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的品牌营销策略
美国电影的品牌营销策略
在当今时代,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一种产品乃至一个企业区别于其它产品和企业的标志。为此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分享美国电影的品牌营销策略,欢迎参阅。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品牌营销思路
营销策划始于消费者,而不是制作者自身,这样才能真正获得消费者的满意,并成为吸引他们继续消费的动因。
这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观在美国已被普遍接受,好莱坞深谙其道,将观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以消费者为中心作为电影品牌的指导思想早已是他们公认的营销法宝。为了建立品牌并进行相应的营销,电影公司第一步就是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制定策略,剖析观众心理,第二步才是投其所好制作符合观众需求的影片。
根据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模型,消费者导向的营销观使得好莱坞不仅加倍重视拍片前的调研工作,也重视根据试映时观众的反响来修订影片内容,以种种举措保证影片自身的艺术质量及日后收益。
通过对消费者的关注,他们能够轻易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并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不同的营销渠道与策略。美国电影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能够拍出观众想看的东西,并成功地影响观众的口味,创造出一大批专门的顾客群。
好莱坞不仅重视本国观众的消费喜好与需求,也密切关注着世界各国观众的消费取向,常在对外国电影市场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开展有的放矢的营销计划。在20世纪的头50年里,美国人对中国的电影市场曾经作过系统而详细的调查,并写下了大量的文字,比如美国商业部的对内对外贸易司从1927年1月开始定期发表有关世界各国电影市场的调查报告,它的第一份报告便是关于中国电影市场的。
美国驻中国各地领使馆人员的调查综合整理而写,它不仅对当时的中国电影市场做了相当细致的调查分析和研究统计,如对电影银幕、电影观众的数量、分布,对中国电影法规的介绍,还特别分析了美国电影进入中国的障碍。
这份报告对于好莱坞电影制片人和发行人了解中国电影市场提供了重要依据,这种对中国电影市场调查的细致和深入程度甚至现在连中国人自己都未能做到。由此可见,好莱坞对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审美兴趣的把握与**是其顺利打进国外市场的原因所在,也是其营销顺利进行的基础所在。
多种形式的宣传造势和促销手段
每部影片必须有一个独特、全面的营销策略,这一策略必须在影片的策划阶段就完成,影片一开始运作,它的营销活动就已经开始,而且针对影片制作的不同阶段,为影片造势的手段也各不相同。它会根据影片的类型、明星及导演的影响力大小等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宣传手段,采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造势。
一般说来,好莱坞的营销宣传采用以下几种渠道与模式:
一是预告片。
预告片的主要诉诸对象是已经表现出消费意愿的观众,同时也可在普通观众中起到引导购买的作用。预告片一般通过影院、电视、网络等渠道在电影公映之前率先让观众一睹为快,其长度一般为150秒,它能够让观众了解自己是否想要看这样一部电影,产生观影欲望。因而,它对发行公司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其剪辑内容会直接影响电影的票房收入,因此预告片上所下的功夫并不比拍摄一部电影少多少。
预告片中体现的也许并不是电影本身的主题,也不是压缩版的故事情节,而是最能打动核心观众群的镜头,最能体现影片价值的经典段落。如内容繁复的《珍珠港》,以及被评论界称为“电影中所有有意思的镜头都剪进了预告片”的《古墓丽影》,这些短短两分半的预告片都尽量将影片中的精华部分展现出来。
二是大量投放电影海报。
这种通过传统媒介进行大量宣传推广的方法是影片营销的通用模式。
除了把大导演、大明星的名字和剧中形象安排到醒目位置外,还会加入富有煽动性的宣传语。它一般在影片上映前几个月推出,也有的发行公司会分阶段、分地区推出不同的海报。以布莱恩?德?帕尔玛的心理恐怖经典之作《化妆杀人》(1980)为例,发行时用了三种海报,从不同角度将性与暴力结合起来,突出强调了一种视觉冲击力,以此来满足观众的窥**欲与愉悦感,并将之转化为消费欲望。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上的广告轰炸是人们认识一部电影的最佳手段。其中,《洛杉矶时报》和《纽约时报》主要轰炸的是普通观众,而《好莱坞报道》和《综艺》则是针对电影业内人士。除版面广告外,一些影评文章也会起到软广告的作用。当然,针对不同的媒介,其宣传策略也不相同。而对宣传资金不多的小制作电影而言,网络则是最好的广告场所。
电影节是电影产品的博览会和展销会。电影获奖之后,得到的不仅仅是荣誉,对电影品牌的形成至关重要,同时也是票房和收视率保障。美国是世界上举办国际电影节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电影节和颁奖的重要目的是活跃美国电影市场,促进电影新品的发行。据美国影片协会估计,一部最佳奥斯卡奖影片,至少可以增加数千万美元的票房收入,可谓是对年度全球特别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电影营销模式进行的一次大检阅。
选择最佳档期。上映档期是各类影片营销活动成败的关键。美国电影市场的每个年度以周末和节日为界,分为冬、春、夏、秋和圣诞假日五个档期。其中以夏季、秋季和节日档期最为重要,前二者对全年的票房几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后者则对影片能否入围奥斯卡举足轻重。在这三个档期上映的影片数量几乎占全年总数的70%,而且票房的收入也几乎占全年总收入的70%左右。而大量“合家欢式”电影总是选择夏季的暑期档上映,如《玩具总动员》、《狮子王》、《海底总动员》和《超级特工队》等都属于这一范畴之列。
好莱坞准确地抓住一般家庭消费观念和结构,利用暑假、圣诞、新年等难得的档期为家庭观众隆重推出“合家欢式”的电影,所以这些档期也就成了竞争激烈的黄金发行期。而艺术影片一般是采用分区的方式长期上映,利用口碑宣传来扩大社会影响,通过细水长流的方式获得相应的利润。
以整合营销为中心的体系
将整合营销最早成功运用的就是电影营销。
美国整个电影工业的年收人超过1000亿美元,是仅次于航空、汽车和计算机的第四大产业。这正是因为美国电影业采用了崭新的营销理念,通过整合营销做大了市场。像迪斯尼、索尼、派拉蒙等大公司能取得成功,也正取决于他们在电影制作、广告策略、市场调研、宣传炒作、公关活动、促销手段等方面进行统一有序的经营运作,形成一种营销传播的整合力量,取得巨大营销效果。
当全世界对《哈利?波特》一无所知时,除了原著版权和作者罗琳不是其“资产”外,时代华纳已经拥有几乎所有和《哈利?波特》有关的东西七部电影的版权以及所有特许权和制造附属商品的权利。通过对《哈利?波特》一系列营销手段的整合,不仅打造了一个统一坚实的品牌形象,也取得了最佳的市场效益。
猜你感兴趣:
1.电影营销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