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市场营销>市场调查>

我国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时间: 黄宇晴1068 分享

  近几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我国就业市场调查报告,欢迎参阅。

  我国就业市场调查报告1

  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而中等职业学校(含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早已突破95%。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有些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相反,中职生就业出现了越来越吃香的趋势。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除新疆外)的就业情况显示: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不含技工学校毕业生)为364.25万人,就业学生数为348.25万人,就业率为95.60%。《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报告》调查显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中职就业率连续三年一直保持在95%左右。2006年,中职的就业率又达到了95.6%。

  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到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为255.0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3.23%;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为36.19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0.40%;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为57.0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6.37%。各产业就业分布情况是: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为25.4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31%;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数为134.1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8.53%;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数为188.6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54.16%。本地、异地和境外就业情况是:在本省(区、市)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19.2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62.95%;到异地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27.2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6.53%,西部省份到异地就业,尤其是到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比例为70%左右;到境外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8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0.52%。就业渠道情况是: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74.32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8.77%;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为33.9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9.74%;其他渠道就业的毕业生数为40.03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1.49%。

  各专业类具体就业情况是:加工制造类专业就业情况最好,为97.55%,其次是土木水利工程类、商贸与旅游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专业,就业率分别为96.80%、96.44%、96.26%、96.10%;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财经类、社会公共事务等专业,就业率均在95%以上,处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平均水平;医药卫生类、文化艺术与体育类专业,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90%;农业类专业就业率最低,为89.75%。

  从毕业生数量看,信息技术类专业毕业生数量最多,为88.47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4.29%;其次是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数为78.95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1.67%;毕业生数最少的是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专业,毕业生数分别为,4.54万人和5.51万人,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1.25%和1.51%。

  调查数据显示,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平均月薪水平为1386.1元,月收入在1000元以内的占57%,月薪在1500至2000元的毕业生约19%。

  《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报告》同时也显示出中职生高就业率中所隐藏的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对口就业率不高,只有三成。专业对口(包括“专业非常对口”与“专业对口,但不完全一样”两项指标)比例在20%至30%之间。中职毕业生有近六成比例认为“专业完全不对口”,而认为“专业不对口,但有部分关联”比例为15%。二是职校毕业生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15%。报告显示:职业院校毕业生劳动关系以事实劳动关系为主,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15%。大多数中职毕业生目前均未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其中除了因处于试用期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毕业生外,已是用人单位正式职工但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中职毕业生高达58.62%。三是就业稳定性差,“跳槽”比较频繁。从调查结果来看,中职毕业生对首次就业单位的忠诚度较差。当中职毕业生被问到“您期望在目前工作单位的服务年限”时,有超过90%的中职毕业生回答最多一年。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持续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的强劲需求。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对专业人才的新的类别需求、层次需求和数量需求,像数控技术应用、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护理等不少行业都出现了人才紧缺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上用工单位需要的大量技术工人短缺,出现了“技工荒”,2004年二季度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报告也显示,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缺口很大,一些大城市缺口甚至高达30%。中职毕业生之所以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其中主要的因素还在于中职毕业生可塑性大,敬业精神较强,能把所学专业随时应用于实践,工资待遇要求也低于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2006年湖北省中职教育调研组的调查报告分析了中等职业教育高速发展、毕业生供不应求的三大原因。

  我国就业市场调查报告2

  一是现代化制造业急需技术工人。当前我国工业化已经进入新阶段,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技术工人。被调查的企业一线工人50%以上是中职毕业生。调查显示,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欢迎程度高于大专院校学生,因为他们更加关注学生的技能培养。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一些企业未来5年对中职生的需求量将增加5倍。

  二是家长观念更加务实。一些学生选择中职是抱着“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想法。调查显示,50%以上的农村学生和家长愿意选择就读职业学校;49%的学生为了早日就业、24%的学生为了技术致富而选择了中职学校。

  对未能及时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而言,掌握一门紧俏的专业“尽快实现就业”,是家长们的首要选择。然而,仅凭初、高中学历已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中职教育既是对学生所掌握的文化基础知识进行筛选整合巩固的过程,也是将其所学知识运用于技术实践的过程,更是对其进行思想品德、社会交流、独立生存和自我发展等能力方面进行塑造的过程。近年来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表明,在初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和大专或本科生三类人员中,初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参加应聘者最多,且中职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三是中等职业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加强职业指导工作。首先学校努力转变办学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努力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其次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突出能力培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第三各学校都重视和加强职业指导、创业教育和就业服务。

  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中,从业人员将持续增加,根据统计部门资料显示,2005年至2012年将分别达到834万和850万人。据此,测算出2015年至2020年从业人员将进一步增加到1267万和1284万人,其中,每年需要补充的中职毕业生为50万人左右。

  (1)机械制造业每年需补充从业人员94000人,其中中职学校毕业生为53800人;考虑到汽车工业发展将带动汽车维修等相关职业岗位增加,预计机械制造业业每年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数为24800人。

  就业市场调查报告范文-大众健康网-读者文萃

  (2)模具设计与制造业2004年-2005年,模具设计与制造业从业人员数由16.92万增加为19.22万,,但由于其生产方式明显向集约方向发展,进一步优化结构,从业人员数明显增加,估计到2012年从业人员将会进一步增加。

  (3)电子电器制造业随着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制造业发展战略的调整,估计该行业每年新增中职毕业生为10000人左右。

  (4)信息产业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发展空间最大的行业之一,2002年至2004年,信息产业增加值由212.9亿元增加到402.38亿元。信息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增加从事辅助工作的初级人才。从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软件业看,估计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在40000人左右。从信息产品制造业看,估计每年需补充中职毕业生为36000人;再加上计算机服务业的需求数26000人,信息产业每年需补充的中职毕业生数为10.2万人。

  (5)旅游和餐饮业未来几年年均需中职毕业生达7.99万人,是第三产业中对中职人才需求最大的“客户”。

  (6)服装设计与营销专业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大量的外资进入,对我国的轻工业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我国现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据调查,近几年对该专业的中职人才的需求正迅猛增长。

  就业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7)销售业:随着中国加入WTO,销售业这个新兴的行业将逐步完善。从业人员将达到几万的空缺。

  ⑻建筑、房地产业:国家人事部发布的“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供求情况报告”显示,建筑、房地产等专业列招聘数量前10位,在职位需求中,对大专及以下学历的需求占50.1%。

  ⑼电梯业:据统计,全世界平均1000人有1台电梯。我国如要达到此水准,还需新装80万台。到时每年仅报废更新就需要6万台。凭借房屋建设势头红火,电梯市场供需两旺,带动电梯安装维修行业,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⑽物流业:目前我国大约有1.6万物流服务行业公司,行业产值超过390亿元。预测到2012年中国物流行业的产值将达到12000亿元。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物流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将为更多求职者提供职位。

  我国就业市场调查报告3

  从毕业生数量看,信息技术类专业毕业生数量最多,为88.47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4.29%;其次是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数为78.95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1.67%;毕业生数最少的是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专业,毕业生数分别为,4.54万人和5.51万人,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1.25%和1.51%。

  调查数据显示,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平均月薪水平为1386.1元,月收入在1000元以内的占57%,月薪在1500至2000元的毕业生约19%。

  《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报告》同时也显示出中职生高就业率中所隐藏的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对口就业率不高,只有三成。专业对口(包括“专业非常对口”与“专业对口,但不完全一样”两项指标)比例在20%至30%之间。中职毕业生有近六成比例认为“专业完全不对口”,而认为“专业不对口,但有部分关联”比例为15%。二是职校毕业生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15%。报告显示:职业院校毕业生劳动关系以事实劳动关系为主,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15%。大多数中职毕业生目前均未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其中除了因处于试用期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毕业生外,已是用人单位正式职工但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中职毕业生高达58.62%。三是就业稳定性差,“跳槽”比较频繁。从调查结果来看,中职毕业生对首次就业单位的忠诚度较差。当中职毕业生被问到“您期望在目前工作单位的服务年限”时,有超过90%的中职毕业生回答最多一年。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持续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的强劲需求。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对专业人才的新的类别需求、层次需求和数量需求,像数控技术应用、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护理等不少行业都出现了人才紧缺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上用工单位需要的大量技术工人短缺,出现了“技工荒”,2004年二季度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报告也显示,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缺口很大,一些大城市缺口甚至高达30%。中职毕业生之所以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其中主要的因素还在于中职毕业生可塑性大,敬业精神较强,能把所学专业随时应用于实践,工资待遇要求也低于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2006年湖北省中职教育调研组的调查报告分析了中等职业教育高速发展、毕业生供不应求的三大原因。

339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