于以上发展战略规划,我们提出“都市农业之窗,中部种业之都”的总体理念。

  “都市农业” 以特大城市武汉的城郊为主要集聚地,有科技、人才、资源、信息等综合优势,服务于城市,市场前景广阔;

  自然、科技、人文共生交融的新型农业生态园;

  加强农业信息、农产品流通、加工、种子种苗供应等构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链;

  “中部” 武汉南北兼收的区位优势以及在种业的辐射能力上拥有的特殊优势,种子种苗的辐射在空间上受限,立足中部更有操作性;

  “种业之都”依托现代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发展种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筑牢现代农业基础;

  “研产”结合、“科企”联动,建立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92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