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质押融资有哪些模式
存货质押融资是指需要融资的企业,将其拥有的存货做质物,向资金提供企业(即贷方)出质,同时将质物转交给具有合法保管存货资格的物流企业进行保管,以获得贷方贷款的业务活动,是物流企业参与下的动产质押业务。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存货质押融资的模式,希望你喜欢。
存货质押融资的模式
存货质押融资模式:国外存货质押融资模式
现阶段国外存货质押融资主要有委托监管模式、统一授信模式和物流银行模式三种。
在委托(简单/严密)监管模式中,借款企业将质押存货交给银行以获取贷款,银行则委托物流企业对质押存货甚至借款企业进行相应的业务控制。其中,委托简单监管只要求物流企业形式一些和仓储相关的简单监管职能;而严密监管委托则可能要求物流企业行使一些特殊的监管职能。
统一授信模式在实践中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银行拨给物流企业一定的授信额度,但物流企业并不自行提供贷款服务,而是在额度范围内提供辅助的监管服务,其实质仍然与委托监管模式相同。另一种是银行将一定的贷款额度拨给物流企业,有物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开发存货质押融资业务,设立合乎实际的合约和确立相应的业务控制方式,银行只收取事先协商的资本收益。
物流银行模式指物流仓储企业和银行组成专门的物流银行(也成为质押银行)直接与借款企业发生联系的存货质押融资模式。
存货质押融资模式:国内存货质押模式及几种具体表现形式
存货质押融资模式图在我国,存货质押融资主要采取了委托监管模式和统一授信模式。根据存货质押融资模式图,存货的形态分为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三种状态,主要的存货质押融资模式有存货质押授信、融通仓、统一授信、仓单质押授信等。
(一)、存货质押授信
存货质押授信是存货融资中最基础的产品,也是当前银行应用最广泛的产品。它是指借款企业以自有或第三方合法拥有的动产作质押的授信产品。为了控制风险,一般银行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或监管机构对客户提供的存货质押的商品实行监管。存货质押授信分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存货质押授信要求比较苛刻,不允许客户以货易货,只能以款易货。而在现实的生产交易中,企业的货物流动比较频繁,静态质押授信会严重约束企业的正常运作。因此,静态质押授信往往很少使用,动态存货质押授信是银行采用的主要存货质押授信产品。
相对于静态质押授信,动态质押授信就是对客户用来担保的存货价值设置一个界限,客户必须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担保的存货价值不能低于这个界限,高于这个界限的存货客户可以自由使用。在这个模式下,客户既可以以货易货,也可以以款易货,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的限制就小了很多。而且,一般企业在授信期间内不用追加保证金赎货,企业靠存货来融资的益处非常明显。
虽然存货的范围变广泛了,但银行出于风险的考虑和贷款的方便,对企业用来担保的存货品种还有一定的限制。银行倾向于质押货物的品类较为一致,比如钢管、钢材等,货物的价值比较容易核定,如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木材等。质押率方面,不同种类的存货、不同的银行都会设置不同的质押率。一般而言,原材料比较容易变现,质押率比较高,产成品虽然市场价值高,但相对来说不易变现,所以质押率会低一些。
存货质押授信流程图存货质押授信流程图①小企业、银行、监管公司签订三方合同后,中小企业将原材料和产成品交付银行指定仓库(企业生产地仓库),由监管公司负责监管;
②银行确认质押物后,按设定质押率给企业以一定敞口授信额度;
③监管方审核最低限额,限额以上质押物可自由进出;
④所需质押物低于最低限额时,中小企业向银行缴纳保证金;
⑤银行则给贷款企业发提货单,并指示监管企业给客户发出相应数量的质物;
⑥监管人员验收贷款企业的提货单并根据银行指示发货。
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在原材料采购阶段、生产阶段以及销售阶段都持有一定量的存货,企业可以将这些存货盘活,通过质押获得融资。这笔款项可直接投入生产运营,从而减少在途货物对资金的占用来提高运营效率。
在该模式下,存货的质押地一般是在生产地。监管公司派员工在借款企业仓库监管。这种方式往往会产生很大的风险。借款企业可以用同一批货物向其他银行质押,产生重复质押的问题。而且如果企业经营不善,易会发生其债权人抢货的状况,从而给以货物为质押品给予融资的银行造成很大损失。
(二)、融通仓
融通仓与存货质押授信最大的不同在于存货的监管地。存货质押授信中存货的监管地一般是在借款企业的生产地,监管公司派专员在实地监管。而在实地监管会给银行带来很大的风险,所以银行会要求企业以不动产抵押与动产质押结合来给予融资,以平衡风险。融通仓是指货物的监管地不在借款企业,而是在第三方的仓库。
融通仓这个名词最早是由朱道立和罗齐提出的。“融”即指金融,“通”指物资的流通,“仓”则是指物流的仓储。2004年,朱道立、陈祥锋等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融通仓服务的理论框架。融通仓与存货质押授信的原理类似,客户将第三方物流企业开设的仓库中的原材料、半成品或产成品存货作为担保,银行再给予借款企业贷款,同样设置一个库存界限,借款企业在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中以款或者以货易货,只要保证仓库的最低库存界限即可。物流企业的作用和责任要比存货质押授信中大得多。首先,存货质押授信中只需要派驻监管人员监管货物,而在融通仓中物流企业先要有自己的仓库。其次,物流企业还要提供货物运输、价值评估,货物流动的监管、存货的保管等工作。因此,银行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质也会作一个详细的要求。
存货质押融资的主要风险
宏观与行业系统风险
这是一类典型的系统风险,包括宏观系统风险、行业系统风险以及区域系统风险三大类。宏观系统风险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的不确定造成的;行业系统风险主要是由于行业总体的利润水平、交易水平、技术变化、发展前景等行业层面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风险,而且由于不同行业对 宏观经济环境的敏感度也会使不同行业系统面临的风险大小不同;区域系统风险主要是企业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政治和法律环境等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
供应链系统风险
供应链系统风险是分析存货质押融资所特有的一类系统风险,主要包括借款企业所在供应链系统的竞争风险、协调风险和控制风险三类。供应链系统竞争风险的主要来源是因为借款企业所在供应链系统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存货的销售水平,从而产生竞争风险;供应链系统协调风险指的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调合作关系不畅产生的风险;供应链系统控制风险主要关注核心企业对供应链系统的控制程度是否有利于供应链系统的发展和稳定,是否能够保持和增强供应链系统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信用风险
存货质押融资信用风险主要包括借款企业的信用风险和 物流企业的信用风险两类。存货质押融资中借款企业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借款企业的规模和发展阶段、财务状况、管理问题等;物流企业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 监管风险:欺骗、不负责任、虚假上报、监管失误等。
存货担保变现风险
存货担保的变现风险是存货质押融资的最重要的风险,主要包括存货 价格风险、质物形态风险以及 销售风险三大类。由于存货质押融资更注重存货的自偿性,所以存货的价格风险将是存货质押融资的主要风险来源。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又称商业风险,是“直接或间接由人或系统的不适当或错误的内部处理,或外部时间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存货质押融资的操作风险应该根据融资服务的特征划分为 合规风险、模式风险、流程风险以及具体操作风险四大类。
合规风险包括 法律风险、相关规则或政策的风险及配套执行方面存在的缺陷等。模式风险主要来自以下方面的不足:商业模式选择不合适、超额担保程度不适合;质押方式和监控强度选择不合理、业务结算情况与业务不匹配、资金使用不合理、没有必要的个人担保或第三方担保方式、没有必要的损害保险、监管方控制方式选择不合适、财产评估报告模式不合适等。流程风险主要是指存货融资质押业务流程中标准化与信息化方面的不足造成的风险。具体操作风险主要包括银行方面的具体操作风险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具体操作风险,这些主要和具体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密切相关。
存货质押融资的风险控制
存货质押融资风险控制采取的是过程控制的理念,因此对其业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需针对业务的流程进行。存货质押融资一般经历以下几个环节:(1)、提出申请(2)、业务筛选(3)、合同签订(4)、运营控制(5)、合约终止。
根据存货质押融资的业务流程可以将日常运营 风险控制体系分为准入体系风险控制、合约设计风险控制和执行过程风险控制三个部分
准入体系风险控制
存货质押融资不同于其他商业贷款,在该业务中银行的风险首先来自于质押存货。由于存货质押融资的对象是缺少足够流动资金的中小企业,所以用于质押的存货一般是中小企业普遍拥有的动产,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这些动产作为融资企业作为获取银行贷款的担保物,是价值载体同时也是风险载体。因此银行开展存货质押融资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质押存货的选择问题。除此之外,银行还面临对借款企业的选择问题,银行必须像进行其他类型 商业贷款一样,对存货质押融资中的借方经济状况、 资信程度进行分析以降低风险。但是在这种业务中,借方的还款来源是存货销售变现产生的现金流,而非通过投资运作产生的现金流,因此在对借款企业主体进行考核时应着重考察企业的销售水平、企业的运作周期、企业的诚信度以及监控的成本等方面的因素。
(一)质押物的准入分析与控制
一般而言,在考虑某种质押物是否可行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存货本身的属性、 物流企业对借款企业存货的控制水平等。
现实中各种待选货物的属性纷繁复杂,但是与存货质押融资相关的存货属性主要可以归为四类:法律属性、物流属性、流通属性、价值属性。
1、法律属性
任何一种贷款业务都需要在法律许可和规定范围内进行,因此质押物的法律属性是进行质押品选择时首要考察的品种。对于存货质押融资待选货物法律属性的考察主要依据国家制定的《物权法》和《担保法》中为物品抵押和质押制定的相关规定。对待选货物法律属性的判断分析主要包括:货物是否存在法律许可作为质押的品种范围之内;待选货物的所有权是否明确;质权是否单一,即是否存在货物担保给多个质权人的现象;待选货物作为质押品后受偿的优先权如何确定等。
2、物流属性
贷款货物的物流属性,即货物在 物流企业提供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相关的 物流服务中涉及的保管、存储、运输、清算等操作所涉及的待选货物的相关性质,主要包括对产品包装的合理性、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产品的危险程度的考察;对产品可标准化的程度以及质量是否易于控制、测度的分析;对产品交易费用的高低和在存货处理过程中的损伤而带来的责任追究等方面的考虑。
3、流通属性
存货质押融资所考察待选货物的流通属性是指货物在市场上的需求、消耗量状况、待选货物的即期需求、潜在的需求转化为消费行为的能力以及商品的流通速度和 变现能力等。
4、价值属性
质物的价值属性,是指质物在市场运行中体现出的,对存货融资收益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属性,主要包括质物价值量的大小和价格的波动情况。这两点都需要具体的量化分析和界定,才能有效地降低业务风险。
(二)借款企业的准入分析与控制
1、借款企业的财务状况
在存货质押融资中,首先,需要分析借款企业的 资产负债率,一般而言,存货质押融资中,资产负债率要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但作为金融机构必须清楚造成借款企业这一现象的真实原因。其次,也需要考虑借款企业的收入和现金流,借款企业一般都有不均衡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贷款方需要明确造成借款企业不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的原因究竟是因为周期性定价的制约还是因为管理团队对市场反应调整太慢。最后,贷款方需要考虑借款企业的财务趋势,可以实现明确是否可以通过严密的监控来改变借款企业的财务平衡表,从而在提供借款企业必要信用的时候降低贷款的风险。
2、借款企业的运作周期分析
银行对于借款企业运作周期的了解有助于银行对企业的实际状况发放不同类型的贷款,同时降低了风险,保证了银行的收益。
3、借款企业的行业分析
借款企业的行业将影响借款企业的绩效和质押物价值。对于借款企业的行业分析需要考虑行业总体的利润水平、交易环境、技术变化、发展前景等因素,通过分析行业状况,一方面可以使贷款人更加准确地评估整体风险的大小,另一方面贷款人可以更好地分析借款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周期变化是否归因于普遍的行业因素,从而准确地把握企业的经营水平。
(三)物流企业的准入分析与控制
在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债权人需要对质押物资流通的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这种监控是动态的,其目的是在 贷款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借款企业运营的需要。因此,银行需要与物流企业进行合作。
在具体的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银行对监管企业的动态管理流程通常包括调查筛选物流监管企业、日常检查、动态评估、预警应急等。其中,对物流企业进行准入分析,调查筛选出合适的物流企业最为关键。银行应根据物流企业的企业规模、资金实力、信誉情况、合作意愿、地域分布、监管技术水平等构建评估体系,并最终确定物流企业在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的监管资格。
合约设计风险控制
贷款合约是约束借款方和贷款方行为的主要工具,也是存货质押融资顺利进行的法律保障。对存货质押融资合约设计风险进行控制,必须要充分地考虑具体业务的特征、流程和环境。同时注意以下事项:
(一)合约条款的规范设计
一个完整的合约应该考虑到质物物流运营的整个流通环节,包括质物入库、质物保管、提货、质物追加、质权实现与合约终止,而与业务相关的资金流和信息流运作则是伴随质物的运营而发生的。
(二)合约中关键风险控制点的设计
在合约设计中,有一些关键的 风险点控制需要特别地关注。
1、关于质押物产权界定的问题
在存货质押融资过程中,质押物产权界定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它包括所有权审核和质权审核两个方面。所有权审核是指审核物是否在法律上清晰地归出质人所有,而质权审核指审查物质是否能够在法律上允许质押,是否被担保给多个债权人,存在重复担保的现象。在合约中,首先必须正确地规定承担质物产权界定的责任人。其次,在合约中还必须正确地确定审核产权的方式。
2、有关质物检验问题
质物的检验是对商品实质内容的审查,也是合约设计中的关键 风险点。在合约中,首先必须确定进行质物检验的责任人。首先,质物的检验机构应该具有法定的检验资质,应该对质物的检验具有专业的能力和知识,而 物流企业也可以参与质物品质检验,并承担辅助的作用。其次,在合约中必须确定正确的检验方式。
3、价格确定与动态控制问题
在合约中如何正确地确定质物的市场价值并进行动态的控制也是一个关键的风险点。在合约中,主要要规定清楚以下问题:质物以什么价格为基准,应该采取什么价格,怎样动态地确定质物价格,怎么达成相关价格调整协议,价值波动如何防范,谁承担价格数据采集和监控的职责,应该采取什么样的 价格风险防范机制,应该规定怎样的价格风险监控流程等。
此外,还有多点监管问题、贷款周期问题、违约责任问题、浮动质押问题、清算问题等也是合约设计的关键 风险点,需要参与方根据业务的特点设计符合实际的合约条款,规定参与方的权利和义务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
(三)合约中关键风险点控制指标的设计
在合约中,还需要设计一些关键风险控制指标,这些指标包括 质押率、贷款利率和贷款周期等。
1、质押率
质押率即贷款额与质押存货价值的比率指标。质押率的最终设定和商业模式、质押存货的特性、企业 违约概率、监管方式以及 贷款利率等密切相关,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存货质押融资的风险状况,因此成为存货质押 融资风险控制的核心指标。
2、贷款利率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要求银行满足 资本充足率要求,以对其 信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这就使得存货质押融资对贷款利率的确定,也即对贷款的定价需要从传统的 净资产收益率量度的方法转化为基于风险调节资本的收益率计算方法,即RA-ROC方法。
3、平仓线
平仓线是指银行为防止质押品 价格风险而设置的一个阀值。现实中,平仓线的制定是在确定 质押率后通过经验再向上浮动一定比例,今后可以通过VAR模型确定存货质押模型的平仓线。
4、盯市周期
盯市周期是指质押人审计质押存货市场价值的周期。它是衡量银行监控 贷款风险严密程度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盯市周期与监管成本、监管能力和合作意愿等密切相关,合约制定时需要把握盯市周期和监管成本等的平衡。
5、贷款周期
存货质押贷款主要依靠存货的自偿性销售来偿还贷款,因此贷款周期与存货质押融资的风险也密切相关。贷款周期与借款企业的存货销售周期的不匹配很可能造成借款企业的违约拖延甚至 道德风险,不利于借款企业的运营,从而实际上影响债权人的贷款安全,因此,在合约中必须根据借款企业的实际需要来确定贷款周期。
此外,还有警戒线、 保证金比例、监管费用等也必须在业务合约中进行有效的界定。
执行过程风险控制
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宏观、行业以及供应链系统的风险,也会出现 信用风险、质物 变现风险以及操作风险这些非系统的风险。一般而言,,对这些执行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策略包括以下四种:a、 规避风险,即自觉选择不会产生风险的业务活动。b,接受风险,即当 风险收益高于风险造成的损失并且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时,作为贷款人可以接受相应风险。c 分散和 转移风险,即采取“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的方法来分散和转移风险,通过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来降低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 风险暴露。d 缓释风险,即通过质物的有效应用并控制质物销售运营的过程来缓释存货质押融资的风险,提高贷款的违约回收率,减少违约损失。
(一)、对宏观、行业和供应链等系统风险控制
具体而言,针对宏观、行业和供应链等系统风险,一方面是建立监测机制,进行实时地监控与分析预测,以提前采取措施;另一方面是建立预警和应急预案,当系统发生危险时,迅速采取应急方案进行风险控制,防止贷款损失。而对于 非系统风险,则要根据具体业务的状况来进行分析和控制,一方面,需要明确参与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并严格按照合约进行运作;另一方面,对一些业务运营过程中的关键 风险点,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控制。
(二)、对于存货质押融资信用风险的控制
对于存货质押融资 信用风险的控制主要包括对借款企业信用风险的控制和对物流监管企业信用风险的控制两类。
第一,对借款企业信用风险的控制。需要银行和物流监管企业主要关注借款企业的财务和管理状况。行和物流监管企业需要对运营企业在财务运作和运营管理上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对出现的问题要分析原因,一方面可以和借款企业共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当借款企业出现了严重违约现象,要迅速地控制借款企业的物流和资金运作,停止 授信甚至冻结借款企业的其他资产。
第二,对 物流企业信用风险的控制。首先,需要银行对物流企业的流动资金状况和合约执行状况进行密切关注,以防止物流企业的 道德风险;其次,银行需随时对物流监管企业的工作水平进行抽查,合理地检查物流监管企业控制质物的情况,看物流监管企业的监管运作是否符合标准。
(三)、对于存货变现的风险控制
对于存货变现的风险控制主要包括存货价格风险控制、质物形态风险控制以及销售风险控制三大类。
第一,存货价格风险控制。首先,需要确定价格风险控制的责任人,有专业人员来收集存货价格的数据,监控价格趋势,并进行存货市场价格的预测和管理;其次,需要设置价格下降时的风险控制机制,设置j价格风险控制指标,如警戒线和平仓线等;最后,在实际操作中,当存货价格下降到一定位置,或下降的幅度超过阀值时,监管方应当通过信息平台和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地将信息传给质权人和直接操作人员,通过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地进行预警和防范,通常可以要求借款企业补充 保证金或货物,甚至强行平仓将质物变现,规避质物价格风险。
第二,质物形态风险控制。这主要是对质物的流动性、标准化、 变现能力、质物易损程度及配套的保管条件等方面的风险进行控制。
第三,销售风险控制。需要质权人和物流监管企业密切关注借款企业在存货销售上的运营状况,主要考虑销售渠道和销售客户是否稳定,销售是否存在大幅度的下降,销售账期是否合理等方面的状况。
( 四)、对存货质押融资操作风险的控制
对存货质押融资操作风险的控制主要包括对 合规风险、模式风险、流程风险以及具体操作风险四大类风险的控制。
第一,对合规风险的控制。首先要与相关的法律专业人士合作对业务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与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合作对业务中的 政策风险问题进行分析,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质物产权问题、合约效力问题及违约清算问题等;其次是制定行规、特殊条款或进行模式创新等弥补法律和相关政策的不足;最后,制定相应的组织保障机构和执行保障机构,以降低业务的合规风险。
第二,对模式风险的控制。主要注意以下关键 风险点的控制,包括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选择合理的质押方式和监控强度,慎重考虑超额担保,充分考虑借款企业的需要和风险防范的要求来设置业务结算方式,充分考虑借款企业的需要和上下游贸易关系来 保证贷款资金的正确使用,必要时提供个人担保、第三方担保和损害保险,设置合适的财务评估报告模式。
第三,对流程风险的控制。主要要建立物流信息系统、资金流管理系统和报表输出系统等,实现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和可视化,并通过流程再造,减少和改善流程环节,制定合适的 风险控制流程和标准。
第四,对具体操作风险的控制。需要进行组织结构的再造,界定清晰的管理职能,使具体操作人员的权利职责能够统一,并用好的激励机制激励监管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责任心,用好的培训机制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猜你喜欢:
3.金融联席会议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