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营销网络建设方式分析及案例

时间: 弘达781 分享

  案例分析是运用科学的分析方式与方法,对特定时空范围内的案例分析对象的各种信息进行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那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营销网络建设方式分析及案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营销网络建设方式分析及案例一:

  知名企业的博客营销应用案例

  一些知名IT公司如Hewlett-Packard, IBM,SUN和Oracle都是博客营销等新技术的积极实践者。本文介绍Visa USA、Oracle和IBM等知名企业的博客营销应用案例。企业博客的发展状况表明,2006年企业博客营销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尽管很多公司的博客营销实践应用水平可能还很不专业,但毕竟走出了革命性的一步。

  新技术为企业开启了新的信息沟通传递方式。B2B企业的营销人员开始利用新的媒体如博客(BLOG),播客(podcasts)和RSS来接触并与他们的客户、员工、潜在客户和商业合作伙伴进行沟通。新竞争力在“大型企业的博客营销与博客营销服务的市场机会”中介绍了可口可乐公司采用的外包型博客营销策略,大型企业的博客营销应用仍在高速发展中。最近JupiterResearch发现博客等新兴媒体已经在广告客户中占据一席之地,如一些金融服务、媒体及旅游行业开始使用BLOG, podcasts和RSS进行广告或宣传试验。

  一些知名IT公司如Hewlett-Packard, IBM,SUN和Oracle都是博客营销等新技术的积极实践者。本文介绍Visa USA,Oracle和IBM等知名企业的博客营销应用案例。

  Visa USA的企业博客

  Visa USA在2005年10月份发布了他们的第一个博客,叫做都灵之旅:www.journeytotorino.com,该博客网站以冬奥会体育新闻为内容主题,包含采访运动员的podcasts音频内容。值得注意的是,Visa没有特意推广这个博客站,同时除了网站logo和页面底部的说明"Brought to you by Visa USA.",内容中也没有提到Visa公司。他们的目的是想考察通过病毒性传播手段,这个博客宣传能够达到何种传播效果。结果显示,网站用户数从一小部分读者开始发展到每天300人,2006年1月份第一周读者人数达到1万人。

  Oracle的podcasts节目和博客社区

  Oracle在营销领域一直热衷于尝试新技术应用。2005年4月,Oracle就制作了一个podcasts节目,内容是技术专家讨论公司的技术和应用,放在Oracle Technology Network的podcast中心,用户可以自由下载到桌面或MP3播放器中。

  同时,Oracle还拥有一个大的博客社区,目前有60-70篇博客文章,都是由Oracle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发布的,讨论他们如何使用公司的技术产品。Oracle还计划改用第三方提供的博客系统,以加大对博客的利用。

  不过,要测量这些新兴媒体的投资收益率是比较困难的。Oracle使用网页浏览数指标来判断博客达到的沟通和传播效果,以及通过podcast的下载量等进行效果评估。

  IBM的博客和podcasts

  IBM也是新营销的积极实践者。2005年8月份,他们发布了专门针对投资人的podcasts站点:www.ibm.com/investor。其中讨论商业和技术主题,如银行业、购物和网络游戏等。IBM也在公司内部网上提供博客系统以鼓励员工使用博客和podcasts。IBM 的发言人称,员工对于这些社会化网络和沟通方式的活跃状态让他们意识到新兴技术应用的极大潜力。

  到目前为止,约15000个IBM员工注册了公司博客,2200个员工定期维护其博客。博客主题从技术讨论到寻求项目帮助,应有尽有。

  但IBM也发现不少潜在的问题,如机密信息泄露或可能危害公司声誉的信息等。为了降低风险,IBM还专门针对员工发布博客拟订了发布指南,包括员工不得泄漏公司机密信息、未经客户许可不得提及客户,不可使用侮辱性或亵渎性语言等。

  前面提及的IT公司实际上并不是最早尝试博客营销的公司,相对于一些IT顾问咨询公司的博客应用来说,甚至是比较迟钝的,例如在出版于2004年10月的《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第二版(冯英健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就介绍了国际知名的咨询顾问公司Jupiter Research在公司网站上建立的博客频道  企业博客的发展状况表明,2006年企业博客营销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尽管很多公司的博客营销实践应用水平可能还很不专业,但毕竟走出了革命性的一步。鉴于博客营销的影响力日渐重要,而博客营销实践中的问题也非常突出,新竞争力网络营销管理顾问近日开通新竞争力网络营销博客,目的在于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更深入的研究,为企业博客营销应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博客营销方法和博客营销管理知识。

  营销网络建设方式分析及案例二:

  品牌的网络事件营销案例

  在笔者看来,任何形式的事件营销案例都不能脱离其“营销”本质。“营销”其实是一种沟通方式,不论你用什么样的方法,你都要针对你的目标人群选择适合他们的沟通方式--而这种沟通方式最核心的问题,不是讲述者说了什么,而是聆听者听到了什么。

  几年前,互联网第一次浪潮席卷而来,带着破碎的泡沫而去,当时的一片哀鸿如今还犹在耳,第二波网络影响力又兵临城下。

  一系列的数字让所有投身于互联网以及关注互联网的人再一次热血沸腾--CNNIC第21次调研结果显示:中国网民数已增至2.21亿人。中国网民数增长迅速,2007年一年则增加了73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53.3%,在过去一年中平均每天增加网民20万人。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位于世界第一。中国网民人均上网时间3.28个小时,而电视平均的使用时间才只有1.21小时。

  庞大的用户数量和如此高的用户接触度已经使互联网彻底摆脱了几年前被人称为“除四大传统媒体外”的第五类媒体的身份,而跃升成为与传统四大媒体并驾齐驱的,甚至是超过了传统媒体的重要媒体。

  选择众多,如何入手

  互联网的存在以及其日渐重要让所有的营销人都兴奋起来,而兴奋之余又多了一丝茫然--互联网营销究竟该如何做

  互联网营销的层面有很多,有EPR(网络公关),有IWOM(互联网口碑营销),有EAD(互联网广告)……

  互联网营销的手段也有很多,可以跟门户网站进行专题合作,可以投放公关软文,可以根据不同网站的用户人群进行形式丰富的网络广告投放,可以做SEM(搜索引擎营销),可以做IM营销,可以做论坛营销,可以做博客营销,可以做WIKI营销,可以做流媒体营销......

  如此多的手段让人目不暇接,也让人觉得无从下手--品牌的事件营销案例到底该如何做

  在笔者看来,任何形式的事件营销案例都不能脱离其“营销”本质。“营销”其实是一种沟通方式,不论你用什么样的方法,你都要针对你的目标人群选择适合他们的沟通方式--而这种沟通方式最核心的问题,不是讲述者说了什么,而是聆听者听到了什么。

  许多互联网营销手段只是一味地最求PV、追求点击率--在传统广告时代无法承诺的量化,终于在互联网时代成为了可能。但是如果忽略了品牌想要沟通及传播的本质,忘记了和消费者沟通你想传递给他们的品牌信息,那这种营销手段就是失败的--除非品牌所追求的,就是像恒源祥那个挑战消费者忍耐极限的广告事件营销案例所追求的效果一样-“宁肯被骂,也要被记住”。

  综上所述,网络营销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似乎应该是:在综合利用互联网媒体(包括互联网官方媒体和自媒体)的基础上,让尽可能多的目标消费群体接收到品牌想要传达的信息。

  事件营销是个思路

  “事件营销”似乎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互联网上诸多火爆事件让互联网营销人越来越意识到“事件”的力量--如果可以制造一个事件让许多人关注,或者借助一个本身就已经有很多人关注的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恰当”地植入品牌信息,那么不仅保证了高关注度,更保证了品牌信息的正确传达,可谓是一箭双雕。

  一个让笔者较为鄙视但是却值得深入研究的案例是前阵子比较火爆的“兰董”事件营销案例。

  “兰董”,一个号称身价亿万的“70后”富婆,在网上发布了一个视频,大骂“80后”和“90后”,言语极尽侮辱鄙视之词。“兰董”竭尽所能显示自己的富有,并用极其挑衅和轻蔑的言语和肢体动作去辅助她想表达的核心思想--“兰董”火了,在“80后”、“90后”甚至一些“70后”的谩骂声中名声大振。

  “兰董”似乎意犹未尽,一个视频不够,继而接二连三推出了一系列视频,一定要把网友对于自己的愤怒激发到极点,直到“忍无可忍”为止。此举意义何在一个网站为了推广自身,增加流量而作的跳梁小丑之举而已。

  “兰董”的所有视频和照片都十分醒目地打着“woyo.com”这个网站名字(其中大部分还是水印,转载的时候也无法去掉),到后来推出的视频更是鲜明地打上了“兰董”在woyo的空间地址。

  一个网站,为了知名度,为了流量,已经无耻、可悲到这(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样的地步了么--这叫什么非常规营销名人效应还是所谓的“事件营销”--笔者给它起了个名字:“激怒式营销”。

  “兰董”竭尽所能显示自己的富有,并用极其挑衅和轻蔑的言语和肢体动作去辅助她想表达的核心思想--“兰董”火了,在“80后”、“90后”甚至一些“70后”的谩骂声中名声大振。

  “兰董”似乎意犹未尽,一个视频不够,继而接二连三推出了一系列视频,一定要把网友对于自己的愤怒激发到极点,直到“忍无可忍”为止。此举意义何在一个网站为了推广自身,增加流量而作的跳梁小丑之举而已。

  “兰董”的所有视频和照片都十分醒目地打着“woyo.com”这个网站名字(其中大部分还是水印,转载的时候也无法去掉),到后来推出的视频更是鲜明地打上了“兰董”在woyo的空间地址。

  一个网站,为了知名度,为了流量,已经无耻、可悲到这样的地步了么--这叫什么非常规营销名人效应还是所谓的“事件营销thldl.org.cn”--笔者给它起了个名字:“激怒式营销”。

  悲哀与愤怒之余,整个事件营销案例的策划和执行过程有很多地方还是值得学习和研究的:

  策划之高明1--“植入”而非“直述”:制造一个话题人物,以人物为核心引起网友的关注,再置入网站信息,继而提升网站知名度--只不过,不是正面人物,而是一个更能引起人们关注的负面人物(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策划之高明2--“借势”:恰逢一个“90后”女孩大骂“80后和70后”的视频大火,于是策划者趁热打铁,推出一个“70后大骂80后和90后”,骂得更加变本加厉,让事件再次升温。

129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