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创业解读
许多人对互联网创业都产生了错误的解读,认为互联网创业就是做好互联网,围绕互联网,其实不是这样。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互联网行业创业解读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启发。
创业,不只互联网一条路
当下许多创业都与互联网有关,但不少创业者对互联网技术“熟门熟路”,对传统行业却不甚了解。对他们来说,难的不是互联网技术,互联网“+”什么、怎么“+”才是难点所在。创业者大可不必抱着“互联网+”不松手,创业路径还有很多,在积累了第一桶金和相关工作经验后再创业,会更容易取得成功
“互联网+”很火,创业很热。于是,很多人便想当然地认为两者的结合必然美满,这也是当下许多创业都与互联网有关的原因。但现实永远比想象残酷——创业本就是件靠人脉、靠资源、靠产品去搏那不到10%甚至更低成功率的事情,互联网创业也不例外。
创业者为何前赴后继地奔向互联网?因为大家觉得互联网创业容易。真的容易吗?表面看来,确实如此;仔细分析,却又未必。
首先,互联网创业门槛确实低。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做个APP或网站,一两个星期就能上线。但正因为如此,竞争才更加激烈——可能有成千上万的人与你有相同的想法,也可能有人比你先付诸实践,同质化竞争下,失败或许是必然的,成功才是偶然的。
其次,复制确实容易。即便搜肠刮肚有了特别好的想法,但是只要一上线,不出两个月就会出现成堆的类似产品。或许你带动了一股风潮,但风停后谁胜谁负就不好说了。
再次,获得顾客确实不难。若是戳中了受众的兴趣点,短时间内的下载量很大,火起来也很容易。但如何在数量庞大的用户基础上实现盈利,如何实现持续发展?这是对互联网创业的极大挑战,不少人就是因为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和发展路径,烧完投资倒在了创业路上。
更何况,很多创业者或许压根就没弄明白什么是互联网创业。尤其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创业者,以为开间甜品店再配合一下社群互联网营销就是互联网创业了,其实,这只是在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加载了互联网技术而已。
“互联网+”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平台及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领域创造新生态。不少创业者对互联网技术“熟门熟路”,但对传统行业却了解得不够彻底,也没有深耕的经验,对他们来说,难的不是互联网技术,互联网“+”什么、怎么“+”才是最难的。
既然如此,创业者大可不必抱着“互联网+”不松手,创业路径还有很多。比如,加盟创业,可分享品牌金矿和经营诀窍,采取直营、委托加盟、特许加盟等形式连锁加盟;内部创业,一些有创业意向的员工在企业的支持下,承担企业内部某些业务或项目,并与企业分享成果。
无论选择何种路径,创业的基本要素,即探索新领域的好点子、充分论证的商业计划书、志同道合的团队,都是必备的。作为创业者,事业心、眼光和境界、心理素质、学习能力,缺一不可。唯有如此,才能从创业大军中脱颖而出。
当然,互联网创业成功率低,并不代表互联网领域不能触及,互联网创业成功的例子也有很多,为今天的人们创造了便利的生活。创业者在积累了第一桶金和相关传统行业的工作经验后,在对自身能力有客观充分的评估后,再涉足互联网创业,可能会更容易成功。
互联网创业的九死一生
2015年创投界的主题是“万众创业”。2016年的主题是什么?资本寒冬。为什么突然一下创业路上的小伙伴们,当头一下被泼了冷水,为什么突然资本就不看好创业的事了?
资本没有温度,只会逐利
对于创业这件事情来说,如果是用钱能解决的事情,压根就不是一个事。在去年的万众创业里面,绝大多数项目脱离了创业的本质。绝大多数的创业项目是希望通过钱去解决需求的问题。希望通过烧钱做市场,做用户,导致了绝大部分的创业项目其实是没有解决市场的需求,是没有真正商业价值的。
自然规律告诉我们,如果过度繁殖,必有一场大瘟疫。今天的资本寒冬,本质上源于前几年大量劣质创业项目的大量繁殖!
我把自己经历过的和我在行业中看到的各种创业的失败,大致做了一个总结,叫做“创业九死”。这九种死法恐怕涵盖了80%以上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我会和大家先沟通这九种死法,用我实实在在的痛苦和教训和大家分享,一个看上去很棒的创业项目为什么会死在路上?
第一种死法:没有需求
很多需求是你臆想出来,绝大多数的O2O的上门服务,都是一个伪命题。在互联网上的创业,有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那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在互联网行业上创业的成功,是以毁灭一个行业为代价,造就一个独角兽!比如说360,是活生生是把杀毒行业给毁了,成就了一家超级公司。
绝大多数的上门服务,上门按个摩,上门炒个菜,上门做一个家政,上门洗个车,大家想想看;的确提高了效率,可是把什么行业给毁了?不错,所用的服务使家庭主妇的生活会更愉快更轻松,可是主妇是一个行业吗?上门服务难道是把主妇这个行业颠覆了?
说到需求这个事,我碰到无数的创业者跟我说:你看我做的这个东西有没有投资价值?我首先问他:谁在用?你要做的这个东西谁会用?第一种回答说:人人都会用,这个东西市场很大,比如说喝水,说中国市场那么大,13亿人,一人喝我一瓶水就13亿,可是对不起,为什么人人都来买你的水?人人都要用的东西,大家想清楚了,是谁在控制这个行业?比如说水,人人都要喝;电,每天都要用的,其实只要是人人都要用的东西,通常是国家垄断的行业,轮不到你去做!轮不到创业公司去做!那是国家的事,那是巨型公司做的事!
在创业路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对需求的判断:想做的这个事究竟靠不靠谱?之后才是判断这个事情是否靠谱的逻辑框架。
第二种死法:创始团队分裂
其实很大一部分创业的失败,最后是死在创始团队的分裂上!
这里面有几个导致死亡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 如果创始团队是一个攒起来局,BAT的几个高富帅, 阿里的地推,加百度的技术,再加上一个腾讯的产品经理,很漂亮很漂亮的局,但是所有攒起来的局一定不工作! 几个创始人之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的交往,没有一个对目标的共同认识,你会碰到两个很窘的事情。第一个事情:大家在困难的时候,会各有各的心思;第二个事情:如果这个事情真的做成了一点,又会死在对利益分配的不均匀上。你会发现一个最有趣的事情:很多公司融资就加速了死亡的进程。
为什么会这样?融资之前大家还有一口气,大家拼命地做产品做数据。跑出一点数据以后,终于有一个VC, 一个傻逼,投钱了,他们就说我们终于有钱了,于是招更多的人;后面的人和前面的人开始吵,分利益。然后就可能说我们按互联网公司的方式来管理,上班不要打卡,随便几点钟来公司,晚上几点钟走,我们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Happy地工作,互联网公司就是喜欢鼓吹这一套,说Google上班还可以带狗,Google还有人可以帮你按摩。
所以你会看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融资以后是吃死的!早上10点上班,11点还没有人来,12点来了就team buiding去吃饭,吃完饭下午两三点开始干活。我们很愉快、很有情怀地充满梦想去创业!在座的兄弟们,脑子想清楚一点,没有任何一家创业公司能够每天很愉快,充满理想,很快乐地,充满正能量地工作。所有的创业公司,都是生活在与各种焦虑,混沌和各种的失败不确定性的斗争里面。
有创业者跟我说,说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创业维艰》,启发很大。我说去你的,如果你觉得这本书对你有价值,说明你压根就没创过业,你是臆想你在创业。如果你真的在创业的路上你就会发现那本书上说过的事压根不是一个事;其实上创业者每天都是和死亡做抗争,这个过程一定不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如果你们真的要创业,放弃那些充满理想和情怀去愉快创业这个想法,这个事情永远不存在。
就算谷歌那么牛逼的公司,前四年的时候压根招不到人,因为谷歌前四年赚不到钱,招聘非常困难,但是CEO拉里佩吉厉害在什么地方?他说:“最杰出的人一定不会仅仅为了钱来工作,他们一定会去为了追逐伟大的梦想而奋斗。你希望做一个伟大的事业吗?把你过去的工资砍一半,欢迎来到谷歌。”很多团队跟我说,我们需要钱,这样我们可以招到更加优秀的人进来,我们可以招到我们的联合创始人。如果用钱才能招到的那个联合创始人,他就不是联合创始人。
第三种死法:资金链断裂
资金链断了其实是结果不是原因,这是所有创业失败的CEO拿来说的故事。创业的失败最终肯定是因为没钱,但是没钱是结果不是原因,没钱是因为你做的事情不对,是你找的人不对,是因为你的产品不对,还是因为你的营销不对,或者是你的扩展策略不对,搞到最后没钱了。所以资金链断了是结果不是原因!
第四种死法:跟风
在中国创业最大的问题是:不管你做任何事情,在同一个时间,至少有几百个团队和你在做一模一样的事情!三年前,Airbnb火了,Uber火了,我们的专家们说分享经济是一个大趋势;当滴滴在一年内四次疯狂融资的时候,我们就会收到几百个BP,各行各业的“滴滴”:有滴滴牙医,就是滴滴版的牙医,牙齿痛可以找到最近的牙医诊所,释放牙医的生产力;饿了么火的时候,我们收到几百个各种版的饿了么。有各种专家站在台上给大家预测,说什么东西是今年的投资主流?我想大家一定听到的: 2016投资主流是AR、VR,人工智能。今年年初有一个IDG的老大说今年B2B会火起来,我们收到的BP就全是B2B。
其实专家害死人,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专家。
你创业是因为你找到市场上一个真实的痛点,不是因为专家说什么东西火你就去创什么业。其实用脚思考,如果大家都说好的事,咱们就别做了。
在中国,赛道论,害死了无数创业者和无数的投资人。
说我们把赛道全投了,可是这个赛道可能有一万个赛手,你哪里知道谁是前十名?是因为他是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因为他的团队长得很高大上吗?前十名本质上是结果, 是从一万个里面最终跑出来了前十个才是前十名,不是你开始跑的时候就知道他是前十名。
所以千万不要听信所谓的专家的话,专家都是把创业者带到坑里面的人!而真正改变行业的很多都是不懂的,他站在行业的外面看这个行业的BUG,然后改变它!
第五种死法:商业模式不清晰
你做这个事情究竟给谁用?如果是2B的应用,最关键的核心就是改变交易结构;如果是一个2C的东西,我们今天做的就一定只能找特定人群,特定领域的强需求。可惜的是,绝大部分的创业项目,尤其是去年死亡的都是面向VC的。比如,不少游戏、社交产品的创业者说,你看我这个产品做出来,现在需要钱去推广, 我们需要钱,要补贴用户。为什么社交产品和游戏需要补贴用户来用?比如说陌陌,你说,兄弟有一个东西叫陌陌,你在上面可以约炮,你想约炮吗? 下一个试一试呗!可是现在很多的项目都是给用户钱的。
要给补贴的社交产品肯定没有解决人最基本的社交需求。
VC投资本质上是一个加速器,加速这个发展的历程。可不是一个从零到一的催化剂。
第六种死法:不专注
“专注”这件事其实是讲给那些特别优秀、逼格特别高的创业者听的,比如说,腾讯出来的产品大牛,比如说百度出来的技术大牛,比如说连续成功的创业者,这些创业者往往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也做不好!其实我觉得从创业的角度来说,如果你作为一个CEO,作为一个联合创始人,从那些非常耀眼的大公司里面出来,一定要有“归零心态”,你在百度、腾讯、阿里做的那些牛逼的事其实和你创业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记得百度的一个做旅游的产品经理很实诚地跟我说,你看我们就这么一个产品很好,一天几个亿的PV…… 我说你产品就是一个垃圾,只是一个装逼的产品啊。他说是,可是咱们爹强啊,咱的爹是百度,我们有这个流量入口啊。我说你如果真的出来创业试试看。他说他不会出来的,百度这个干爹好,我们就伴着干爹,坚决不创业!
其实很多时候,你以为过去在大公司的成功跟你有关,其实与你毫无关系,那是你背后的BAT、华为等大公司的功劳。对你来说,你唯一能解决的就是专注地去发现客户的痛点,实实在在解决那个痛点!
第七种死法:执行力缺乏
执行力就不要多说了,因为执行力是需要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我觉得这个世界有好想法的人很多很多, 很多创业者会跟我说,我这个想法好啊,说现在还没有人想到。我就问他为什么别人想不到,如果你是万分之一的好想法,中国就有13万人和你在想一模一样的事情。如果你是百万分之一的好想法,还有1300人和你有一模一样的想法。所以在中国从来都不缺好的想法。很多创业者和我们谈项目,还说要签NDA,就是双方保密协议,签了协议我才能把我的想法告诉你。我就告诉他,你不说拉倒,好的想法一文不值,关键是执行!
其实,你如果真的跳下去创业,你就会发现其实那些大的梦想不重要。
你如果去创业的话,天天处理的都是琐碎的、闹心的事情,你的核心员工要跟你辞职,因为他老婆有意见不同意他创业;你的客户跟你掰了,因为你的对手在背后抢了你的客户。当然比这low得多的事情多了去了,又比如办公室的网线断了怎么办?很多碰到的都是这样的闹心的琐事。所以很多好的想法最后都是死在执行的过程中。
真正成功的团队,是一定可以坚定地把每一件小事做好。
也有很多人说我是大公司出来的,我是平安出来的,让我做那么LOW的事情,要我给一个科长打电话。平安是你的过去好吗?今天你就是一个创业者,你就是一个nobody, 以前老说我是什么大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这是我手下的手下干的事情。是的,你过去你手下有500人的团队,今天你只有两个人,你干不干?所以,归零心态非常重要!
第八种死法:竞争
在中国这个市场上,不可能没有竞争。你做任何事情都有竞争。有关竞争,有很多错误的理解.举个例子,说深圳有1千多万人,我来开一个越南餐馆,我们是深圳唯一的越南餐馆,我们一定会很火。是这个道理吗?对不起,你不是在跟越南餐馆竞争,你是在跟深圳的十万家餐馆竞争,大家都是在竞争“吃”这件事情。所以在竞争中,可能你产品做得不够好,可能你的营销做得不够好,你卖不出去,而这些东西都可能是导致你失败的重要原因。
第九种死法:时机
时机其实就是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只要是现有成功模式的Copycat,都做不成!携程上市后有各种携程的Copycat,分众上市的时候有各种分众模式的Copycat的版本。有做厕所里面的框架,放在厕所里面,有着公交车站的,有的公共汽车里面的。但是所有做的各种Copycat的分众模式都失败了,为什么?如果开展一个新业务有回报,对分众对江南春那是一道菜,分众把业务延伸一下就结束了,如果分众不延伸,唯一的理由,唯一的原因就是江南春不认为那是一道菜。
我刚才大致说了创业失败的最常见的原因:第一是需求,第二是团队,第三是资金,之后还包括专注,包括执行力、包括各种竞争等各种原因,但是我觉得前面三个,是最最重要的原因。
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你要想想我说的逻辑说的创业的第一个事情——找需求,大家为什么要关注你的帐号,还天天给用户推送东西?用户的需求在哪里?
第二个就是团队的动力在哪里,有没有这个热情,有没有这个凝聚力。
其实这两个事情你是创业者也罢,你是大公司想做新业务也罢,或者你是传统互联网+的转型的老板也罢,这些都是你要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大家需要用你的产品?用你的服务?你的团队为什么会有这个动量?会有这个热情、决心、毅力把这个事情做精做专,做到极致?
你做的这个事情是否发自你的内心,而不是忽悠VC的钱,一定要过自己的心里坎。
当然在2016年的今天,大家都觉得现在是创业的低谷,是资本的寒冬,是创业九死一生、千死一生的阶段,我却觉得今天才是最好的创业时机。Google做搜索的时候,全球的搜索行业是一片红海;腾讯和网易、搜狐都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破灭的2000年!
所以我相信在今天还坚守在创业的最前沿,还持续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创业者,那些真正经历过九死一生、从几千几万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的创业者,必将迎来春暖花开。
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