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服装”涌现商机
“生态服装”涌现商机
健康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体质健壮,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
生态服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加工链中不存在对人类和动植物产生危害的污染;服装不能含有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物质或不超过一定的极限;服装不能含有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中间体物质;服装使用后处理不得对环境造成污染等;另外,它还应该经过检测、认证并加饰有相应的标志。
生态服装与绿色服装概念基本相同,但也稍稍有区别:“绿色服装”主要是指绿色纺织品和生态服装。国际上已开发上市的“绿色纺织品”一般具有防臭、抗菌、消炎、抗紫外线、抗辐射、止痒、增湿等多种功能。这类产品在我国还属初创阶段,已经推出的主要以内衣为主,但由于这类纺织品具有特定有益人体健康的功能,因而较受消费者欢迎。
生态服装则以天然动植物材料为原料,如棉、麻、丝毛、皮之类,它们不仅从款式和花色设计上体现环保意识,而且从面料到钮扣、拉链等附件也都采用无污染的天然原料;从原料生产到加工也完全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避免使用化学印染原料和树脂等破坏环境的物质。“环保风”和现代人返璞归真的内心需求相结合,使生态服装正逐渐成为时装领域的新潮流。
价格偏高,商场信心不足
自从德国政府颁布禁止使用有毒偶氮染料的规定以来,世界上消费生态服装的潮流已成为不可阻挡之势。据了解,生态绿色纤维纺织品及服装消费在国内已骤然兴起。如一些含有“绿色纤维”的面料及服装一直俏销,有的一件T恤,市价卖到400元以上。
但是,由于生态服装在生产工艺、原材材料等等方面的问题,生态服装的价格比其他服装的价格要高出许多。这样,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推销时增加了难度,既要争取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可,又要让他们接受相对较高的价格,这自然是经营者所不情愿的。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尴尬景象:一方面媒体和有关部门对生态服装的宣传如火如荼,一方面商场和超市中上架率不到10%。商场的有关人员告诉记者,这样他们花的精力就比卖现有产品的精力要大得多,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愿意卖后者。
商场信心不足的另一个原因是,有些商家惟利是图,导致市场竞争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也将在绿色产业发展初期对消费者的信任心理产生巨大影响。各种民间认证纷纷粉墨登场,给消费者带来困扰和利益上的损害。消费者的顾虑当然会影响到他们的购买,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直接影响到商场的信心。
正规的生态服装价格偏高,而价格适中的又让人真假难辨,商家面对生态服装的心态有点矛盾。
“有毒服装”事件频繁,消费者开始觉醒
消费者对于生态服装兴趣的浓厚,是随着“有毒服装”事件的频繁和环保意识的觉醒而增加的。
纺织服装用品多是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最容易威胁人体安全,现在社会中流行的一种说法“来自衣橱里的毒素和疾病”,并非没有根据。有科学实验证实:纺织服装的染料中有12种含有致癌性,10种含有皮肤过敏性,这不能不使许多消费者忧心忡忡。
消费者是市场的“上帝”,消费者的购买倾向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发展方向。我们来看国外的例子,瑞典最近对第二大零售店中消费者进行的民意测验结果表明:85%的消费者愿意为环境清洁而支付较高的价格。在加拿大,80%的消费者宁愿多付出10%的钱购买对环境有益的产品。40%的欧洲人喜欢购买环境标志产品而不是传统的产品。37%的日本消费者只挑选和购买环境标志产品。虽然,我们国家在生态服装方面起步比发达国家晚,但是消费者已经开始觉醒。最近,一种被称为“生态服装”的某品牌天然彩色棉服饰在深圳商场全面上市,市场反响很是热烈。
竞争所迫,厂家已经在行动
据深圳“九采罗”彩棉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这种彩棉服饰的原料——天然彩色棉花在研制生产中没有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化学肥料,避免了化学药剂对环境的破坏、对人体尤其是婴幼儿皮肤的危害,是一种纯天然、绿色环保的产品;此外,这种彩棉本身具有棕、绿等天然色彩,在深加工过程中无需漂白染色,而是采用水洗、高低温、红外线照射等物理和生态的整理加工方法,因此其制品上没有因印染而残留的化学毒素、有害金属离子等。
国内外纺织品服装市场竞争激烈,国内许多服装企业都在“绿色纺织”上下工夫。目前在市场上走红的衬衫产品均是采用有一定技术含量、对生态环境有利的纤维素纤维精工细作而成,如“名勋”、“开开”、“罗蒙”、“雅戈尔”、“海螺”等品牌,他们均把“回归自然”融入主打产品的开发之中。特别是“罗蒙”精选高科技天然纤维素纤维开发的各款服饰,在市场也极具“绿色”视觉冲击力。纤维素、大豆纤维等织物服饰都成为开发生态纺织品消费的亮点。
种种情况正在预示,生态服装将会走俏,勇于尝试的商家才会掘到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